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论文(最新15篇)

导读:今天给大家推荐15篇最新关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大全,有2000字-3000字左右,每篇都有参考文献和题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有效发展策略

摘要: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生态价值为导向,以循环经济技术为基础,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从政策、技术、市场和企业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绿色生产能力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有效发展,策略,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企业主体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生态林业循环经济以生态价值为导向,以循环经济技术为基础,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本文从政策、技术、市场和企业等多个角度,探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策略,以期为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将生态价值放在首位,以循环经济技术为基础,追求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循环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再生利用和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减量化: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注重减量化原则,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和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

3. 再利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倡导再利用原则,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再利用程度,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

4. 多元化: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强调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 高效性:生态林业循环经济追求高效的发展模式,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6. 可持续性:生态林业循环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技术支撑和市场机制,以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发展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从现状来看,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了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实践。部分地区的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政策支持不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次,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有限。再次,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潜力未能充分挖掘。此外,企业主体地位不明确,绿色生产能力有待加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其次,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再次,拓展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此外,加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绿色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企业的绿色生产水平。

总体而言,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克服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地位等方面的努力,有望推动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生态林业循环经济有效发展策略

为了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政策引导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关键。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持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补贴、贷款支持等。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监管机制,确保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是核心。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和设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再次,市场机制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是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企业主体地位与绿色生产能力加强是基础。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企业的绿色生产水平。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培养企业的生态意识和长远发展观念。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创新思路,才能实现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结束语: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生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绿色生产能力等。实施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推动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然而,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创新思路,才能实现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为推动我国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3.

[3]王如松,周涛.产业生态学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与前景

1 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

经过近年来国内实践,特别是经过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诸多试点,总结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不同层面展开:国家发改委分别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研究,总结全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模式;不少研究机构或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也发表文章或年度报告,介绍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经验。总体上看,我国初步形成了有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技术路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1.1 对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用词上也经历了一个由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的演变过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界定,循环经济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资源战略,这从许多文件中有“减量化”优先的提法可以得到佐证,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完成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减量化包括源头减少原料投入和末端减少废物排放两个方面。实际上是要用同样的资源能源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生产同样的产品消耗更少的资源能源。当然,减量化也有一个“度”,否则就不是循环经济。如偷工减料,建大楼时偷工减料就会造出危险的建筑物,不仅不能鼓励还要坚决反对,不仅不是循环经济,出了问题还应追究刑事责任。广义地看,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将地球看成为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经济系统的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形式,是一种线性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按“物质代谢”、“过程耦合”和“资源共享”关系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一种集约的增长模式;或者说从重视增长的数量向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增长转变为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增长,实现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说到底,发展循环经济应该而且必须落到具体产业上,因为没有产业支撑的经济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包括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等。只有将污染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有机衔接,才能更好地解决污染物问题。因为,污染治理只能将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如水处理将液体污染转化为淤泥的固体污染,而资源综合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2 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成为循环经济发展“倒逼”机制

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不断升级、监督检查不断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能在工艺改造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培育出新的增长点、获得新生,就将被淘汰或破产。这是在各地调研中发现和听到较多的“故事”。淘汰落后,是“十一五”以来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从国家的角度看,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我国关停小火电机组7 000万kW,炼铁产能超过1亿t,水泥产能超过2.6亿t等,节能约1.3亿t标准煤。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不被相关标准或法规淘汰就要寻求新生的门路和途径,就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原来排放的一些废弃物其实是可以用作原料的资源,这正是“废物变原料”的循环经济的核心,也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在对企业循环经济案例的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另外一些问题:有些企业循环经济做得有声有色,但由于种种原因,总结性文章十分“官样”,读了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或者压根什么也没有做;有些企业循环经济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文章使人读起来却感觉做出了很多创新性工作;还有一些企业打着“循环经济”的旗号干着污染环境的勾当……这从某个层面反映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摆到应有位置。

1.3 技术的应用或突破支撑了产业链的延伸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在技术上实现“废物变原料”的产业链延伸;物质的循环利用需要技术的支撑,需要“金刚钻”。将易拉罐回收熔化做蜡烛台式的低值利用,不是循环经济追求的方向,而要追求利用价值最大化。资源供应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现实,迫切需要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撑。人类开发资源总是由易到难的,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类越来越多,但开发利用的资源品位却在下降,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在不断上升。从某种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把自然资源从地下开采出来,生产产品并被消费的过程,就是能源从有用转变为无用的过程,就是把物质从低熵转变为高熵的过程。

已有试点案例研究表明,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和方法主要有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通过试点和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一批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开发和推广应用;通过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了一些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了重点行业的绿色制造、再制造、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技术研究,特别是研究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重大替代性技术,促进了落后生产能力、设备和工艺的淘汰;研究了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链接技术、生态产业园的优化设计等,部分企业和园区建立了共生网络和生态工业集成系统,提高了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及深度资源化支撑技术、城市矿山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支持建立了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并开展了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活动。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仍有进一步加强之必要,也有很大的空间。

1.4 政策导向和激励成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不二选择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日臻完善,但在产业发展和项目选择上,绝大多数的企业仍会关注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政策导向,跨国公司也不例外。当然,国内外企业在做法上还是有不少差异的。例如,钻政策“空子”是每个企业都想做的,但成为“吃政策饭”的主要还是国内企业。由MIT编著、清华大学翻译出版的《产业生态学》对此有详细的讨论,所谓“政策”食利说的就是这类企业。从实际出发,这也是企业交易成本较低的选择。经济学常识告诉人们,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纠错的经济,即市场有着天然的纠正偏差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务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总结循环经济发展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再从制度上克服循环经济发展的桎梏。发展循环经济,从某种角度看是废物对原料的替代,其中价格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废物变原料”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还是由其他企业来实现,应该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企业之间的“链接”项目,或者园区中新增的“补链”项目,应按照价值规律在市场作用下自发形成,而不是“拉郎配”。

说到底,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价格经济。因此,充分发挥价格的作用,通过理顺价格体系,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资源及加工链条中的价格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用“需求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取代现行“成本+利润”的价格形成机制,仍然非常重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要重点理顺水价、电价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尤为迫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对限制类和淘汰类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并落实对超标准耗能实行加价的措施。认真贯彻有关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逐步理顺城市供水价格。对工商企业和居民实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并适当加大各档水价间的价差。制定鼓励使用再生水的价格及相应配套措施,逐步提高水资源收费标准,也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1.5 社会回收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以“牙膏皮换牙膏”政策,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原有的回收体系逐步调整;社会自发形成的回收体系逐步形成,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以企业或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回收体系中,经济利益是其主要驱动力。据有关研究,全国有各类回收企业5 000~6 000家,回收网点约15万个,每年约50万t废铝、40万t废铜、30万t废铅,由社会回收队伍回收。

废弃物的回收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源头,而资源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大致有再利用和资源化两种途径。其中,再利用有4个层次:旧的东西直接利用,相当于二手货;修修补补再利用,与修旧利废大致相当;东西坏了,换一些零件再用,相当于中国工程院强调的再制造;旧东西中的零件还可以拆下来再利用。与前面讨论的减量化有个“度”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再利用都值得鼓励。例如“,黑心棉”、一次性注射器“、五大总成”的拼装车以及含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都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换句话说,再制造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等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否则就会出问题。所谓资源化,实质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对主要活动的解释中,资源化与再利用被放到了一起。事实上这两者有差别,再利用没有改变原来的物品形态,资源化则看不到原来的物品形态了。资源化也是有条件的,如果“霸王硬开弓”,单纯追求废弃物的资源化,就会出现有“循环”没“经济”的结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减量化“,拆东墙补西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即减量化应该是“错位竞争”,而不是“结构趋同”。这就需要更高一个层次的统筹规划,在这方面我国恰好是薄弱环节,尽管各地在循环经济项目投资或补助上相当积极。减量化要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我国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仍有很大空间“。废物变原料”的本意是原料替代,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变废为宝、协同处理可以一举多得;分级利用的核心是利用价值最大化;建设园区以达到集约发展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部分环节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些跨行业的产业链接受到制约,需要国家在制度上理顺关系,扫清障碍,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2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正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的那样: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从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从国内发展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相对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有所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态势。从总体上看,我国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包括:我国的经济增长还面临着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任务;过去劳动力无限供应的局面消失,不少地方开始出现“招工难”的情形。由于外需下滑、内需没能培育起来、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转向内需和技术创新驱动的格局还任重道远。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从世界资源供需形势看,由于需求刺激和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矿业市场高回报预期增大,矿业投资环境宽松,矿业企业并购重组力度加大,资源全球化竞争加剧。行业垄断特别是寡头对优势资源垄断加剧,跨国公司从垄断铁矿石,到谋求对钾盐等资源的垄断,资本操纵导致矿产品价格震荡走高。虽然发达经济体需求微量增长,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世界资源市场价格总体上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将增加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资金成本。

从环境角度看,发达国家已经解决了噪声污染、尘土等局部性环境问题,基本解决了大气污染、河流污染等区域性环境问题,日益关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空洞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与此不同,我国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是以环境(包括土地,空气和水)恶化为代价的。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的研究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环境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加重,污染风险加剧,污染危害加大,治理难度增加。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退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总之,应当也必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解决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走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务实推进循环经济的思路与重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第6篇23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节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经济是中国特色,是中国引领了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作为中国典型案例写进里约环发大会20年的国际总结,而低碳经济则完全是“舶来品”,尽管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深化,尤其是具有“一举多得”性质的循环型产业发展,不仅包括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倡导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更包括那些生产过程配套、工艺改造或资源共享型的“产业链延伸”。例如,利用煤炭中的瓦斯发电,不仅可以增加电力供应,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可以减少瓦斯爆炸对矿工安全的隐患。又如,利用水泥生产过程,协同焚烧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既可以节省水泥生产需要的燃料,也可以处理垃圾,还可以减少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从系统工程角度看,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节约资源,也节约资金,减少排放污染物或温室气体,是最优系统组合,因而也是需要在未来重点推进的循环型产业。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务实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应在工业、农业和商贸服务等生产领域,加强产业上下游的联系、工艺革新和生产配套,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分级利用;应当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产业园区,并加强原有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共享资源,变废为宝,吃干榨净,发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和“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倡导文明、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从行业看,应该从原来强调的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领域,向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模式转变。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探索出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而有些行业则由于种种原因,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尚不熟悉,更谈不上具体做法或成功经验,即在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因此,在未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应重视不同行业之间的经验共享,构建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从环节看,应该从注重生产环节、推进清洁生产、物料平衡等措施入手发展循环经济,向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覆盖转变。有研究发现,我国造船行业钢材利用率比国外低将近1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外造船用的钢板是按造船企业的要求生产,而我国造船企业直接从钢厂拉回钢板自己再加工,虽然边角余料可以再利用,却增加了能源消耗,也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从产业链入手减少生产过程,更能体现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从企业看,应该从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单一企业循环式生产,向产业链衔接和循环式集成集聚转变,从低端、分散、小规模的资源循环利用,向高值化、集中化和规模化转变。产品附加值提高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企业层面的实现形式,专业化是经济学强调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形式。当然,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以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为例,分散、专业化的回收是一种好形式,所需的管理成本低,能满足回收多样性废旧物品的需求,政府需做的工作是规范回收行为;对于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则应当规模化,提高集约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总之,“十二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应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广提升,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文明水平。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探析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将其建设成高效生态经济区,满足人口、经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被广泛应用到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中。从产业分化的角度出发,从农业、工业、服务业3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结合黄河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色,提出各自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保障措施

1 黄河三角洲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我国最后开发的一个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2001年,“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被列入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同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正式确认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该区的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4月,国务院批准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实现“高效生态”的必然途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把整个经济活动看作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这就要求在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并建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废弃资源的循环机制,通过规划循环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并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1]。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黄河三角洲经济走向世界的基本要求。随着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则,制定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难以达到的资源环境技术标准,在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制定了新的环保要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然要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其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2 黄河三角洲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2.1 黄河三角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黄河三角洲地区总面积约12 000 km2,总人口24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到202.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4.23%。黄河平均年造陆21.26 km2,是世界土地资源新生速度最快的地区,该区还有面积广阔的滩涂及19.2万km2的天然草场,自然资源丰富[2]。但是由于黄河三角洲处于海陆生态环境过渡带,整体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农业开发历史较短,目前该区的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的阶段。基于这种生产条件的两重性,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农业循环经济,应坚持现代化、精细化的绿色发展道路。黄河三角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从畜牧业、渔业、种植业和加工业4个方面进行考虑。

2.1.1 依托畜牧业

一是农作物秸秆的三段循环利用。第一段利用:以主要农作物秸秆为粗饲料,搭配必要的精料或优质豆科牧草发展草食牲畜,转化为肉、奶、毛皮等畜产品;第二段利用:将畜禽产生的粪便等通过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生活用能;第三段利用:将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沼渣和沼液作肥料使用。二是畜禽粪污的两段利用。将畜禽粪便由目前的作肥料一次性利用,通过“禽—粪—饲料(有机肥料)循环”;“畜—粪—渔—果循环”;“畜禽—沼气—菜循环”;“草—畜—草循环”等循环模式,改为生产生活物质能源-肥料两次利用。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和草畜一体化工程,发展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农区饲养业,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饲料资源,并经过过腹还田增加土地的肥力,进而加强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形成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1.2 着重开发生态渔业

在黄河沿岸和其他有引黄条件的低洼盐碱地带,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实行水土分层治理,并在塘内养鱼,改造盐碱地并高效地利用低洼盐碱地。在改造台田盐碱土的情况下,塘内引入黄河水淡水养鱼,可利用台田作物或牧草打浆喂鱼,也可用发酵的鸡粪、畜粪喂鱼。鱼池内可采用不同鱼种分层喂养,鱼塘的塘泥还可以定期挖出作为台田的肥料,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1.3 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在黄河三角洲的宜农地区域,一般都有发展枣粮间作或桐粮间作的条件,在盐碱化程度略高的地方还具备发展柳粮间作的条件,可以广泛实行农田林网化,营造沿海、沿黄防护林带,进行村庄和居民点的四旁绿化,有计划地发展苹果、葡萄、枣、梨等经济林,并采取封滩育林的方法,保护和发展野生灌木林,千方百计地增加三角洲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黄河三角洲有广阔连片的草地。草与农、林、副、渔业的联系也不可忽视,草地能固氮增进土地肥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返盐,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水土;同时,草被还是造林的基础,也是一些造纸工业和饲料加工厂的原料;植草业的发展还能推动畜牧业、渔业、农业加工业和其他一些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2.1.4 创新农业加工业

