导读: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15篇关于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大全,有2000字左右、3000字左右、5000字左右的论文范文。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加,其理念、方法和实践也在不断演变和拓展。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特殊家庭父母冲突言行问题
摘要: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来讲,父母是主要组成人员。特殊家庭,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父母身上,也就是说,父母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的特殊性。父母冲突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表现在忽视儿女的感受和对儿女的教育上。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心情痛苦、郁闷。在世界观形成阶段,得不到必要的引导。让这些孩子感到无人关心,精神无处寄托,思想感情上受到了极大创伤,在同学、朋友面前低人一等。于是,孤僻、沉默成了他们重要的特点。
关键词:特殊家庭;父母冲突;父母言行。
笔者在调查、阅读、思考中,总结出因父母的特殊性,形成家庭的特殊性,形成对孩子教育的不完善,而导致孩子走上犯罪之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冲突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
有很多人成婚后,摆不端正自己的位置,不懂得怎样经营家庭,以小肚鸡肠的胸怀处理家庭琐事。于是夫妻双方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斗嘴打架成了家庭生活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注意力用在永无休止的家庭纠纷中,忽视儿女的感受和对儿女的教育。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心情痛苦、郁闷。在世界观形成阶段,得不到必要的引导。最后自暴自弃,在良莠不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盲目闯荡,企图从眼前“难以捉摸”和“扑朔迷离”的景象里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时只要有人稍加引诱,在寻找“关心”和“疼爱”的他们便会毫无顾忌地投入对方的怀抱接受恩赐。殊不知,在坏人的引诱之下一步步向犯罪深渊滑去。
二、父母言行不检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
父母言行决定家庭气氛,家庭气氛可以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和睦、不和睦的家庭气氛与违法行为率关系甚大。
不和睦的家庭比和睦的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者明显多。
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弥漫着一种冲突或不和谐的气氛,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会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碍。
有些子女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融于平时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教育。
因此,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对孩子的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良的言行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
母亲贤惠、善良、正直的品行会给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
三、家庭不健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们的许多观念都在发生变化,离婚率也居高不下,一些父母,为求男欢女爱,置亲生子女于不顾,形成离婚家庭这种特殊家庭。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子女,此时需要完整的父母之爱,家庭的天伦之乐。而有的父母都忙于再婚,冷落子女。使子女感到孤苦伶仃,心灵备受伤害。组成新的家庭后,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关系又很难处理得当。
1.减少家庭暴力,给孩子以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暴力。作为青少年的榜样,如果家庭成员整天争斗不休,习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那么无异会使青少年形成一种用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习惯于暴力攻击行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很多父母习惯采用粗暴野蛮的教育方式,会形成孩子与父母的尖锐对立。生活在习惯于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家庭中的青少年,形成了其固有的性格特征,在心理上鲁莽凶暴、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与不计后果,一旦这些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了,遇上了犯罪动机,就会发生暴力型犯罪,且多属于攻击性行为。
2.尽量减少人为的家庭不健全。
情,觉得世界是如此的不可靠,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不值得信任,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谨言慎行。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青少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青少年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
所以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卖淫、等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
要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行,作为家长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不能有不良行为,要举止得体,言语文雅,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表明了人的一生与后天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孩子的父母,其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是非常重要。
教孩子学好不难,难的是家长要努力克服自身上的缺点及多年养成的坏习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这篇文章中的特殊家庭所指较为狭义,但代表突出的特殊家庭表现形式。总之,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该考虑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才能谈及教育,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3]王春光.澳洲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及启示.法律适用,20xx(10).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结合家庭教育现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摘要】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成长、“三观”的形成和生存能力的培养起着内在的作用,而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家庭教育的外在表现。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是:家长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高质量的家长陪伴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最佳有效途径;控制家庭教育尺度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将家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作为家长要建立父慈子孝、勤俭节约的良好家庭风气,让孩子从良好的家庭风气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关键词】小学;家庭教育;现状;策略
家庭的形成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在家庭形成时产生的,但学术界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没有一致的表述。一般来说,家庭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同一代和下一代之间形成的家庭成员对其他成员的教育行为和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长辈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行为。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接受教育的首要场所,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影响总是影响个体的思维活动和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是对错观念形成的关键,对个人最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以德育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儒家主张修身养性、家庭治理,突出修身养性和家庭团结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教育在个人成年成功过程中的地位,“强立而不反”、“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名言,都突出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虽然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形式在发生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仍然是主流。目前,家庭教育应关注独生子女现象。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应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种教育形式促进独生子女的全面健康发展。现阶段,家庭教育应注重家庭文化的培育,从传统的口头教育和个人教育,到家庭教育要素的多渠道渗透,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这个阶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期望应该是合理的。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儿童技能训练,激发儿童潜能的同时,要注意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儿童成长。然而,受“不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违反了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忽视了孩子的内在需求,以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实施家庭教育,导致孩子承受双重压力,对家庭教育的认同感低下。为了削弱自身忽视教育的影响,一些家长还将子女送到辅导机构或强化班,以转移家庭教育的责任,这种对家庭教育的错误认识和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忽视了家庭教育观念、内容和方式的宏观影响,也忽视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和处理方式的微观影响,不利于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此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取向下,家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整合新的教育内容。然而,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注重儿童的个体成长,很少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国家进步等国家层面的内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更令人担忧,如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完善,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家长和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落后,以及责任的缺失。
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策略
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然而,一些家庭教育忽视了年轻一代对长辈的影响,更多地关注长辈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即默认了长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正确性,年轻一代必须承认和服从长辈的观念和行为。而以物质和金钱投资取代情感投入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而且可能推迟儿童教育的关键期,导致亲子关系日益疏远。因此,在日益强调家庭教育作用的现代社会,为了发挥家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家校合作、亲子活动、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获得社会公共系统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家庭教育现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基础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规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教孩子“人生的第一课,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新一代家长面临的问题。因此,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而不是随便照搬别人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来教育他们,尤其是父母不能依靠自己已有的经验抹杀孩子的天赋,导致孩子个性的缺失。家长只有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树立终身学习、与子女共同进步的观念,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认识和接受子女的个性发展,才能成为孩子的终身良师。
2.高质量的陪伴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高质量陪伴的最高层次是精神依赖、情感融合,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需求。父母陪伴是子女安全心理形成的保证,也是儿童社会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父母的优质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首先,高质量的陪伴可以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认同感。其次,高质量的陪伴有利于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方式参与孩子的生活实践,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使孩子逐步形成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格,最后,家长的优质陪伴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指导和监督孩子的素质培养。
3.控制家庭教育尺度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儿童社会化技能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亲自指导。正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掌握家庭教育的尺度,及时放手,让孩子有机会思考,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情。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父母应该充分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有助于孩子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辩证地看待关系,培养自己的应对能力和担当能力。
4.形成良好的家庭风气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风格。要建立父慈子孝、勤俭节约的良好家庭风气,让孩子从良好的家庭风气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家庭风格是社会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谐意味着社会稳定,家庭幸福意味着社会和谐,家庭文明意味着社会文明。良好的家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是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
总之,家庭教育是最普通、最基础的教育,它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当前的家庭教育虽然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但也受到许多片面观念的影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必须有全局观,掌握儿童成长规律,学习教育方法,把握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家长应树立终身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接受孩子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赵刚.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要紧跟时代潮流[N].人民政协报,2017..
