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给大家推荐关于铁路论文范文大全3000字-2000字左右的论文,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聚焦于铁路领域,旨在深入探讨其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
铁路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难点与解决措施
摘要:本研究围绕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组织管理难点进行探讨,旨在识别并解决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是确保铁路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环节,其中涉及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如时间安排合理性、协调多部门工作效率、技术标准统一等方面的困难,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强化跨部门沟通和合作,以及优化技术流程,可有效提升联调联试的组织管理效率。此外,本研究还建议建立更为全面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词: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技术挑战,解决措施
引言: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核心部分,对推动区域经济和改善社交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显著缩短了城市间的旅行时间,还促进了货物的快速流通,提升了经济效率。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铁路也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基础设施。联调联试阶段是确保各系统协同工作、满足安全和效率要求的关键,通过模拟运营条件,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保证系统的商业运行。尽管如此,高速铁路项目的组织管理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分析和实践观察,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项目成功率的策略。
1组织管理的核心挑战
1.1结构复杂性
在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过程中,一个显著的挑战是项目的结构复杂性。高速铁路项目往往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合作,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专业。此外,项目团队通常包括来自不同公司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这种多元化团队的协调和管理,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的关键。因此,高效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责任分配对于管理这种复杂性至关重要。
1.2沟通与协调
在多专业、多组织的项目团队中,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信息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正确的人员。任何沟通不畅都可能导致误解或错误,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定期的协调会议是不可或缺的,以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最新进展和任何潜在问题有清晰的了解。
1.3决策与执行
高速铁路项目的联调联试阶段需要快速且准确的决策。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能够迅速响应突发事件,并做出有效决策。这要求团队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判断力。同时,决策后的执行同样重要,这需要团队成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为此,建立一套清晰的决策流程和执行机制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2技术与管理的交叉点
2.1系统整合的难题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一个主要技术挑战是多个独立系统的整合。每个系统—无论是信号系统、动力系统还是车辆控制系统—都拥有其独特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这些系统必须无缝整合,以确保铁路网络的安全和高效运行。组织管理在此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精确协调各个技术团队的工作,确保所有系统的兼容性和协同工作能力。此外,系统整合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还需要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过程,以确认整个铁路系统的综合性能。
2.2技术更新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引入为高速铁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最新的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极大提升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但同时也要求项目管理团队不断更新其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这些技术变革。组织管理需要灵活应对这些变化,及时调整项目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技术更新能够顺利集成到现有的项目管理流程中。
2.3接口管理的重要性
在高速铁路项目中,不同系统间的接口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接口问题往往是技术故障的主要来源之一。项目管理团队必须确保所有系统接口的明确定义和正确实施。这包括制定详细的接口文档,进行严格的接口测试,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监控和优化接口性能。良好的接口管理不仅可以减少项目延误,还可以避免因系统不兼容而导致的重大安全问题。
3风险管理与优化
3.1风险识别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阶段的风险管理始于对潜在风险的准确识别。这一过程涉及对所有可能影响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风险识别不仅包括技术和操作风险,还包括法律、环境和市场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需要团队具备全面的项目视角和深入的行业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的挑战。
3.2风险缓解策略
在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后,项目管理团队必须开发和执行详细的风险缓解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旨在降低风险的可能性,还要减轻风险发生时的影响。有效的风险缓解措施包括为关键设备设计冗余系统,以增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防止单点故障对整个项目产生致命影响。此外,团队还需制定全面的应急计划,确保在出现操作失败或其他不可预见事件时,可以迅速有效地响应,最小化损失。这些计划和策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团队成员间的良好协调以及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更进一步,项目管理团队应定期回顾和更新风险管理策略,以适应项目进度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所有措施都能针对最新的风险景观发挥作用。
3.3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在风险管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要求项目团队对项目进展和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团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以适应这些变化。这种动态的风险管理过程涉及到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根据实际反馈进行策略优化。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项目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整体的韧性,还促进了团队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和成长。每个项目的经验都被详细记录和分析,从而为未来的项目管理积累宝贵的知识。此外,持续改进还帮助团队识别和修正潜在的弱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适应,确保风险管理策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4组织文化与团队合作
4.1 组织文化的形成
高速铁路项目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和管理的有效性,还极大地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可以激励员工投入更多的热情与创造力,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为了建立这样的文化,领导层需要明确传达公司的价值观和期望,同时通过各种团建活动和培训来强化这些价值观。此外,公开透明的沟通风格和公正的奖励机制也是形成积极组织文化的关键元素。
4.2团队合作的强化
在高速铁路项目中,团队合作是完成复杂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基石。强化团队合作需要从团队构建和管理的多个方面着手。首先,确保团队成员具有多样化的技能和背景,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其次,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工作坊,不仅有助于同步信息,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后,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开放交流,确保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这样可以增强团队的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沟通机制的优化
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任何项目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和管理层级复杂的高速铁路项目中更是如此。优化沟通机制首先需要确保所有关键信息都能快速准确地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这可能包括建立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如项目管理软件,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准确传递。此外,定期的项目审查会议和进度报告也是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对项目的最新动态有清晰理解的有效方式。
结论: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组织管理挑战,强调结构复杂性、沟通协调、决策执行、技术与管理的交叉点,及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明确了高效的组织管理对项目成功的关键影响,为高风险和技术密集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实用建议。研究还展望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优化管理流程的未来方向,以及跨文化合作的管理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新视角和潜在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张锋.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铁路,20×17(5):18-21.