根据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在全国创业企业占比重最大的5个行业中,农业加工业的整体致富水平最高。黄河三角洲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加工业的发展也较晚。在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的同时,推进加工业的发展,能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依靠畜牧业开创肉食品加工厂、饲料生产厂等;利用广阔的草地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发展基础,发展造纸业、印刷业等;着力开展渔业产品加工企业;依托丰厚的人力资源和绿色农业的特色,发展大棚蔬菜、水果等营销企业,打造高效、经济的绿色生态农业加工业。

2.2 黄河三角洲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工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工业经济,是循环经济在产业维度上、工业系统内的具体体现。工业循环经济追求的是工业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企业内部要通过清洁生产,并面向市场和环境进行产品的设计,实现减量化原则;在企业之间要通过物质能量流动链,使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水、能源、资源等达到系统集成利用,实现再利用原则;在区域层面上通过优化配置,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再制造设施等,实现再循环原则。对黄河三角洲而言,工业集聚在石化、造纸、橡胶、制盐业、机电、建材、医药、生物工程等众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从“点,线,面”3个层次开展。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已经培育了循环经济型镇(街道)2个、循环经济型企业10家,发展了“石油化工循环链条”、“盐化工循环链条”、“纺织循环链条”、“海水‘一水多用’循环链条”等循环经济链条,并开展了多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4]。黄河三角洲可以依据规划和实际情况,从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个方面,进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设计。

2.2.1 减量化的实现

减量化的实现方式有产品的非物质化、产品面向环境设计和清洁生产3个方面。对制药业、造纸行业和建材业,可以调整原料结构,使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比如3倍体毛白杨的利用就给造纸行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对石油石化、制盐和生物工程等行业,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如在石化行业,提倡含硫污水汽提装置除氨技术降低氨污染;汽提净化水回收技术不仅节约水资源,还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利用火炬气回收利用技术,将火炬气回收作为燃料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迟焦化处理炼厂的“三泥”,使“三泥”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同时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2.2.2 再利用的实现

可以在造纸业发展“林木种植—制浆—造纸—物流”的主导产业链;在石化行业,发展“原油开采—常压减分馏—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催化裂解—气体分离—基本化工—循环加工”的主导产业链。各行业均相互影响,以包装、物流及服务等为配套产业,寻求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的再利用。

2.2.3 再循环的实现

推广再制造工艺,建立资源再生加工设施,发展静脉产业,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比如粉煤灰是黄河三角洲工业生产常见的固体废物,可以添加到水泥、砖和混凝土中作为建筑原料,对其资源化回收利用;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等用于农业生产;作为沸石、分子筛等制造环保材料。

2.3 黄河三角洲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促进三角洲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产业维度进行。以黄河三角洲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依托,在服务业发展中引入循环经济。

2.3.1 积极开展生态旅游

黄河三角洲拥有广阔的湿地资源及黄河入海口的地域优势,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生态环境能得到良好的保护,通过建立通畅的交通网络,该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2.3.2 物流行业亟待开发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必将给物流运输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合理规划,物流服务业统一对该区工农业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协调配置,不仅能促进自身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整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3 培训和教育服务行业应加强

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目的是以一个高效、生态的角色面向全世界,其投资主体也将是全球化的。因此,为培育更多的专业技能人员,提高建设黄河三角洲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的技能培训和一般的素质教育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3.4 传统服务业将得到提升

工业的发展能促进整个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在企业规模和效益、生活水平、环境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该地区,不断为该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传统的餐饮、销售等服务行业应该以整体发展的思路,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质,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3 黄河三角洲开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是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的思想并使之得到有效实施,还应完善相应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研发和应用。建立相应的科研教育平台,不断进行污染治理、废物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发利用。二是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应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制定相关的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家电、建材等物资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规章,强效地促进该区的循环经济发展[6]。三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黄河三角洲推进节能减排项目的产品优惠税收政策,对应用循环经济的企业或联盟给予一定的投融资政策扶持等,以有效地吸引投资,扩大该区的企业效益。最后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利用相关的舆论媒体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黄河三角洲公众的资源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群众支持。

目前,黄河三角洲的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机械和造纸工业的基地,同时也将是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统筹规划,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实施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法律保护及政策支持体系,开展工业、农业和服务行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并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抓好示范点的工程建设,将会给黄河三角洲的长远发展带来良好的效益。

[1] 陈丽娜.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 孙习能,黄学东.黄河三角洲生态渔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渔业经济,2002(4):21-22.

[3] 陈瑞民,侯永庆.黄河三角洲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与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6(3):17-19.

[4] 邓兴彦.构建广饶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

[5] 李 军.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服务业[J].经济研究参考,2005(57):24-26.

[6] 陈文晖,马胜杰,姚晓艳.中国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80-393.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深化认识加快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论述了循环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加快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性举措,提出加快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3大举措。

区域循环经济;认识;发展;举措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特别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明确要求一定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突出循环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解决资源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因此,要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共同努力,加快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不断扩大我国循环经济的规模。

1 深化循环经济战略地位的认识

1.1 深化循环经济战略地位的认识

虽然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实践已经被一些人所接受,并且试点示范工作在国家级、省(市)级试点单位已开展多年。但是,对循环经济战略地位的认识尚未达到广泛深入人心的程度,即使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界的干部队伍中,还存着不少认识问题,亟待提高和深化。当前,在一些地方主管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和节能减排的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队伍中,对发展循环经济强调的多,其他人则关注较少。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多数是在认真探索和推进,而非试点示范单位多数是处于一不学二不做的状态。在国家、省(市)批复的某些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和要求常常被疏漏。一些媒体在对循环经济进行宣传时,跟风而动,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宣传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使企业、公众在三者之间无所适从。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必然对实际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循环经济扩大规模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对循环经济地位、作用的认识,亟待深化和统一。

1.2 尽快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推进合力

发展循环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解决资源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只有从解决全局性、战略性、普遍性问题的“根本性举措”高度出发,深化认识,才能做出指导全局、调控全局的强有力的政策性、制度性安排。以区域、领域和行业的不同层面、不同规模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龙头”,以各种适用先进的创新技术体系作支撑,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形成配套法规作保障,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统计制度对成效进行监督考核,只有将上述工作内容和制度、机制建设等形成合力,才能改变许多地方甚至国家综合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相互制肘的状态。各级政府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根本性举措进行整体推进,要施展出全局观念和协调能力。

1.3 采用经济手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首先要承认循环经济是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新型模式。循环经济能够改造传统的实体经济,使其成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亮点。众所周知,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本性,那么,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和体现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基本原则。在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环境中,要使循环经济的战略地位和根本性举措有所体现,发挥内在活力,见到实效,必须进行全面引导、宏观调控。

2 加快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2.1 抓住良机,加快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到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不足8个月时间里,紧锣密鼓地批准了12个区域规划和文件。其余10个分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图门江区域合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关权威人士指出,12个规划和文件的编制突出两点:一是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二是考虑地方比较优势。这两个突出点,反映了加快重构我国经济版图的宗旨。12个规划中,除甘肃省是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外,其余11个规划和文件均充分突出了各自地域、环境特色,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条件、开发潜力等特点。12个区域有分布在沿海,也有地处中、西部地区。因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批复和实施,抓住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机遇,加快扩大循环经济的规模,是彰显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良机。

2.2 区域循环经济的实质

关于区域循环经济,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人们通常是把区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内涵,融合为一体去理解和描述区域循环经济的形态和作用。当然,也有学者从循环的规模和层次角度出发,把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大于和高于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城市循环经济的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庞杂、地域广大的循环经济模式。简而言之,区域循环经济,就是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和作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紧迫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实现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2.3 加快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3大举措

2.3.1 制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要制订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此规划既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又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实现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并获得高效益。在有利于区域经济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达到这些硬指标。

2.3.2 推广先进典型

历时多年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用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培育出一批以个体企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典型单位,从我国实情出发,积累了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在国家批复的12个规划地区内都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典型。要让这些企业与单位,充当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放大作法,拉长、拓宽、创新其产业链,从行业纵向、区域横向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的循环经济网络。总之,要在减少投入中扩大规模,在循环利用中降低排放,在废物再生利用中节约资源和能源。

2.3.3 政府要有更大作为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低效率的行为,究其直接原因,往往是与少数政府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有关。加快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需由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难题,要比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难度大,问题多,甚至需要废除某些不适应区域循环经济的陈旧规章制度等。因此需要由政府出面解决,甚至有些需要跨区、跨市,乃至于超出本区域所辖地域解决。区域循环经济大规模发展,不可能始终局限于市、县范围内。这就需要各市、县政府在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支配下有所作为,显示出更大的推动力。

总之,已经来临的后危机时代,不仅给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分析研究了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即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循环经济;金融;金融支持

现代经济中,任何产业的成长发展都要倚仗金融业的支持。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过程一般称为“经济的金融化”。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能促进经济增长,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则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循环经济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生态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化需要高资金投入,高投入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

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需要的资金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

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必须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最终目的,是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

1 改革和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

在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据统计,我国企业融资的90%以上来自银行。鉴于银行间接融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所占的这种特殊地位,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应通过财政资助、补贴、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不断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间接融资体系,使商业银行成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此问题的核心是关注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中小企业融资。为了改革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首先是继续依靠现有商业银行体系对与循环经济相关企业给予支持和约束。

例如,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核和决策过程中,对于能够体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客户或项目,可以给予降低利息率、延长信贷期限、加大贷款额度、放宽还贷条件等优惠;而对于无视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随意投资行为,应该通过不予贷款、提高利率、强制还款等措施加以限制。此外,对于国家确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目前,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主要资金仍然是贷款,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中小企业发展机构来委托贷款,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直接贷款,关键是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各地方的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贷款政策。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

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及税收政策的相互配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确保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统一、和谐的政策支持环境。另外,也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该银行可以依托现有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对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提供其他支持[1]。

2 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

政府创新金融组织,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组织,弱化投入循环经济生产的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政策性或廉价资金支持,为其提供资金成本低等市场竞争优势。这类金融资金应该重点投向“生态工业园”的系统设施投资、绿色产业和分解产业的开发、区域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发展利用、技术支撑体系等领域和环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组织,重点在于4个方面:

(1)要利用现有政策性银行,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的优势,来强化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帮助相关市场体制的形成。国家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要在金融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并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一方面可以与地方商业银行合作,在严格挑选项目的基础上,通过银团贷款等联合贷款方式支持地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性优惠贷款、对商业银行进行政策性担保等措施,将资金引向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循环经济项目上。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还可以扩大业务范围。国家开发银行可以通过开发性金融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循环经济区域生态建设,有重点地扶持区域性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开发性金融是国家金融,其目标是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

循环经济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途径,作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模式,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前关注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应当成为开发银行的新业务领域,重点介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弥补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以往参与支持了基建和环保设施建设,以及一些大江大河的污染治理。将来要从对单个项目的支持,转变为通过各地环保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平台,形成有重点、有层次的总体融资支持。

(2)建立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银行,弥补政府投融资的不足。我国目前可以考虑组建区域发展银行,以财政资金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为支持,来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结构平衡;二是为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当然,也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循环经济促进银行,有针对性地协调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3)创建政策性投资开发专业公司,这种公司以政府性资金为主,但股权宜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尽快探索建立中央、地方或跨地区的循环经济投资专项资金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投资管理机构,即循环经济投资开发公司可以是政府控股的中国循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或地方循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由于这类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或通过财政筹集,最好以“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组建。当然也可以按政府、企业或民间参股的情况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这类公司,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本着“3R”的发展目标,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因势利导,快速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网络体系,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循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4)创建政策性担保或保险公司,这类公司的作用主要在于为上述领域的投资提供风险担保,吸引盈利性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并从经营管理中分得利润。由政策性担保或保险公司为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时的信用担保。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吸引大商业银行、大公司、大财团的资金支持,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担保机构,不断充实循环经济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2]。

3 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建设,从长期来看具有较好的盈利模式。从融资管理上说,系统建设项目涉及专业知识比较多,环节多,难度大,作为主要面对单个项目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适应。另外,系统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大,一个金融机构难以提供大量有效资金。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利用其开放融资、共担风险的优势,面向社会筹集大量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建设。

各级政府财政应在预算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同时,积极引入其他长期性的社会资金,向各类主体进行融资,这样既实现了对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也为各级长期性资金主体提供了更多投资途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民间循环经济基金。政府对此要加以引导,通过特定的优惠或约束政策,既促进民间循环经济基金的发展和壮大,又使其业务领域更符合政府的总体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券募集资金,交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操作,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实业项目,投资收益按资分成的投融资方式,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的特点,其投资方向一般是跨行业、综合性、以符合组合投资原则并且避免蜕化为某个行业的行政附属物的大型投资项目。

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包括不同企业或不同产业之间的生态工业链及“生态工业园”建设,以及社会整体内循环的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绿色产业等,具有跨行业、综合性、系统性和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强,以及从长期来看又有较好盈利性的特点。可以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利用其开放融资、共担风险的优势,面向社会筹集大量资金。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调动产业投资基金优先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和项目的积极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主要考虑是:

(1)建立中央级综合性循环经济基金。目前,建立中央级循环经济投资基金可以由政府财政出面设立,积极引入其他长期性的社会资金,主要包括邮政储蓄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地方社会保险基金、长期性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

(2)建立中央级专项循环经济基金。这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及各部门所成立的,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特定领域的基金。例如,专门用于污染控制、绿化和风沙治理、特定能源的约束或鼓励使用等。该类资金的来源可以考虑财政拨款、国债项目安排,也可以考虑面向社会发行循环经济彩票等。

(3)建立民间循环经济基金。例如,环保投资基金就是在国内外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民间循环经济基金,它是指对环保产业有投资意愿的特定投资者通过精通环保产业、善于投资及资本运营的投资专家管理,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为环保企业提供直接的权益性资本支持,并通过各种投资组合分散风险,追求长期收益的投资基金。在循环经济投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上述基金的优势,发挥政府引导、放大民间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4,5]。

4 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

循环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资本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市场无法与其比拟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比例趋于下降,而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要完善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

4.1 充分利用主板市场融资,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

为了鼓励上市公司发展循环经济,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筹集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核准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优先支持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甚至适当降低这类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标准,鼓励和支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优势突出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做大做强,以利于社会资源优先向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配置;而对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则予以限制,以促进上市公司采取措施转换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先核准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

资金和技术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资金匮乏、技术落后是目前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桎梏。目前我国环保收入占同期GNP总量不足0.7%,是发达国家的1/3~1/2。资金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滞后,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对与循环经济相关企业的债券融资予以政策支持和鼓励。要积极推行市政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优化收益率曲线结构,为循环经济类项目融通资金。这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为担保的地方债券形式,具有期限灵活、信用等级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融资方式。