[3]中国儿童中心.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浅析儿童家庭教育
摘要:谈到儿童教育,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学校,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比重不亚于学校甚至还要更高。在我们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遇到的困扰也前所未有,心理健康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新一代的父母除了保证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外,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优先级也越来越高。老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我们儿童阶段,儿童时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都要经历的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可以说是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基石,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可谓是重中之中。
一、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庭成员构成
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占大多数,父母双方是上班族,放学后家里有老人看护或直接外面的晚托班,一群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生活中陪伴他们的最多的是电子产品和玩具,使得孩子很少跟同龄人一起玩耍交流。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很多会以自我为中心,做事蛮横,不善交流,没有独立能力。
2.父母的教育方式
因为我们每个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不同,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不同,使得我们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也不同。不论父母是那种背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父母要不断学习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育儿方式。
3.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
天下大多数父母初为人父母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一旦发现孩子成长过程的问题,就难免会焦虑紧张,从而无意间就会把这种情绪通过批评说教,甚至更激烈的方式来反映到孩子身上。然而,此时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了影响。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比较简单幼稚,不稳定和脆弱,同时又有着很强的模仿性,依赖性。他们对自己崇拜和敬仰的人,会去观察和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语气、表情、动作、态度和行为习惯。因此,儿童心理品质的形成同父母自身的健康心理水平密不可分,父母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教育的正向影响就会越多。
二、家庭教育中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1.精神和思想上的引导
(1)首先,父母自己要有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家庭的生活重心不能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爱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也不是附属关系,更不能是提线木偶的掌控关系,我们的父母应该是孩子人生成长中的引领者,帮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帮助他们学习社会道德规范,熟悉他们的个性和爱好。最主要的是,父母自己要学会善待孩子,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心理轨道。只要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他或她就会努力学习,努力为一个贫穷的家庭改变自己。因此,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共情,父母抚养自己的不易。他是如此的辛苦和疲惫,他或她是如此的好心情,他或她的孩子长大后会想到父母是为他,他们是如此的辛苦!这样的孩子会感恩自己的父母,感谢父母的教育。比如:现在有的家庭对孩子还在延续使用父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做错事不问缘由,上来就武断的批评甚至打骂,夫妻间遇到事情也不会好好沟通,生活中遇到一点芝麻大点的事就纠缠不休,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不利影响。
(2)关于留守儿童的话题,即使现在,也还是有很多家庭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跟父母彼此分离,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孩子们几岁了,但不认识他们的父母。跟爷爷奶奶最亲。这种隔代教育的后遗症会很多,老一辈的知识文化育儿观念完全跟不上现在的时代,导致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的竞争环境中受挫,也会将这种受挫情绪归咎于父母幼时对自己的失职,对亲子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3)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已经失去了自己学习的动力,却把这种动力强加于孩子,把自己儿时或成长过程中未达成的夙愿转嫁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想完全掌控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脾气和秉性。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了家长的心理健康还有待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一个个体和另一个个体的关系,家长可以通过影响、引导、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父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来帮助孩子,而不是被动的拉着孩子一起跑。
2.加强家庭生活学习环境建设
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必然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发展,就要给他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这才是一个好的开端。尤其在儿童时期,家庭教育对儿童影响的比重很大。幼儿期是孩子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建立母婴依恋的关键期,如果父母能与孩子很好地互动,孩子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就会愿意信任自己所爱的人,沟通解决问题,在成长过程中更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孩子与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管理不好、所处的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的安全感就会缺失,从而产生过于冷漠或者难以独立等问题,对他们成年以后的人生也有着深远影响,与他人很难建立起一个安全、友好的关系。因此,如果父母在家里有长期吵架的不良行为,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我们要尽量避免。
3.树立科学健康教养孩子的观念
父母首先要思考,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只会读书的学霸,还是身心健康的正常人?其次是孩子在父母眼里是什么样的人,是做对父母言行即听的妈宝男妈宝女?还是有独立人格及自主性发展的人?总之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希望父母充分利用发挥自己父母的职能,当孩子成长需要时,我们父母在场,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平时多陪伴孩子,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爱与温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回应孩子,通过积极正向的回应来满足孩子的情绪情感需要;对孩子我们父母有一颗宽容的心,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事以后,父母需要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和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训斥、指责。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胆汁,粘液,抑郁四种类型,气质是孩子先天与生俱来的,孩子的情绪,内在和外在的取向都与性情有关,第二是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的需求有很多,但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家长要了解,这是家长理解孩子的学习兴趣,未来发展的关键:即自家孩子的智力特点、思想特点,情商特点,善于做什么不善于什么,在培育孩子时就能够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四是要熟悉孩子的言语文字的特点,口语、描述、阅读表达力的培养,要视其特点就是有侧重来养育;五是把握好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阶段性,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依次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行为主要特点以及不同、发展目标任务也各不相同,这些父母要有心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解决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4.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学会尊重孩子。
当我们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开始挑战家长的权威,跟家长对着干也是家常便饭,我们的家长开始手足无措,心力憔悴。我们的家长面对这个飞速发展阶段的孩子时,要心态平和,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和睿智的引领着,不做费尽心思的压制者。他们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对家庭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期望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如果出现意见不合,就会引起争执。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会越来越明显。其实这一时期,孩子的理性观念在增加,往往有“认死理”的表现。这一时期是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思维最活跃,想法也最多,也有初步对人生的设想。如果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要多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听取孩子对人生的设想。要多鼓励,多给孩子减轻思想压力,千万不要打骂孩子,这样会引起不良后果。
5.鼓励儿童的交往活动,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孩子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莫过于参加集体活动、亲近大自然,要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孩子过早的接受了早教,每天奔波在各种兴趣班教育机构,很少有大把的时间去接触大自然跟同龄儿童玩耍嬉戏,即使偶尔去游乐场也是走马观花似完成任务。这样父母无意间就制约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父母通过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如下能力:
(1)沟通交往能力。我们的孩子每天除了家里就是幼儿园或学校,接触到的不是父母就是同学,交往的圈子过于单一,父母可以通过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来说,更应该鼓励他们主动跟同龄人交往或接受邀请。
(2)自我保护能力。今天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父母就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对孩子保护照顾的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害,这样反而弱化了孩子本身的保护机制。通过多亲近自然户外活动,爬高上低,奔跑玩耍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孩子本身的保护机制,也强化了孩子自身的保护意识,等我们孩子展翅高飞的那天,才不会摔得更惨。
6.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
作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师重要性毋容置疑,父母自己要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无论生活工作中出现怎样的困难,都能理性睿智的去面对解决,而不是急躁、埋怨、鲁莽、偏见、冲动。通过平时的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我们的孩子获得了更多的正能量,那么当他面临这些问题时,也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处理解决。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会成为一个正直、阳光的大男孩,孩子的心态好了,沟通的障碍就没有了,那么和父母的感情交流也就顺畅了。你就成为了值得他信赖的父母。当我们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面子问题就凸显出来,攀比心也随之强烈,会很在意家长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的一举一动,家长在这方面不能成为减分项。这就要求家长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面前,穿戴得体,干净利落,不要特别的浓妆艳抹珠光宝气,微笑就好。言行有涵养,不高声说话,不在人前东家长西家短,也不要在老师面前低三下四,举止大方得体、正常交流即可。这样他会觉得父母没有让他难堪,就避免了产生隔阂,没有了隔阂,交流就顺畅,感情自然会加深。
7.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会给人以快乐和幸福,会使人愉悦精神舒缓,让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烦恼得以缓解和宣泄。几句笑话,幽默小段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追求和喜爱的,他的参与会让一家人其乐融融,拿捏好这个分寸,父母和孩子的感情自然和谐。孩子有了安全感,他就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活动,父母就可以准确地探知他的情感世界,不好的地方就可以对症下药,不失时机的给予纠正和引导。
结束语:总之,儿童的健康成长与之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在这个年龄阶段也会有他们的叛逆期,所以如果我们家长能够积极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势必会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的论述希望对相关认识有一定的帮助,并且仅代表笔者的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倪连晶,王利平.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分析[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2).
[2]武丹凤.家庭教育视角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应用与实践研究[J].知识经济,2018,000(004):130,132.
