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精选15篇)

导读:今天给各位老师推荐15篇关于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大全3000字左右,作为小班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幼儿心灵的呵护者、成长的引导者。我们见证着孩子们从初入园时的懵懂不安,逐渐变得开朗自信;从依赖他人,慢慢学会独立自理。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老师对幼儿性格的培养

1、幼儿不诚实的性格

幼儿不诚实性格的养成是由于幼儿缺少担当、害怕被惩罚。幼儿的不诚实性格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一些家长为了使幼儿进行某种行为而随意哄骗、许愿但不兑现,导致幼儿对家长缺少信任,长此以往使幼儿自己也养成了不诚信的性格。另外,一些幼儿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使幼儿说谎,幼儿做错事后为了躲避惩罚而说谎的现象频频发生。

2、幼儿内向的性格

具有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在少数。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善于与人交往,对幼儿长大成年后进入社会极为不利。内向性格的幼儿寡言少语,不善于表达自己,遇到问题通常自己解决,不愿意与人分享,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幼儿长大之后在团体合作中会表现得较为吃力,不易融入集体,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3、幼儿胆小的性格

一些父母经常在幼儿面前打架、吵闹,逐渐使幼儿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幼儿入园后一旦被其他幼儿欺负会加剧其胆小性格的发展。幼儿胆小性格并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与他人交往。因此,幼儿胆小性格是制约幼儿成长的问题之一。男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使其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意识。

4、幼儿冲动的性格

幼儿冲动的性格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冲动主要表现为对事情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下判断而采取行为。很多事实证明在冲动时做出的行为大多是不正确的。幼儿的冲动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不融洽时采取暴力等措施来武力解决。这种冲动的性格不利于幼儿学习知识,对其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1、幼儿诚实性格的培养

诚实指人的言行与内心保持一致,对幼儿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让幼儿说真话,犯错误要敢于承认,不撒谎、不逃避责任。幼儿诚实性格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子为了保持与幼子之间的信任,用实际行动予以证明,值得各位家长学习借鉴。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信任,唯有此法才能使幼儿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对幼儿真诚,这样才能赢得幼儿的信任,培养幼儿诚实的性格。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敢于承担错误。

2、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

外向性格的幼儿在处事风格上更加积极活跃,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与快乐。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3)采用正确的教育办法,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性格特点,多与内向的幼儿沟通,帮助其融入集体,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3、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

勇敢指不怕困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

人的勇敢和自信心是克服一切障碍的基础。

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家庭教育对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尤为重要,父母应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其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勇敢的性格。

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可以从在集体面前讲话、表演方面进行。

家长可带领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让其选择喜爱的体育运动等。

在户外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能使其逐渐锻炼坚毅勇敢的品质。

第一,通过榜样力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培养。

幼儿勇敢的性格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养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的教育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完成的,幼儿通过对成人行为的观察,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幼儿勇敢的性格。

例如:幼儿的父母是一个勇敢的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其父母言行的模仿,也逐渐也成为勇敢的人。

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办法,避免其在日常工作中随意指责、嘲笑甚至恐吓幼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避免幼儿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第二,创造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机会。

幼儿的良好性格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勇敢性格也不例外。

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一切培养勇敢性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逐步引导幼儿成为勇敢的人。

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中勇敢的人物形象,向幼儿讲解何为勇敢、何为鲁莽。

例如《西游记》的讲解中,家长可以将孙悟空的勇敢和猪八戒的鲁莽结合,让幼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4、幼儿冷静性格的培养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摆脱冲动性格,逐步培养幼儿冷静的性格。

幼儿冷静的性格在幼儿学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幼儿大多好冲动,冷静性格对幼儿是一种较高的追求,但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幼儿静心思考,使幼儿逐渐养成冷静的性格。

四幼儿教育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由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

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

本文从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现状谈起,进而从四个方面阐述幼儿性格存在的问题,即幼儿不诚实的性格、幼儿内向的性格、幼儿胆小的性格、幼儿冲动的性格。

最后揭示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本文的探索旨在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陶行知教育理念下的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意思是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要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去开展教育。而阅读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能够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引言:幼儿早期阅读更是对幼儿良好个性和行为习惯培养、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班早期阅读活动时应注重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并根据不同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个体差异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高效开展。

一、陶行知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阅读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发智力、培养良好习惯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有效方式,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其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更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还可以丰富小班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在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小班幼儿进行有效指导,使其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1]。

二、陶行知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的优化策略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应注重对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在开展《我和小兔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时,教师在开展活动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对幼儿进行充分地观察和了解,根据幼儿对小兔的认识特征、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相应地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从而让小班幼儿能够在早期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促进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在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中还应注重对不同阶段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让小班幼儿能够在早期阅读中获得更多知识。

(一)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和表达

阅读是一种理解活动,需要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而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阶段,他们往往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和表达。首先,教师要以简单、形象的语言向幼儿解释书中的内容,如“这是一本关于老虎的绘本,书中的老虎非常厉害,会喷火、会变魔术,还会捉老鼠……”在指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我们来给老虎设计一个漂亮的造型吧!”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故事。其次,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如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绘本。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手指来点字读绘本;有的幼儿则会用手指比划着点字读故事;还有的幼儿则会用手指轻轻敲着绘本上的文字进行阅读。

(二)鼓励幼儿独立阅读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因此在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幼儿独立阅读,培养其独立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指导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并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在进行《小白兔》这一绘本教学时,教师可将幼儿分为小组开展阅读活动,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阅读内容。在分享讨论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掌握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动作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小兔的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教师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时应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其次,教师还应将幼儿的阅读兴趣作为重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最后,教师在开展小班早期阅读活动时,还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通过家庭亲子阅读活动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小班早期阅读活动时应注重以幼儿为主体,根据不同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共同促进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拓展阅读经验,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进行小班早期阅读活动时,除了要对幼儿进行阅读指导,还应该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图片和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小班早期阅读活动《小猴子下山》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通过讲述的方式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理解。当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小班幼儿不仅可以增加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相关故事与其他绘本结合起来进行拓展阅读,让小班幼儿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拓展知识经验[2]。

结束语

总之,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就是教育”这一理念为我们开展小班早期阅读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时,要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高效开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小班幼儿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评价,并注重引导家长在小班早期阅读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早期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新悦.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幼儿绘本阅读[J].格言(校园版), 2023(27):59-61.

[2]李梦怡.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 2022(18):21-23.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巧用游戏提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入,当前社会对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升。当下时代,多数家长存在过度保护幼儿,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的问题,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游戏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对于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自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论文针对如何巧用游戏来提升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游戏;小班教学;幼儿自理能力;

引言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小班教学是孩子的教学启蒙阶段,是懵懂的孩子们初步接触到学校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儿教师在教育小班学生时,通过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幼儿的自理能力能为幼儿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一定基础,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同时针对幼儿喜欢游戏的这一天性,教师可借助有效地游戏教学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实现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自理意识,强化自理能力。

一、依托幼儿的兴趣爱好,创编生活游戏

具有生活化色彩的游戏活动最能贴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能满足生活需要的自理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注重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来创编生活化的游戏,使幼儿能在实践中培养能满足生活需求的自理能力。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展示生活小视频,视频的内容可以是如何正确地穿戴好自己的衣服鞋子、怎样叠被子能叠得又快又整齐,也可以是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视频,让幼儿在观看同龄人做家务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应向他们学习,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生活活动的意愿。在幼儿观看完后,教师再同幼儿进行游戏互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让幼儿回答“如何穿衣服系纽扣”“如何叠被子”等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小红花或是糖果的奖励,激励和引导幼儿产生自主生活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自创儿歌,在“丢手绢”游戏原版本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教师自创的“我们自己穿衣服,两手抓住衣服边,脑袋套进衣服内,两手再伸出袖中,再将衣边往下拉。”的穿衣儿歌、“铺开小被子,将它摆整齐,先将长边向中间,再抓被头与被尾,被头被尾向中折,最后成为豆腐块。”的叠被子儿歌融入“丢手绢”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做到愉悦学习,在游戏和歌唱的过程中掌握穿衣服和叠被子的基本技巧,有效提升幼儿的生活意识与自理能力。