建议国家财政担保,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使金融机构筹措到稳定且期限灵活的资金,投资于一些周期长、规模大的以循环经济模式运营的环保型产业,一方面解决环保型企业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优化其资产结构。为了拓宽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我国还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扩大循环经济企业债券的融资规模。在核准企业发债申请工作中,优先核准那些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融资,或适当放宽这类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的条件,以鼓励和引导发债企业。

4.3 建立循环经济创业板市场

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设立创业板市场,为中小环保类企业或特定资源类企业创造可持续性的资金来源非常重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环保企业利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的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在中国上海和深圳两个股票交易市场中已经有几十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上市企业,从而形成了股票市场的绿色环保板块,有利于整个环保产业和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筹措。

但是,从现代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创立专门的融资市场,为环保类企业或特定资源类企业创造可持续性的直接资金来源,对于建立资本市场基础上的现代企业发展机制来说非常必要。推进专门的循环经济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不仅能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能推进循环经济主体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优化,同时以高科技和绿色概念为特点的环保企业定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4.4 加快发展与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

循环经济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相关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资金等传统方式提供支持难以奏效,而风险投资则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风险投资机制,特别是要通过风险投资,对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给予充分的金融支持[2,5]。

5 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过去,金融机构曾被认为与环境无关。然而,金融界越来越被要求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不仅自己要在日常运行中要环境友好,还应承担起通过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等功能来更广泛地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责任。这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主流共识。

金融创新与循环经济的结合,被称为环境金融。1997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环境金融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环境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学者也存在多种观点:(1)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2)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以及为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而开展的投融资活动;(3)环境金融就是把循环经济、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探讨所有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纵观上述观点,一个共同的认识是:环境金融是针对环境保护开展的金融创新,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用途的金融创新工具,因此应具备金融创新的范畴和明显的环保意图,并能提高循环经济水平等。这就与当前各国政府倡导的绿色、环保等政策不谋而合。环境金融是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6]。

金融创新的核心是开发出各种有利于资金融通的产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机构投资者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环境与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循环经济机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研究开发环境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创新。支持循环经济的银行类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分为3个层次:(1)通过国家出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2)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3R”为原则,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转型,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还有生态基金等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天气衍生品和排放减少信用(emissions reduction credits)等新的金融衍生品;(3)创新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机制,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等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商业银行的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结合起来。

另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证券化产品。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一种以资产为基础的信用经济,特定金融机构以一定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支付保证,经过信用增级及严格的风险隔离安排,面向社会发行的一种资产支持证券。在证券化最发达的美国,令人眼花的产品层出不穷,各种能够产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都被改造成了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如果某一经济领域未来可能产生稳定而巨大的收益,目前又缺乏有效的融资体制支持,就有可能创新出可操作的金融产品。循环经济体系非常适合这一金融创新环境。开发循环经济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项目融资途径。

首先,不论是企业的资源回收利用、节能降耗生产,还是生态工业园及绿色产业的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为会计效益,并能够相应地带来一定现金流,具备了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资产和现金流基础。

其次,证券化资产提供流动性,能有效分散并转移信用风险,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推广,资产证券化以后,投资者投资的对象不再是循环经济的具体项目,而是以“项目资产包”产生的现金流为依托的证券化资产,能够创造充分的流动性,克服循环经济项目投资的“套牢”效应,并且把投资风险分散化了。

再次,资产证券化要经过担保等手段的信用升级,为证券化产品提供有效的信用保证,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资金参与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目前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特定公用设施权益的证券化,把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证券化,如某大型水污染治理项目,可将特定的政府收费作为未来还款保障,通过信托机构发行资产担保债券,然后由信托机构将政府收取的费用用于支付债券的到期本息,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循环经济企业也能以应收账款或其他资金为基础进行证券化融资,这也是企业进行资产结构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创新手段。

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领域之一,金融资源的创新配置,对于引导企业走向主动、走向自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金融创新是以节约资源消耗、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以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运作规则为依托,通过创新金融组织、创新金融绩效评估、开发环境金融产品,形成合适的金融产品结构,为循环经济的推进提供充足的金融资金。

总之,金融业要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开展绿色信贷,适时推动环境金融产品创新,主动参与到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系中来,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将来必定会形成一个循环经济与环境金融良性循环的局面[3,7]。

[1]丁玲华.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8):87-89.

[2]张 涛.金融支持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9(12):5-8.

[3]庞任平.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J].金融理念与实践,2006(6):42-43.

[4]杨 涛.全面创新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6-10-13.

[5]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发达国家实践经验为借鉴来源[J].武汉金融,2010(2):9-12.

[6]王卉彤,陈保启.环境金融: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双赢路径[J].上海金融,2006(6):29-31.

[7]陶君道.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甘肃金融,2006(2):27-30.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宁波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0年全市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15位,形成了一大批电力、石化、冶金、建材、机械、家电等基础产业和规模生产能力。但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工业能耗、水耗和废弃物排放分别占全社会总量的73%,25%和70%~80%,使全市资源与环境变得十分脆弱,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对于宁波市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1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回顾

1.1 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宁波市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和长三角区域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择优发展装备制造、石化等临港大工业,逐渐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化工、纺织、电力、水泥建材、钢铁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整体工业结构逐渐优化,其中市场前景好、环境影响小、产出效益高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第一大行业。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累计实现总产值10 867.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31%;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 565.4亿元,增长34.7%,产销率为97.2%,工业生产与市场实现了较好的衔接。

1.2 资源节约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已完成节能改造项目千余个,总投资近100亿元,项目全部实施后,可实现年节能400万t标准煤。全市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总体形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从2005年0.472 t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9年的0.296 t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幅度达13.75%。同时,宁波市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现累计生产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0家,回收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06家,综合利用年产值达300亿元。2009年,全市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产值达69.95亿元,较2005年增加49.74%。

1.3 基本建立工业循环经济管理体制

一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2005年成立了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业循环经济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协调。

二是加强法规政策建设。宁波率先制订了《宁波市节约能源条例》,深入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

三是加强实施制度建设。“十一五”期间,宁波先后出台《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总体规划》、《宁波市推进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的意见》、《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

四是完善职能机构建设。宁波市节能监察中心由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仑、慈溪、余姚、宁海、奉化的节能监察机构已建成或正在组建中。

1.4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宁波市在化工、电力、建材、家电、铸造、纺织、印染等行业的重点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至今,全市共累计完成了230多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积极搞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市有24家单位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有36家单位被列为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各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各市县单位GDP电力消费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2 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

宁波市在下一步持续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产业现状、基础技术以及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等。

2.1 能源资源相对紧缺,对外依存度高

宁波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而资源相对紧缺、环境容量有限的沿海城市。2009年,宁波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达3 141万t标煤,消费的一次能源99%以上是由外地调入;在水资源方面,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的1/2左右,属于中度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城乡生活、生态环境需水量不断增加,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矛盾趋于尖锐,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现有空间有限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与全国能耗指标相比,宁波处于较好水平;然而,同浙江省以及深圳、青岛等副省级城市能耗指标相比,宁波市资源消耗仍然有压力。2009年宁波市单位GDP能耗分别为浙江省、深圳市和青岛市平均水平1.11倍、1.55倍和1.05倍。资源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的“石化、电力、钢铁、建材、造纸”产业结构决定了宁波市现状能耗水平。“十一五”期间,各领域相继实施了大量节能减排工程项目,使得钢铁、水泥、化工等产品单位能耗水平基本接近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节能减排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给“十二五”新一轮节能减排任务造成巨大的压力。

2.3 技术基础薄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滞后

目前宁波市工业技术基础仍比较薄弱:一是存在工艺流程障碍,现有企业工艺或流程多数缺乏绿色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工艺与技术流程;二是技术创新基础薄弱,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与工艺落后,大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还在运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总体上比较少,特别是高水平共性关键技术严重匮乏;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自主创新水平不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四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仍较为滞后。本地产业化规模总体较小,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尚不明显;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部分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于国外企业;节能服务业发展滞后,节能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

2.4 亟需建立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与体制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主要局限于企业和产业内部,尚未在企业之间、园区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上下游产品之间建立循环、反馈、共生耦合的生产流程,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和生态性功能布局,远未形成社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各经济要素单位之间难以自觉形成循环网络,未能形成循环效应最大化。同时,缺少信息交流和合作,很多跨园区、跨区域、跨行业的循环经济项目无法从更高区域层面进行协调处理,难以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形成物质循环链,尚未形成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

2.5 循环经济监管、考核评价等支撑体系尚未完善

当前,政府缺乏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监管手段。如果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例如由于价格等市场原因,企业不愿意将副产品或废料卖给当地下游产业链作为生产原料,而运到外地进行销售,导致本区域内原有资源综合利用产能无法释放。由于现有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方面的原因,按目前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操作难度较大,导致对区域内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掌握,从而较难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循环经济信息交易系统仍处于自发状态,不利于宁波市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资源、技术、服务等需求双方的信息交换与合作。

3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结合当前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国家和浙江省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宁波市应按照先行试点、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产业链,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能耗标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循环型经济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以循环型企业为点、以循环型产业为线、以循环型园区为面三位一体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

3.1 做好重点产业布局,着力构建循环产业链

依托宁波市各县(市、区)现有产业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加快工业循环经济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以镇海、北仑为首的杭州湾南岸作为国际知名的石化工业基地,应依托镇海炼化、台塑和宁波万华等大企业、大项目,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石化产业循环经济链。宁海县以国华宁海电厂等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着力发挥“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宁海产业基地”作用,大力发展模具激光修复产业。江北区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基础上,发展再生铜、再生铅等资源再生产业和机电产品再制造基地。慈溪、奉化、象山等地以生物医药、化学工业、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污水处理等行业构建循环产业链,实现能源与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选择对循环经济有显著推动作用、示范意义较大的产业,构建起全市重点产业循环链,通过鼓励和支持产业生产技术升级和流程再造,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耦合,形成纵向闭合横向联系的链接循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2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循环型企业

重点推行对电力、钢铁、石化、建材、造纸、印染、电镀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强化企业上下游原料产品的生态链接,重点做好企业间的补链工作,着力做长资源利用链条,着力推进次级、末端资源与外部企业、机构的循环交流与使用,引导上下端资源利用企业对资源的共同利用开发。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产,优先选择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生态化改造,引导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致力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无废少废工艺、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废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建设或改造,建成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和项目。

3.3 以试点示范为载体,建设循环型工业园区

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管理,加强土地资源控制,建立入园企业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控制要求,制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全市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按照产业生态链的内在要求,科学筛选和确定入园企业和项目,使各企业之间形成闭环型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施集中供热、集中治污,实现物流、能流、技术集成,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达到经济、环境、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要积极推进产业集聚耦合,培育产业群体竞争强势,建设成为规模化系列名牌产品和企业的集聚区,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凝聚核心,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所有新建园区要从规划入手,按循环经济园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全面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循环经济产业链。严格按照“三同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对入园企业实施严格的准入标准,按整体生态功能规划引导入园企业入驻,全面提升园区循环经济水平。

3.4 强化基本管理制度,实行全过程系统管理

一是继续完善资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制度。各地根据上级下达的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耗水平、用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指标调整产业结构规划,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相应的控制指标要求。二是建立完善落后产能淘汰制度。以石化、电力、钢铁、建材、印染、造纸等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行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和浙江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法规政策。三是完善重点企业的监管制度,在关键的环节建立实时跟踪系统和在线申报系统,对重点用能企业要求实施能源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继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管理办法,对评估机构实行问责制、年度考核制、末位淘汰制。四是完善宁波市工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典型行业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订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再制造等循环经济标准。探索和完善不同层次(企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通过标准化试点的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发展建设模式。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循环经济背景下包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包装产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包装之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阐述了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别从政府、企业及公众方面提出了我国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循环经济;包装产业;绿色包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包装产业是国民基础性服务制造业,也是资源消耗性产业,一方面其鲜明特色的配套服务使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其健康发展受高污染、高排放等产业特征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包装产业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的包装大国,但却“大而不强”。大部分包装企业尚未改观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仍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难以实现包装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最早萌芽于环境保护运动思潮崛起的时代,起源于1960年美国学者鲍丁尔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1],它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目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各领域和环节贯彻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来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因资源利用和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物质线性利用模式与“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线性经济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把“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循环经济不仅是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也是实现我国包装产业由大变强的新途径[2]。

1 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包装产业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包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包装产生的废弃物也在急剧增加。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公布的《中国包装行业年度运行报告》统计,2016年我国包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4.98%。包装产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资源经济,大多数的包装产品属于一次性用品,致使约70%的包装物最终转化成废弃物。而循环经济“3R”原则不仅可解决包装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环境约束,还可降低包装材料的环境负载,减少能源消耗。我国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顺应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出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通过包装产品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原材料的生产成本。不仅是包装产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更是包装产业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发展循环经济是包装产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我国包装产业尚未改观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包装产品使用的一次性,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排出的废弃物更是严重污染了环境。据相关数据统计,包装产品消耗产生的废弃物每年超过2 500万t,而不可降解的塑料形成的“白色污染”更是环境公害。包装产业循环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从源头有效控制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也可以在末端环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亦可在生产、流通环节,通过清洁生产、包装生态设计实现生态化改造,有效降低资源消耗,使包装废弃物变废为宝,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包装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包装产业的迅猛发展,但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许多包装企业的发展大多是以掠夺性开采资源、肆意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包装产业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循环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具体实践方式,不仅需要衡量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更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而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选用可循环、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或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危害的绿色低碳包装材料,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包装物,且会对已使用过的包装废物作为再生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说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包装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实施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2 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包装现象凸显,资源浪费严重

包装是产品认知的直观感受和产品特性的直观传递,保护产品安全、方便产品运输、提高品牌效应是包装的主要目的。一般而言,合理包装是企业依据包装的目的赋予产品的包装,然而,人们盲目追求包装高档、设计冗繁、装潢过度的产品,认为精美的包装才能体现身份和地位,正是这种生产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消费者不健康消费心理的驱使,导致目前市场上过度包装现象凸显。如保健品、月饼、高档烟酒等包装,其包装物的体积比产品本身的体积大数十倍之多,这种因过度包装造成的包装废弃物所产生的垃圾处理费,单以北京为例每年就高达3亿元。过度的产品包装,不仅浪费了包装材料和物流运力,又增加了城市垃圾回收的负荷;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包装废弃物污染严重,回收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包装企业生产的包装物大多为一次性包装,70%的包装产品使用后即成垃圾,而可回收利用的包装产品仅占总产量的30%,从城市固体垃圾废弃物排放量来看,包装垃圾约占垃圾总数量的1/3,而在这些城市生活垃圾的包装废弃物中发现尚存在不可降解和降解周期长的有毒包装袋,经过自然光照和腐蚀,这些废弃的包装袋形成的“白色污染”会对土壤和水源形成永久性的破坏[4],说明我国包装产业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随着包装产业不断地向集约化发展方式转变,包装产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包装垃圾也在快速递增,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却相对较低。一方面我国中小型规模的包装企业过多,其废弃物回收技术相对落后,在回收过程中其回收再生利用率低,经常出现严重的二次污染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包装废弃物的价值很低,消费者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收集出售。