[3]陈怡琴。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实证研究——以北京、山西、河南部分幼儿园调查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
[4]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白沙黎苗族自治县为例.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家庭教育故事案例
摘要:教育是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用爱传递爱的过程,只要教师带着一颗爱心,一颗热心,一颗耐心去关爱他们,去帮助他们,去正确引导他们,就一定可以医治孩子的内心创伤。
关键词:家庭教育 同伴教育 家校合力
事件:
A同学自高一上学以来,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身为住宿生,多次因为迟到错过宿舍门禁时间;仪容仪表方面,因为头发和不穿校服多次被学校纪检队登记。一直有抽烟的习惯,班主任和宿管人员多次对该生进行教育:2020年5月28日在宿舍抽烟,并把烟盒直接丢在宿舍床下,被宿管现场抓住;2020年7月6日在宿舍抽烟被宿管现场抓住; 2020年9月28日在宿舍厕所抽烟被宿管发现,随即把烟盒丢进便池,导致学校厕所堵塞。因为累计三次抽烟被抓并堵塞学校厕所,破坏学校公共环境,情节较为恶劣,学校总务处蔡主任、班主任王老师、宿管人员以及A同学家长在学校接待室处理本次事件,(根据学校校纪校规抽烟三次被抓,学校予以劝退处理)。在班主任王老师和学生家长的保证下,最后予以A同学记大过处分,9月28日开始停宿一周处理,并要求配合学校后勤部进行厕所疏通工作。
事情发生后,在A同学停宿期间,班主任王老师和A家长多次对学生在家表现进行跟踪了解,停宿期间A同学经常凌晨之后回家,并找各种理由敷衍家长。该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停宿结束,该生没有准时来学校上学,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旷课达到一定节数可以视为自动退学,期间家长特别着急,多次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学生旷课一周之后,学校德育处凌老师约见了家长和学生。
2020年10月14日下午, 家长和A同学在接待室与班主任王老师、德育处凌老师进行了谈话。学生本人在停宿期间有退学(转学)的想法,所以迟迟不愿来学校。在家长的恳谈下,学生和家长做出了保证,学校给予A同学留校察看的处分,并签署了试读协议书。因为仪容仪表不符合学生规范,学校要求A同学整理好再回校。此次事件之后,A同学于10月19日回校。
教育过程:
1、开展系列班级活动(篮球赛、文艺汇演等),让A同学尽快地融入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的温暖。
2、同伴教育。在班级,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抽烟、迟到、爱护公共设施等问题,并鼓励班级同学多与他一起聊天、运动、学习,希望通过同伴教育,转移注意力,给予A同学、朋友的关爱和温暖。
3、家校联系。通过微信、电话、约谈及时和A同学的家长进行沟通。
问题诊断:
A同学小学三年级时父母离异,原本协议与父亲生活,后来父亲拒绝履行义务。之后一直和母亲生活,A同学上初中母亲再婚并再生育,在初二出现过厌学、早恋、打群架等种种不良行为。
在“问题”同学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同学在最需要家庭教育阶段,父母感情出现问题,家庭生活充满阴霾,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子女的抚养问题都变成离异家庭的累赘。互相推脱、互相埋怨,简单粗暴的教育孩子,导致子女人格的缺失、扭曲、变形。
在学校教育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容易被教师忽视,这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有很多故事,他们的心灵有很多的创伤。单亲家庭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许多是比较优秀的,但是部分孩子因为家庭变故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变,还使他们的心灵遭受巨大的打击,单亲或重组家庭的这部分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解决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将“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给予这个特殊群体特殊的关爱,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并且发动班级、学校,联合家庭的力量,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共同教育、共同帮助、正确引导他们,争取让单亲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让这些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1、教师要对单亲以及重组家庭的学生多一份关爱,单亲和重组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归属感,缺乏关爱,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教师要用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教师对他们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尊重,少一点苛责,但是,教师决不能因为这些学生值得同情就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以及心理状况,当好他们的听众,真心倾听这些孩子的心声,并且亦师亦友的开导他们、鼓励他们。
2、教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单亲家庭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于那些单亲、重组家庭的孩子来说,亲情是他们极度渴望却难以得到的,教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单亲家庭的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友情的可贵。教师要联合班集体当中的其他孩子一起为单亲学生撑起一片充满爱和温暖的晴空,让他们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生活的快乐、幸福。
3 、教师要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及时的、定期的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及时沟通,家校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仅不可或缺,而且非常重要这一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有效配合起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教师和家长要形成统一战线,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反思:
一般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学校前,家长都重视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他的孩子上学以后,许多家长就如释重负似的,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几乎全都推给学校。但学校教育仍然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提高育人质量。因为孩子即使入学后,大部分时间仍在家中度过。还因为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一个人教几十名学生,且精力和时间都无法与父母相比。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固有的血源情感,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前提性、长期性必要补充和助手作用。
教师要充分关注单亲以及要宽严结合,恩威并重,亦师亦友,用爱去关怀他们、感动他们,管理他们,改变他们,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引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常见的、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当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找到更多好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关下,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教育是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用爱传递爱的过程,只要教师带着一颗爱心,一颗热心,一颗耐心去关爱他们,去帮助他们,去正确引导他们,就一定可以医治孩子的内心创伤。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家庭教育的发展——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而幼儿家庭教育则是幼儿教育的开端,好的幼儿教育是建立在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幼儿家庭教育存在明显的问题,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尤其突出,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以及试图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便改善农村幼儿家长育儿思想,提高我国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幼儿教育;家庭教育;问题与建议
家庭是通过婚姻和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通常是指父母或家庭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华民族历来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史。
一、家庭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是第一个发展时期。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后世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家教典范有:“孔子教孔鲤学诗学礼”、“孟母仉氏三迁其居、断织教子”、“曾子杀猪”。
西汉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是第一个繁荣时期,表现为家教理论著作的出现。如:汉代马援《诫侄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女诫》。
宋代是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表现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家庭教育著述的大量涌现。如:司马光《温公家范》、袁采《袁氏世范》、陆游《放翁家训》。除此之外,欧阳修的母亲教子画荻的典范故事也令人广为流传。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发展的高峰,。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研究,一方面产生了一些极富影响的家教著述,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家教成果之大成的丛书汇编,表明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极大进展。据收藏古代典籍的权威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记载,中国古代“家训”一类书籍总计114种,其中明代28种,清代62种,两项书籍总计占古代家训总数的78%以上。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古代家教论著的大丰收时期,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
而如今,家庭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主体与内容、方法与原则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各个要素都体现出了现代化的走向,在家庭日常操作中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的现实状态。近现代家庭教育著作有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和国家根据实情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就我国国情来说,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自己也是农村家庭出生,举一个我自己小时候的例子,小时候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吃,邻里互相都认识,有的时候想吃什么直接拿就可以了。父母后面会付钱的,有的时候甚至还赊账,反正小卖部老板会问父母要的,当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父母也没在意,但这就让我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后来有一次去区里的大型超市——重百超市的时候,我一去就能拆开了一包饼干开始吃,我妈和超市导购员就懵了。当然后面还是付钱的,但因此我妈才发现在这方面她的教育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农村幼儿教育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家庭教育思想是指幼儿家长在教育和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教育方式和途径、幼儿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是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者以Z村0-6岁幼儿的31位家长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父母与祖辈家长在内,进行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观察等方法,试图深入了解并呈现Z村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思想的现状。调查发现,Z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重养轻教的传统观念依旧存在、早教观念略显匮乏、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弱化;对子女的期望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唯智化倾向,家长的竞争意识强烈,并体现在家庭教育观念中;早教知识略显匮乏、父母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幼儿知识上存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差距逐渐缩小,祖辈育儿不再固守传统,年轻父母也不再完全依赖祖辈在育儿经验上的传承,育儿知识的获取途径更加便捷,教育幼儿更加科学化;家长缺乏将日常生活与育儿相结合的意识,侧重体育与智育,相对忽视德育与美育;育儿观念与实际行为脱轨,娇惯幼儿与打骂幼儿的现象并存,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依旧呈现出“粗放型”态势,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父亲角色意识良好,育儿参与程度较高,“教子”不再只是母亲的职责为提高农村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思想指导宣传活动;调动多方力量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全方位素质,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家长。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儒家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伦理关系,正如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也是整个社会教育的基本单位,集无数个家庭的家庭教育,而汇成整个社会风气的良好、国家教育的实现。不同的家庭就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粗略可分为以下几种追求:品学、功名、谋生传家。但是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教子的根本目的在于家庭兴旺,后继有人。现今农村家庭教育的目的亦是为了多个劳动力,为了传宗接代。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生活能力教育三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有:礼仪规范、道德伦常、气节志向、为人处世、俭朴耐劳、自立自强;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有:识字习字、算术、自然常识、初步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生活能力教育主要有:生活和学习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不重视体育极少论养生)。
当代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内容就是学会做人,拥有良好的自尊和自信,应该说这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所追求的一大优良传统。其次,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更侧重于生活能力、俭朴耐劳、、自立自强和自然常识方面的教育。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农村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自主性和吃苦耐苦的能力上较城市孩子高。
四、结语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可实施的具体对策包括: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善管理;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形成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万慧颖主编.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2]李燕,张慧敏主编.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王亚珺.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汪冬梅.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
摘要:在教育子女方面,母亲的付出明显高于父亲。年轻母亲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过分严格、不过分放纵,也绝不放松管教,不让孩子走极端,对他们从小教育,給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先学会做人,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良好品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优秀品质。
关键词:年轻妈妈;家庭教育;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启蒙的教育,还是孩子一生的教育。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是我们的天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持久的。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父母双方在育儿方面应该形成合力,尤其是年轻母亲的负担更重。人生教育有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
一、正确引导“望子成龙”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父母常常会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期待孩子能完美的按着自己心中的“阳光大道”坚持走下去。“学优则奖”成为许多家长用来鼓励孩子学习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段,而“学习至上”也成为孩子唯一的任务。结果,父母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另一个是他们怕做家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一个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整个家庭都会沉浸在无比灿烂的氛围之中;如果孩子考试不及格,父母可能会连续几天都不会有笑容。
小学是孩子适应和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地基是坚实的,其结果是努力得来的。初中阶段是孩子重要的“转折”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业成绩有所下降,母亲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焦虑和急躁。其实,此时父母更应该好好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希望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的母亲,一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好,不要一下就一顿“审讯”。为了防止孩子失去信心,父母应该从过程中去要求孩子,这比从结果要求来得更科学、更有效。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随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变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引导和鼓励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特别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更应该給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当孩子有顾虑时,父母应该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放下思想负担,大胆放手,这是孩子“我一定行”的助推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帮助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及时引导和鼓励。有位家庭教育专家说:“没有成功的孩子,就没有成功的人生!”。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中,及时引导、点拨、鼓励,这将塑造孩子成功的人生。
三、为子女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你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孩子,你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言传的作用,总是告诉子女该做什么。然而,在儿童教育中,身教教育往往比言传教育更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影响儿童成长的70%因素都来自于父母,他们的道德、灵魂、智力、体质、习惯等都来源于父母。
我们知道孩子们善于模仿,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所以父母应该更加注重以身作则,而不是用言传来教孩子。想象一下,如果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多读书,而他们整天都在电脑桌或麻将桌上,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根本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看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靠讲道理。父母的身教,比如说话、行为举止和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些行为无形之中都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父母的言行会被孩子记住,并在日常行为中表达出来,这将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
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当爱失去理智或限制时,对孩子的爱就走向了极端,这不仅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孩子心理扭曲,而且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孩子的爱的极端表现有: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老一辈的万般宠爱于一身,这也是导致他们极其狂妄自我,从不考虑他人,从不知如何关心他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他们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们对爱的需要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生活中,有些母亲只注重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而忽视了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些母亲为孩子买了很多书或电脑,但他们没有指导孩子正确阅读或使用电脑。殊不知,精神上的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对孩子的成长才更为重要。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任劳任怨的为他们做许多本该由他们自己去完成的事,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和自信心。这种爱对孩子未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父母对孩子过度苛刻、批评孩子,甚至体罚。有些母亲过分爱孩子,错误地认为“不打不成材”。当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想象时,他们一味地通过责骂来解决问题,这往往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这种爱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或情感。所以母亲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孩子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批评、责备或惩罚孩子,以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
对于“怎样教育好子女?“这一直是家长们讨论的话题。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此表示关注。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统一。他们应该因人而异,这其中就有大学问。为了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采取适当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儿童教育应以道德为基础。德才是人才的灵魂,是人的生命之本。虽说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对他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却影响着他的一生。当“微软小子”谈到他们的成功时,都说是感谢父母教他们如何做人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由此可见,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家长应多注意孩子平时的学习,让他们感觉到父母在关心他。此外,母亲和孩子共同制定了一个目标,实施明确的奖惩,当目标实现时,母亲应遵守“合同”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达不到标准,父母不应责怪,要重建自己的信心,应鼓励他帮助指导。母亲应该教会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的好习惯。教会他们灵活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读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法是无效的。例如,一些孩子在抄写生字,写了一排,可过了一段时间,他还是写不出来。这种方法太“死了”,母亲应该多教孩子一些好的方法。
再次,注重劳逸结合,“健康是财富”,妈妈们应教孩子多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让孩子在劳动中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从劳动中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等。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说不完的,家庭教育是个长期的任务,作为父母,他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这就要求母亲要有一颗爱的心,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母亲能做到这些,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的孩子将来定能有一番成就。
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视域下的新型家庭教育模式[J].刘元玉.华夏教师.2017(15)
[2]信息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袁倩.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06)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家庭教育亟需法律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最早和持续影响终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有关家庭教 育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更多次在国家各类相关研讨会上被提及。但是,家庭教育立法是否势在必行?能否真正意义的纠正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呢?当然,把握好法律介入的度,家庭教育立法才能起到实效的作用。
一、家庭问题频现
问题一:很多父母明明有养育的能力,但是却百般推诿,在养育孩子上,既不出钱,也不出力,时间长了,最受伤害的反倒是无辜的孩子!