二、利用角色扮演方式,引导幼儿自理生活

角色扮演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的方式来理解和学习社会角色与情境的过程。在教学实际中,幼儿教师应重视挖掘幼儿的学习与生活需求,结合幼儿的个性需求来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为幼儿构建真实的活动情景。如,幼儿教师可带领幼儿深入到园内食堂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由教师构建“为给小朋友们准备既丰富又营养全面的午餐,食堂阿姨一大早便开始洗菜、择菜、炒菜,在小朋友们用餐时,阿姨会耐心地为大家打饭,小朋友们吃完午饭后,保洁阿姨开始收拾食堂,她们擦桌子、拖地,最后洗碗阿姨将碗筷都洗干净了。”这一情境。并组织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做饭阿姨、打饭阿姨、保洁阿姨及洗碗阿姨,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分角色扮演,在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幼儿的自理能力,让他们能掌握一些基础的烹饪知识与家务能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为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时,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遵循“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开展更细致性的生活教育,要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布置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角色任务,依托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家长和教师的动作与行为,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三、逐步加强家园合作,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培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建立与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立高质量家园共育机制,将家庭的力量融入幼儿教育中,以显著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理论层面,幼儿教师可依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要求,通过微信家长群、线下家长会等平台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宣传,如可在家长群中分享有关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策略的文章,增进家长的了解,引导家长更愿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避免在家庭中溺爱与过度保护幼儿。同时教师还可依据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在园内组织的各项活动,于课后在家长群中为家长布置一些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生活任务,以巩固教师在园内的教学成果。在实践层面,教师应重视发挥家长在实践指导中与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家长会同家长探讨有关幼儿教育的问题,结合保育员的力量,将幼儿在学习中和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让家长能根据幼儿存在的问题在家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弥补幼儿在某一方面自理能力的不足,以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可在幼儿园的帮助下,在园内组织开展“亲子共读、厨艺比拼”等游戏形式,引导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一道菜,当制作完成后,教师还可加设评比环节,鼓励家庭间交流,让幼儿品尝,在幼儿品尝时,家长要注意并规范幼儿的饮食习惯,评比结束后,无论结果好坏,家长都应重视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以激励孩子持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班幼儿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此阶段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针对小班阶段幼儿身心尚未成熟、对外界极为好奇的特点,教师可结合游戏这一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性、系统化的教育,结合家庭力量实现家园共育,通过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真正体会到生活对个人自理能力的要求,强化幼儿的自理意识,有效发展幼儿的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丫.论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策略[J].社会科学前沿,2024,13(1):236-243.

[2]李思阳.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J].知识经济,2020(8):85-86.

[3]林穗婷.浅谈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9):0020-0021.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教学经验论

摘要: 在幼儿园教学中,小班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音乐游戏教学方式在小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经验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通过探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幼儿园 小班教学 音乐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经历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经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别。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见解。

1.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班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与音乐和舞蹈相互融合,还与知识和活动及身体的协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整游戏中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其形成健康而又向上的人格。幼儿园小班内的幼儿大都在4岁左右,且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最短,教师不能像对待大班和中班幼儿那样,应采取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音乐游戏主要是幼儿教师将具有较强律动性的儿歌播放出来,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带动下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和学习。游戏是一种快速引导幼儿进入课堂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1]。

2.关于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方式的几点经验

一是在幼儿园小班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时,首先就应具有一定游戏的规则。在小班幼儿学习中,加强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其必定需要一定的规则,与非音乐游戏相同。在音乐游戏中,其规则主要是按照音乐节拍实施,否则就会导致其成为背景音乐,最终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音乐进行游戏,若幼儿不熟悉游戏中所采取的音乐,那么首先应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简单的学唱,待其在熟悉歌曲之后进行游戏活动。所采用的游戏规则应越简单越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则,并在设计中做到循序渐进,从而促进音乐游戏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是尽可能将音乐游戏与歌曲个舞蹈及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在幼儿学习中,不仅有音乐的欣赏,还有唱歌和跳舞及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确保所选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但是歌词内容应尽可能地简洁,教师同时应配备一定的动作,才能更好地加深小班幼儿对其的理解[2]。

三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学习,小班幼儿若采取课堂进行音乐和舞蹈的教学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由于其自律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不能生硬地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东西,而应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加强对其的教学,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幼儿对其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在游戏和娱乐中促进其在玩中乐和乐中学。

四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知识的学习。在注重上述应用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利用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可以采取音乐游戏进行诗词学习,但是小班幼儿应以数字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游戏教学。例如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可以引导幼儿做《找朋友》的音乐游戏,一边唱《找朋友》,一边丢手绢,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引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这样在音乐游戏中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锻炼,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还能随着游戏的进行而拍手和点头及摆手和摇头等,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学习。

五是在音乐游戏中缩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最终促进幼儿对学习的热爱。例如以音乐游戏“小火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火车》,教师作为火车头,后面的幼儿一个接一个抓住前面幼儿的衣襟,根据音乐的节奏在教室内行进。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提前做好情境设置,如小桥、拱形的隧道门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3]。

3.结语

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紧密结合当代幼儿的特点,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采取诸多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小班幼儿教学,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快乐地渡过幼儿学习时段,成为幼儿的启蒙导师,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娓生.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动性[J].就业与保障,2012,Z1:45-46.

[2]刘琬琬,师晖.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140-141.

[3]金琰.小班游戏化绘画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68.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教师心理压力情况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会面对一定的困难,更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幼儿园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所表现的特征不同。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不稳定,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很难入手,如何去面对这个阶段所遇到的情况,如何组织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这是每一个幼儿园小班教师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了能够让幼儿教师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环境,我们需要深入的了解幼儿园小班教师所面对的心理压力。本文中笔者就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谈一谈幼儿园小班教师的心理压力情况。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小班;教师心理压力

引言: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幼儿的心理状况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当前,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状况也应该进行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近年来的社会新闻当中,我们偶尔会看到一些幼儿园当中的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实施一些暴力的行为,除了谴责以外,我们也需要去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成因。因此对于幼儿园当中的教师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具有必要性。

1 幼儿园小班教师所面对的心理压力

1.1 幼儿情绪的不稳定

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年龄普遍3~4岁。在新学期开始时,小班幼儿初次进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很难适应。因此在这种陌生的环境当中,幼儿的心理状况也会发生变化,情绪上充满了不稳定性。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频繁的哭闹,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人,不愿意和其他幼儿愉快相处。在面对老师时,也会有一些不礼貌的行为,表现在不让老师接近自己、大声哭闹、 乱扔玩具等现象,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当中,小班幼儿教师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也面对着很大的压力。

1.2 幼儿的脆弱性

除了幼儿自身在情绪上的随意性表达以外,幼儿本身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在照顾幼儿引导幼儿进行的一日流程中,教师也承担着保护幼儿安全的重大责任。从生理上来讲,幼儿本身抵抗力还不是很强,同时身体发育也尚未成熟,对于外界的碰撞,环境改变等适应能力比较弱,有时,一个轻轻的碰撞可能会造成骨折,脑震荡等严重的后果,又或者是天气突然降温,成年人并未感到有不适,可是对于幼儿来说,则可能会引起感冒、发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在照顾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过程中,小班幼儿教师也面对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时时注意,处处小心。

1.3 与家长沟通的复杂性

近年来,各地虐待幼儿事件频发,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尤其遇到与幼儿相关的问题,整个社会的神经都极为敏感。另外一方面由于幼儿自身的表达能力还不成熟,因此在描述一些问题时可能会产生异议,在这两种原因的交错影响之下,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就变得更加复杂。出于对幼儿的保护,家长会对幼儿教师组织的一日活动密切关注,有时幼儿教师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如果沟通不及时,会被家长误解,两者之间产生误会,会给幼儿教师的心理造成压力。

2 解决幼儿园小班教师心理压力的相关策略

2.1 强化专业培训

首先针对幼儿的不稳定情绪,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小班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因为在幼儿教育的理论当中,关于幼儿的心理状况有深入的研究,小班幼儿出现不稳定情绪属于正常的状况,所以,我们应该在开学前给小班教师进行幼儿心理专业知识培训以及问题的解决策略。另外,我们应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学习,完善教师心理品质,组织教师共同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等,不仅可以精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也为教师处理各种复杂状况提供良好建议。

2.2 做好完备的保障体系

除了强化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之外,作为幼儿园我们还应该帮助小班教师提供更加完备的保障体系。比如在开学初期,可适当调整后勤人员轮流进班对小班教师给予支援。其次,园方要多加关注天气变化,随时提醒家长增添衣物。再次,加强幼儿园户外和室内安全巡查,保证小班幼儿能够在活动的时候不受到伤害。

2.3 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幼兒园是专门的教育场所,有着重要的教育责任,但是它不可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它需要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进行紧密的联系。因此作为幼儿园,我们应该尽力为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通道。由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幼儿园教育的紧张情绪传递到每一个家长的面前会造成焦虑情绪的扩散,这种焦虑情绪的产生,主要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不及时导致的。如果家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那么很多矛盾就会自然化解,很多问题也可以共同面对。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的缓解幼儿园小班教师的心理压力,我们必须要不断为幼儿教师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为幼儿一日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同时建立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够共同分担小班教师的心理压力,为服务幼儿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娜,秦金亮.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职业倦怠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03).