[2]魏亚辉,巍然,戎亚萍,等.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标准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2):55-59,69.
[3]国家铁路局.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 10461—20×19[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
铁路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绿色铁路理念下铁路规划问题研究
摘要:了解了“绿色铁路”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铁路的评价体系。重点讲解了铁路建设与环境的关系,以此指导我们在铁路规划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实现铁路规划、施工、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铁路; 环境保护; 规划设计;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迅速,但我国在铁路建设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尚不明确,铁路规划中的环境评价体系还需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铁路规划),将“绿色铁路”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及运用,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的研究重点之一。通过绿色铁路的理念,结合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去分析铁路规划选线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绿色铁路选线”的发展。
1 “绿色铁路”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绿色铁路的概念为:以环境价值为尺度,运用各种绿色技术,在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快捷、高效的条件下,不断减小铁路及配套设施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铁路。[1]绿色铁路是建立在环境价值尺度之上的铁路建设理念。以此构建铁路运输体系,会让人们在体验绿色铁路带来的好处同时,形成保护环境的行为意识,促进社会进步,刺激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 绿色铁路的评价体系
铁路建设项目建立之初,需将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全部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对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非绿色”因素及发生原因,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以利于铁路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为以后的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2.1 绿色铁路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绿色铁路评价体系的建立,应注意“绿色”的内涵(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和能源),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遵循科学、系统、稳定、可操作的原则,考虑能源、经济、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绿色铁路评价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2.1所述原则,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去分析。
2.2.1绿色铁路评价之资源指标
铁路工程项目主要仍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建设过程中应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匹配,节约各种资源,诸如耕地占用率、水土保持指标、动植物保护指标、生态敏感地区(如湿地、自然保护区、文化古迹、风景名胜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这要求铁路规划时就因该综合考虑,能避免就避免,无法避免则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文物的有效保护。
2.2.2绿色铁路评价之环境指标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因此在绿色铁路的评价体系中,需对该方面进行评估和衡量,诸如能源消耗、气体排放量、污染治理措施、绿化面积等,形成标准化的数据进行评估,以消除无指标、无规格对评价的影响。
2.2.3绿色铁路评价之经济指标
在市场机制下的铁路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资金、成本等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建立一个明确的指标,可以直观的获得二者的对比,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2.4绿色铁路评价之社会指标
该指标应重点强调铁路建设对政治和文化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带动区块经济发展及文化建设,加强各地区的交流等。这要求我们在规划时应结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统筹协调,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服务于社会。
以上各指标的建立及规格的标准化,能够较为客观的评价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优劣,绿色铁路评价体系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层次繁多,判断指标部分模糊的综合性的问题评价体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实际案例实际分析。
3 环境评价对铁路规划的影响
3.1铁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铁路工程建设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工程本身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包括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灾害避免等问题[2],很少考虑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后续的次生灾害。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时间的不同,它对环境的影响也会不同。
3.2铁路规划环境评价的基本内容
如3.1中所述,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铁路规划过程中需增加环境评价,以此做好选线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设计。
这要求我们,贯彻环保选线选址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及干扰,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规划阶段做好设计及规范,明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或减缓对环境的破坏。铁路运行阶段做好监控,及时维护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
铁路规划环境评价应从环境现状、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结合工程内容及施工特点分析,建立适合本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3]
当前国土在了解绿色铁路理念下展开的适度规划调整
4.1强化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了解了绿色铁路的理念之后,国土规划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其中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根据铁路建设的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来建立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其中主要是依托“两屏三带”为主体的陆域生态安全格局,来进一步的保证在铁路区域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同时尽可能的将铁路建设在远离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的其他区域之中,进而来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而且在建立新的铁路中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国家实施更加严格的区域产业环境准入标准,提高各类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城镇化、工业化和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准入门槛。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土规划中国家提出了要逐步的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的体系,同时为了适应多中心网络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需要,加快建设国际国内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配套衔接、内通外联、覆盖广泛、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中,要加大对铁路网的建设有完善力度,加快高速铁路、区际干线、国土开发性铁路建设,积极发展城际、市郊(域)铁路,完善区域铁路网络,优化城镇密集区交通网络。并且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绿色铁路的理念,一定是通过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对铁路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测考察与分析,到20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0万千米以上。
4.3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一是“贯彻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并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方向”。这一原则明确了铁路规划建设首先应服从国家战略,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二是“根据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总体要求,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这一原则体现了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本系对铁路发展提出的要求。三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主要考虑铁路发展面临着环境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应走集约发展道路,避免粗放型增长。
5小结
通过环境评价分析,我们了解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基于以上影响,我们分析了铁路规划中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绿色铁路”的理念,做好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防护及监控,实现铁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风,杨立中,罗洁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铁路”系统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07(5):43-46.