问题二:很多孩子明明有家,却活成了失孤家庭!父母白天忙于工作,下班忙着刷手机,只要孩子凑上去,父母总会轻飘飘一句话将孩子打发:我上班已经够累了,你别烦我。
问题三:网瘾少年、问题少年多半发生在养而不教的家庭。因为你与孩子缺乏沟通,敏感性低,你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等你发觉的时候,已经很难纠正了。
……
恰恰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引发了一些让人悲痛的事件:
山东济南一名女大学生自杀身亡的事件引发关注。经当地警方和妇联调查,女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与其原生家庭,特别是父亲的偏执教育直接相关。女孩长达5000字的遗书痛诉其父亲偏执的疼爱以及过分执着的教育理念导致自己多年以来患上了抑郁症,无法自拔,只能选择自我了结。
社会转型之下,教育随着家庭的变迁发生变革,而我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还处于“盲目无序、无师自通”的状态。目前,相当一部分家长依旧沿用棍棒教育,多数家庭中的教育方式以家长权威为主,过分强调子女服从,子女的个性受到压抑,创造力受到挫伤,甚至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另一方面,受现存教育体制影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轻心理、重言教轻身教、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普遍。
因此,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急需要法律的护航,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
二、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需要法治纠正
遵守教育方针,亟需改革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规范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科学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式。解决特殊儿童群体所面临的家庭监护和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以法律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保障,帮助他们实现接受家庭教育的合法权益。
家庭教育法作为教育法律范畴的一部分,必须同上位法保持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方针,作为下位法的家庭教育法自 然也必须要遵守并在相关的条款中做出明确的要求。
三、社会的深刻复杂变化需要家庭教育法治化
很多家长“重知轻德”,对孩子过度娇 惯、保护、放任,忽视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发展;不少家长缺乏教
育子女的经验,特别是在引导孩子心理健康上没有好的办法;随着二孩制度放开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的赡养问题日益突出,除了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还有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农村贫困儿童、单亲儿童、重组等特殊家庭儿童家庭教育的忽视……
因此,社会复杂的变化对家庭教育的法制化提出了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政府部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而且还要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干预制度,明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干预家庭教育的情形和主要措施,并对强制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作出规定。另外还要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或机构、学校、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
四、匮乏的家庭教育知识需要法治保障完善
全国妇联调查显示,多数父母存在教育焦虑,50%的家长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80%的家长缺乏相应的教育知识,对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知之甚少。因此,在家庭教育法不断推进的同时,要加强家长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让更多的家长在学习中不断的掌握家庭教育的方式。必要的话,可以进行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考核,考试合格方可颁发家长证书,认定为合格等。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孩子的教育和教导,也包括家长日常生活的个人习性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的通过自身的语言和动作给学生进行的教导和示范。家庭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在进行幼儿教育时,需要家庭教育这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
首先要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别的教育体系无法代替的部分。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存的第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亲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提供给孩子最基本的生命与生存保障,因而孩子把第一个信赖呈给了父母,也就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一定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比如,答应给孩子买的东西一定要买,而且要按时买、及时买。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答应,否则,就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你说假话、骗人,不听你的话。父母不仅要经常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危害,从而不说谎。做父母的说话算话,孩子就会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太严厉,要对孩子适当宽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作为家长,要包容孩子,帮孩子分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给孩子改正的机会。有些父母要面子,对孩子要求苛刻,不允许孩子犯一丁点错误,轻则斥责,重则拳棒相加,造成的后果是孩子做错事怕被责骂而不敢说实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撒谎的不良习惯。
父母要给孩子选择品行好的伙伴,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最怕的是孤独,没有朋友。孩子间最大的惩罚是“不和你玩了”。孩子喜欢小伙伴,但父母一定要给孩子选择好的伙伴。让孩子远离那些缺少管教、思想品德不好、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品行不端的人交往,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能成为学识、声望仅次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的亚圣,与他的母亲三次搬家,选择具有良好品行的邻居关系很大。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的。虽然中国人现在已经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途径,但由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加之封闭式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又特别深,所以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家庭教育仍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随意的阶段,科学的、系统的家庭教育还很不普及。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学习行为、各项能力等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人生成就的重要因素。一是过分保护子女,近年来,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把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与要求当作对孩子的爱,忽视了父母自己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对孩子的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等德行品格教育的职责;二是对子女过分干涉,很多家长总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行寄托给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需求与想法。虽然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但子女有自由来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和理想目标;三是鼓励孩子的报复行为,鼓励和赞赏孩子的报复性行为,极易使孩子忽视自身的错误,进而形成自私、崇尚武力等的不良品质。
有些家庭因为教育者自身素质比较低,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生活环境比较差等原因,在家庭内部总是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与纠纷,家庭内部人员关系不和睦,争吵不断,忽视孩子的感受与意见,这样的生活环境,必然影响到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家庭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许多家长忙于在外奔波,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要就可以了,不重视孩子心理方面的需要,忽视了对孩子精神上的观察和体贴,更不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想而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健康成长与完善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渐渐拉大,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还习惯用陈旧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认为受教育者只是是接受教育的主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个体。因而,家长要不断学习与沟通,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地了解孩子身上的优点及特长,根据孩子的爱好与特长来规划孩子的未来,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道路走下去。现在的孩子与父母当年享有的物质条件、所处的学校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积极主动了解现代孩子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圈,可以促进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从而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理和生活、学习方式。
家长要不断革新旧的教育观念,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善于赏识孩子。在教育中并不只是在孩子犯错误时要矫正孩子的错误,同时要主动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特点,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培养孩子的这些优秀品质和爱好。“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是有心理学理论依据的。家长对孩子的评论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论与发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后,要善于发现并开口表扬孩子的行为。
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变化,判断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异常心理通常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心理等三个方面。在情绪上主要体现为易怒、恐惧、焦虑等;在行为上往往有行为异常、注意力难以集中、离群独居等;心理上容易患自闭、抑郁等疾病。父母发现孩子在这三方面的异常时,要及早采取措施和行动,积极开导和合理引导。严重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孩子及早走出心理上的困境。成就其健康、快乐的一生。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中国人也一向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天下之本在家”的说法。近几年,国家及各级政府就家庭教育工作印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家庭教育立法也在进行当中,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各基层学校、社区、妇联都在积极组织开展家校社协调教育工作:开办家庭教育讲座、推送家庭教育文章、开通家庭问题心理咨询热线等等。各项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应对。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要把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好,就得把准家庭教育问题的脉搏。近些年,通过对教育的深入学习思考,在本校实施家庭教育工作,经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家长角色意识差。很多年轻夫妇在带孩子时,没有对“父母”这个角色进行深入了解,他们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将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将是孩子终身最重要的老师。他们对养育孩子,需要做的环境准备、物质准备、时间准备、心理准备等方面考虑不足。把养育孩子这件极为复杂的事情想得过于简单,对养育孩子的困难估计不足,对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更少,面对孩子的种种表现无从下手。
即将做父母,对生活方式,言行举止没有应有的调整,还是我行我素。在养育子时必将遇到工作时间与看护孩子的时间冲突,看护孩子与玩乐的冲突,孩子行为与心理预期的冲突……这让很多年轻父母难以应付。孩子的到来不但不能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反而造成很多家庭矛盾。社会上也缺少帮助他们排解的专业机构,看似简单的家庭琐事,让年轻父母难以应对。势必造成新生婴儿的家庭第一课一塌糊涂,孩子的关键成长期遭受严重阻碍和重大挫折,人生第一粒扣子错了位,造成很多家庭悲剧,社会不幸。
2.家长学习意识淡薄。年轻夫妇对养育孩子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再加上缺少自主学习完善的欲望,缺少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指导,普遍不具备科学育儿知识。有时读一点书,看一些网络文章,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育儿知识,但是在面对孩子的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是束手无策。学校、社区组织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听了,当时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正,也觉得要学习,但是,回家以后,对于自己的行为改变依然很少。不愿意花时间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是家庭教育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无法应对社会巨变。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进入生活富足的信息时代。时代巨变,孩子学习的途径增多,与网络接触时间更长,学习压力倍增,与人交流玩耍的时间大大缩短。父母没有意识到社会巨变,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巨大影响,还在用老一辈传下来的的打骂批评教育手段,让本来成长四面受阻的孩子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家庭悲剧频发。而很多不懂教育的人,为赚取流量,在网络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教育言论,贩卖焦虑,造成家长更加困惑,无所适从。