[2] 杨卫星,吕佳.教师工作倦怠与管理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丢手绢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现如今,幼儿园课程是实现教育的手段,深化课程改革是学前教育游戏课程研究的主流。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需要和教育的契机。丢手绢是一项多人游戏,幼儿园小班丢手绢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幼儿隐形施教的过程,教师于无形中给予幼儿合理的指导,便可以有效保证丢手绢游戏的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实现。

一、幼儿园小班丢手绢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游戏材料

幼儿园小班开展的游戏活动与游戏材料的运用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在设计丢手绢游戏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手绢的安全性,大小适宜,根据丢手绢游戏的目的合理低投放材料,并在丢手绢游戏中指导幼儿进行探究,以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教育意义。

(二)有利于提供语言和精神支持

幼儿园小班的幼儿虽处于懵懂时期,但他们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感知,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这就需要丢手绢游戏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在精神和语言上给予他们更多关注,通过精神支持和语言的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更加乐于参与到游戏中,促使幼儿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幼儿,这样能够促进教师与幼儿关系更加和谐、紧密,进而促使幼儿更加喜欢参与到游戏中,并在游戏中积极的表现自己,这也为教师在游戏中的有效指导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幼儿园小班丢手绢游戏中教师指导的具体策略

(一)做好准备工作,鼓励幼儿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从自身教育观念出发,改进幼儿游戏指导方法,发挥其自身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从而使得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真正发展,成为游戏主人。

丢手绢是民间传统游戏,参与性极强。丢手绢这一游戏主要是让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蹲下,其中一个小朋友A站起来,拿着手绢,开始在小朋友们身后,绕外圈走。蹲着的小朋友开始唱歌“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歌曲结束之前丢手绢的小朋友必须把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B的身后,然后快速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被选中的小朋友B必须第一时间发现手绢在他后面,拿起手绢追上丢手绢的小朋友A,算是胜利,否则就是失败,需要表演一个节目。教师在丢手绢游戏开展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让幼儿熟悉丢手绢游戏规则,手绢的选择和场地的确立都需要教师结合小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为后面游戏开展做好充足准备。

(二)巧用指导方法,合理介入游戏

由于丢手绢这一游戏,需要幼儿间追逐,多少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所以,教师在丢手绢游戏中进行指导时,要巧用指导方法,合理介入游戏。第一是观察法。教师要要做一名观察者,充分观察,找准介入游戏有效时机。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丢手绢游戏中的表现,分析幼儿的经验和不足,判断幼儿所需要的帮助。第二是语言提示法,可通过给予建议,指导幼儿游戏。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当发现幼儿在丢手绢游戏中情节发展停滞不前或出现困难时,给予的不是直接的指导,而是采用建议的方式,及时介入指导。同时,出现了不安全因素,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幼儿如果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时出现危险动作,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说明利害,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

(三)注重活动评价,拓展游戏空间

丢手绢这一游戏可分为三个环节:准备阶段、游戏阶段和结束阶段。教师需要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情况,加强对幼儿丢手绢游戏的指导。游戏过程中的教师指导非常关键,而游戏之后的活动评价也是教师有效的指导方式。首先,教师针对幼儿丢手绢游戏评价时,不能只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游戏的好坏,要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学习兴趣为目标,给予幼儿正向的鼓励和欣赏。其次,丢手绢游戏之后,教师可通过班内分享环节,促进幼儿之间的经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分享了快乐。最后,教师在丢手绢游戏结束之后,要组织幼儿整理游戏材料,组织有序,指令明确,让幼儿学会分类、归纳这一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班丢手绢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积极参与、有效指挥,又要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既要目标明确、大力支持,又要把握游戏的节奏和发展方向。而正确指导幼儿园小班开展丢手绢游戏是在于教师解放思想,不怕麻烦,大胆放手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得开展游戏,供给幼儿游戏材料,这是幼儿极有兴趣地参加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游戏中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与此同时,丢手绢游戏也要结合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运动方式、合作方式及自由追逐等多维度进行拓展改编,在不断创新中让丢手绢游戏得到有效发展,更好顺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浅谈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小班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音乐游戏教学方式在小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经验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通过探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小班教学 音乐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经历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经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别。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见解。

1 小班教学为何要采用音乐游戏

在小班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与音乐和舞蹈相互融合,还与知识和活动及身体的协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整游戏中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其形成健康而又向上的人格。幼儿园小班内的幼儿大都在4岁左右,且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最短,教师不能像对待大班和中班幼儿那样,应采取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音乐游戏主要是幼儿教师将具有较强律动性的儿歌播放出来,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带动下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和学习。游戏是一种快速引导幼儿进入课堂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1]。

2 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方式的策略

一是在幼儿园小班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时,首先就应具有一定游戏的规则。在小班幼儿学习中,加强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其必定需要一定的规则,与非音乐游戏相同。在音乐游戏中,其规则主要是按照音乐节拍实施,否则就会导致其成为背景音乐,最终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音乐进行游戏,若幼儿不熟悉游戏中所采取的音乐,那么首先应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简单的学唱,待其在熟悉歌曲之后进行游戏活动。所采用的游戏规则应越简单越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则,并在设计中做到循序渐进,从而促进音乐游戏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是尽可能将音乐游戏与歌曲个舞蹈及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在幼儿学习中,不仅有音乐的欣赏,还有唱歌和跳舞及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确保所选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但是歌词内容应尽可能地简洁,教师同时应配备一定的动作,才能更好地加深小班幼儿对其的理解[2]。

三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学习,小班幼儿若采取课堂进行音乐和舞蹈的教学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由于其自律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不能生硬地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东西,而应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加强对其的教学,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幼儿对其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在游戏和娱乐中促进其在玩中乐和乐中学。

四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知识的学习。在注重上述应用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利用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可以采取音乐游戏进行诗词学习,但是小班幼儿应以数字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游戏教学。例如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可以引导幼儿做《找朋友》的音乐游戏,一边唱《找朋友》,一边丢手绢,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引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这样在音乐游戏中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此外,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锻炼,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还能随着游戏的进行而拍手和点头及摆手和摇头等,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学习。五是在音乐游戏中缩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最终促进幼儿对学习的热爱。

例如以音乐游戏“小火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火车》,教师作为火车头,后面的幼儿一个接一个抓住前面幼儿的衣襟,根据音乐的节奏在教室内行进。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提前做好情境设置,如小桥、拱形的隧道门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3]。

3 结语

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紧密结合当代幼儿的特点,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采取诸多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小班幼儿教学,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快乐地渡過幼儿学习时段,成为幼儿的启蒙导师,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娓生.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动性[J].就业与保障,2012,Z1:45-46

[2]刘琬琬,师晖.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140-141

[3]金琰.小班游戏化绘画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168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信息技术下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的研究

摘要:幼儿园小班德育属于启蒙式教育,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让其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道德行为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德育资源,它的独特内涵给予了小班德育跨地域、跨时空的环境,同时为小班德育开拓了新的教育来源,活化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小班教育课程。文章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下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德育;信息技术;工作;研究