2.3 包装产业循环发展法制建设滞后,缺乏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尚缺乏独立、健全的包装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且至今没有明确的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扶持政策。虽然,我国已陆续颁布了一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包装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对包装产品、包装设计、过度包装以及废弃物回收等作了相关规定,但并没有包装全生命周期实施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且与之相关的“办法”和措施没有配套,责任不清,奖罚不明,不能有效依法管理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我国包装产业实施循环经济尚属于发展初期,相关的技术创新薄弱,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由于包装产业大而不强,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2016年数据统计,我国包装企业总数达30万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10%,中小型企业达90%之多,这些中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引进和开发受限,而实施循环经济初期因为成本较高,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不具备成本优势,直接导致包装企业缺乏自主开发循环发展模式的动力。

2.4 绿色包装的消费需求不足,缺乏市场活力

包装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依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的调节和导向。由于绿色包装产品技术研发成本较高,与传统包装产品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而公众由于对绿色包装的认知模糊,尚未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公众的需求选择仍然向传统包装产品倾斜[5]。以绿色餐具为例,2015年我国绿色餐具的年产量约60亿只,80%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而在国内销售的仅只有20%,且主要被使用于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快餐业使用绿色餐具的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制约,由于绿色包装材料成本较高,企业若选择绿色包装材料,其产品的利润空间将缩小,而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关注购买的产品是否是绿色包装的较少;这就直接造成了出口供不应求,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导致很多绿色包装企业只关注国外市场,忽略国内市场。

3 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产业发展策略

循环经济是包装产业建立在前期包装设计、中期包装材料选取、工艺制作过程以及末端废弃物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理念,其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我国包装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现阶段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共同参与的绿色包装发展体系。

3.1 政府推动是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有力保障

3.1.1建立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国外发达国家的包装循环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立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包装绿色化行之有效的手段。为了鼓励企业围绕包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尽可能减少为实现包装设计目标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一是我国政府应积极倡导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尽早颁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包装发展的专业的《循环经济法》、《包装法》等行业规范标准,来解决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等问题;二是制定《包装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包装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生产、销售、废弃物回收等各个环节评审标准,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做法和国内其他行业的相关标准,开展包装产业循环发展评估、制定包装产品“3R”规范标准以及环境标志认证制度[6],对包装产品从“源头”到“末端”进行全过程的规范。

3.1.2 制定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政策

政府应根据“谁治理,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约束制度。在政策激励方面,大力扶持实施循环经济运作的绿色包装企业,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7]。如减免该类企业税收并给予贴息优惠;降低该类企业的信贷门槛;设立绿色包装的专项基金,鼓励科研单位进行技术研发等。在政策约束方面,借鉴欧洲国家的垃圾收费政策并制定《环境污染税法》,结合环保部门和包装行业协会联合编制的《绿色评估报告》,对包装生产企业进行评估,税收部门根据绿色评估报告核定税收,征收相应的排污税、包装税等。如税收核定过程中,对完全使用绿色材料、循环再生材料或包装废弃物可回收比例高的包装企业,既可免除各项税收,并给予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税率优惠。通过以上经济利益驱动,促进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3.1.3 建设包装生态工业园区及产业集群区

我国包装产业大而不强,其发展的核心力量仍是规模小、技术创新弱、生产设备落后的中小规模企业,而这些企业生产的包装产品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建设包装生态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区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产业集聚,一方面可以促进各产业链条企业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在生态产业系统中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循环利用物质资源。循环经济作为生态产业链条运转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在工业生态系统中组织跨行业、跨企业合作,将某一企业的生产废弃物转化成为另一企业的原材料,使资源能源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得以多级利用,形成物质闭路循环,比如“纸浆—造纸—制箱”、“天然气—塑料—塑料包装制品”等。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下,鼓励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间协同合作,促进包装企业及关联性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着力打造包装产业集群,改变过去物质的直线流动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零排放,增强包装产业集群的资源集约效应。

3.2 企业执行是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动力源泉

3.2.1 强化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继“末端治理”后一种创新性的生产思想,是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形式,是一种持续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即可满足人类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资源的生产方式。我国传统的包装生产模式中,包装材料(纸包装的纸浆造纸、塑料包装的胶液粘合、金属制桶的涂装生产等)加工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对环境和人身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严格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强化清洁生产在包装整个生命周期的作用。一是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选择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原材料;二是采用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降低物料消耗,将生产废弃物变废为宝,回收再利用;三是摒弃使用原材料过多、能源利用率低、废弃物产生较多的生产技术,积极开发和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2 推广包装生态设计

包装生态化设计源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理念,其设计原则以环境效益为核心,以减少生态破坏为目的,以包装物最大限度地回收再利用为目标。包装生态化设计要求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将节约资源、循环再利用、包装减量化的理念与产品的成本、性能和质量融为一体,并确保其设计指标在后续工艺流程中得以实现[8]。基于我国过度包装的问题凸显,包装企业应积极推广包装生态化设计,充分考虑包装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生态问题,从减少资源消耗、选择绿色包装材料、简化包装结构、延长包装产品的使用寿命出发,设计出即可保护环境又能满足公众需要的包装产品。在能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包装材料种类和用量;在可回收设计中,通过直接利用设计、间接利用设计等引导消费者挖掘产品包装物的使用功能,达到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的目的。比如,商场、超市等可直接利用的购物袋或包装袋、水果罐头瓶作为储物罐间接使用。

3.2.3 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科学合理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是改变包装企业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推进包装企业循环发展的关键。包装企业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执行者,应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一是包装企业应建立废弃物处置的闭环互联网络,针对废弃物回收、拆解使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设计,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分配,重点研发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以达到废弃物高效利用的目的。二是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协同共生网络,包装企业与社区回收站、城区集散中心以及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合作,确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如公众将包装废弃物按包装材料类别放进指定的社区垃圾站点,再由专门回收垃圾的企业进行废弃物预处理后送包装企业循环再利用。三是建设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信息集成建设。结合物联网技术与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利用无线互联网、智能回收机、数据中心等技术手段,实现包装废弃物的一级回收和分拣,并通过企业的闭环互联网络,确保废弃物安全回收和循环利用。

3.3 公众参与是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坚实后盾

3.3.1 培养公众参与包装实施循环经济的能力

包装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更需要公众的参与。一是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政府通过运用法制教育和舆论传媒,采用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循环经济在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公众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色地位,让公众意识到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的好处,动员和吸引公众发挥主人公意识参与到包装循环发展中来。二是培养公众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如选择使用绿色产品,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购物袋,抵制产品过度包装等。三是政府应该鼓励和发展致力于生态保护事业的非政府组织,健全公众参与制度。针对公众参与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法律地位做出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比如设立公众听证制度、监督制度等。

3.3.2 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包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联性产业,其包装产品涉及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包装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公众作为市场客体其对绿色包装的理解和支持是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9]。关于市场出现的节日礼品、营养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一方面是制造商和销售商牟取暴利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公众(消费群体)不健康的消费需求的推波助澜。因此,政府作为庞大的消费主体,通过优先采购具有ISO14001认证和环境标识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公众选择绿色消费,不断增强公众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知,逐渐唤醒公众的绿色消费欲望,使其自觉接受并选择绿色包装产品,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支持绿色包装、循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10]。积极倡导公众绿色消费,是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和重要保证。

3.3.3 有效监督政府企业行为

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既需要公众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公众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有效监督政府企业的行为。包装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涉及的是全体公众的利益,公众实时监督政府有关执法部门、包装协会、包装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执行力,举报包装企业及组织团体的违法违纪行为,有助于政府有效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高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源头,促进包装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监督职能。民间组织团体是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不仅可以协助政府带动公众倡导绿色环保理念,鼓励公众参与绿色环保行动;同时可利用其自身独特的社会内部组织网络进行协查监督,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合理分配包装资源,避免资源和能源浪费[11]。

4 结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包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担负着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责任。针对我国包装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推动者、执行者、参与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能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各行为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回收再利用水平,推动包装产业向生态节约化转型,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参与”的包装循环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

[1]陆学,陈兴鹏.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4(5):204-208.

[2]陈德敏,谭志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1(3):161-164.

[3]GHERARDI R,BECERRIL R,NERIN C,et al.Development of a Multilayer Antimicrobial PackagingMaterial for Tomato PureeUsing an InnovativeTechnology[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72:361-367.

[4]李碧茹,田朋飞.基于商品流通中的包装人性化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4):1-4.

[5]王润球,李元初,彭金平.关于推进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化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36):99-100.

[6]曾欧.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绿色包装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3.

[7]蒋小花.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包装制度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3(24):43-44.

[8]戴铁军,高新昕.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J].生态经济,2014,30(02):150-153.

[9]申作兰.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173.

[10]刘运材.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2(1):144-146.

[11]胡建团,邓宏兵.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公众力量[J].人民论坛,2017(12):66-67.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即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再次使用,以此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比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从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和法律法规4个方面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政策、优化税收政策、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

循环经济;财政支出;税收政策;法律法规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所不同,传统经济简单的归纳为“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而循环经济大体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是将“废物”看作“资源”,即对资源的一种再利用[1]。并且,循环经济是全面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机制,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从而使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变。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善,尤其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转型换挡期,更应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为了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政府应当更多、更积极地配合,从宏观的角度利用有效的财税政策起到激励的作用,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循环的经济发展。

1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简评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一般包括:(1)政府资助,来自公共财政预算,形式上可以分成贷款和赠款,在贷款上提供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或财政贴息[2];(2)地方政府资助,主要包括项目补助或环境基金;(3)市政债券,以地方财政做担保发行,并免除所得税;(4)在税收方面加大设备折旧率,扩大抵税基数,减免固定资产税,免征土地税,并征收排污税费以及生态税[3]。

2 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现状

2.1 财政支出政策

近年来,我国对循环经济的投入越来越大,用于支持生态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的重大科技开发项目、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等循环经济项目,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此来鼓励开发节约资源的项目,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2.2 税收政策

为了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所得税方面加大了对节能设备的税前抵扣比例,对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加速了折旧,对购置节能设备在一定额度内抵免了企业当年新增的所得税。在增值税方面,国家对一些节能设备和产品实施了减免优惠,对一些效果明显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即征即退措施[4]。在消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也实行了相应的调节性税收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源,达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3 排污收费制度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有了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的形成,让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不得不使用节能减排的设备来进行生产,这就可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并且由于相关法律的颁布,使得环境监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8月29日,《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提出在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草案于2016年12月25日获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广义的环境保护税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开征的各个税种的总称,狭义的环境保护税仅指排污税。我国环境保护税从内容看属于狭义的排污税。环境保护税法立足于“排污费改税”,对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这四类污染物,原则上按排放量定额征税。

2.4 法律法规体系

2009年1月1日起,《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了法制化的推动轨道,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13年发布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全面推动循环经济的阶段。此外,如2009年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2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5]、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保护法》,以及《京津冀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等法律规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一些地区指定的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初步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3 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投入总量偏低

除了直接用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资金外,财政支出方面缺少其他的政策手段。目前,循环经济的财政支出在产业结构上处于失衡的状态,更注重的是工业方面的支出,由于工业污染环境的情况更加直观,对于农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够[6]。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一种达到循环经济目标的有效方法。

我国用于循环经济财政支出的费用,与其他发达国家如德、美、日相比较而言是非常低的。此外,我国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财政补贴也比较少,并且仅仅限于研发和技术生产领域,在其他方面,如服务、销售、信息传播等方面几乎未有涉及。

3.2 税收政策发挥作用不充分

我国在循环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缺乏多样性,主要集中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方面,并且优惠持续的时间不长,不符合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时间规律和周期。增值税调整范围有限,优惠政策只集中在循环经济的小部分,还有相当多的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原料和产品未被列入税收调控体系。而资源税除与上述增值税一样,征税范围狭窄外,其采取的计税方法为从量法,这对那些大型消耗型企业基本没起到抑制作用。就消费税而言,其征税范围有限,虽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消费品还未纳入征税范围;同时消费税的税率偏低,在征收过程中未考虑到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方面的外部成本,使其税收负担较低,且税收约束力不强。

我国尚未开征的环境保护税属于狭义的排污税,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尚待观测。在广义环境税方面,我国还未设立适当的税种。国外已开通了向与能源环境直接相关的废气物进行征税,如德国的生态税、英国的气候变化税、欧洲的二氧化碳税(碳税)等。上述税种对能源消耗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恰当的调整,能够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

3.3 法律法规与专管机构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但仍不够完善,特别是由于许多政府官员的观念转变不够,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还没有特别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就使得立法的目的和现实的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涉及循环经济领域的政府部门较多,如发改、经信、环保、农委等部门均有涉及,相关的循环经济投入处于较分散的状态,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4 完善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建议

4.1 优化财政支出政策

一是加大对循环经济的财政投入。可以对一些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研究和技术,给予财政上的奖励;对从事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企业进行补贴,调动积极性,从而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可以参考德国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的方式,对能有效保护环境的环保设施,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利率和优于市场条件的偿还条件。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产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产业,其投资巨大且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看到显著的成效,因此需要延长贷款的期限。

二是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可以参考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情况,从消费性支出方面进行绿色采购,优先采购使用再生原料的产品。例如政府在采购纸张时可采购一定比例用过的废纸来进行二次利用,同时拒绝购买在生产环节中会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产品,如一次性筷子,为从事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需求的同时,影响整个社会的购买观念。

4.2 优化税收政策

一是调整税收的征税范围。我国目前的征税范围有限,过于狭窄,因此必须对其范围进行调整。我国可以参考欧洲国家的一些政策,引入新的税种,如生态税、二氧化碳税、气候变化税等。针对现有的税种,可以适当提高一些税种的税率来加大力度,也可以调整现有税种的征税结构,从简单的单一结构向复杂的多元结构转变。对于提供优惠的税收,应当适当调整其优惠条件,以此来促进节能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是完善税收的征管制度。税收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渠道,让纳税人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有关循环经济税收方面的政策及办理税务的流程。同时强化征管制度,提高效率,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4.3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环保意识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仅靠政府的财税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来加大有关循环经济的宣传与推广,在社会各行业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活动;在学校开展绿色消费的讲座。通过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4.4 完善法律法规

可参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方面构建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7],我国可以结合国情,在国家层面建立多层次的立法体系,同时也可参考美国各州政府的举动,在我国各个地方政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层次的区别,推行一些差异性的引导制度和法律法规。如发达地区强化税收约束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而欠发达地区则重点推进循环经济技术研发补贴和循环经济项目投资补贴,以此来鼓励循环经济的差异化趋同发展。

[1]Piciu Gabriela-Cornelia,Ipate Iudith,Bogdan Alexandru.New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Im plem enting the Circular Econom 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J].Procedia Econom ics and Finance,2015(22):124-130.