[2]杨立中,梅昌艮,贺玉龙,等.绿色高速铁路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C], 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10:1175-1178.
[3]朱正清.重视规划、强化设计环保理念,建设绿色和谐铁路[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8(8):1-5
铁路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铁路通信设备中铁路通信电源的应用分析
摘要:近年来,铁路部门制定了铁路通信电源的设计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加强了铁路通信养护技术的管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通信供电的维护管理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铁路通信设备;铁路通信电源;
铁路信息电源是铁路工程及其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它的电源出现任何问题或者故障,就会直接导致整个铁路系统出现瘫痪的现象,降低其整体工程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这可见通信电源的主要性和重要性,将主要介绍铁路信息电源的含义以及现状,阐述主要的维护办法,分析具体应用的问题。
一、铁路通信电源的含义与现状
1.铁路通信电源的含义。我国目前拥有的铁路通信设备主要有:局内高压或低压的变电站设施、整流设施、自备油机发电机组、交流配电设施、蓄电池组和交流市电引入线路等。另外,我国的很多铁路通信设备上,都有配备相关的板上电源。我国如今比较经常使用的通信电源主要有两种,交流供电电源与直流供电电源。因为铁路通信设备逐渐的趋于交流和直流这两类的供电类型,所以,目前的铁路通信电源同样能够由此进行直流和交流电源之间的持续性的供电,而蓄电池可以科学有效的,保障这两种类型的电源进行连续的供电。
2.铁路通信电源的现状。作为一个单独存在的供电设备,铁路是由外供直流供电设备和交流供电设备两部分组成的。铁路通信电源的设施包含了直流变换器、蓄电池组、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交流市电引入线路、高压低压变电站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系统共同组成。这些强大的系统给铁路通信的电源室、传送室和铁路站点通信机械室等通信系统提供了电源的输送,保障了铁路通信电源的运行顺利。铁路通信电源的交流电源共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从铁路的配电所、铁路的变电站、铁路专用电源或地方电源进行传输的交流供电,而另外一部分是由自备的发电电源提供的。在铁路的通信传输室中,都配有固定的发电机进行供电,铁路站点的通信机械室则是四个机械式配备一台发电机。
二、铁路通信设备的主要维护办法
1.定期护理电池组。针对于蓄电池的电池组是由很多个电池来进行共同组成的,对于它们的组成和使用往往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然而有些电池不符合要求,并且在平时要经常对这些电池进行相对于薄弱的电池维护以及修复,保证电池的整体质量能够达标。
2.科学管理电源的开关。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蓄电池一直处于比较复合的状态,就会导致充电过度。这种状况下就会加速水分的流失,并且压力也会变大,减少他们的使用寿命和时间,同样如果一直处于电量不足的状态下,就会弱化电池的反应能力,导致它的质量也会下降,所以在平时我们应该对他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修复,让他始终处于饱和的工作状态之下。
3.建立应急措施提高技术水准。对于设备的维护以及修复应该采用模块化以及热插拔是这样才能够更快的维修。在日常的维修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些主要的应急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快更准的供电,并且要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从各方面进行提升,另外还应该集中的推广维护的体制实行主要的监管制度,这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的走向,并且是现代的通信网络中所要达到的需求。对于实施集中的管理还有集中的维护,都是对电源设备的智能化要求,以及标准化要求,这样才能够逐步的进行实施,做好更合理的准备。
4.合理的设置电压。针对于浮充的电压需要设置在一定的标准之中,如果电压的设置问题过高蓄电池的压力就会过大,这样就会容易损坏蓄电池,如果设置过低则会使蓄电池处于缺电的状态,容易影响在今后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现象。
5.日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对铁路通信电源进行维护时,容易发生漏电的情况,所以,进行铁路通信电源维护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人身安全的重视,按规定和要求进行电源的维护。在维护时还要保障铁路通信电源的整个设备中整流器的工作情况,电源的指示灯要及时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存在问题,整流器的情况如何,有没有实现均流等。
三、铁路通信电源在铁路通信设备中的运用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国家通信水平的逐渐提高,光缆数字通信系统和数
字分插设备在我国铁路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信电源技术也在进行不断的革新。综合分析我国铁路交通情况可以知道,我国铁路中间站的数量繁多,并且大多数中间站都分散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再加上甲流电压具有波动范围较大的特点,其供电效果很差,我国铁路通信过程中常出现频繁停电的现象,国家的铁路通信电源维修技术也很薄弱。为有效解决我国的铁路通信问题,首先必须将铁路通信电源中的交流供电改造成知动闭塞电源,并设置好备用的电力贯通线,这样才能在改善铁路通信电源交流供电可靠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交流供电的质量。
另外,还要对铁路中间站的电源柜进行不断的研制,实现其对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的目的。一般来说,铁路中间站作通信用的电源柜都包括直流配电单元和交流配电单元,并且还包括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和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这些设备在通信电源柜中的集成才能有效保证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供电。由于铁路通信过程中,两次交流停电的时间具有不可预见性,铁路通信部门必须安排专门的值守人员,在出现交流停电情况后,相关区域的维修人员必须在八小时之内携带激动是发电机组到故障现场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蓄电池组的低电压预告值进行合理的设定,设置能自动发出可闻可见警告信号的模式,以便在蓄电池不能供电钱感到现场进行故障排除。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铁路中间站电源柜能够有效满足铁路中间站通信设备的基本需求,其入网检测投入使用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实现我国铁路通信的安全可靠目标。
五、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发展,对于高速铁路的电源发展技术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一个项目,根据他们的快速发展将我国电源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实现高效率的,另外对于通信电源采取智能化的网络监管方式,完成各种管理平台的数字化控制。通过这些技术还可以实现绿色的生产和高效率的发展,同时我国高速铁路的信息系统发展的越来越好,并且在发电的要求下,和监理控制下,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模式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针对于我国高速铁路通信过程中的高速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就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不断的吸取教训,意见梳理知识体系从各个方面来进行规范以及维护自身的产品都要求来不断完善我国高速铁路通信行业的发展,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着更加夯实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电源会向智能化和环境友好的方面进行发展,该行业的发展才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总之,做好铁路通信工作中的每一步维修计划,以及保证他们进行良好的运行,才能够更加高效的保证他们的供电质量。针对于管理人员就应该恪尽职守,对于他们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负责,并且针对于每一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具体化的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铁路通信电源正常的工作,有效提高电源工作的可靠性。此外,根据一些部门的要求要及时的定制和更换一些体制现象,并且安装更加可靠的通信电源,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通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国.浅谈铁路通信设备中铁路通信电源的应用.20×18.