当然,还有教育问题、就业压力、社会时代等综合因素造成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集中爆发。
二、开展好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是组成的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用良好家风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给予每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国家才有更光明的未来。所以,花再大的力气,都应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而且必须由政府担起这个责任,人人参与,才能取得效果。个人觉得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成立家庭教育中心。面对年轻父母缺乏教子方法,没有主动学习意愿的情况。各区县级政府可以成立家庭教育中心,建设相应设施场地,配备专业人员,开发相应课程及教材,对本辖区内新生婴儿父母采取强制教育。采取未参加培训的夫妇不予发放准生证、不予婴儿上户、不予入学等措施确保每位家长都参与学习。当然,实施需要一个全面宣传,开展自愿学习,再到强制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实现新生婴儿父母持证上岗的目标。
国家应出台家庭教育中心场地设施、人员配备、课程开设等运营标准,让各区县家庭教育中心建设达标,工作到位。并在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师范院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为各区县家庭教育中心培养专业人才。各家庭教育中心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夫妻关系指导、青少年训练营等服务,推进健康家庭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
2.建立家庭教育平台。国家可以组织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开发一批家庭教育在线课程,出版家庭教育指南,开通咨询平台,建设国家级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向全社会免费提供家庭教育科学方法支撑,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细节问题,给予及时的帮扶指导。让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3.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各师范院校要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专业课程,为中小学培训专业师资队伍。各级部门要加大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让每所学校都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让每所学校都能开展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
4.全面普及家庭教育课程。几乎每个人都要组织家庭,都要当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处理与人相处、调节情绪等问题。可以在学校教学适当学段中开设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家风建设、教育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提升每个公民的心理调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可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5.大力实施教育改革。教育,当然不只是家庭的事情,家庭教育要取得很好的成效,学校教育也应该摒弃应试教育的现状,大力实施教育评价改革,让学校给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形成家校教育的完美契合,才能更好推进家校共育,为社会培养卓越人才,让每个人过上幸福人生。
6.净化网络关于教育言论。现在网络上,很多人没有对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的深入研究,为了迎合家长,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就发一些“不能再对孩子手软”“现在不拼命读书,今后就拼命找工作”等极不负责任的文章,除了引起家长及社会更深焦虑,没有一点好处,对这种引起社会焦虑的文章、视频应该全面清理。涉及教育类的文章,必须由教育专业人士审核才能在网上公开发布。同时,国家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要大量发声,把陶行知、蒙台梭利等教育家的正确思想宣传出来,把社会风气舆论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总之,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今天,举国上下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深入讨论家庭、家教问题,我们更需要深入分析,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给每个人扣好第一粒扣子,才能让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这样的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小学生家庭教育之我见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一个让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心理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的优劣,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以后幼儿个性的发展起着引导和奠基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小学生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家庭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缺失。为保障小学生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我结合小学生的特性,总结出几点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建议,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一、多陪伴,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小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学生对于家长有较强的依赖,小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并且能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但是,现实是不少家长工作繁忙,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在照看,父母陪学生的时间短是造成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这就会导致不少学生孤僻、内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的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家长要注重亲情陪伴,与学生共度美好时光。坚持做好下面几件事,就能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怀和爱: 一是要享受一起悠闲的时光。有些家长感觉陪伴孩子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有时候,陪着孩子,家长不一定非要做着什么。可以一起晚餐散步,或者一起午睡等。其实哪怕什么都不做,孩子都会觉得很美好。 二是利用温馨的用餐时间。吃饭是一家人在一起很温馨的一段时间,十分有爱,可以在一起谈谈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增加亲子感情。不过在用餐时,家长不要唠叨斥责孩子,以免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三是抓住睡前时光。 睡觉前的时间很重要,家长可以在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谈谈心,能够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建立起亲密的亲子感情。不建议给小朋友玩游戏,会容易太兴奋,不易入睡。四是注重父亲的陪伴。爸爸、妈妈的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是不能欠缺的,爸爸陪伴子女,在每个阶段其实都有其重要性,如果爸爸很少出现,对体力相对比较不足的妈妈而言,要与孩子一起进行需要体能的活动,一定会感到吃力。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五是一起做游戏。 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做个小游戏,比如猜谜语、躲猫猫、玩小汽车等等,能够愉悦家庭氛围,孩子变得更加快乐、自信。亲情的陪伴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作为家长,要想真正将家庭教育做到位,花费时间和精力陪伴学生是必不可少的。
二、温馨和睦,创造良好家庭氛围。
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努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和家人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爱意。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社会关系往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父母,进而影响着家庭生活,学生的父母回家后,和学生交流少,长时间抱着手机过个人生活或者长期沉浸于复杂的社交环境,习惯晚归,往往也会引发家庭的不和谐,这就容易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创造和谐的氛围,也要做出表率,让孩子当作标杆去模仿。学生的母亲做饭时,父亲可以和学生协商,一起帮母亲摘菜,摘菜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有更多的话题和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 “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帮妈妈摘菜吗”?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饭后,父母还可以陪学生做游戏,游戏的输家负责洗碗,不仅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与学生更加亲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家长也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
三、重视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风和雨是挫折,可它更多的是磨练,它磨练了孩子的意志,坚定了孩子的信心。家长应该正确地看待挫折教育,让孩子接受“风雨”的洗礼,在“风雨”中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不妨学习国外父母的做法,放开自己的手去爱孩子,让孩子去适应社会,我们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其实,有时孩子也渴望能有自由的空间,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泰戈尔说过:“只有经过烈火的焚烧才能炼就创造世界的双手,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最美的绝唱。”父母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磨炼,不断解决社会与生活中的难题,以后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获得幸福。因此,父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二是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很重要的能力。父母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总是在旁边盯着,一旦遇到孩子有不会的,家长立马就帮助其解决。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只要一遇到困难的问题就会喊爸爸、妈妈来解决,导致孩子缺少冥思苦想的精神。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当孩子摔跤的时候,我们不要把责任首先都揽到自己身上,也不要怪路面绊倒了孩子,要告诉孩子这没什么,同时提醒他以后走路要小心些。独立习惯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习惯。三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令人不顺心的事,当孩子悲观失望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要相信自己,多给孩子肯定的话语,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宽容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错误,告诉孩子们:“你一定行”。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可谓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在这白纸上第一个下笔的人,因此,家庭教育是十分关键的。家庭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给孩子的,孩子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都与其接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成长是不健康的,从这一角度而言,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给学生最温馨、最直接的爱与帮助往往会让学生终身受用。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家庭教育需要生命的陪伴
摘要:家庭教育是社会最基础却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的儿童的影响不会在其生命的前二十年消失。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和优异,所以本文将以“家庭教育”为主题,对父母的陪伴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帮助家长认识到陪伴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为其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孩子;陪伴
引言
每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核心关系往往是大家最关注的,因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孩子的幸福童年会造就他们的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则会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家庭教育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价格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教育对孩子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家庭教育”为主题,对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对“家庭教育”和“家长的陪伴行为”进行理论性的概念介绍,其次对家长陪伴孩子的学习、生活、情感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父母给孩子的陪伴行为提出一些建议,目的是为了给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是提供一些理论的和实践的指导,帮助每个家庭更好的陪伴孩子。
家庭教育及陪伴的意义
家长陪伴行为