[2]Shu-Yuan Pan,M ichae l Alex Du,I-Te Huang,et al. Strategies on Im plem entation of W aste-to- Energy (WTE)Supp ly Chain for Circular Econom y System :A Review[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8):409-421.

[3]李平,罗建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比较研究[J].金融经济,2014(4):14-16.

[4]彭佐红.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与金融,2013(3):62-64.

[5]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 (1):26-38.

[6]杨朝群.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金融,2014 (9):60.

[7]苗泽华,彭靖,苗泽伟.德日美英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6):38-43.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及其引领计划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及其引领计划安排是对绿色发展新理念的贯彻落实。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上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正在抓紧制定和编制《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案》。以《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成效和重庆市PPP投融资模式改革经验为例,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和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等三方面发挥对实践创新的咨询作用。

循环经济;战略部署;引领计划;制度建设

循环经济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及其引领计划安排是对绿色发展新理念的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了大循环战略和开展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以此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了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工作。2016年3月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把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作为大循环战略的重要工作加以部署,还安排了循环发展引领重点工程。文中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和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三方面做了梳理,以期对实践探索创新发挥一定的咨询作用。

1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1.1战略目标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是在《通知》中首次提出的,即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以上目标中,有一个重要指标,即资源产出率,这是因为资源产出率是综合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核心指标,是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价值体现。我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调研中了解到甘肃落实《规划》时,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统计体系,制定了《甘肃省循环经济统计管理办法》、《甘肃省循环经济统计实施方案》,完成了《区域层面资源产出率统计与核算实证分析研究》课题,初步核算出了全省及市州2010—2014年间的资源产出率数据,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统计体系。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9月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建立健全资源产出率统计体系”提供了经验。2015年,甘肃资源产出率指标达到4 870元/t,是规划目标的3.5倍,这主要是得益于循环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十二五”期间,甘肃第三产业比重终于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1∶36.7∶49.2,转变了以往“两高一资”为主要特点的工业型传统产业结构。

其中,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5.9%,增速居于首位。“十二五”时期与“十一五”时期相比较,甘肃省旅游接待52 046.5万人次,增长了266.4%。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 180.5亿元,增长了316.6%,年均增长32.7%,连续5年增速排全国前5位。2016年4月,甘肃省旅游局升格更名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以此为标志,旅游业发展地位得到了大提升,有效推进旅游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强大合力的形成。这是继海南等13个省(市、区)之后,成立的第14个省级旅游发展委员会,是甘肃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这将有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2016年,甘肃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借力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带来的机遇,加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广度、高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各级政府抓紧现代服务业的首位工程,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5%,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2%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甘肃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

特别是兰州模式经验享誉国内外。2011年,兰州空气优良天数为242天,2012年提高到270天,等到2014年时,就已经提高到了313天,创下了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2015年的PM10和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21.6%和22.4%。2015年和2016年,兰州市先后获得两项荣誉:一是2015年12月,兰州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喜获国际大奖“今日变革进步奖”;二是2016年2月,兰州市晋升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位居第5名。这是兰州市在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中开展全国再生资源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建设,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五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践中实现转型升级取得的显著成效。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继续支持甘肃生态安全屏障综合示范区建设。

1.2部署大循环战略

大循环战略是《通知》中首次提出的,即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全面推进循环发展,实现资源利用可循环、环境容量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其中,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利益,搭建循环经济技术、市场、产品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间、产业间建立物质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间循环链接、共生耦合,实现资源跨企业、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循环利用。甘肃省的金昌模式和白银模式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金昌模式特征是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从依赖单一资源产业向多产业融合发展成功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纵向延伸方面,形成了“硫化铜镍矿开采—镍铜钴冶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产业”产业链;在横向拓展方面,形成了“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硫酸—磷酸—磷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等产业链。

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多产业集群转变,由单一资源依赖型向多元经济优势互补型转变,由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向区域一体化组团发展方向转变,走出了一条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约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该模式对于资源型产业和城市构建多产业共生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白银模式是通过对主导产业进行循环化改造来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大型有色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经验在于对采矿、选矿、冶炼、化工等四大环节上循环链接,该模式对于资源枯竭型有色冶炼企业缓解资源压力,减少污染排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3以政府、金融、社会资本相互促进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大发展

《通知》明确要求,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中,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央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及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实践推进中,各级政府将循环经济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项目申请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有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仍以甘肃为例,自2010年起,甘肃省循环经济项目数量占到招商引资项目总数的80%;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年均超过900亿元,对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接近40%。截至2015年年底,甘肃省共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4 455项,总投资5 645亿元。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有色与精细化工、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等11条产业链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3.6%,这11条产业链的工业增加值之和超过甘肃工业增加值的70%。

2010—2015年,全省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44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自《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批复以来,国家各部门给甘肃省共下达循环经济资金约146亿元,金昌市和通渭县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县以后,已有5个县市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县。甘南州和定西市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后,已有4个县市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被列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金川铜镍多金属矿、窑街煤炭资源被列为首批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白银公司等4家企业被列入国家首批50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兰州和武威2市被列为全国再生资源试点示范城市,酒泉和敦煌2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兰州市还成功入围12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将在2015—2017年得到最多可达27.4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这是兰州市多年来一次性争取到国家资金支持循环发展规模最大的政策平台。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成功申报国家第五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是甘肃省唯一获评的单位,也是迄今为止甘肃省第一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开发区”第一名的嘉峪关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批55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之一,这是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园区。全省还有环县等16个县(市、区)列入国家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6864万元,以推进农产品产地残留地膜回收及支持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县(市、区)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至此,加上2012年和2013年的通渭县等19个县(市、区)项目,全省已有35个县(市、区)列入该项目。

国家还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主体将资金投向循环经济重大工程。这里,以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赢的PPP模式为例。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通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的伙伴式合作关系。PPP模式是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这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截止2015年初,全国真正实施PPP项目签约并跟进实施的约有5 000亿元,其中2 600亿元来自重庆。重庆与全国各地一样出台了很多文件来推动这项改革,于2014年出台了《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实施方案》。难能可贵的是,重庆做得好的经验在于PPP改革方案抓住了PPP的要害,即要有投资收益,如果没有投资收益,投资者怎么会来呢?所以,重庆市在吸引投资者前来方面重点开展了“五低”发展环境的营造,即低税费成本、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物流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

其中的低融资成本是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即股票市场、银行间市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这是解决融资成本问题的关键。2014年,重庆市政府帮助企业筹集到的1 500亿元低息资金,都是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来的。政府要保持较低成本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较好发展是重庆经验之一,也是供给侧改革的要点之一。还包括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各类大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形成同等国民待遇的市场,使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必要的时候,政府出资补助那些可以增加就业的企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数据显示,“十二五”末,重庆市的GDP已经达到1.57万亿元,5年年均增长12.8%,重庆市工业企业的利润也因此连续数年增长,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重庆进出口总额增长5倍多,实际利用外资连续5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达到了262家。笔记本电脑、电子核心元器件、通用航空及航空发动机等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特点鲜明,全球五大电脑生产企业均落户重庆,这个产业集群引力强在80%的零配件实现了本地化。

2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及其重大工程安排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上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做好今后5年循环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15年12月21日召开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统筹做好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作出了计划和安排。会议通报了正在进行的两项工作,即《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案》的制定及编制进展情况。

国家《十三五规划》把循环发展引领计划作为大循环战略的实施行动,大循环是区别于在企业内部、园区内部、产业内部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中循环、小循环,旨在于推动各个产业循环式组合、生产与生活系统的循环式链接、国内外循环式发展。其中,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是要打破地区之间“一亩三分地”的守旧观念,让各产业之间的物质流、资金流、产品链形成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循环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共生耦合,促进市场配置资源在跨企业、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中得到最充分的循环利用。

推进生产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是要推动生产系统的余能、余热、余气等在社会生活系统得到最广泛的循环再利用,推动工业煤层气、沼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资源在城市居民供热、供气以及出租车等方面得到最有效的应用。推进国内外循环式发展是要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走出去”的对外援助时,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项目、规划、管理等各个环节,以此推进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转型。

《十三五规划》还部署了循环发展引领重点工程,该工程要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城市废弃物在线回收、园区资源管理、废弃物交易等平台。上述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核心指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坚持“四个相结合”,即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示范引领、推广普及相结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推行绿色消费,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此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

3 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纳入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已纳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9月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提出了8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中,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中部署了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工作,以此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3.1推进循环发展5项制度创新

一是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于2015年12月21日已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案》的制定及编制进展情况做了通报,会议要求做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总体设计,以此推动让生产者落实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责任。

二是建立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实践中,数量最大的种养业废弃物是农作物秸秆,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有2010年的70%提升到了2015年的80%,“十三五”期间,通过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降低循环发展成本;通过扶持种养业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绿色发展;通过秸秆有效利用政策,调动农民综合利用种养业废弃物的积极性。

三是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和资源分类回收利用标准,对塑料用品、电池、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农膜等废弃物必须实行强制性的回收。

四是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对原材料消耗企业做出必须使用一定比例资源再生产品的规定。

五是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大发展的税收与财政政策,按照循环经济技术目录,落实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贷款贴息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

3.2循环发展理念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

《方案》指出,要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这里的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最为全面、最为经典的表述发展与保护关系问题的话语,当数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座山论”,他于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用三句话阐明了发展与保护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句话,通俗易懂,有利于增强每一个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担当,有利于给子子孙孙留下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

3.3循环发展机制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原则

《方案》指出,既要形成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又要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约束机制,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重推进中,营造出机制化、法治化、制度化的市场环境。

3.4名目繁多的循环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

《方案》指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要将原来名目繁多的环保、节能、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一个名称,即绿色产品,建立规范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标识体系。财政、税收、金融以及政府采购等政策,都要大力支持绿色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输配送和购买使用等全产业链。

[1]程晖.加快制定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完善修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15-12-30.

[2]宋喜群.以新理念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N].光明日报,2016-3-7.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浅谈循环经济立法及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

论述了循环经济法制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再生水为例,指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再生资源;立法;产业;发展

1 发展循环经济法制的意义

循环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以一种新的发展思维,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符合物质自然生态规律的同时,按照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结合社会整体发展需求,通过人为技术手段干预,实现对物质尤其是稀缺物质的多次反复利用,通过对大量物质有机的、合理的闭环循环使用,达到合理降低能耗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从而促进社会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是要求建立一种基于生产物质上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产业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2]的循环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资源要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持久的再利用,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这个循环体系中必须要建立法律规范要求,必须以立法为基础,才能进行良性的运转。

就循环经济立法而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物,它与传统立法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型经济,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为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法律这一最为庄严的形式确定制度,使其成为社会全员的共同行为准则,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我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其重要意义如下。

(1)循环经济立法为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制裁、惩罚或抑制,而是激励人们进取与引导人们做出合理的行为[3]。为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体保证,为循环经济的实现提供一个积极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2)循环经济立法的最终目的是缓解全球范围内资源高度匮乏的现状,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立法就是要通过一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社会规则,使社会大众普遍认识到作为社会的每一个单一元素,在进行正常的生产、消费过程中,减少或避免盲目的甚至是无知的对环境造成损害,对资源形成浪费。通过书面的明确方式,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适度干预,在社会范围内,协调各个领域的相关部门,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无节制的消耗,降低有限资源的使用量。从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循环经济立法为维护社会公共环境和保障公民健康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但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有法不依、难以实施的现象处处可见。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无法可依,或者说是欠缺恰当的规则遵照执行,由此要维护社会公共环境和保障公民健康生活则成为一纸空文。循环经济立法正是考虑到这一现实问题,必须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在保障经济高速运行,努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确立一套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完整有效的法律体系和实施细则,改善目前日趋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降低或消除更为严重的潜在的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通过政府有效指导、企业发挥作用、公民积极参与、全民协调配合等,共同努力,亡羊补牢,努力改变环境,甚至通过努力重塑社会公共环境,保障公民健康生活。

(4)循环经济立法能够实现全社会多主体共赢的局面。对于政府而言,找到了兼顾加速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正确的发展思路,能够有效地调整产业发展布局,理顺产业发展关系,同时利税收入增加,综合国力水平得以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在明确界定职责、立法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节能降耗,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大众而言,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提高实际工作收益的同时,生活工作环境逐步改善,生活环境将充满更多的阳光和绿色,生活品质将得到显著提高。对于社会而言,整个社会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实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循环经济立法作为法律本身,为人们的行为明确了可预见性和规范性。法理学告诉我们,法律自身属性具有可预测性,它要求预设出人们的行为,包括假设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即在事件发生之前,明确告诉人们禁止什么、提倡什么,如何做,怎么做。作为法律,它是人们日常行为处事的道德底线,具有较为严格的规范特征。鉴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物质文化的基础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当经济需求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物质诱惑面前表现出无力和软弱,由此更加需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同时辅之相应措施,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大众的法制观念。

(6)循环经济立法是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地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家间的沟通交流日趋频繁,贸易往来也日臻成熟。一个国家想要在全球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尽快地适应国际环境,努力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接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求对循环经济立法,从法律的层面上制定符合循环经济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标准、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环境制度,建立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力争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地位。

2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以天津再生水行业为例,对再生资源产业作以阐述。

天津是一座资源型缺水城市,为了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在实施引滦入津、引黄济津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同时,天津市早在“七五”时期,就开始了再生水利用的试验和研究,但实质性推广利用是在2000年以后。按照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再生水产业在政策法规、政府规划、工程建设、企业化实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行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基本形成,再生水行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所谓再生水又称中水,是指城市污水经收集处理后,通过特殊的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广泛回用于生活杂用、建筑施工、景观用水、园林绿化等诸多领域,从而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再生水产业是再生资源产业当中的典型代表。

天津市本着“城市污水资源化—再生水利用产业化”的主导思路,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多项工作机制,再生水利用和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1)制定行业地方法规,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天津市人大于2003年颁布了《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以正式立法的形式对再生水的规划建设等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天津市建委于2003年12月发布了《天津市住宅区配套建设中水供水系统的规定》和《天津市住宅中水供水系统技术规定》(建设[2003]1105号)。规定强制要求新建住宅和公建要实现自来水、再生水同时入户。天津市人大于2002年12月颁布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要求在天津市利用再生水规划范围内,所有新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和机关、事业单位、民用住宅等建筑物,应当建设再生水设施。2006年,再生水设施建设纳入政府配套,新建商品住宅再生水配套合格证明作为入住许可证的一项必要条件。

(2)编制政府规划,明确指导原则。2000年天津市开始编制《中心城区再生水资源利用规划》,2004年正式批复。规划确立了公共企业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就地处理为辅的指导原则,使再生水成为一种新型的“第二水源”。

(3)建设运营实体,服务多种领域。天津市从2001年以来,成功建设了4座再生水处理厂。通过几年的推广利用,再生水已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

(4)组建运营企业,推动行业发展。为促进再生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按照国家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政策要求,结合再生水行业的特点,借鉴自来水、燃气等公共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经市政府批准,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再生水运营企业,通过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再生水生产、供水、销售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在再生水产业规划、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经验的积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在循环经济模式的指导下,再生资源产业正在向产业化、正规化、实体化迈进。

3 再生资源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作为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因此必须将再生资源纳入资源范畴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在我国迅速推广开来[5]。

循环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循环经济是通过对资源的反复利用或称之为再生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连续利用并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为此,循环经济提出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其意义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入;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其意义在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其意义在于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以便形成资源的闭合循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6]。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的线形经济而言的。循环经济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主要体现在:第一,树立了新的资源观念。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应打破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的旧观念。第二,建立了崭新的循环方式。循环经济要求把所有的物料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充分运用,进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获得最佳效益。实现降低消耗、降低排放、提高效率的基本目标,使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第三,建立了完善的循环系统。循环经济系统是有层次的,它可以在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展开,即:在企业内部的微观循环;企业间或产业间生态工业网络式的中观循环;社会层面物质经济的宏观循环。考虑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强,可以将循环经济在国际社会的开展看作是宏观层面循环。事实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不同,资源的稀缺和需求情况也各不相同[7]。

[1] 董庆超,朱连奇.资源科学导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金丹阳.再生资源产业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 周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 (11):55-56.