作者简介:薛晓琴,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幼儿园北校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丁丽丽,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幼儿园北校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江苏 盐城 2242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小班德育中的运用”(编号:1605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4-013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幼儿园小班来说,这种信息技术给予了其新的教学资源,甚至改变了它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信息技术成功地把幼儿园小班内外各种课程变成了直观清晰的教学资源,为小班的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班德育”属于启蒙式教育,尽最大可能为幼儿展现出完美的道德环境,让幼儿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教师进行德育的途径。我们重视德育效果,需要有条不紊地研究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及教育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时要有耐心,坚持不懈,真正深入孩子们的心灵,通过我们的力量点燃他们心灵道德的火焰。

一、信息技术下幼儿园环境特点分析

在信息化环境下,小班德育工作有了全新的环境,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校园计算机网络环境。网络成了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极速发展下,以网络技术作为基础的数字化平台逐步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幼儿园内经常使用的计算机信息平台包括计算机网络资源、物理计算机设施和可进行互动的网络等。

2. 音频以及视频的环境。在小班德育教学中,音频和视频被广泛地使用,同时它们也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音视频环境就是将音视频作为基础用于传播声音和画面的系统。幼儿园内的数字视频平台、影音播放平台、全园的广播平台以及各个班级进行互动的网络系统组成了幼儿园内的音频和视频的应用环境。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小班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运用

1. 德育授课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展。授课资源一般是指授课的关键条件和实施授课直接的来源。顺利完成授课的基本要求是要充分开发并利用课程的相关资源。传统的德育授课资源有着模式单一、思维不开放等缺点。而计算机信息技术有准确性高、效率高、有大量独特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等优点。信息技术的这些优点正好可以弥补传统的德育授课资源的缺点。

(1)引入吸引力大的资源。原来的小班德育资源基本上以图片、文字、教师的讲解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与支持,原本枯燥无味的资源变得更丰富、更具有感染力、更加接近生活状态。例如,在小班集体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开心”中,针对小朋友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和其他的小朋友争抢同一玩具的行为,同时以乐意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并友好大胆地提出加入游戏的要求,与其他小伙伴可以和睦相处为目标。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拍照片并进行录像,再对照片和录像进行挑选并向孩子们播放,让孩子们重新回顾当时的情景,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可以耐心地引导他们进行换位思考。这种活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平淡的讨论,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表达能力,避免在以后的活动中小朋友之间无话可说。

(2)社会、家庭、幼儿园、班级教育同时进行。让孩子接受教育时,只有幼儿园老师的辛勤培育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要与孩子的家庭以及社会进行共同培养,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同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合力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合力教育中的家园合作。俗话说: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更加需要家庭的引导和培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密切联系与交往的桥梁,幼儿园及其各个班级、各个家庭、各个社区的资源可以高效率的进行交流和共享,给幼儿园增加了更多的可用授课资源。

例如,在举办“家庭亲子大型活动”中,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网站接收幼儿园发出的活动简介、活动主要流程、活动时间等具体的邀请,幼儿园也可以通过网站的留言板、微信、班级QQ群等接受到家长们反馈的建议。幼儿园可采集来自不同行业家长们的建议,从他们的建议中仔细挖掘可以使用的资源,[2]同时,通过网站的留言板、微信、班级QQ群等多种方式,快速地了解到活动欠缺的相关材料及物品,在短时间内依靠大家的力量来解决活动中物品、资金、设计不足等问题。例如,有的家长会主动联系专业的摄影人员、有的家长会主动准备活动中需要的物品、有的会主动承担起回收游戏中产生的废旧物品、有的会提供音响设备等等。活动中会有专人负责每一项细微的工作,活动结束,幼儿园要及时总结,仔细分析活动情况。最后,通过幼儿园的网站向各位家长展示活动情况。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授课可以使用的资源不仅仅出自教学课本以及教学参考书,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随时搜索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可用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极速发展下,授课可以使用的资源不会仅限于当时,还可以对当地或者外地发生的事件进行直播,甚至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回放。[3]

2. 德育课堂得以激活。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小班教育的设计与开展充分展现了时代性和鲜明性。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互联网、视频、动画等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動幼儿园举办更多的德育活动,增加浓厚的活动气氛,充分展现活动的进展,让幼儿充分体会活动的意义,同时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社会品质。

在数字化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提升幼儿的共鸣和记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4]让教学深入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让幼儿在美好的生活中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幼儿园“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例如,针对幼儿在玩耍后不收拾玩具、不打扫卫生、不珍爱公共设施的行为,可以使用幼儿园内的广播平台以及电话系统,进行以“玩耍后如何对幼儿园内的玩具进行管理”为主题的师生互动。可以邀请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师、不同年龄的幼儿、幼儿园内所有的教职员工进行互动,邀请他们进入广播室,讲述幼儿玩耍后不收拾玩具的现象,并针对这种现象积极地进行讨论。各个班级的教师要主动地组织幼儿进行听讲,让幼儿进行讨论,通过电话系统直接向广播室传达幼儿讨论的结果。通过广播平台、多媒体系统,幼儿园的教师以及教职员工都可以参与讨论,充分实现小班德育的全员性,让孩子们快乐的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小班德育是幼儿学习道德品质和社会性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德育资源,它的独特内涵给予了小班德育跨地域、跨时空的环境,同时为小班德育开拓了新的教育资源,活化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小班教育课程。信息技术与小班德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也给小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适度的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并充分利用可以对小班德育工作产生良好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薛晓琴.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8):118.

[2] 辛辛艺.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研究[J].都市家教,2016,(11):202-203.

[3] 刘光富.浅谈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16,1(3):218.

[4] 李齐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生德育工作[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3(30):41.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对策研究

【摘要】良好的学业安排保证了幼儿日常生活的有序发展,是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制力有限的幼儿园小班里,在幼儿面前塑造日常生活是一项挑战,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小班幼儿 常规培养 有效策略

1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的概念界定

幼儿园小班的日常培训是指教师通过游戏和创设情境,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相关规则的过程。

2小班常规训练的意义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习惯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也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是幼儿成长的宝藏。

3幼儿园小班常规培训的有效策略

3.1对教师的初步要求是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对洗漱、饮水、强化教育活动、社区活动和幼儿必须尊重的其他活动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对教师的初步要求是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每个教师的需求必须准确、简洁、有效。

3.2沐浴产品的日常文化分析

1.注意事项

一、如果孩子在秋冬洗手,卷起袖子,二、在水槽里洗手,走路时不要走路握手。三、孩子已经学会了7步洗手我做到了。

2.日常需求建议

现在老师要请孩子们小便,洗手,喝一杯水,被我摸到头的小朋友才可以去。洗手时,卷起袖子,在水槽里挥手,找一条毛巾擦干自己。

3. 参观过程中观察老师的位置,确保幼儿洗手有条不紊,以免打扰等候的幼儿。

3.3 熟练运用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进活动有序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常规和长期的形成过程中谈论教会太无聊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巧妙地运用游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促进活动的有序发展。例如,在带幼儿散步的过程中,幼儿会在公共场合发出很大的噪音。这时,老师的提醒可以被前面的孩子听到,我们可以使用“木头人”游戏,一、二、三,不能说话或移动的木偶。同样,在午睡时,可以尝试“木头人”游戏来引导幼儿保安静并闭上眼睛。

3.4創造并影响一个安静的环境,帮助孩子提高他们对规则的意识

创造一个优雅的环境,可以用图表或简单的标志来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例如,喝水时,从哪个方向取杯子,然后坐下来从哪个方向喝水。老师可以在地板上放一个箭头,引导幼儿朝指定的方向走,以避免碰撞。例如,在小班的儿童座椅上,老师可以粘贴座椅的线条和地板上的幼儿人数,这样幼儿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确保有效有序的活动。例如,在当地活动中,老师可以与幼儿交流,为每个区域制定规则,用照片和图像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幼儿们进入该区域后遵守当地规则。有效地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使课堂顺畅,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减少教师持续口头提醒造成的疲劳。