“陪伴”是指能够在身边作伴,有人同行,有人能够照顾关心。这是一种有具体动作和情感的行为,冯丽教授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更多的是指“养育陪伴”,这样的陪伴是指父母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能够让孩子在一个健康舒适的情况下成长。父母不仅要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更要和子女一起制定一些学习计划、外出娱乐活动、双向的沟通。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通常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赵忠心教授认为,家庭教育是一种在家庭中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既可以指父母或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通过言传身教的 方式对子女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有意识的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成长的活动,也可以指所有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的相互教育过程。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启蒙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儿童的一生。
陪伴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孩子在0-3岁,这时的孩子正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婴幼儿对外界和外界的联系只能通过触觉和视觉接触来体验,尽管他们不能够用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需,但是父母一定要守护陪伴在孩子身边。当代多数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当孩子小的时候交给爷爷奶奶,自己在事业上奋力打拼,然后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样的想法本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而且多数的人都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这样的家庭教育站在孩子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学的专业角度上来看,是不健康和不可取的,因为家庭教育的生活中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是生命的陪伴。
家长陪伴的行为分析
学习陪伴行为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深刻感受到家长对孩子在学习陪伴中的影响,如在我们班有个孩子父母离婚,她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整天忙于生计无暇管她。她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老师多次想与她的父亲共同交流,他以忙为理由拒绝了,因此孩子成绩一落千丈,学习态度自由散漫,于是我拿起笔给她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他女儿的学习状态,把她女儿的感受告诉了他,也许是我的诚心打动了她的父亲,只要有休息时间,他尽可能的陪伴孩子学习,孩子日后的学习状态慢慢变好了,孩子也自信了很多,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生活陪伴行为
我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级就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师时刻盯着,学习也跟不上。其实我自己回想一下在他3-6岁培养习惯最重要的时间我在生老二,没有管他。所以在上学的第一学期,我们全家齐动员统一教育思想,在生活上,学习上与班主任老师保持一致。我每天不管多累都陪着他写作业,一起看课外书,一起练字。在一年级下学期,老师们都反应孩子的变化大,能坐住了,上课能听讲了有时还能跟着老师回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光需要老师的教育更需要家长们的陪伴。
情感陪伴行为
情感陪伴是指父母对孩子养育时变现出来的理解和宽容,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她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愿望是“我希望我死了后爷爷奶奶在死”。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我一震。这个孩子的愿望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于是,我试着慢慢接近她,和她家长沟通了解到她妈妈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看她,她的爸爸在她还没出生时就离开了她和妈妈。在上课间隙时,我会问一问她最近在家干嘛,有什么兴趣爱好,当她有进步时我肯定的点了点头说:“你真棒。”慢慢地她自信了,开朗了。与此同时我经常跟她的爷爷奶奶妈妈沟通,在陪伴孩子时尽可能的带给孩子正面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这件事中我也认识到,要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老师需要与家庭携手一起努力,关爱学生。
给父母陪伴行为的建议
(一)时间方面
“陪伴”意味着父母在孩子身上要花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共同相处,绝非简单的物质财力的支持。很多父母为了能够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常常将时间花在了工作和找资源方面,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而且有些家长虽然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清晨出门工作时孩子还没有睡醒,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这样的陪伴是一种假性的陪伴,未能尽到陪伴孩子的真正责任。所以父母要意识到应当花时间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行为陪伴,每周要有亲子的深入交流时间,分享彼此在学习生活或工作遇到的事情,建立爱和情感的沟通,因为爱的宝塔是由时间所构筑而成的。
(二)具体行为方面
父母对孩子陪伴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行为方式也有很多,例如,在学习上,父母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业的监督和指导,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学习计划、阅读计划、等;在生活上,陪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能够独立的整理自己的生活物件等等,让学生参与到家庭的生活中,这样一来,他们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增进和父母的感情。
(三)情感方面
人类是感情动物,对于儿童来讲,父母对他们的情感沟通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为生理和发展的需求,孩子们在幼年时期往往需要不停的和家人分享自己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这在一些家长看来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事情,所以孩子在讲话的时候往往会敷衍或是打断,如果长期下去孩子的讲话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就不愿意在和父母进行对话,慢慢就会沉默寡言。父母应当通过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于他们的爱、温暖、理解和宽容等积极情感,让家庭真正成为他们避风的港湾。
参考文献
梁建芬. 小学生家长陪伴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7.
王圆方.最美的教育是陪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78-80.
黄丽.家长,请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0):51-53.
刘瑞生,杜金莲.试析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共同成长[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7+12.
沙敏.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看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7.
杨芳.陪伴是最好的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0):79-80.
王提. 小学生家长的角色能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
孙开霞.请别用责骂来“帮助”孩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9):76-78.
马军.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感受父母生命的力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9):76-78.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39-140.
[1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家庭教育中幼儿绘画探究
摘要:在学前阶段,幼儿年龄稚幼,对周边环境的认识尚浅,有具有丰富的想象世界。绘画涂鸦是此阶段幼儿呈现他们心中所想的重要手段。幼儿的绘画作品不仅展示着其对身边环境的独特认知,也展现着幼儿对周边实物的情感导向。家长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的精神世界,引导幼儿向善向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也能获得认知发展与审美愉悦,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家长作为幼儿的成长引导者,应充分认识幼儿绘画活动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比重,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美术教育氛围,让幼儿在绘画活动的乐趣中不断拓展认知能力,塑造良好品格,从而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绘画;现状探索;
引言
家庭是幼儿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前身处的主要场所,作为幼儿开展绘画涂鸦等美术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长增强对于幼儿绘画活动的重视程度,为幼儿构建良好的绘画环境是家庭美术教育落实的前提。在当前部分的幼儿家庭中依然存在家长对于幼儿绘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认识不足,对幼儿的绘画作品不予置评或不予理解。这极大挫伤了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幼儿绘画活动的进行。本文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绘画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促进家庭教育中幼儿绘画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策略,以期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幼儿绘画活动开展现状
幼儿时期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包括: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涨,其对周边事务的认识与情感不断丰富,这种认知的逐渐增涨,情感的愈加丰沛也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加以体现。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依然存在家长对幼儿绘画涂鸦作品的重视不足,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敷衍,导致诸多不良影响,对于幼儿来说,当其兴致勃勃的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呈现给家长时,家长却兴致缺缺不予理睬。这会导致幼儿无法在家长处获得正向情感反馈,长此以往将磋伤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幼儿对于家长的分享欲与沟通欲,不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养成。对于家长而言,对于幼儿绘画涂鸦作品的忽略不利于他们对幼儿的内心世界有充分的实时了解,家长缺席与幼儿针对幼儿绘画涂鸦作品的探讨,不利于家长在言语交流中了解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周围人事的情感从而引领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阻遏了家庭教育的发展。此外,通过不同家庭幼儿绘画活动调查发现,家长评价形式的差异对幼儿绘画活动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的家庭绘画活动中,部分家长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标准秉持成人化眼光,以成人的角度去理解绘画作品内涵,对于幼儿绘画作品的关注重点放在了与实际物体的形神相似与色彩是非均匀,画作是否美观整洁等。儿童绘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创造力,家长往往在幼儿绘画作品评价过程中忽视这一点。从而导致家长对与幼儿绘画作品的认识理解与儿童绘画实际表达有较大差距,这也是当前阻碍幼儿绘画活动在家庭教育中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促进幼儿绘画活动在家庭教育中推进的建议
(一)家长增强对幼儿绘画作品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作为幼儿的引路人,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观念。增强对于幼儿绘画活动这一重要家庭教育分支的重视程度。家庭是幼儿在参与义务教育前的主要活动场所,家长既是孩子在幼儿阶段重要的教育者。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美育这一重要家庭教育范畴中,不仅要注重幼儿美学作品的创作与呈现,更要挖掘幼儿在进行绘画活动过程中的创造力,不止关注儿童美术素养和应用技法的培育,还要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塑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体验美学带给人的精神愉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与美学鉴赏力。与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家长要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从幼儿本身出发,在实践的家庭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教育方式,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于幼儿全面成才的促进作用。
(二)改善幼儿绘画作品评价角度,培养幼儿创造力
家长在对幼儿的绘画涂鸦作品进行点评师应贴近幼儿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基于幼儿化视角对幼儿绘画作品内容进行观赏评价。家长在与幼儿关于绘画作品的讨论过程中应以积极的心态与饱满的热情去聆听幼儿对于绘画涂鸦作品每一处图形色彩的解读,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从而促进家长对于幼儿绘画的全面了解,进而探知幼儿精神世界的,有利于家长对幼儿的成长方向或有偏航的及时纠正,有利于家长在言语问询引导中帮助幼儿树立良好价值观、是非观。
(三)激发幼儿绘画兴趣,营造良好的绘画活动家庭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以后进一步求知的精神原动力。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的家庭教育中引导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有利于为幼儿未来各方面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幼儿开展绘画活动,为幼儿开展绘画活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对挖掘幼儿绘画潜能,拓展幼儿思维空间,激发幼儿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在家庭环境设置中为幼儿开展绘画活动创设空间,营造家庭艺术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对绘画活动的的兴趣。
结语
幼儿的绘画世界五色斑斓,含义丰富,图形的勾勒、色彩的描画间无不体现着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卓越的创造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强对幼儿绘画作品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角度,培养幼儿创造力,激发幼儿绘画兴趣,营造良好的绘画活动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庭绘画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曹高峰.基于学前儿童实施家庭美术教育的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34.