[2]王华平.铁路通信电源在铁路通信设备中的应用研究.20×19.
铁路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标志性产物,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的特点,深入探讨了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影响,希望对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运输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设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两年我国铁路货运需求发展迅速,导致铁路运输供不应求,铁路运能和运量矛盾突出。高速铁路的出现,为我国铁路运输提供了全新的运输模式,它不仅仅能够极大的提高我们的铁路运输量和运输效率,也为减轻整个物流业的压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高速铁路的特点
(一)速度优势明显
相比于公路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高速铁路的速度优势十分明显。首先,高速铁路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对于以往的长途运输的时间来说,高铁可以极大的缩短运输时间,另外,高速铁路运输可以采用夜间集装、白天运输的无间隙作业 ,并不会比空运货物的“全夜航”模式速度慢。
(二)技术门槛较低
由于快递所运输的货物一般都是日用品等,大多为轻质物品。因此高速铁路运输一般只需要将座位进行简单的改造等,就可以对货物进行合适的安置和运输。
(三)列车调度统一
我国的高速铁路全部采用CTC调度系统进行指挥,实现了列车运行的全程调度的统一,极大的保证了运输的正点率。
二、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铁路运输的影响
(一)高速铁路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铁路网的质量
(1)扩大了铁路路网规模。在高速铁路建设的推动下,我国铁路网的网络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复线里程、复线比例、电气化率等指标均实现了翻番,为客货运输质量的提升准备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11.5万km,互连互通的铁路网络已经基本形成,高速铁路也已基本建设成网。一个结构完善的高质量铁路运输网络,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及增加网络流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运输方案的优化及线路的优势互补提供了条件,显示出规模效应。
(2)增强了主要通道的运输能力。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成和投入运营,形成了以高速铁路和既有线构成的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比如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主体的京沪铁路运输通道、以京广高速铁路为主的京广铁路运输通道等,大幅提升了通道的运输能力和铁路路网质量。通过高速铁路的建设,在既有线铁路网上释放并形成了大能力的货物运输通道,大大缓解了我国铁路运输长期以来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原先运能不足导致的货运产品设计单一、运输时限难以保障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3)构建了快速客货运输服务网络。高速铁路的修建大多与既有铁路线平行,并与既有线形成了大运能的铁路运输通道. 以高速铁路为主要骨架,构建了包括高速铁路、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既有线提速干线和市域快速铁路等的快速铁路网,建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成渝等城际铁路网络。这一便捷、大运能的客运服大量客流从既有线路往高速线路发生转移。货运量方面,货运量和周转量均有明显上涨,说明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既有线货运能力的释放效果显著。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铁路货运受到冲击,致使后几年货运需求不足,京沪通道货运量、周转量增幅不大。
(二)高速铁路建设大幅提高了铁路运输服务质量
(1)缩短了旅客出行时间。2004年,我国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160km/h,直达特快列车的旅行速度为119km/h。而在此后的10年间,我国铁路通过第6次铁路大提速和高速铁路建设,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已经能够达到350km/h。目前,动车组最高运营速度为300km/h,旅行速度达280km/h。高速铁路的运营,大幅缩短了旅客的在途旅行时间。旅客出行时间的缩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和出行行为,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住模式。
(2)增加了旅客列车服务频率。随着高速铁路的运营,我国旅客列车的开行数量增长显著。旅客列车开行数量的增加、列车制动性能的提升以及相关通信信号系统等技术的革新,使我国列车高峰小时车站追踪间隔缩短至5 min,而2004 年既有京沪线直达特快列车的最小车站追踪间隔时间为7min。京津、沪宁、广深等城际高速铁路已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行,保障了城市群之间的高列车服务频率,重要城市的服务频率至少达到2004年的两倍。
(3)加速了铁路货物送达速度。为了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的竞争力,提升货物运输质量,加速铁路货物送达速度,我国铁路综合利用高速铁路列车、客车行李车、货物快运、直达列车等运输方式,以航空、公路为补充,制定不同的货物运输解决方案,实现差异化、个性化运输,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高速线路建立了高速铁路货物枢纽中转站,有条件的车站也陆续开办了货运业务。高速列车覆盖的区域,实现了城市之间10:00前承运、运距不超过1000km的货物当日到达,运距范围2000km内的货物次日到达。既有线运输能力的释放,为开行快速货物列车提供了可能,加速了铁路的货物送达速度。我国铁路既有线陆续开行了速度为160km/h的特快货物列车,实行了货物列车客车化的运输组织模式,有效保障了铁路货物的运达时限。对既有线上120km/h以上速度等级的货物快运列车,按基本列车运行图规定时间及方案确定的中转接续时间计算线上运行时间,各级调度人员通过加强货物列车运行情况的监控,对快捷货物列车重点监控。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作为新形势下铁路运输的新产物,其发展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设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两年我国铁路货运需求发展迅速,导致铁路运输供不应求,铁路运能和运量矛盾突出。高速铁路因其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高速铁路建设不仅显著提升了我国铁路网的质量,增强了铁路网运输能力,而且还大幅度提升了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缩短了旅客出行时间,增加了旅客列车服务频率,加速了铁路货物送达速度。