3.5师资培训与园区建设

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必须注意班级的多样化。年轻教师不需要占据知识转移的很大一部分,他们可以学习普通生活教育的知识,培养优秀的耐心,照顾幼儿的生活。幼儿问题为了保证幼儿园自身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幼儿园日常教育的内容,在园区建设中提供更多的形象和形象,让幼儿过上更好的生活。学习是用来创造一个环境,建立和改进日常教育任务,并澄清规章制度,教师和幼儿基于证据进行教学和学习的系统。

3.6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是表面的、具体形象的。幼儿喜欢接受老师亲切的语言,所以我经常用儿歌、小故事、游戏等教育形式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套路。首先,幼儿愿意接受游戏形式或语气的请求,比如出去户外活动或者在别的教室上课,要求幼儿一个一个走,我会说:“请让孩子坐小火车。”刚开始的时候,要经常提醒幼儿,比如:“咦,欣欣的车厢怎么脱节了?跟上。”幼儿们应该注意,我们的每一节车厢都必须连接在一起,否则托马斯号将无法安全到达目的地。“时间长了,幼儿就会牢牢抓住前面孩子的后裙,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往前走。有时侯的班级里会发生追逃现象,我提醒了他很多次,但是没有用。后来工作多年的老师告诉我,可以让幼儿玩学小乌龟或者蜗牛走路的游戏,幼儿会特别感兴趣。我按照她说的做了,果然,幼儿们对参与游戏特别感兴趣。一段时间后,班里的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游戏的形式,将“老师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要慢慢走”的主动行为,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小班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初级阶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良好的生活方式应重视学前教育中的日常生活教育。有效培养幼儿生活理念观,保障幼儿园生活健康合理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艾瑞雪.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20,(40):58-60.

[2]吴云飞.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长,2020,(19):178-179.

[3]陈晓晨.图标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1(13)

[4]顾鸣洲.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普童话,2019(12)

[5]李映.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现状与指导策略[J].现代交际,2020(06):209-210.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的开展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视角出发,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能起到积极推进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效果。户外游戏以其游戏环境亲近自然的显著特点,能使小班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下释放自由的天性,实现在游戏中塑造幼儿个性与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活动目的。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

一、激活小班幼儿的参与兴趣

(一)为幼儿构建生动且有趣的户外游戏环境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认识到,小班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化为主,不仅愿意承担一定的角色,而且存在现实与想象容易混淆的现象。在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中,为了激活小班幼儿的兴趣,教师应为其创设生动且有趣的户外游戏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户外游戏的场地为幼儿创设想象的空间,如沙水池可以装饰成游乐场,草坪可以变成动物园,为小班幼儿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假想的情境中开展喜欢的情节,为参与到户外游戏中提供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户外游戏中的关键性动作创设生动的情境,如像小花猫一样走路,像小兔子一样跳等,以激活小班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在户外游戏中融入情境

小班幼儿对接触到的活动材料和周围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索本能,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小班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融入户外游戏中。一方面,生活化的情境更容易激活小班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内驱动力,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更容易激活小班幼儿参与户外游戏的兴趣,教师应以小班幼儿的兴趣为情境创设的核心元素。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情境能起到发展户外游戏情节的积极性功效。例如,在小班幼儿所喜欢的沙子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下雨后的情境,湿沙可以起到丰富与发展小班幼儿户外游戏情节的效果。幼儿可以在湿沙上进行绘画创作,通过手和脚接触湿沙以感受沙粒的质感,用湿沙搭建城堡等,既能提升小班幼儿户外游戏的参与度,又能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激活小班幼儿的探索欲和创新潜能。

(三)采用多样化的游戏开展方式

幼儿天性比较活泼,好奇心与探索心理比较强,对于事物学习的主动性,多是在基于个人的兴趣上。基于此种心理特点,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不能长期采用模板化的户外游戏开展方式,避免幼儿在感到枯燥、无趣的心理下,失去参与户外游戏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打破年龄、班级的限制,采用班级联合游戏的方式,开展班级混合型游戏,通过不同的合作伙伴与教师,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主选择与交往的快乐。

二、观察小班幼儿的需求

(一)明确小班幼儿的户外游戏目的

小班幼儿开展户外游戏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其游戏与运动能力。在明确小班幼儿户外游戏目的的基础上,教师应紧紧围绕幼儿的能力发展进行户外游戏的创设与组织。小班幼儿不但身体的各个器官尚处于不断发育与完善的过程中,而且其动作能力也较弱。小班幼儿的客观情况会给户外游戏的开展形成消极影响,具体为户外活动时间短且随意性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材料不会玩等。教师既要考虑到小班幼儿肢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到上肢和下肢肌肉动作的发育情况,又要涉及小班幼儿心理发展层面的因素。

(二)教师做好观察者

虽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小班幼儿活动材料应如何操作,而是要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摆弄和反复性操作达到使用活动材料的目的,但是教师要通过观察游戏中的幼儿情况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沙水户外游戏中,当教师观察到幼儿不能较好地操作游戏材料时,教師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操作相关游戏材料,即通过隐性指导使幼儿通过观察的方式学习游戏材料的正确操作。教师做好小班幼儿户外游戏观察的角色是向其提供有针对性指导的前提。

(三)合理与幼儿交流

不同的幼儿,在个人性格方面差异比较大,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有的幼儿比较活泼。开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若教师不注重幼儿的性格分析,单一化地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发挥出自身交流者的作用,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活动时机,与幼儿展开平等的交流,以了解幼儿对于户外游戏的看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使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户外游戏活动。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参与游戏积极性不高,不爱说话与表现,则需要与幼儿进行交流,发现幼儿不愿参与游戏的原因后,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协助,使幼儿能够了解游戏规则后,敢于参加户外游戏。

三、顺应小班幼儿的天性

(一)户外游戏元素的选择

活动场地是小班幼儿户外游戏的空间,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如幼儿园户外空间有限,教师应巧妙利用现有空间达到扩大小班幼儿户外游戏空间的效果。一方面,小班幼儿的户外游戏空间不应局限于户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外的空间,如走廊、阳台与天台都是教师可以安排幼儿户外游戏的空间。如在走廊,教师画上不同形状的格子并标上数字,小班幼儿可以在蹦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同时认识图形与数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空间为小班幼儿的户外游戏提供活动场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大型塑料泡沫垫为幼儿拼成跨跳、钻爬、球类游戏的垫子,在保证小班幼儿户外游戏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小空间创设适应小班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场所。

(二)以幼儿为户外游戏的中心

在小班幼儿户外游戏中发挥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即以游戏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就需要教师以小班幼儿为户外游戏的中心。一方面,教师应以满足小班幼儿心理发展需求为设计户外游戏的根本性目的。小班幼儿的心理世界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以幼儿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为中心,与小班幼儿真诚沟通,具体为蹲下身听听幼儿自己制订的游戏规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既能为教师深度了解小班幼儿的发展与游戏需求提供支持,又能为教师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户外活动提供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户外游戏中以体现小班幼儿自发、自主的基本原则创设户外游戏活动。教师要顺应小班幼儿的情感和游戏当下的合理性需求,即顺应小班幼儿想玩的游戏,为小班幼儿在户外游戏中收获愉悦感提供支持。

四、结语

对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进行思考分析,不仅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以适应小班幼儿户外游戏发展所需,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以小班幼儿为中心开设与组织户外游戏,为小班幼儿游戏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培育提供活动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琴.小空间大乐趣–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J].山西教育(幼教),2020(2):25.