[2]李彬彬.学龄前儿童家庭自发绘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50.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摘要: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小,最基本的细胞,他的风雨波涛,可以掀起震撼世界的骇浪;家庭,是人生最原始,也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支持力量;家庭,是价值和道义最现实、最明晰的实战地和演练场;家庭,是人格和情感最丰富、最多彩的排练和演出。家庭教育是家庭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孩子一定要选最佳的时机教育方法要得当。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时机、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教育一致性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人的最初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幼小的孩子没有与社会接触交往的经验,首先教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事是父母。父母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里,怎样为人处世等等,都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地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品质、修养,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修养。一个健康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平等和充满爱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会让孩子学会对同伴的互助、互爱、合作及谅解,并能让孩子从中获得安全感,并乐于接受教育。相反,充满矛盾甚至是破裂的家庭,冲突不断、关系紧张、气氛恐怖的环境,会给孩子身心造成恶劣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里,家庭的教育一直被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史典》中曾说:“至安无如教子”。鲁讯先生也曾指出,中国不仅需要师范学堂,还需要“父范学堂”。著名人士,李开复是很看重家庭教育的,他认为每个孩子一生中接受的第一种教育就是家童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开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纵观经济发达的国家,从教育入手,以人才取胜是至关重要的,而家庭能够教育是人才的摇篮。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
众所周知,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越关注,他们发生不良行为的机率越小。很多时候,孩子的出轨行为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和孩子平等地进行交流效果最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学者Resnck在1997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及行为。孩子对于家长的看法、评价其实极为看重;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参与对孩子有重大影响:过多地参与可能导致孩子依赖心理的产生,而过少参与又会让孩子感觉缺少关爱。
家长要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相处。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是严而有度,掌握一定的分寸。不能把孩子当私有财产,武断专制,打骂孩子,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或推给老人管教,认为教育孩子的事有学校的老师和父母,与我无关。应正确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要深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严格求。父母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了解他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了解孩子爱和谁玩耍,玩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如何等等。发现孩子的“秘密”,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教育孩子一定要选最佳的时机。就好比,农民种田要抓住农时,战争要抓住战机,教育孩子也一样,一定要选择最佳机会。同样的教育,若时机选的不一样,其效果是大有区别的。时机如若不对,讲再多的道理也没用。
1.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机智”和艺术相结合
当孩子与父母提出的要求发生“顶牛”的时候,应采取迂回的办法。转移注意力,艺术而又巧妙的处理,这样可以待他的情绪稳定时,再进行教育 。比如我小的时候很粘人,比较喜欢和爸爸一起。可能从小就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哥哥大我很多,根本不能和我这样的小孩玩在一起,只有爸爸会带我出去玩。有一次,我们在集市上走的时候,我看中了一架很漂亮的汽车模型,就央求我爸给我买,但他没有答应,为此,我还哭闹了好一阵。爸爸把我带到另一个玩具摊子上对我说:“来,不哭了,听话。昨天我教你用积木盖的小楼还会吗?爸爸可是盖得很漂亮哦。来,我们看看谁能把积木盖成房子,又高又快。后来,我发现其实那些模型玩具我已经有好几个了。事情过去了十几年了,每次爸爸都笑着说,你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好骗的。这种的教育的方法就是“机智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这需要父母善于针对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2.对孩子要“严”、“爱”适度
有不少的父母对“严”和“爱”掌握不够适度,错误的把百依百顺视为“爱”,也有的认为严厉的管教就是“爱”,还有的人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认识。平时孩子有了错误要及时教育批评,批评完之后要安抚,开导他,使他感受到父母是真爱他的,这样才不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及抵抗的心理。这种严与爱相结合的教育,才能够使孩子信服。
真正的“爱”孩子,一定要全面的分析孩子的特点和优缺点。正确的引导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应该怎么做,要使他们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恶,什么是丑。要及早的指出他们可能发生的缺点,要采取表扬具体而批语抽象。要做到慈爱不是溺爱,管教不是强制,放手不是放任,严格不是打骂,真正的在孩子身上体现出:“严中有格,严爱结合,爱、严适度”。切不可搞那种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形式,那样孩子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我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们几个小孩平常做错事情,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比如说:禁止看电视多少天、罚做家务等。但他们向来都只针对事不对人,对我们几个一视同仁。
3.家长要以身作则来教育子女
家长要多看书,学习家庭教育理论,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如何教育孩子。家长改变家庭教育的理念是提高教育方法的途径,要掌握现代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热爱孩子、关怀孩子。向优秀家长学习,探讨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研究出符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律,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家长要留心自己的言行,成为影响孩子学习做人的榜样。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带头做一个高尚的、有责任心、有爱心、表里如一、遵纪守法的人,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去影响教育孩子。比如,要纠正孩子乱放东西的坏习惯,你光靠一遍遍地说还不行,要具体教给孩子怎么做才行,孩子看到父母的行为自然会模仿,同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
4.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独立的人,同样需要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以自已的方式在实践体验中成长,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权利、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家长要学会向孩子学习,两代人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接纳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沮丧,给予关爱、抚慰和引导,当好孩子的引领者和呵护者。要多用赏识、表扬、夸奖、激励、肯定等正面的教育手段,向孩子传递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使孩子处于积极、乐观、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之中,这样孩子才能积极的面对生活,做一个阳光的、健康的孩子。另外,孩子在生活中还会遇到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遇到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场合,父母应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父母要采取他所能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孩子能听从父母的教导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我高中的时候,遇到了文理科分班的问题。我自己比较喜欢文科,而且我的理科也不是很好,除了化学外,其他的我都不是特别喜欢。而我爸爸和哥哥则是希望我选理科,因为以后比较好找工作,我妈妈,保持中立,充分尊重我的决定。后来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通过综合我自身各方面的因素以及我的意愿,爸爸和哥哥他们都尊重我的决定,支持我的择文科。
5.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父母的态度要一致。不能够母亲一种态度,父亲又是另一种态度;一方严厉,一方宽松;一方斥责,一方袒护,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不能让孩子有不同的想法,这会让孩子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有可能造成孩子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现。当然,当父母态度不一致时,双方要通过讨论协商,以取得一致看法后,再去教育孩子。此外,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还需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或过失要认真、严肃处理,及时予以纠正,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同时,父母合理要求一经提出,就要敦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只要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就要让他独立完成。
6.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有被尊重、重视、表达、渴望倾听等需求,我们应该像对待朋友那样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这些需求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没有平等,一切无从谈起,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老师,自己的贴心人。作为家长要处理好亲子关系,加强沟通,用睿智、宽容的情绪,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谅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无知、过失,鼓励处在困难中的孩子,安慰受到伤害的孩子。作为家长要牢牢记住,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往往几倍于物质上、生活上的给予。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严格的要求。父母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了解他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了解孩子爱和谁玩耍,玩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如何等等。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的不止是一个能提供物质生活方面的父母,他也要一个能理解他们,和他们玩到一起“朋友式”的父母。我很庆幸我的家庭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氛围,我和他们可以一起聊天,他们也理解我。我把学校里的事和他们一起分享,爸爸妈妈也会和我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在学校里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我会因为爸爸对希特勒的不同看法而和他争论到半夜,有时他也会把他们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讲给我们听,总是被我们取笑为古董,时代都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了。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携手家庭教育提升管理实效
当今社会,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家长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越加重视,对孩子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步入信息时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越加重视。如何有效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珍惜责任心,密切家校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班主任要尊重孩子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班级里的相印,爸妈经常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由于爸爸工作的忙碌,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妈妈一个人肩上。相印妈妈是一个贤淑温柔的女性,做过多年的幼儿园老师,她说话柔声细语,对孩子的教育向来是采用说教的方式,相印又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所以很多次她的教育显然显得苍白无力,孩子并不按照她教育的轨迹行走,她忧郁、焦虑,无奈、欲哭无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妈妈向我吐露了心声:她在家庭教育中似乎遇到了问题,急需有人帮帮她。了解了她的心思以后,我对她说,如果信任,任何时候都可以与老师联系, 让老师帮助。