参考文献
[1]杨奎,彭其渊,鲁工圆,等.高速铁路天窗设置与夜间列车运行协调优化技术[J].铁道学报,20×15,37( 4) : 1-7.
[2]盛光祖.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摘要) [J].中国铁路,2×015( 2) : 1-6.
[3]马崇岩.高速铁路运输成本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董晓刚.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风,201×9(22):144.
铁路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铁路道岔设备维修的探讨与铁路道岔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铁路事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铁路建设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的了。为了保证铁路实际运行中的安全性能,不但要确保前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更要做好铁路设备的后期维护。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铁路道岔设施的维修现状,然后提出铁路道岔设备维修工作方法与养护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的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铁路;道岔设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R19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基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获得提升,随之而来的,人们也对铁路提出更高的要求。铁路的运行速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也在增快,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便利,并且也对铁路的基础设施养护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好铁路道岔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基于铁路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及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铁路道岔设备的养护和维修计划,有序的开展具体的养护维修工作,保障铁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铁路道岔设备及维修现状
道岔作为铁路中心用的连接设备,其多出现在既有线路分支处,使用时采用单组或是多组配合的方式,实现将两条或是多条线路相接,从而使机车能够从一条线路换进另一条线路。单开道岔作为道岔中最基本的类型,通常由转辙、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等部分共同组成。在具体铁路道岔结构设计时,需要基于铁路运行需求基础上,尽量提升道岔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并不断优化道岔结构。近年来铁路不断提速,对于道岔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实际道岔设备使用过程中,铁路货运数量对其影响较大,一些货运数量较大的线路,铁路道岔设备运行负担也会较大,故障发生率较高。一直以来铁路道岔养护和维修都依赖于既定站段的工作人员,因此导致养护维修思想和方式较为落后,无法满足不断提升的铁路运行需求。这就需要不断的提升道岔养护维修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能够道岔养护维修工作能够保证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营[1]。
2铁路道岔设备维修工作方法与养护措施
2.1定期实施养护工作
铁路中的道岔设施一定要定期进行养护,这是保证铁路中道岔设施动态应用质量的有效措施,并且也是提升道岔应用存储能力的基本要求。鉴于此,一定要积极探究科学而合理的养护方式。基于我国当前铁路道岔设施的现实状态,综合信号设施维修有关规则中的具体要求,在设施的外部环境、质量、人资配置和相关的维修经验等多个层面上进行考量,每周或者是每旬都需要针对铁路中的道岔设施实施一次维修养护工作,这样才是符合设施相关养护规律的,而具体的维修工作内容有:
检查道岔所有部位中螺丝的牢固程度,确保连接销的作用足够良好,放松措施一定要完备,并且开口销设施一定要完备而良好。对道岔密贴位置的窗口进行检查,基础轨、心轨、尖轨以及翼轨的竖切位置良好,锁闭设施的框、杆、以及锁挂的外观没有裂纹,是良好的。针对道岔设施的滑动位置一定要定期实施清扫油泥的作业,并且要及时重新进行涂油,清除道岔和转辙机周围的杂草以及异物等。检查倒车设施的防跳装置,确保其是固定而良好的,防尘罩也没有破损的状况。对道岔尖轨其的辊轮作用定期检查其良好程度,尖轨爬行不可超过相关要求中的标准[2]。
2.2提升道岔设施的服务能力
良好的产品一定不能离开良好的售后服务,铁路设施同样需要厂家能够定期、不定期地针对现场质量进行回访,以此保证相关设施能够发挥其功能以及实用型。这要求道岔设施相关的生产厂家在实际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质量标准,尽量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提升,为针对设施现场进行维修、养护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并且,一定要时常到设施现场实施跟踪形式的服务,对设施现场相关维修维护工作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反馈,并且及时提出对应有效的解决措施或者建议,维修站段中的有关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同设施厂家进行交流沟通,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为确保铁路的列车行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3]。