[6] 李干.循环经济生生不息[N].中国财经报,2004-03-12.

[7] 张春雨,陈爱祖.“静脉产业”与循环型经济社会[J].河北企业,2006(5):26-31.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抢占国际竞争高地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在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新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由于在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正在成为与发达国家竞争的重要对象,受到包括逼迫人民币升值、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各方面的压力。发达国家一方面试图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等手段,降低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把中国从成本竞争高地拉下来,另一方面纷纷提出了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竞争新制高点的战略。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虽然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使得中国经济快速恢复高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复苏乏力相比,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是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是不可再生资源供给不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巩固和抢占国际竞争高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是全面的。发展阶段、人口规模、自然资源条件等不同的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不同,因此,各国所采取的国际竞争战略也不同。像中国这样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生态化建设“四化”同时推进、有着13亿多人口的巨型大国来说,仅仅在一个或几个产业具有技术或产品成本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之中。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市场对以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传统重工业和化工工业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保持这些产业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所要求的。不可能依赖进口支撑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这些产业的巨大需求。

其次,中国的信息化正在与发达国家同步进行,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事实上我国必须推进“三化融合”,仅仅提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是不够的。三化融合带来的巨大市场,信息安全的巨大挑战,要求必须加速提高信息化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核心技术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应该尽快结束。因此,需要加速攀登信息化竞争的制高点。

第三,中国的人口比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巨大的就业压力要求必须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所有战略之上。因为在商品经济的分配制度下,充分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只有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够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第四,在高新技术领域,我国的制造能力很强,但是,核心技术仍然主要靠进口支撑。在国际竞争的价值链条中,我国一直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快自主创新的速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地位。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保持和提升国际竞争地位,必须努力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仅仅抢占一些国际竞争制高点是不够的,必须既保持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又要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把这种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努力称为抢占国际竞争高地。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

2 发展循环经济是抢占国际竞争高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抢占国际竞争高地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重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型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之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抢占国际竞争高地并非易事。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持续上升。2003—2009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约10.1%,但水泥产量年均增长约11%,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约18%,原煤产量年均增长11.5%,发电量年均增长14.2%。经济增长对重要自然资源的需求弹性高于1。抢占国际竞争高地虽然内涵了经济增长减物质化,但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会随着竞争力的提升而快速扩张,资源消耗总量也会持续大幅度增长。

在当前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技术经济范式下,生产和消费排放废弃物都是不可避免的。生产和消费的规模越大,排放的废弃物就会越多。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已经超过自然界自净化能力。超过自然界消化能力的多余废弃物正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从而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净福利,使人类的生产与目标发生背离。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使得主要污染物排放都已经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自净化能力)。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即,经济增长在给人民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减少了生态环境福利。

既然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抢占国际竞争高地会带来难以克服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灾难,那么,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创造真实财富为生产目的,在增加人造财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财富的损害,并把恢复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生产的目的之一。这就要求选择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进行产业布局、构建产业链、进行产品设计、寻求无废生产、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物质无限循环利用,废弃物零排放。随着人口日益增多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模式。当且仅当这种模式成为全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模式时,人类社会才真正走向了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终将会在对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上达成共识,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制度终将会成为人类的共同行为准则。这种新的制度或准则的标志是,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纳入财富的核算之中,占用和损害生态环境必须支付价格。当这种制度成为人类的共同准则之时,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目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将成为世界共同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经济范式,也必将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标准。到那时,循环经济模式就会真正成为国际竞争的高地。无论是高技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将会以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生产。无论是生产废弃物,还是消费废弃物,所有废弃物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因此,抢占国际竞争高地不仅仅是在产业和技术层次上达到更高的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在发展模式上抢占高地,率先全面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

3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创新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基于上述认识,发展循环经济,抢占国际竞争高地,不仅仅是政府增加投入、实施优惠政策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国家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共有资源,通过立法来确定使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格,不仅政府代表社会对其进行管理,还应赋予每一个公民应有的管辖监督权力。只有形成一种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从生产和生活的输入端和排放端两个方向规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以经济手段迫使生产者主动开发和应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体系;迫使消费者节约资源和产品消费,并主动回收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

4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文化创新

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社会共有财富的价值观下,任何免费使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公众利益的侵占,如果不给予补偿,就产生了不公平。这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基本文化和道德伦理。因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多数人没有直接运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获得利益的机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也是生态环境公平的重要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和伦理价值观,这是循环经济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没有恰当的循环经济文化和伦理价值观,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计量,尤其是交易和管理制度将失去道德基础。

尽管主张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但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着很强的市场失灵,因此,树立和倡导循环经济文化和伦理价值观,通过文化建设和道德的力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中心环节。循环经济伦理既不完全等同于纯粹的市场经济伦理,也不完全等同于现时的纯粹的生态环境伦理。市场伦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观缺乏认知。因为市场伦理是建立在产权认定和等价交换基础上的。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产权认定困难,价格难以确定。纯粹的生态环境伦理则与市场伦理相冲突,否定个人运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经济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循环经济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应是生态环境伦理与市场经济伦理的结合,公益性伦理观与市场伦理观的结合。因此,在新时期需要探索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文化和新的生态环境伦理观。

5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技术经济范式使得生产在不破坏自然循环的基础上实现,或者通过技术过程实现自然循环,以保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技术创新是其重要保障。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任何物质都是可以无限次循环利用的。但是,在经济上,当且仅当在一定制度框架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具有比较效益时才是可行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

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抢占传统产业国际竞争高地。以钢铁产业为例,2003年以来,钢铁产业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炭可比价格提高了4~5倍,而钢材市场可比价格只提高了2~3倍,但企业仍然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其主要原因是钢铁企业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自主技术创新,单位钢材物质消耗大幅度降低,废渣被作为水泥原料利用,废水循环利用,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全面回收利用,余热余压梯级利用,这些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使得过去作为废弃物排放的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不仅节省了废弃物处理成本,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化工行业、水泥行业、电力行业都取得了类似的效果。

综上所述,抢占国际竞争高地,不仅仅要求在高新技术上加强自主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模式上要创新。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不仅要在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领域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更要在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传统产业领域通过自主创新抢占制高点。模式的创新才能使我国全面走向国际竞争的高地。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政策创新研究

我国正面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尴尬境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生态环境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据世界银行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需要拿出占GDP约2%~3%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才能使环境状况有所改善,而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环保投资总量仅为GDP的1.4%,远不能满足控制环境污染的资金要求,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保的投资需求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循环经济的资金需求缺口也将不断扩大,环保产业资金不足已成为遏制环境污染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策具有引导性,通过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政策进行创新研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循环经济领域,是循环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 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与原因分析

1.1 公共财政的透支与政府主导作用的缺失

目前我国环境投资的资金仍然主要靠各级政府资金,但快速城镇化对环保资金形成的巨大需求,已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统计显示,中国在“七五”期间环保投入了476亿元,“八五”期间达1 306亿元,“九五”期间为3 447亿元,“十五”期间增长到7 00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总投资额增加到15 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9%[1]。从政府财政收支角度看,一方面政府的支出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位运行。据测算,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1980年为27.2%,1995年降为11.7%,1998年为13.5%。这样一种低水平的财政支出格局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政府正常职能的履行,难以确保社会公共性开支的最低资金需求。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就是通过扩大赤字、债务,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依靠赤字和举债使我国的公共财政已经透支。

政府在循环经济的融资上除了公共财政的透支外,更重要的是还面临融资主导地位的缺失。首先,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制度还不完善。虽然国家2008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但有关循环经济的分类标准和运行、管理、考核体系没有建立,配套法规、细则制定不及时,致使一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其次,我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社会资金很少介入。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既造成了循环经济的资金供给约束,也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后,我国政府在政策激励上的缺位。从政府政策诱导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来看,目前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还是采用简单的费用返还、税收减免、退税等手段实现,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资金支持的财政、税收和产业等综合政策引导作用。

1.2 银行放贷意愿低与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

从间接融资方式来看,银行是循环经济发展资金直接来源的主力军,然而银行放贷意愿并不高。商业银行作为现代企业,在经营中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放贷过程中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组合”。循环经济项目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大,投资周期长,这与商业银行的放贷理念是不匹配的,因而商业银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放贷积极性不高,不能形成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有效支持;政策性银行在承担具体的政府融资职能时对于经济利益微薄的环保项目,往往会因为产业间利益差别的驱动,造成用于环保项目的资金向边际效益更高的产业流动转移,并且政策性银行融资规模受国家宏观调控形势所限,资金总量不足,同时政策性银行在对环保产业投资时,往往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信用担保,也就是最终还款主体仍为政府财政。

从直接融资方式来看,资本市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潜在资金来源,然而资本市场的机制还不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直接融资渠道的开辟改变了过去投资主体单一、风险得不到分散的状况,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低成本资金支持成为可能。但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的“隐形担保契约”造成了市场行为的扭曲,导致由体制性安排产生了政策性租金,因此将市场风险转嫁为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市场准入与退出存在制度障碍,资本市场监管不力,监管机制还很不完善,且证监会的管理带有明显的计划性和行政色彩[2]。例如,在外资方面,从国家的有关政策来看,最终审批权在国家发改委,受理窗口从国家商务部转到了财政部,国家财政部一般要求环保项目所需的外资必须由地方财政承借或担保。从这一层面上看,环保产业利用外资也需要财政作为后盾,形成了地方财政的直接负债或间接负债。

2 完善政府和市场有效作用的循环经济融资体系

2.1 充分发挥和利用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引导作用

2.1.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完善金融支持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法制,完善执法。法律的强制性确保了政府在执行环保政策上的力度,使得“使用者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得以贯彻执行,从而增加了制造污染者的成本,有利于从源头上根除环境破坏的根源;法律的相对稳定性确保了政府对环境投入的持续性和治理资金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防止环境的短期性和非连续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调动一切因素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公众建立绿色循环消费的意识。通过借鉴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和在国内循环经济试点的反馈,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制度。

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各地方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应当包括规划目标、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要通过编制规划,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指明方向。贵阳市[3]和重庆市[4]等地方相继研究与开始实施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但是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指标核算体系、激励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等还不完善,都成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2010年12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本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各地方应该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1.2 重视政府系统性作用的发挥,形成循环经济政策引导体系

由于循环经济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及其融资实践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政府要根据循环经济的需要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和监管方式,从财税、信贷、投资、产业和价格等多角度、系统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循环经济领域。财税方面,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环保投资,完善财政绿色补贴,加大补贴力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改革资源税、调整资源税、完善消费税和设立环境税等来建立并完善绿色税收体系;信贷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应重点支持在国家政策性银行开辟发展循环经济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以无息贷款、低息贷款、贷款贴息、优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等方式给予企业资金支持;投资方面,政府要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对那些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循环经济项目、环境基础设施、生态工业园以及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要采用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产业方面,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认真清理限制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制订并细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大循环经济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示范、推广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价格方面,各地发展改革委(价格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鼓励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要合理调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收费标准,鼓励企业实现“零排放”,要通过调整价格和完善收费政策,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投入。各项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循环经济政策引导体系[5]。

2.2 全面改进和提升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基础

2.2.1 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间接融资途径

间接融资是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途径,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在银行机构信贷审核和决策过程中,对于能够体现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客户或项目,可以给予降低利率、延长信贷期限、加大贷款额度、放宽还贷条件等优惠;而对于无视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随意投资行为,应该通过不予贷款、提高利率、强制还款等措施加以限制[6]。具体到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避免商业贷款的环境风险。在政策性银行方面,应该建立政策性金融制度,目前,尽管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贷款业务,但其在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促进农村部门发展、支持环保类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环保类高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银行,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2.2.2 多渠道拓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直接融资途径

直接融资是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途径,应该加强市场建设,强化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的支持[7],首先,要加强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根据当前金融体系从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向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变化趋势,积极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申请境内外上市和再融资。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将通过股票市场的募集资金积极投向循环经济项目。在主板市场的基础上,要加强创业板市场的建设。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尚未成熟,大多数环保企业规模不大,很难进入股票市场进行融资,进入创业板市场,成为这些中小型环保企业的理想选择。应针对创业板市场设立循环经济板块,并健全相应的政策鼓励措施。其次,要加强债券市场建设。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对于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国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支持其发行企业(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探索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债权融资产品的发行提供担保服务。再次,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健全信用担保机制。充分利用外资,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循环经济资金的多元化供给机制,保障循环经济资金的刚性供给。