[2] 赵会玲.让童年在游戏中精彩绽放–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侧记[J].甘肃教育,2020(20):43.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及解决策略

仔细想来,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处在人际交往中,刚生下来是和家人交往,之后是学校师生等。所以,对于幼儿来说互动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本领,那么在师幼互动中,幼儿可以从中学到知识,提升自己,本文就从师幼互动的作用,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一、什么是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和幼儿之间所产生的各种互动以及相关的影响,相较于一般情况下的互动形式,这种互动形式更为常见,也更加具有意义,不论是从哪方面来看,这种互动都可以从情感或者认知、语言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中,都可以看出这种互动的形式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幼儿园的游戏互动中,以及教学互动和生活互动中都能够顺利地体现出来。

当然,这种互动对于幼儿来说具有较大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更加积极的,也是更加正面的。既然是师幼互动,那么就必须是双方的互动,而不能够只是一方的互动,单是一方开展相关的互动那么肯定不会产生什么较好的效果,当然,缺少任何的一方,互动就无法开展进行下去。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来说,师生互动的前提就是双方都要有交流的能力与交流的欲望,幼儿园中的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面对各种教学的理解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师幼之间进行的互动就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幼儿可以从和教师进行的互动以及相关的交流中收获到一定的知识和相关的教育内容。师幼互动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指的是当前幼儿的特殊阶段,相较于一般的互动对象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在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这一点,并且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交流,首先教师和幼儿彼此之间要有初步认识,使得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就会更加轻松,更加自在,从而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比较轻松和自由,发挥出师幼互动应该具有的效果和作用。

二、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作用

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师幼互动,它就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而且这种师幼互动一般都发生在幼儿园。然后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有师幼互动,没有不行吗?简单来说也就是师幼互动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幼儿的年龄在3岁到6 岁之间,他们的年龄偏小,身体、心理各方面都没有发育成熟,各方面都需要教师去教。不过,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和教师的互动,学到一些他们不会的东西,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有所提升。这也就说明,教师许多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要在师幼互动中完成。

三、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问题

(一)师幼互动的形式单一,只将固有知识传递给幼儿

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慷慨激昂地讲了一节课,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的脑海里就浮现了另一幅画面:一只鸭子在河里被迫仰着头,岸上有个人一直往它嘴里塞食物,这只鸭子一直在挣扎,摇着头,可是岸上的人就当作没看到,一刻不停地往鸭子的嘴里塞……其实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现状,当然在幼儿园的幼儿也是这样,因为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没有一定的知识,没有养成成熟的三观等,教师就会认为幼儿什么也不懂,所以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就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会和幼儿进行互动,但大多数是教师将知识和一些生活必备技能告诉幼儿,让幼儿照着做,或者让幼儿记住,教师不会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方式,让幼儿开心地学习这些知识和生活技能。就比如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如果有幼儿不遵守一日常规,教师就会把这些幼儿拉出来,单独对他们讲要遵守规矩,做好一日常规。

(二)情感互动少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是死板地把知识讲给幼儿听,这样不加情感的教育方式的教育质量极低,虽然幼儿年龄小,但他们能分别出来谁对他好,所以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时候,也要加入感情,加入了情感的互动教学,幼儿会更愿意去学习,他们也会觉得更有趣,学习起来效率也就更高了。当前所出现的现象具体的情况就是很多幼儿园的教师仅仅将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只是任务完成了以后,和幼儿之间的感情也将会随之消散,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幼儿的成长的,甚至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很多教师因为抱有这种心态,所以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比较急躁,失去一定的耐心,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会对待幼儿非常的严厉,严厉的态度将会使得幼儿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非常的小心,畏首畏尾,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卑的不良心态。当然这种互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是违背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的,也是不履行教师职责的具体体现。

(三)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

在我国传统教学的模式中,在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当然,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也不例外。由于幼儿年龄过小,身体和心理各方面都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幼儿对于社会不了解,教师很容易就认为幼儿什么也不懂。老师这样的心理,就会导致教师在和幼儿进行互动的时候,两方不平等,就容易导致在互动中,教师说什么,幼儿就要听什么,幼儿失去了他原本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也就体现不出来互动的意义,这也就相当于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互动,就不能被称之为互动,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且这样容易破坏幼儿与教师之间和睦的关系,这样也就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要丰富自己的语言

因为教师面对的交流对象是3 岁到6 岁的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对着这世界还不熟悉,他们更加喜欢有趣的东西,生动的东西,而不是一些枯燥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和幼儿互动中,一定不要一板一眼地在那一直说,这样提不起幼儿的互动兴趣,还容易扰乱课堂纪律,使互动效果变差。教师在和幼儿互动的时候,一定要丰富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有趣、形象,必要时还可以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做引子,引出教师想讲的话题,然后让幼儿自己说,这样互动的效果会更好。

(二)发挥幼儿互动主体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之一就是在互动中,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所以解决方法就是教师要重视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作用,不能在互动中,自己一个人讲,让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互动肯定就是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上,然后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愉快地交流。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尊重幼儿,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互动,效果才会更好。在幼儿的内心中,教师具有比较大的权威,因此教师想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出师幼互动的作用,展现出他们最为真实的样子。

(三)接纳和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幼儿也是富含情感的,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不能只是对幼儿冷漠地传授知识,要更加真心地喜欢幼儿,去照顾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要对他们有耐心,他们年龄小,不懂事,教师就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去引导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地去教导他们,这样幼儿也就能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也就会更加信任教师,那么,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就会更加轻松,更加愉快,这样的效果也会更加的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一定要注意上文提到的那些容易出现的错误,然后要时刻都要记得师幼互动的目的。根据目的,教师可以策划多种师幼互动的模式,比如一个小游戏,一个小故事等,还可以是一个讨论,教师可以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开展,需要幼师及幼儿园领导充分结合小班幼儿游戏活动需要,及幼儿认知形成需求,为幼儿创设符合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环境及必要情境。因此,遵循何种区域游戏环境创设指导策略,成为众多幼儿园小班幼师展开教育环境建设,及教育活动开展的开始环节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幼师自身认知,浅略分析幼儿园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教育;游戏环境创设;教育策略探究

幼师有效为幼儿划分区域活动空间,为幼儿提供各类幼儿参与活动中应用的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参与过程中,自主选择区域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参与实践接受幼师指导、获得情感体验、形成必要认知、掌握基础技能。但是当下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环节的构建不够科学,需要一定的指导策略成行,并实施于区域游戏环境构建过程中,才能保障幼儿园小班游戏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顾及幼儿感受,给予幼儿合理视觉刺激

幼儿成长过程中,后天视觉刺激奠定幼儿认知世界的各种意识形成基础。轻忽对幼儿的视觉刺激,势必影响到幼儿看的品质及良好观察能力形成。因此幼师在幼儿园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环境,需要首先幼师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基础,及其行为背后的依托。幼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环境建设,不仅需要从象征性的物象描绘表达物品应用展开,更应该拓展到幼师在教育幼儿开展活动中的简单动作等范圍,让幼儿开始运作的视觉系统,接受大量有效刺激,实现自身认知与外界事物的联结。

例如,幼师针对小班进行的“过年啦”教育主题,选择创设过年集体庆祝活动为主题背景,选择幼儿们喜欢的灯笼贴对联贴画,其主题目标是让幼儿了解过年时人们和谐的氛围、构建的场景。幼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环境创设时,能够将飞眼前物体和事件的视觉记忆产生关联,将二维平面绘画类等事物作为幼儿初期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凭借资料。再如,幼师围绕“娃娃家”主题构建小班幼儿区域游戏环境时,为幼儿提供了以“家和家人亲近”“父母长辈”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张贴资料,并满足了幼儿在参与活动中的视觉刺激需求。其次,教师对区域游戏环境墙面中贴画作的高度进行了设置,让幼儿能够实际观察,以利于幼儿理解其意义,并且墙面环境内容丰富,图画搭配适宜足够吸引幼儿观察阅读。此外,对于任何绘画作品及产品的张贴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材料要求,能够给幼儿提供安全保障。

二、落实儿童本位,完善物质环境创设

幼师在区域游戏情境创设期间,需围绕游戏活动参与的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将儿童本位理念落实到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中去。这样幼师就会在平时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及时发现幼儿对游戏环境的需求,从而能够为幼师完善区域游戏环境内的物质资料提供重要参考。其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儿童本位理念产生深刻认识,将幼儿至于游戏环境应用的主人公地位,考虑区域游戏情境的物质资料填充。

例如,幼师在结合区域游戏活动开展实践经验基础上,发现幼儿在得到安全保护的情况下,主动结合自身情绪参与到区域游戏活动,并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展现幼儿积极参与态度,才是幼儿的真正游戏教育活动参与需求。因此,幼师对区域游戏环境物质的设计与填充,结合幼儿的实际参与活动特点,首先划分语言表演区、阅读区及实践活动区,并在游戏活动区域填充软性家具,其他区域填充必要的展台和绘画类阅读资料。