2.3实施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的研究目标就是为了预防铁路道岔设施的季节性病害,基于5个一天气变化的特征和铁路道岔设施的特征,一般都选择每一年的4月、10月实施一次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基于气温的变化做好相关设施的预置调整,并且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记录,针对铁路道岔设施的开成、缺口锁闭量以及尖轨的串动量等各种关键的参数内容都需要进行细致记录,这样能够形成铁路道岔设施有关维修养护的台账,为下个月进行维修、养护相关的参数进行对比提供便利,实施有针对性的后续的状态维修、养护工作[4]。
2.4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就是道岔信号设施维修体系创新改革得来的关键科研成果,其能够确保铁路道岔设施的故障问题不会频发,这是一项基本保障。针对铁路的道岔设施实施状态维修,实际上就是按照组别建立对应道岔设施状态维修的台账内容,使用信号集中监测设施的技术手段,综合季节性的变化特征,对铁路道岔设施的运行曲线、缺口等实施规律性的检测。一旦发现道岔设施出现异常,需要对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并且基于紧急情况组织实施天窗计划,实施相关设施的克缺,并且及时在台账中进行对应数据的详细记载。一定要定期组织分析道岔维修、养护的数据参数,对所有道岔设施的运行特性做一个动态的掌握,对维修养护的未来记性细致研判
[5]。鉴于此,展开针对铁路道岔设置的状态维修,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使用好道岔设施运行的电力曲线、缺口、维修台账这3个法宝,只有实施科学而有依据的道岔设施维修养护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节省时间、人力的前提下更确保道岔设施质量的目标。
结论
针对铁路实施的运营管理工作,正在逐渐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而随着铁路产业的飞速发展,运行监管模式同样要求实施探索与创新,铁路道岔设备质量和运行情况与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和长效性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铁路道岔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并进一步对道岔维修养护工作的重点进行明确,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维修保护措施,全面提升铁路道岔维修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铁路道岔设备能够为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延荣.铁路道岔设备维修的探讨与铁路道岔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7):150-151.
渐秀麒.铁路道岔设备维修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展望,20×15,25(5):36.
张成伟.重载铁路道岔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247-247.
杨辉,王洋杰.铁路道岔病害的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J].铁路技术,20×17(3):58-62.
冯娜,郝菊香.PDCA循环在整治道岔岔区病害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7(6):170-172.
铁路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持续改进,在很多行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铁路建设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达到预期的成效,既极大地提升了铁路建设的质量,又加快了铁路建设的速度。本文首先对实现铁路电力自动化的意义进行简单阐述,接着介绍了三种主要的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最后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铁路建设;应用
伴随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铁路建设越来越依靠于高度可靠性、安全性的电力系统。原先的监测与控制方法,譬如调度等等早已无法很好地迎合行车安全这一要求了,而采用先进的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使得控制与监测达到远程自动化的效果,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铁路电力系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的发展趋势。
一、实现铁路电力自动化的意义
当铁路在运输时,如果出现停电等问题,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导致行车车间与列车相互间的联系被中止,进而导致铁路不能正常运作,或半道停运,使得旅客的生命安全与资产安全遭到巨大威胁,造成经济亏损。由于我国领域广阔,土地种类丰富,铁路运输一般会跨越高山、长河等等,环境条件情况糟糕,导致铁路路线极其繁杂,交通便利性不高。如此的时机情况让铁路电力线路极易阐述问题。如果说,在繁杂的地形范围中产生电力问题,那么维修人员就必须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来检查问题出处,同时还需要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来解决电力问题。此类状况的产生会让铁路运作供电的可靠性遭到极其大的影响。所以,若要降低或防止此类故障的出现,那么就必须要尽快地强化铁路运输的所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依靠技术,把自动化技术充分地运用到铁路电力系统的构建中,以此明显地强化铁路电力自动化水准。这样,当铁路电力设备或系统出现问题时,就可以远程自动地对其故障点进行检查和寻找,从而快速及时地采取解决方案,恢复供电。此类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有利于降低电力故障的出现概率,使铁路运输供电的可靠性、平稳性等等性能大大提升,从而使铁路可以更加安全地运作。