3 建立政府和市场的合作创新融资模式

3.1 项目融资模式的兴起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都是政府,投资体制格局单一,政府指令性投资比重大,其他主体在总投资规模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这种投资结构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8]。近些年,国际上比较常见项目融资模式,如BOT,TOT,PPP等已开始被引入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中,而这些融资模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我国目前环保项目的资金缺口仍很大,迫切需要这些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项目融资模式来解决环保的资金问题。

BOT是“建设—经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在国际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常是由政府与项目投资人签订一揽子协议,约定项目投资人投资建设项目(B),并在建成后的一定期限内拥有项目经营权(O),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无偿归政府所有(T)。该模式一般用于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BOT模式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BOOT,BOO等相近似的模式;TOT融资模式(Transfer-operate-Transfer),避开了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包含的大量风险和矛盾,同时只涉及经营权转让,不存在产权、股权问题,可以避免许多争论,比较容易使双方达成一致。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它是为弥补BOT模式的不足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公共安全、教育、国防和公共不动产管理等。该模式突破了目前的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9]。

3.2 政府和市场合作实现资金最大的有效供给

BOT等特许经营模式是比较适合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引入BOT等融资模式,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仅能够对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价格进行有效地管理,并且通过特许经营,吸引非国有资本或非国有企业进入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城,解决政府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10]。通过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能够实现资金最大程度的有效供给。如,采用BOT和PPP融资方式,可使一些急需建设而政府目前又无力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实施,由于其他资金的介入,可以使政府有能力提前建成基础设施项目并发挥其作用,从而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活力的进一步提高。而TOT模式当中,政府投资建设私人投资者不愿意承担或无力承担风险的项目,待项目运营后(此时,项目风险已经大大降低,投资者愿意投资),政府将产权和经营权转移给私人投资者,收回投资。通过TOT模式的实施,相关产业得到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带动经济更强更快增长。

然而,不同的融资方式适用的项目不尽相同,如BOT方式虽然在我国运用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实例最多、经验也最丰富,但BOT项目投资巨大、期限长且不确定风险大;TOT方式虽然程序简单、时间短、成本低和风险小等,但也只适合部分已建成的项目。因此,应该根据项目特点选择某种或几种模式的组合。无论何种融资方式,其核心目标都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合作,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融资,只是方式选择有异而已,单纯强调孰优孰劣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和如何在一种方式内部加以完善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建立开放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以便较快地融到资金,进而整合资源,这对于中国尚不成熟的环保产业解决资金总量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对于提高中国资金使用率意义将更加深远。

4 建议

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其与环保产业的公益性质及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有一定的冲突,单纯地依靠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会导致环保产业的不协调发展。而政府主导型投资模式,则可较好地协调资金分布的行业及地域的矛盾。但政府主导型并不是要坚持政府垄断,而是有区分的政府引导。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要在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政府综合运用规划、财税、金融、投资、产业、价格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个良性、面向市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有效解决发展循环经济投入不足的问题。

通过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融资结构合理化来实现循环经济融资的最大、最优化。

循环经济发展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主体应从完全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个人等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主体转变,实现循环经济资金的多元化供给。

循环经济发展融资方式多样化。融资方式应该从以财政补贴为主向多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转变,使资金总量与资金使用率都得到提高。

循环经济发展融资结构合理化。随着中国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应该调整循环经济的融资结构。逐渐从单一环境保护方面拓展到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回收利用等各个方面,使融资结构日趋合理。

[1] 王金南,李烔源,梁占彬.创新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J].中国科技投资,2010(04):17-19.

[2] 岳福琴.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12):231.

[3]陈军,世友,雅青.把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发展的主线——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国强[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5(02):23.

[4] 重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和总体任务[J].中国环保产业,2004(11):43.

[5] 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J].中国投资,2010(05):46-47.

[6] 王守淦.循环经济与银行信贷创新[J].武汉金融,2005(07):51-52.

[7] 陈柳钦.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良性的、面向市场的金融支持[J].经济前沿,2008(05):6-8.

[8] 李黎,李华友.我国“十二五”环保产业的展望与发展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04):38-41.

[9]冯锋,张瑞青.公用事业项目融资及其路径选择——基于BOT、TOT、PPP 模式之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5(06):52-55.

[10] 陶萍,田金信.环境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运行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02):7-10.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循环经济背景下实现企业环境责任制度建构

目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资源过度使用,企业作为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主要使用者,理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模式从传统的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背景下,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相关制度建设也更加迫切。

1 循环经济凸显了企业环境责任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波尔丁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排放”的“开环”范式提出了批评。几乎同时,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对“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破坏食物链和生物链的恶果进行了起诉,指出了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倡导“零增长”。1992年联合国世界首脑环境发展大会上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200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并制定行动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循环经济理念应运而生。根据我国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所下的定义,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能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 企业环境责任制度概述

企业环境责任这一制度早在20世纪初由美国提出,并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欧盟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一直最为突出,从早期的谁污染谁处理,到后来的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一步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是指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当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生产和经营,以履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1]。它要求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以环境保护为基础,通过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再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环境损害问题。其核心是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础环节,把企业的营利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企业环境责任包含污染防治的积极义务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消极义务。

1.3 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

关于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理论界一般认为是相辅相成的,循环经济是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循环经济去实现,循环经济的建立与顺利实行也有赖于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程度高低[2]。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从环境权角度看,企业环境责任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企业作为公众企业存在,其环境责任就是不可避免的。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3]。这种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环境权主体在享有适宜、良好环境和利用资源的同时,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即承担企业环境责任。当然,企业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的地位是不同的,企业环境义务居于首位,即:企业要在担负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责任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而就企业而言,现代企业资本正从“两重依赖”向“三重依赖”转变,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价值以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生态资源也在企业价值创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传统的资本观念应该得到进一步扩展。生态资本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带来价值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总称,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关系。生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必须无条件地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清洁生产,绿色营销,而这正体现了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本质。所以说,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要依赖生态资源,就必然要承担企业环境责任,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更加凸显了企业保护环境的责任,同时也为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提供了路径选择和制度保障。

2 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考察

发达国家较早就开始研究企业环境责任,经过多年的实施,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法规,如主要的两部环保法:《清洁水法》和《清洁空气法》,同时采用经济刺激手段,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德国企业的环保工作主要遵循两个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和合作原则,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按此进行。德国的环保法律采取的是先在个别领域逐步建立一些相关法规,随后才出台整体性循环经济法律以确立企业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的立法步骤。日本的《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要求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再生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再生资源进行处理。德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目前已制定了30余部法律,其中《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是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日本的《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要求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循环资源进行处理[4]。另外,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各国还分别规定了企业绿色采购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绿色标志和包装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规制企业行为的相关环境责任法律制度。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清洁生产,并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审议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表明循环经济在企业中的发展和企业环境责任的实施在我国有了法律依据,但是适合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需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 循环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环境责任的制度保障

3.1 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促进企业的绿色生产,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内容和实际行动。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需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利用循环经济的相关机理制定配套制度,立法完善清洁生产制度、绿色排放制度、绿色消费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等,督促与激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并使企业最大限度地保护与有效利用环境资源。

3.2 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相关信息,借用公众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者施加压力。实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让公众参与对企业的环境行为监督,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并且实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能提高企业整体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实施。美国在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要求联邦政府信息实行公开化。我国虽有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但因其原则性太强而难以在实践中操作。因此,我国应完善法律,加大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强度和力度。企业可采用各种手段实现环境信息披露,如新闻发布会、展览会、广告、产区参观、年度报告、公司官网等,政府也要定期公布环境规制的实施情况等信息。此外,还要加强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监督。政府不仅要通过信息公开等监督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还要制定激励和保障措施鼓励社会公众包括媒体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进行舆论监督。

3.3 建立环境风险制度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很多风险,环境风险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而现实中强调企业的环境责任,使企业受到环境规范的束缚以及背负着社会和公众的环境压力,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使企业自我规避、防范和处理环境风险的制度。企业要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就必须掌握更多的关于企业环境风险的信息,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因此,要使企业环境风险制度更好地发挥效用,就必须建立绿色保险制度、环境会计制度和环境审计制度。

3.4 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是为了解决对“环境”的损害的救济主体而确立的特殊制度,是为了协调对“环境”的损害与对“人”的损害的确认。现代环境公益诉讼着眼于损害环境公益行为的抑制和预防以及增进环境公益行为的生成和鼓励,而非环境损害的事后赔偿补救[5]。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公民参与度,增大企业的诉讼和机会成本,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保障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当放宽原告诉讼资格,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设置诉讼前置程序;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以减轻受害者的举证负担;诉讼费用合理承担及对公益原告的奖励,明确规定原告诉讼费用的缓减免,以提高公众的诉讼积极性。

3.5 企业内部道德机制约束

企业必须从自身长期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考虑,着重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树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的理念,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尽企业最大努力将环境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速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促进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消耗和污染,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企业还要推行产品生态设计,不仅要考虑整个生产过程的无污染、零排放,还要考虑到售后产品的使用是否环保节能直至成为废弃物的无污染性等。

4 结语

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主体,在生产经营行为中必须严格遵守“3R”原则,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及环境的效益,才能真正实现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立法发展和完善是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实现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完善落实企业环境责任的相关制度,也要加强企业内部生态伦理制度建设,共同为实现企业环境责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努力。

[1] 吴真.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体系之重建[J].当代法学,2008,22:5.

[2]叶晓丹.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责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蔡守秋.论环境权[J].金陵法律评论,2002(1):83.

[4] 李淑艳.论企业环境法律制度[D].长春:吉林大学,2010.

[5]蒋毅,黄树标.论环境权及其司法救济途径 [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6):7-9.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循环经济视角下包装产业发展策略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同时,《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大力推进包装产品的循环利用,“绿色、安全、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包装产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循环经济视角下,综合运用协同发展、科技创新理论探究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理论体系也比较成熟,为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奠定了基础。以日本、德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工业强国最早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包装产业,出台了有关包装的法律法规和绿色包装标准,并针对绿色包装进行了相关研究。Marchetti Leonardo认为包装产业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回收处理手段,对不同的包装废弃物来进行管理[1];Erik Svanes认为人们开始认识到使用各种材料包装制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日益严重,企业亟需对包装进行设计和优化[2];Helen Lewis指出企业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提高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意识[3];V·Ravi利用解释性结构模型对电子包装行业进行分析,探究影响组织中生态效率计划实施的因素,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4];Ciprian Cimpan采用德国轻量级包装废弃物(LWP)的具体实例,模拟工厂的物料流量,并分析材料回收设施(MRF)的技术和经济性能以及回收系统的基本要求[5];Natalia Szczepańska尝试使用回归模拟实验,结合ANOVA和MANOVA估计包装材料与存储物品接触后的稳定性及其降解对某些毒性的影响,有助于包装产业绿色发展及新材料的开发研究[6]。

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国内学者主要从清洁生产、资源节约、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机制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宏观角度,我国学者郑湘明认为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包装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7]; 在坪以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外包装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及成功经验,为我国包装产业循环发展提供了参考[8];王润球指出包装产业绿色化是我国包装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问题[9];王欢芳利用位熵指数对我国包装产业2010—2014年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提出建议优化包装产业的布局[10];宾厚采用DEA模型计算包装产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分析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提出建议提高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11]。从微观角度,丁伟妃从企业、区域和社会3个层面上构建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基于社会层面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12];刘国秋分析了包装物流的发展现状并构建了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13];邹筱基于循环经济3R原则构建快递包装回收体系,拟通过逆向物流解决减少包装浪费,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14];杨洁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指标体系,对当前包装产业绿色度评价,并以湖南运达包装有限公司为例,寻找提高包装产业绿色度的途径[15]。

综上所述,通过对有关包装产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较成熟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将循环经济应用于产业方面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将循环理论应用到包装产业运作的某一个阶段或方面,缺乏用于指导整个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新策略的相关研究。因此,力图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包装产业系统地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中国包装产业发展现状

1.1 信息技术与包装产业呈现产业融合趋势

随着国家“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包装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市场规模宏大。《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互联网与包装业深度融合,是包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我国包装及相关行业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说起步时间较晚,中、小印包企业还未摆脱传统经营方式的束缚,行业内竞争激烈无序、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知识产权、品牌观念等,对于信息化应用率和开展电子商务的意识度不高,整体发展形势与世界主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行业整体发展形势险峻,急需寻找一个突破口。电子商务作为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新型商务模式,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消耗低、污染少、人力资源密集、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并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和突破口,也是企业营销的主流趋势。一些包装企业也纷纷试水电子商务,进行产业融合,例如,合兴包装设立互联网公司的定制化包装“新蓝海”,大力开拓个性化包装市场。包装行业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绿色包装概念模糊、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需加强包装企业对于电子商务正确的认识,进而促进包装产业与电子商务营销过程中的衔接,增强示范作用。近几年,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在包装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精益生产、科学管理和敏捷制造。

1.2 包装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包装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包装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中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包装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其发展质量的好坏将严重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将包装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目前,包装产业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囊括了包装设计、材料、机械、印刷、研发等众多领域,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引导。当下,我国有些包装制品产量已经在全球的市场中居于前列,瓦楞纸板、塑料编织袋、金属桶等产品年产量排在全球第二位。但是,包装产业规模大,竞争力偏弱是不争的事实,在新技术、新材料、包装工艺等方面仍然有较多的瓶颈需要突破。“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的塑料制品产量平均增速超过12%,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超过15%,利润增速超过18%。金属包装方面,2016年我国金属包装总量突破1 200亿人民币,平均增速达8%以上,行业集中度和大企业的门槛都进一步得到提升。现阶段我国包装产业的包装材料、包装设计、机械等在经济发达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慢慢形成了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模式。

2 循环经济视角下包装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包装产业总产值虽达到世界第二,但并不是包装强国,大部分包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利润小,高技术含量的包装制品仍然依赖进口。大多数包装企业产品的利润在8元/m2左右,在包装产业装备技术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我国包装产业生产过程中,包装产业资源消耗量较大。且部分包装材料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会加重生态环境的负担。例如,塑料由于具有质量轻、透明、防水防潮性好等优点,在包装材料中占比30%以上,而我国的塑料包装的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纸包装,占据第二位,因生产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的副产物,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塑料制品产量增大,那么石油资源消耗量也增加,且塑料包装废弃物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无法自行降解的包装物会污染土地进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另外,在包装材料中用量最大的纸包装材料,对森林资源依赖较大,平均每生产1 t纸需要耗费17棵树,而我国每年纸制品包装的产量和需求量均在5 000万t以上,因此每年都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用于生产纸包装材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更严重的是,目前包装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仅次于水质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气污染,包装废弃物未有效地回收利用,废弃污染现象较严重。