三、建立管理评价体系,实时管控游戏环境

幼儿园领导及幼师对区域游戏情境创设的成果进行实时管控,不仅包括保障幼儿在利用区域游戏情境资料展开阅读和认知时的安全,更是对儿童本位理念实践于区域游戏环境应用的实践贯彻落实行为。幼儿园里领导及幼师对区域游戏物质环境进行管控,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认知水平,更能促进幼儿园长的办学理念,不断得到发展,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小班建构区游戏环境创设的指导策略。

例如,幼师为激发幼儿兴趣主动构建游戏主题的区域游戏环境,并填充幼儿喜欢的玩具。幼师采用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的形式,因此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而部分幼儿的占有欲以及表现欲较强,他们不仅能够参与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更能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行为表现,使得幼儿过度表达自身在区域游戏环境中的需要,因此影响了区域游戏环境物质构成合理性及完整性。幼师在发现此类情况后,同幼儿园领导共同商讨,解决通过改善只注重创设不注重结果的局面,最终幼儿园领导园长及幼师能够以更多角度实施管控区域游戏环境的使用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园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指导策略分析,是幼儿园小班幼师及幼儿园领导在落实儿童本位理念基础上,顾及幼儿感受,结合幼儿利用视觉认识事物的特点,遵循游戏环境创设中给幼儿视觉刺激的基本原则。同时,幼师需要根据幼儿游戏实际操作,需要完善区域游戏环境的物质设计及填充。最后,幼儿园领导及幼师需要共同维护区域游戏环境,在区域游戏环境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幼儿园小班建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所遵循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莉. 角色游戏环境材料创设理念与行动的比较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9(05):54-58.

[2]刘侃. 幼儿园班级游戏环境的创设[J]. 才智,2017(01):142+144.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形体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的幼儿园普遍开设舞蹈教育。很多的幼儿在小班阶段就接受了舞蹈形体教育。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中,对小班的幼儿开展形体教学,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形体教学是舞蹈学习的必经阶段。在形体训练中,要结合音乐进行身体活动,以舞蹈中常用的基本姿态为主,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塑造优美的形体,同时还起到健身的教育,是幼儿阶段重要的审美教育。该论文针对幼儿园小班形体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 小班 形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145-02

从目前的幼儿园小班舞蹈形体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对幼儿的自身生理特点以高度重视,加之训练缺乏系统性,部分幼儿的形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塑造,甚至导致韧带拉伤等症状。要使幼儿园小班形体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发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就要规范幼儿活动姿态,在形体教学中对幼儿正确引导。

1 在幼儿园小班形体教学中要对幼儿的好动特性充分利用

幼儿天生好动,只要是新奇的事物,就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在对幼儿园小班幼儿开展舞蹈教学中,就可以对幼儿的这种好动欲望充分满足。形体教学比较规范,令幼儿感到枯燥,如果是新动作,幼儿还会认真学习[1]。但是,幼儿对事物缺乏持久力,如果不断的重复,就会使他们失去耐性,不再认真学习。特别是诸如“开跨” 动作,幼儿会感觉到有些痛感,就更不愿意参与到训练中。要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形体训练兴趣激发起来,可以采用模仿教育的方式,将幼儿的生活内容融入到舞蹈形体训练中[2]。

比如,幼儿对“大嘴吃食”的动作比较熟悉,在每一段音乐响起时,就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吃葡萄的动作、吃棒棒糖的动作。这些动作都出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内容,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而且很多的幼儿乐于参与其中。采用这种模仿日常生活内容的动作,可以达到舞蹈形体训练的目的,而且使得新团体训练更为童趣化。

小班幼儿在接受舞蹈形体训练中,其对训练的兴趣对训练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屈膝动作中,舞蹈教学可以学小兔子的样子,让幼儿学习兔子跳。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地掌握了屈膝的形体动作。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讲授每一个舞蹈形体动作的同时,都要根据动作的特点设定模仿情节,让幼儿模仿,使形体训练教学更为形象化,幼儿对动作心领神会,就会乐于参与其中,且按照舞蹈教师的指导动作到位。

2 指导幼儿通过表演角色掌握形体动作要领

幼儿普遍喜欢表现自己。在幼儿园小班形体教学中,可以设定表演场景,让幼儿一展表演的才华,不仅使幼儿乐在其中,而且还达到了形体训练的效果。比如,在幼儿园小班形体训练中有“马跑”的动作,属于是组合性的形体舞。舞蹈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大草原”的情境,为幼儿塑造“大草原”意境,让幼儿想象自己就是一匹小马,置身于大草原中。之后,告诉幼儿:“你们就是大草原中的小马,有的小马正在奔跑,有的小马在与同伴嬉戏,有的小马饿了,在寻找嫩草吃。”舞蹈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并随着音乐的节奏模仿跑马的动作、与同伴嬉戏的动作和寻找嫩草吃的动作,让幼儿自由模仿[3]。

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还要即兴地念着儿歌,比如“温暖的阳光下,马儿外面跑,吃着青青草,晒晒阳光好。”舞蹈教师一边说着儿歌,一边学着小马奔跑,让幼儿也模仿奔跑。舞蹈教师的示范动作惟妙惟肖,在多媒体塑造的场景中,配合不断变化的音乐节奏,就会让幼儿真正地感觉到是在大草原中,并兴致盎然地跟着舞蹈教室学着马儿的样子奔跑,一些跑累了的幼儿就会边吃草、边休息。当音乐的节奏快,就是马儿在奔跑;当音乐的节奏逐渐放缓,幼儿就可以慢走,也可以休息;当音乐的节奏大幅度变化,就说明马儿在跳跃着。幼儿就学习小马跳跃的动作。如果幼儿的动作不到位,舞蹈教师就问:“难道小马的脚伤到了吗,怎么走路抬不起脚呢?”此时,幼儿就知道自己的动作不到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更为努力使动作做到位。

3 对幼儿的舞蹈形体动作进行启发性讲解

幼儿在接受模仿训练的时候,都是先模仿动作,然后逐渐地投入到思考中。教师的示范动作不仅要准确,还要具有美感。特别是相对复杂的动作,更要让幼儿看到舞蹈教师的动作更为优美,然后想象自己模仿教师的动作,也会像舞蹈教师那样美,就会积极地按照舞蹈教师的指导投入到模仿训练中。

舞蹈教师在示范动作的过程中,要按照正常的训练速度示范,让幼儿对整个的动作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有助于将幼儿模仿的兴趣激发起来。为了让幼儿了解动作的细节部分,就需要二次示范的时候,将动作的速度放慢,动作的关键环节,要对幼儿进行启发性讲解。此时,舞蹈教师要让幼儿的训练姿势定位,然后对每一名幼儿的动作予以纠正,之后让幼儿再重复一遍。在指导动作的过程中,就要让幼儿认识到预备姿势的时候要腰部挺直,脖颈尽力向上伸,目向前方,之后按照舞蹈教师的指导动作。舞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做到语言表达简单,动作指导到位,同时还运用比喻的方法让教学内容更为生动一些[4]。

比如,“交替勾绷脚”的动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将两只脚比喻为一对好朋友,并配合这个训练动作编写儿歌,“一对好朋友,永远在一起,走路一起走,你走我也走。”在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音乐节奏要慢一些,动作也要慢一些。教师还要对动作的细微之处进行详细讲解。在比较难以掌握的动作环节,教师就需要喊口令对幼儿进行规范教学,“一二三四”是常用的口令,引导幼儿不断地重复动作,同时幼儿还要注意观察幼儿接受训练的态度和情绪。如果幼儿已经产生了懈怠等情绪,不愿意跟随着教师的口令动作,教师就要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动作训练中,教师要对幼儿予以更多的鼓励,让他们自信地完成动作,对动作的规范不必要苛求,重要的是让他们对形体训练产生兴趣并乐于参与,为后续的训练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中的小班幼儿,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小班幼儿开展舞蹈形体教育,要考虑到幼儿生理条件,可以让幼儿的脊柱、上肢、下肢、大肌肉和小肌肉都能够在训练中得到充分的伸縮,使幼儿的形体更加优美而且柔韧更强,有助于幼儿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唐颖洁,罗超英.对幼儿形体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4):8-9.