二、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类型
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其类型主要包含三种:一是分布式控制技术;二是光纤通信和测控终端技术;三是集中式控制技术。各种技术均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具体介绍如下:
一是分布式控制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及时地检测出故障范围,且使终端具备问题检测与管理的功能,能够极大地强化铁路电力系统的平稳性,使得问题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一技术的构成部分包含两种,即一种是自动化终端;另一种是开关组合。而正因为这样的构成,使其拥有非常单一的功能,且分段太多,在控制上往往会出现问题。
二是光纤通信和监控终端技术。这种技术是全部自动化技术中最基本的一项技术,其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的反馈,确保故障的快速传达,因此在如今的铁路电力工程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具有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站的运作压力,使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故障的检测,而并非是出现故障才会发挥出作用,另外在运作中,并不受外力的严重影响,运作相对来说更平稳。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技术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说应用成本昂贵。
三是集中式控制技术。这属于一种整体性的自动化技术,依靠配电的自动化来促使故障信息传达到主站,接着依靠主站分析来作出反馈,最终再把处理措施发送到配电自动化终端来实施。该技术有一定的优点,体现再起可以对故障进行准确有效的辨别与控制,把故障的影响把控至适当范畴中,进而确保铁路电力系统能够继续平稳的工作。不仅如此,其在对故障进行处理时是相对较彻底的。不过,也存在极其显著的不足,比如要确保其有效工作则必须要保障主站、通信以及配电终端三大系统均处于正常运作状态之中,由此可见,该技术的应用存在制约性。
三、自动化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信号电源监控中的应用
信号电源监控,表示的是对铁路自动闭塞信号装置展开的远程监督和控制,既能够监测设备工作的情况,同时还能具体地登记故障的详情。信号电源监控是必须要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帮助才可以发挥作用的,信号电源同时也属于铁路电力工程的一个关键构成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都是促使信号电源监控正常运作的关键保障。
信号电源监控是如何应用自动化技术的?信号电源监控中具有很多层,其中主站层作为最主要的方面,其包含着很多功能,比如运行监视、故障预警、故障录波等等,这些功能都是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所在。在这些方面进行自动化管理,从而可以真正地防止管理混乱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能够使铁路工程的维护与检修经费大幅度降低,强化故障处理速度,强化工程的安全性。自动化监视功能的启动,可以让工作人员无须前往现场就能够对铁路电力系统中的各自状况比如电流等等进行实时的了解和监测,如此一来,就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旦有故障出现后,就能够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另外,当自动化技术在图像管理功能上的应用以后,就可以实现对电压的远程管控。而故障预警功能上运用自动化技术以后,当故障产生时,便可以及时地将故障信息、发生位置等等具体信息发送到计算机上,如此工作人员就可以依照具体问题进行快速有效地处理,从而明显地增大办事效率,降低损失。总之,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铁路信号电源监控功能上的应用,使得故障可以更加及时被检测出来,并极大地提升了解决速度,减轻了工作人员得工作压力,也降低了各种资源的消耗。
(二)在铁路线路中的应用
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铁路线路这一方面。具体体现为这三点上:第一,远程监控线路分段开关;第二,故障信息记录;第三,定位故障地点。铁路线路自动化组我欸电力调度系统的一个下属系统,其能够实现对线路故障的精准扫描,故障的有效隔离以及对故障的远程控制等等效果。
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线路上的应用以后,当故障产生时,就可以立刻对故障进行隔离,将其隔离至局部地方,可以确保故障的出现控制在适当范畴中,进而实现铁路的稳定、良好运作。此外,还会对所发生的故障展开精准扫描,并作出定位,极大地降低解决故障的时间,使得故障可以快速有效地被消除,明显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自动化技术在铁路线路上的应用,其作用效果着重反映于连两个方面:一是短路故障;二是远程遥控。其中,短路故障是铁路运输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之一,依靠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得故障在最短的时间内及逆行处理。一般,在短路故障出现以后,主要会采取这2各不同的解决手段,一种是当通信信道正常的条件下,能够依靠网络来展开远程控制,将故障产生范围展开人的旅客疏散,接着对这一范围展开故障处理,以快速恢复其电力,确保电力线路的良好、稳定利用。另一种是当通信信道处于不正常条件下,那么采用远程控制就不好用了,就必须前往实际现场进行控制,依靠电压—时间的手段来对故障范围进行及时隔离。
结语
在如今的铁路建设与运输中,有效地、科学地运用自动化技术有助于全方位强化技术水准,而且还能够解决运作平稳性的要求,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因此,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仍有必要继续探讨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除了对已有技术进行健全和优化以外,还必须要继续促进新自动化技术的探索与发明,以此为铁路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念兵. 铁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商界, 201×2(4):389-389.
[2]李南星. 铁路电力自动化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J]. 湖南农机, 20×17, 044(011):60.