2.2 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

长期以来,包装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都比较重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问题,欧盟、德国对塑料制品、纸类、金属、玻璃等废弃物的回收率已达到60%以上,并建立了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快递行业业务量居世界第一,同时包装废弃物的增加速度也相当惊人,但我国的包装回收利用率相对较低,尚未达到20%。首先,我国对包装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是焚烧和填埋,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填埋会使无法降解的包装垃圾污染土地。更重要的是,包装生产过程中已消耗大量资源,废弃后的焚烧填埋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也间接增加了包装的成本。其次,多数消费者尚未树立包装物循环利用的观念,甚至不愿意使用二次包装等,这些都为绿色包装和包装产品的循环利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另外,我国快递包装缺乏统一标准,且商品琳琅满目,规格不一,造成快递包装重复使用难度较大。在当今电子商务时代,各大电商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分别为不同产品设计包装,快递包装企业根据电商的要求定制不同规格和性质的包装产品,导致快递包装种类繁多,加大了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的难度。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对于绿色包装、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包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2.3 包装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在印刷包装行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为30%,且普遍存在产业信息化投入高、收益低的问题,印刷包装行业中小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造能力,在包装行业软硬件产品开发上尤其薄弱,适用于印刷包装行业的专属软件产品的数量较少,导致后续力不充实等问题。我国包装机械产业从产品结构来看,包装机械品种有1 000多种,但高科技、高精度、高质量的配套产品却不多,包装机械产品性能有待提升;从企业状况来看,国内包装机械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包装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也不足,导致包装机械的科技核心竞争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从包装产业整体来看,首先,当前市场上现存的大部分塑料包装产品很少真正地达到绿色环保的标准,大多数人对于绿色包装的概念模糊,且由于包装的行业特征,多数企业不愿投入或者增加更多的科研投入来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包装材料和先进技术,导致科技创新遭遇瓶颈,循环经济在包装产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较弱。其次,政府的管理和政策支持作用对于包装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包装产业准入门槛低,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小规模的包装企业来说,企业无序化竞争会严重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引发产能过剩等问题,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包装产业监管力度不足,使包装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的包装产业起步较晚,包装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拥有的设备、技术、生产工艺较为落后,需要政府加大对包装产业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对于中、小型包装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给予关注,增加其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另外,我国的“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已建成的网络基建其质量与包装产业国际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我国包装产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化发展。

2.4 包装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包装和云印刷是当前“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许云包装平台将颠覆其现有的行业生态圈,有助于龙头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据统计,2015年我国印刷复制业的销售总产值为7 497.48亿元,2016年为8 178.51亿元,近几年印刷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同,开始实施绿色包装的时间不同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出口型企业对绿色包装、循环经济接触较多,接受并实施绿色包装的时间也较早,而国内对绿色包装的反映则较为迟缓,涉足绿色包装的企业也不多,包装产业发展不均衡。首先,当前我国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开发水平相对较低,新型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领域还比较薄弱,导致包装产业新型产能不足,不能很好地为行业提供高质量、多品种、符合绿色循环经济潮流的包装材料。其次,产品包装、印刷、包装材料等存在旧的产能过剩、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运输过程管理难度大、行业整体设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另外,包装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和绿色包装发展较为迅速,而在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16],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对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我国目前尚无规范包装产品低碳生产、绿色生产的相关行业标准,在包装产业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的情况下,对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也是一种制约。相对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的今天,新的技术能够整合各种客户不同的需求,共同消化过剩产能,并通过各种共享平台共享新技术、新知识、设计能力等,开发新型产能存在较大的产业改造空间,并可以通过云包装、云印刷服务模式以及设计共享平台提升服务质量。

2.5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相继制定了包装产业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但是目前并没有关于发展绿色包装产业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绿色包装概念不明确,不少人把绿色包装材料等同于降解材料,忽略生产过程是否产生污染和浪费,以及资源是否可再生利用。事实上,“绿色”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是节约资源。绿色包装是指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循环再生,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包装。其次,我国有关包装产业、绿色包装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价标准、制度规则、技术成果、机构设置等均有明显的不足。从整体来看,我国包装产业表现出的问题有:第一,对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尚不明确,没有明确的材料、生产、运输等方面的规则标准,市场上包装产品的通用标准也没有明确规定;第二,我国缺乏有力的监督部门和行业制度,对绿色包装行业的约束力不够,有些地方监管不到位;第三,包装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不强,对包装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第四,对不同的包装企业设立的社会责任不明确,且相关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不健全;第五,产业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例如,快递绿色包装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上,既涵盖包装物料供应商、快递企业、电商平台与商家等多个从业主体,也关系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每个人都应参与到“绿色包装”的行列中,同时包装产品在研发投入、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虽然有新的包装规则陆续出台,但未能涵盖包装行业各个领域,缺乏健全的绿色包装标准及评价体系;第六,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3 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坚持绿色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进一步阐述,以共建现代绿色经济体系为目标,提升包装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循环经济视角下,坚持绿色发展,是我国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绿色包装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量大、绿色包装概念模糊、环境污染严重、绿色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这就意味着必须坚持绿色生态与包装产业相适应,深入开发绿色包装消费,完善包装回收体系,明确绿色生产和包装标准以及产品的循环利用等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政府、市场、企业自身等方面出发,坚持包装产业绿色发展模式。首先,明确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的概念,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头使用纸袋子包装或者接受二次包装,减少资源消耗。其次,加大对于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投入,开发节能环保、可降解、无污染的包装材料,进而缓解严重的污染物排放、材料供应有限、人力成本费用提高等问题。再次,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经营环境,建立相关监管部门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推进包装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另外,建立市场的信用体系,进行企业综合能力的评定,促使企业自主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进而从多方面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包装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2018年7月25日,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绿色末端”峰会在京举办,且《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包装在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快递包装仍存在过度包装、成本偏高、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高效、可持续地坚持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策略,以期满足国内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的需求,提高包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在循环经济发展视角下,坚持包装产业科技创新和协同发展模式,是其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和关键。《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智能包装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成为我国现代包装行业新的发展方向。首先,根据我国包装产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循环经济在包装产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较弱,包装产业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不强,包装产业创新驱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明确政府政策支持、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对包装产业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应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加大财税政策激励力度,增强金融支持等进而激发包装企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尤其注重包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立包装企业与企业、研究中心、专业化人才和相关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发展平台建设等。其次,应强化我国包装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包装材料、包装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强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包装产业朝着科技含量高、材料绿色环保方向迈进。进而,推进包装产业的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引导电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搭建包装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集信息、交易、支付、物流、数据、信用、安全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引导产业平台化发展,鼓励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协同发展平台,将相关行业或产业链上的企业联合起来,增强各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良性竞争,实现共进共赢、共享协同化发展。例如,我国智能化和网络化气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使食品包装机械进一步智能化,实现设备的自行诊断,从而提高国内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再如,搭建“包装e城”网上公共交易电商平台,通过在线EPS管理系统,为包印企业提供B2B拓展市场的绿色通道和转型平台,它以包装产品、包装设计、包印原料、包印辅料、新材料、包装物流六大线上体系,全力打造一站式包印电子商务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为其提供包装材料的选取、供应商的遴选、包装产品设计制作、物流配送直至面向终端的全面流程服务。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包装产业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包装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和策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包装产业的和谐发展。

3.3 坚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拓展包装产业发展新模式

互联网与包装产业深度融合,材料科学、现代数控技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智能包装的飞速发展,包装产业智能化模式是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结合电子商务和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包装产业结构面临的区域发展失衡、传统产能过剩、新型产能不足等典型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拓展包装产业发展新模式是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和必由之路。首先,坚持推进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小包装企业的创新转型,通过包装技术革新和包装基材的改进与研发,推进包装产业链条各环节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构建包装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选择和优先发展的重点。例如,中国包装网联合宜信集团推出的“印包信贷”电商信用借款方案,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建立严密的风控体系,有效保障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以解决包装行业出现的价格乱象。其次,电商的不断发展将为产业的转型带来深刻变革,推动包装印刷向智能制造转变,最终转变为以用户为导向的包装服务,助力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发展模式的拓展。另外,建立包装产业关联战略发展模式,根据包装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选择其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产业进行产业关联,进而建立产业联盟,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类管理制度,有效地整合和分配资源,努力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等。最后,随着我国对智能包装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研究项目成立并建立相关研究中心,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时刻关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和成果的产业化等。总体来看,我国已具备发展智能包装行业的技术基础,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坚持转变生产方式、坚持优化供给结构、坚持对包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实现科技、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紧密结合,优化包装产业结构和拓展包装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期为包装产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双碳”战略背景下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降碳成为新阶段新的重点战略方向,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闭路循环,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方式,有效减少各价值链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 循环经济节能降碳的机理与路径

循环经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投入,系统性地减少废弃物,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多重资源环境效益,既能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也能够实现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二者协同效应十分显著。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测算,在“十三五”发展期间,我国每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规模达到10 亿t 以上,我国碳减排成效25%以上来源于开展循环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减量化为第一原则,以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关键举措,其降碳机理是通过原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在能源资源消耗上做好“减降”,在资源利用上做好“提效”,降提并举,通过直接降碳、间接降碳双重作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最终目的。循环经济实现降碳主要有3 种路径。

1.1 源头“清”碳

通过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对原生资源的节约和替代,从源头上清除由原生资源开采、冶炼、加工等环节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据测算,利用生物质废弃物替代化石能源进行发电,每生产1 万kW·h电力,仅在生产这一环节,就可减少碳排放约8.1 t。

1.2 过程“减”碳

通过生态化的设计、清洁化的生产,再综合叠加对物料进行替代、流程进行优化等途径减少各类资源的投入,能够直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比较典型的如,煅烧环节能耗和石灰石分解过程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如果将石灰石等碳酸盐类高载碳原料,替换成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就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降低煅烧环节能耗和石灰石分解产生的碳排放,根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碳减排效果能够达到每吨减排0.85 t。另外,钢生产过程中碳排放也较多,如果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如废钢铁、废铝、废塑料等,通过缩短工艺流程,能够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从而实现碳减排,根据测算,在钢铁冶炼中,将天然铁矿石替换成废钢,生产每吨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约1.6 t。

1.3 循环“削”碳

通过再制造、高质量翻新、延寿等,推动产品和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延长使用周期,提高利用效率,能够削减制造新件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工业领域,材料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达到50%以上,提高材料再利用率,能够减少碳排放;通过产品的循环,再制造产品的材料节省率能够达到70%~80%,碳减排率80%以上。在社会生活领域,闲置物品流转交易也可实现有效减碳,据测算,一部手机的闲置交易可实现约25 kg 的碳减排量,一台家用电冰箱的闲置交易可实现130 kg 的碳减排量。

2 循环经济助力节能降碳实践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全社会共识更加凝聚,氛围更加浓厚,我国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有序释放,加速显现。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降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循环经济发展被赋予“助力降碳”这一新使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新的更高要求。对照新使命、新要求,循环经济在发展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2.1 循环经济发展统计监测体系有待完善

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中,物质资源代谢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循环经济碳减排核算统计体系建设仍属空白,在核算方法、边界、技术等关键问题上尚无统一标准,量化循环经济降碳效果仍是较大难题。以工业园区为例,工业园区既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工业园区不是独立的统计单元,缺乏边界清晰、标准统一、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和统一的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再加上工业活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形式多样,导致园区碳排放核算困难,统计园区内循环经济碳减排量更是难上加难。

2.2 以降碳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法规制度体系亟待建立

缺乏对循环经济降碳的刚性约束和正向激励的顶层设计。在生产领域,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补助或奖励最终落到项目和企业上,一般以投资规模为标准,对碳减排贡献缺乏考量,也无法考量,导致难以有效衡量政府激励的降碳作用。在生活领域,碳普惠制尚未普及,诸如“碳能量球”、垃圾分类“积分制”等创新性举措降碳导向不明显,对居民生活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覆盖面仍不广,难以有效激励居民积极参与闲置二手商品交易等绿色低碳行为。

2.3 循环经济节能降碳协同实践载体不够丰富

试点示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循环经济节能降碳落地实施的关键抓手。多年来,面向重点和难点开展了针对性突破,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城市、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企业等多层级、多维度的试点示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新形势下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面临以降碳为重点进行系统性重塑的难题。一方面,目前专门针对以降碳为重点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尚未开展实施,现行试点示范体系中降碳导向的地位不突出,多数试点示范尚未将降碳效果纳入试点示范创建、评估、验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缺乏与其他试点示范的协同联动,如低碳试点县(镇、村)、绿色低碳园区等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在建设导向上更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优化,对循环经济碳减排作用重视度不够,未将循环经济降碳有机融入到相关试点示范中。

3 高质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我国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顶层设计和纲领文件,系统部署了“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是十大行动之一。《“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 号)聚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实践方面,应牢牢把握降碳方向,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以核算量化为关键,以市场机制为动力,点上深耕细作,面上整体塑造,以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战略落地。

3.1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将循环经济降碳纳入低碳转型等相关法规制定、修订。在节能、节水、降碳、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需要强化税收等优惠政策落实和创新,明确树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鲜明导向,释放清晰政策信号。用好绿色金融政策,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和丰富碳减排支持工具,探索推出循环经济降碳专题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机构引导,针对循环经济碳减排重点领域、各类企业,强化碳减排贷款等优惠产品供给。完善市场化机制推进循环经济减碳,利用好国家碳交易市场,探索推进循环经济各类主体通过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参与碳交易市场,激发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

3.2 创新丰富实践载体

聚焦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在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以及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等方面,按照区域、园区、产业、企业等维度,探索谋划一批面向降碳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立健全面向降碳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体系。围绕降碳方向,迭代升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试点、资源循环利用示范试点城市(基地)等,将降碳作为试点建设重点任务,将碳减排成效作为试点创建、评估和验收的重要标准。将循环经济发展充分纳入低零碳试点示范,作为低碳试点县、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等试点建设的重点任务,探索开展循环经济降碳类低碳试点县(镇、村)建设。

3.3 健全统计监测体系

将统计核算作为激发循环经济降碳活力的“关键因子”,构建基于碳减排量为核心的微观动力机制。深化循环经济统计评价研究,加强重要资源消耗量、回收利用量、资源利用效率的监测、评估,加快建立统计制度体系。结合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加快研究循环经济碳减排核算方法,建立循环经济碳减排评价体系,试行循环经济碳减排认证管理机制。充分应用数字化手段归集、校验循环经济碳减排核算基础数据,探索利用大数据开展循环经济碳减排核算评价。以工业园区为重点,选取循环经济发展成熟度高、物质流和能量流相对简单、边界清晰、数据基础相对较好的园区,开展循环经济碳减排统计核算试点,由点及面迭代推广。

 

结束语: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循环经济论文(最新15篇),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其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循环经济论文(最新15篇)

赞 (0)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