[2] 高祥.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 王小斐.幼儿园舞蹈形体课教学的初步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4(1):47.

[4] 周隽.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12.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摘要: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習惯具有比较重要作用,并且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组织一些游戏活动等,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并有效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生活习惯培养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教师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需要注重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该具有的能力与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提高关注幼儿身心健康、生活能力与生活习惯等方面培养的重视度。因此,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身心成长的启蒙阶段做好基础的教育工作,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与生活等综合方面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在成长时期养成健全的人格等,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园小班阶段的教育质量。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幼儿在家里面大多都是受着父母的百般呵护,大多数家长在家中都有哄着幼儿吃饭或者喂饭的习惯,这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为幼儿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开展幼儿小班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幼儿在用餐过程中出现不会用勺子或者是把饭撒出来等各种现象,甚至一些幼儿会产生挑食、偏食等现象。所以,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位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必须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或者开展以“喂小动物”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到正确使用勺子等餐具的方式,并且将一些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不好的现象或者很好的现象拍下来,制作成照片的形式让幼儿欣赏,如此一来能够使幼儿体会到良好的进餐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到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在幼儿进餐过程中引导幼儿不偏食、不挑食。最后,教师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不应过分催促或者赶时间,提醒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要做到细嚼慢咽,并且引导幼儿不要出现边吃边玩的现象,帮助幼儿摆正坐姿来完成独立进餐,使幼儿能够愉快安静的进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使幼儿能够灵活掌握到使用餐具的方式,并且是幼儿能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学质量。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以往的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够更好的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但是幼儿园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幼儿通常出现不愿独自睡觉或者在睡觉过程中不愿脱裤子或者鞋子,甚至一些幼儿由于不喜欢午休而出现哭闹、不肯上床睡觉等情况。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小班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使幼儿能够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情况与充沛的精力,如此一来,才能够使幼儿更好的参加各种幼儿园的活动。

例如,教师在进行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导致其精神状态不佳。所以,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到班级中每一位幼儿的睡眠情况与睡眠习惯,并且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睡眠时间安排。然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睡眠环境的过程中做到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的睡眠,引导幼儿在午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说话轻、动作轻,并且帮助幼儿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最后,教师还需要做到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配合,幼儿周末在家时要做到让其按时进行午睡,如此一来才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由此可见,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且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完成共同配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能够做到及时饮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合理的引导幼儿饮水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体健康,但是小班的幼儿通常不会主动饮水或者容易出现经常洒水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存在的这一现象,并针对这一现象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例如,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幼儿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在口渴时及时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水杯,并且这样还可以逐步培养幼儿养成经常饮水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儿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水杯,在幼儿接水时教师应该在饮水桶旁边及时帮助幼儿,从而有效保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充足的饮水量。由此可见,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并且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水杯喝水,避免出现洒水等情况,从而有效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睡眠、饮水等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以此有效提高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琚莹.小班幼儿午睡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教育观察,2018,7(24):62-64.

[2]陈文清.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37-38+93.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探究

摘要:为了打好幼儿语言学习基础,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就应该开启早期语言教育,而其语言教育的主要教学表现形式就应该是阅读教学。本文结合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这一话题,着重探讨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与阅读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语言教育;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幼儿园小班;内容选择;教学实施

在幼儿早期就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格外重要,因为它能同时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阅读理解能力。为此,幼儿园小班开启阅读教学活动成为关键,教师应该首先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以实现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开启。

一、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研究

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心智、学习能力、注意力等等各个方面都尚显稚嫩,所以在为他们选择阅读教学活动内容时一定要做到谨慎,契合他们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于他们学习成长的内容。这里就简要研究两点内容。

(一)所选择教学活动内容贴近生活

幼儿园小班幼儿最需要生活化、激趣化的教学内容,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心智水平与天生强烈的好奇心,为此,教师应该把握住小班幼儿从咿呀学语到规范用语的关键过渡期。在教学初期,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为幼儿选择阅读教学活动内容,即选择正确的语言内容,它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及认知经验出发,注意所选择内容的丰富性与易理解性。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白小班幼儿是情绪化、善于模仿且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所以教师所选择的阅读语言内容也应该更稀奇、更有趣味性、更新颖且更能吸引幼儿注意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化教学与兴趣化教学相互融合,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所选择教学活动内容注重交流沟通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学习环境,所以针对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很重要,要引领幼儿融入到幼儿园的同伴关系中并形成有效交流沟通。为此教师应该为他们选择一些具有互动性且同时具有阅读感觉的儿歌或绕口令,保证其中词汇语言简单且朗朗上口,比如说《三条鱼》这首儿歌就非常适合诵读以及表演等综合教学形式。该儿歌句型简单,总共只有三句话组成:“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在一起。”这三句话是典型的排比句且具有押韵特点,结构相同、阅读起来相当顺口,非常适合幼儿学习记忆,同时也容易激发小班幼儿的学说热情。在教师引领阅读过程中,幼儿就能基本掌握这三句儿歌,并逐渐对上节奏唱出来,这就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儿歌阅读学习能力。

二、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教学实施过程

在为小班幼儿选择了阅读语言教学内容后,教师就应该正式引导幼儿展开教学。下文就以《三条鱼》为例展开儿歌学唱阅读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其中教学要点。

《三条鱼》的阅读语言教学流程:

教师要围绕《三条鱼》教学活动目标、教学内容与实施过程分析教学有效性,并提出以下阅读语言教学活动流程。

首先,带领幼儿观看鱼缸中的小鱼游来游去切入儿歌学习主题,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动态展示小鱼游动动态视频,也可以为幼儿真实展示鱼缸小鱼游动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幼儿参与到观察小鱼的先期启发教学活动中,了解多条小鱼的不同动向,然后体会它们的动作表现甚至是情绪状态变化。

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诵读儿歌《三条鱼》。首先教师会作出示范诵读,然后引导幼儿诵读,最后要求幼儿跟随自己动作共同表演学习该儿歌,同时为幼儿分组带领他们一边诵读一边表演。例如邀请三名幼儿分别扮演三条小鱼。动作可由幼儿自动设定,不设任何限制。

最后,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演唱儿歌《三条小鱼》,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在最初的阅读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解说三条小鱼的不同动作与情绪,用语言引导幼儿观察,同时结合观察结果与儿歌《三条鱼》自主阅读,同时进行口语表达,评价自己所看到的、所读到的三条小鱼的所有动作和情绪变化。然后再结合多种教学形式例如诵读、表演、歌唱、游戏等等深层次诠释《三条小鱼》,做到教学层层深入,多向展开。

三、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几点建议

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强化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语言阅读教育,凸显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其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通过一日生活中的不同时段、不同活动场景引导幼儿进入阅读教学活动氛围。同时也要为幼儿展示并教学他们感兴趣的语言教学题材,例如儿歌、游戏、诗朗诵等等,让他们愿意主动展开交流,并强调语言阅读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不断加深幼儿对于语言阅读的理解,由此丰富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活动。

第二,教师本身也要提升专业素养。因为教师是教学者,也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所以他们应该深刻了解针对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都蕴藏怎样的关键要素。还以《三条鱼》这一儿歌诵读歌唱教学为例,教师就应该突破传统中相对单一、重复的儿歌教学固定模式,而是像上文一样利用范读、引导表演、游戏等等形式让幼儿感知《三条鱼》中的關键语句,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并乐在其中。

四、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方法有很多,本文简单介绍两点,希望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并时刻反思,创新教学模式,突破固有教学窠臼,为小班幼儿带来丰富的早期阅读学习活动体验。

参考文献:

[1]赵芳芳.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4(18):59-60.

[2]倪梦杰.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的探索——基于H市某幼儿园中班的行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结束语:

以上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精选15篇),本论文将聚焦于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教育实践,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自身经验的总结,深入探讨幼儿园小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旨在为提高小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幼儿园小班教师论文(精选15篇)

赞 (0)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