从那以后,她常常与我在QQ上交流,或者放学后来校面谈。在交流过程中,我给来她不少建议,并把自己教育女儿的方法传授给她,供她借鉴。更多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听她讲讲孩子爸爸工作上的事情以及她和儿子生活的状况。相印妈妈每次和我交流完,心情特别轻松愉悦。原先的焦虑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我可以想象,先生不在家,她有的时候很孤独,真的需要有个倾诉的对象。一个周六,我独自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写成绩单,相印妈妈又来学校里,和我聊了起来,我们相谈甚欢,从他儿子聊到全班的孩子,从家庭妇女聊到职业女性,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聊到了孩子成长的规律……
在与一些家长聊天过程中,我也了解了目前家校携手的意义所在。一个教师在学校里怎么对待孩子,怎么教育孩子,家长都能透过孩子知道。家长的信任,是对班主任工作最好的肯定。责任让我走近家长,爱心使我赢得家长。如今,我与众多家长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建立家长群,分享家教理念
家长是班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班主任应该和他们建立同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消除对立,互相尊重,齐心协力教育和爱护孩子,应该巧用家长的正能量,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秘密部队。比如:教师与家长的约会谈话不能是告状会,更不能是批斗会,而是和家长的谈心会,聊天会。在一次次的家长会上,我总是把很多成功的家庭教育故事与家长分享,让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落后的教育方法。
为了方便工作,我还建立了班级家长群。平时利用家长群,让家长互相交流育儿心得和经验,或让家长一起来讨论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等,针对班级孩子存在的具体问题,我链接知名专家专题教育讲座,甚至通过信息平台让家长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从根本上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难题,困惑等。家长们变得乐观向上,他们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在我的影响之下,家长们看到好的文章或成功的案例也会分享到群里。家长群成了促进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三、招募志愿者,提供活动平台
为了拓宽家校联系渠道,我班积极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多名家长走进课堂,利用他们职业的特殊性,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班级活动。
子锐妈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生物实验课。孩子们了解了蚯蚓必须在潮湿,疏松,富有有机物的土壤里才能生活。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方式了解了蚯蚓的外形。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用玻璃棒,手电筒来测试蚯蚓身体各部分的反应。最后在小组热烈的讨论中,孩子们明白了蚯蚓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可欣妈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英语游戏课“快乐ABC”。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简秋妈妈指导孩子们手工编织,相印妈妈指导孩子们用铅笔屑贴画,用纸花传递爱心,小俊爸爸给孩子们带来“三国故事”,小灵的妈妈为班级排练六一的文娱节目,豆米爸妈不管班级里开展什么活动,都会举着相机准时到场,为孩子们记录精彩的一瞬,让快乐和美好定格为永恒。家长志愿者的参与,更好的推动了班级的发展……
班级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家长走进了学校,走进了班级,丰富了课程内容,为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生活、感受生活提供了更宽阔的平台,拓宽了学习的视野,获得了更多的课外知识。
四、利用“朋友圈”,提升管理成效
为了促进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家长群里开办了一个“好习惯随手拍”专题活动。在校园里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我就拍下来,并配发上简短的童谣发到这个朋友圈里。此举得到了家长朋友们的积极响应。每期的“好习惯随手拍”一经发表,家长们纷纷点赞,对我的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有家长评价说,好习惯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慢慢养成的,“随手拍”更能捕捉到孩子们的好习惯。而且,小小的一个举动,也让班主任平时更多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家长分享孩子的成长故事。
我与家长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感动的情节也有很多、很多。在真诚的交往与交流中,我们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家长的信任和肯定给我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无限动力。实践证明,携手家校教育,班级管理才能更智慧、更有效,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论“虎妈”式家庭教育
内容摘要: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父母一方唱“红脸”,一方唱“白脸”教育子女的现象。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虎妈”式家庭教育的利弊就如何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质,父母应选择适合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 教育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进行各式各样的教育。但也因为这样,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陷入了困惑,一些家庭教育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开展家庭教育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不可一味的追随潮流。寻找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虎妈”式家庭教育的利弊
“虎妈”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在美国的延伸,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结合。虎妈的教育理论中带有中国的传统教育特色,严格要求孩子按照父母安排好的目标努力,不能放松和半路放弃。重点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还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和能力。因此,中国母亲为孩子提供严格的教育,培养他强烈的竞争意识,这是对他们的学习和能力的“挫折教育”。有的父母认为没有必要和孩子谈论尊重,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需要父母来帮助他们建立道德底线和人生观。在美国,母亲强调尊重和鼓励孩子,他们只是拐弯抹角地说些鼓励的话来批评孩子,而在中国父母看来,某种程度上这种温柔的爱是一种溺爱。
但也有人认为“虎妈”式的家庭教育方法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虎妈”式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过于严格,不是说它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能采取的,而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应该加以改变,不能太严厉太过于死板,否则,孩子可能会被逼的有紧张压迫感。此外,“虎妈”式的教育过度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从而阻碍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发展。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让小朋友过上一个充满快乐自由的童年。
父母把其他孩子的成功和自己生活中不成功的方面转化为“虎妈”教育理念,强迫孩子一定要成功,例如: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外参加很多兴趣特长班,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各类的兴趣班,让孩子没有休息娱乐的自由时间。这样的强制性孩子学习,不但会对孩子的情绪上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孩子在家里由于“虎妈”的管理下,变得很乖巧很听话,到了学校就会叛逆,任性。这就是教育的“可逆性”。本人认为真的会让一个孩子快乐的童年丧失。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都不一样,可以模仿,但不必太严苛,否则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不是每个孩子必须培养成为“天才”,这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所以,家长应该采取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一)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
父母在教育时,要学会进行恰当的沟通。沟通的时机应该是合适的,沟通的话题应该是对孩子有帮助的、是引起孩子兴趣的。沟通之前,家长应引导孩子没有顾虑的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再把自己对孩子的看法作为一份参考答案讲给孩子听,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真诚坦率的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受到启发。如果只是一味家长讲、孩子听,没有真实的反映那就不算沟通。家庭教育是利用身边环境事物对幼儿进行教育,所以家长教育幼儿要找合适的方式,一切从孩子的需要,特别是对孩子教育效果出发,选择适合亲子的教育方式。沟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友善的沟通、书信沟通、表情沟通等都可使用。父母经常与孩子进行合理的交流,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是会增进的。
(二)经常陪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家庭成员融洽相处的氛围是实现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陪孩子一起去参加户外活动,就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参加户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和孩子一起去户外玩耍或者跟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和孩子一起玩户外游戏、做操等等,都可以让幼儿感到开心快乐。
(三)善于表扬和奖励孩子
家长要善于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表扬和嘉奖,这样更能促进孩子对学习的热情。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既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还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发展。
(四)学会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如果犯了错误,甚至不小心冤枉了孩子,家长应该引起注意。其实如果家长在不小心误会了孩子时应该给孩子主动道歉。有些家长怕有损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严,而不愿主动道歉。但其实家长主动道歉会为孩子树立知错就改的榜样,让孩子更加尊重父母。当然,家长对孩子道歉的态度和方式一定要真诚,这样孩子才会接受和理解。
(五)用宽容的心与幼儿相处
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情之后,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而是要问清事情前因后果。在孩子解释完自己的错误之后,家长要用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过失,不要用不和善的言语骂孩子,也不要一直追问孩子,不然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导致亲子关系遭受破坏,出现不和谐不融洽现象。
(六)正确的批评
批评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家长批评孩子是为了改正孩子的错误。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缺点,要问清原因,合理批评。如果盲目批评的话,就起不到正确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问题更严重。
(七)给孩子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有意识让孩子学习一个好榜样,使家庭教育的目的更具体,更加符合幼儿人格发展,让孩子可以感受到一个好榜样的影响,使榜样教育更有目的,鼓励孩子学会去模仿好的榜样,学习他人优秀的品德行为,然后努力改正自己缺点和不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人看来,“虎妈猫爸”式的家庭教育方法并不是适合于每个家庭的正确教育方法。在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父母应该正确选择适合幼儿生长健康的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怡廷,刘永贤.从《虎妈猫爸》看我国家庭教育问题及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228-229
[2]余必健,谭诤.从热播剧《虎妈猫爸》透视家庭教育的误区与转变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5(10):118-121
[3]王岩.《虎妈猫爸》与《我们仨》:谈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J].名作欣赏,2015(29):170-171
[4]段晓璇.从《虎妈猫爸》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248
[5]]单惠晴.新时代呼唤新的家庭教育理念——观《虎妈猫爸》有感[J].亚太教育,2015(25):257
[6]潘佳丽.中国家庭教育弊端及其应然生态的建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教育观批判[J]. 读写月报,2017(12):59-64
[7]王颖,张晶. 跨文化视角下当代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以“虎妈”和“猫爸”的家庭教育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5):26-27
[8]伍瑾.中西方家庭教育比较研究——以《虎妈猫爸》和《好运查理》为例[J].记者观察,2018(06):76-77
[9]封葑.“虎妈狼爸”式家庭教育不可取[N]. 沈阳日报,2015-10-23(002)
[10]李杨.从《虎妈猫爸》及《摩登家庭》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速读(上旬),2017,(2):260-261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教育论文(精选15篇)的所有内容,本研究也期望能为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助力孩子们在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家庭教育论文(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