铁路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过轨运行适应性分析
摘要:现阶段,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市域铁路开始发展,作为介于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轨道交通制式,市域铁路如何与国铁或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成为目前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轨道交通系统间互联互通需要考虑多方面问题,本文以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过轨运行为研究对象,对过轨运行的必要性及适应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市域快轨设计规范的相关设计标准。最后通过本文研究,为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过轨运行;共线运行
引言
我国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刚刚起步,为构建高效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借鉴国内外一些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的发展经验,列出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出国内外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快速发展带来的启示,从而提出促进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较慢的地区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我国城际铁路特点
由于城际铁路的类型与高铁不同,所乘载的乘客类型也大大不同,因此其营运状态也不能和高铁相比。城际铁路的运程里数短,通常广泛应用于相邻乡镇和城市间,所乘坐的人员类型也大多属于跨城上班的工作人员,没有大件行李,客源相对来说不复杂,比较单一。城际铁路可以看作成是大型地铁的运行,在城市中两个小的站台进行乘坐变成在两个距离较近的城市之间进行乘坐,因此城际铁路的营运模式也可以参照地铁的主要运行模式,相应的检票验票还有相应的换乘模式,比如安检,换乘一体化等。我国的城际铁路也直接受国家铁路局的运营与管辖,构成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某些城市的运营铁路则属于相关城际铁路公司的管辖,因此,在不同运营体制下的不同终端部门的不同操纵,会直接导致城际铁铁路相关的营业收入、客票收入、维护管理费用、人员聘请费用会产生极为不同的运营环境。
2市域铁路的主要特点
在功能定位上,市域铁路服务于中心城区与其他组团间,组团式城镇之间或与大中城市具有同城化需求城镇间的通勤、通学、通商等规律性客流,设计速度100~160km/h,快速、高密度、公交化开行,是承担市域范围内“点到点”中短途客流的一种较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其特点是车间分布较密(城区1.5~3km,远郊3~8km),以站台侯车为主,线路敷设方式以地面高架为主,高峰平峰时段行车速度有所差别,适宜于有较稳定郊区通勤客流的大、中型城市。
3过轨运行的必要性
(1)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需要。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战略是随城市群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提出的,是指服务不同需求特征,构筑多层次、多模式的轨道交通体系,实现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融合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四个功能层次分为: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要求实现不同层次间功能互补、服务兼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需要综合考虑客流特征和运输能力,统筹安排各网运营组织模式和开行方案,考虑预留贯通运行、跨线运行、互联互通条件。(2)缓解供需矛盾,提高运营公司效益。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过轨运营将不同功能层次的线路连通起来,可以实现线路间的资源共享,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轨运营可以充分利用相关通道的运输资源,既可以节省建设资金,也可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企业来说,过轨运营可充分利用能力富裕线路,在有限的线路及车辆设备基础上,应对逐渐增长的客流压力,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增强客流吸引力,提高运营企业运营效益。
4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过轨运行适应性分析
4.1合理确定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的技术标准和线位
城际铁路是服务城市群、都市圈内大中城市间快速、大运量的公务、商务及旅游出行的铁路交通系统。其距离通常为100km以上,新建线路设计速度以160~300km/h为宜,站间距以10~30km为宜。市域(郊)铁路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城市机场、高铁站主要客运枢纽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铁路交通系统。其距离通常为100km以内,新建线路设计速度以120~200km/h为宜,站间距以5~10km为宜,可以考虑客货兼用的功能。规划时,应尽可能避免以地铁接地铁的方式代替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功能。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与国铁干线要尽量引入到城市中心区,使城市中心的旅客尽量不用乘坐城市公交前往郊区火车站再换乘列车,若线位不能穿越地面,也可以采用地下接入方式。
4.2强化城际铁路安全运营管理
城际铁路具有费用大众化、运行公交化、出行快捷化的运营管理特征,且客流量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在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从城际铁路长远的发展来看,强化监管责任、促进安全管理,确保线路运营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进一步完善运营服务的相关规定,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理体系。对于新开通的线路,必须规范开通条件,严格执行验收程序;而对于已经运行的线路,应提高运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突发事故处置、设备运行、安全评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城际铁路的安全运营。
4.3市域铁路与城际铁路的换乘方式
常见的市域铁路与城际铁路的换乘方式有立体换乘和同台换乘两种。(1)立体换乘。市域铁路与城际铁路相互立体跨越,相互间以通道连接或通过交换厅连接各自站台实现换乘,立体换乘有立体交换厅过渡换乘和立体通道直接换乘两种方式,其中设置换乘厅调蓄客流换乘适用于集成线路多、换乘量较大、客流流线交叉较多的情形,较为常见。(2)同台换乘同台换乘是指市域铁路与城际线路设于同一平面,共用车站的站台进行换乘,换乘旅客无须通过高程升降、站厅交换和通道走行,实现真正意义的“零距离”换乘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同台换乘车站宜高架布置,便于两种交通立体交叉。同时,对换乘旅客而言,车站是旅客的中转站而不是目的地,因此车站应选择在大量车次的停站点,起到客流接续和转换作用,不过度追求集散功能。此种布置在成灌市域铁路犀浦站得以运用,效果良好。
4.4通过多角度综合比选选择衔接节点
对于放射式市域(郊)铁路线路,不同的衔接节点对应不同的出行径路、不同的线路方案,出行径路影响着乘客出行的时效性、便捷性,线路方案影响着工程投资和可实施性。因此,可选取不同的衔接节点构成不同的线路方案,通过全程出行时间、工程难度、工程投资等的综合比选,确定最优线路方案,即最优衔接节点。通常来看,放射式市域(郊)铁路线路应尽量深入城市中心城区内部,衔接主要综合交通枢纽或者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多线换乘节点,这样可以减少乘客换乘次数,有利于吸引客流。
结语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本文已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为例,对它们的建造历史、技术参数及线路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一些正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的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繁钰,翟长旭,刘海洲.大都市区市郊铁路规划方法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2]李明高,毛保华,杜鹏,等.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直通运营下通过能力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16(1):111-115.
[3]王铁中,张家发.城际铁路引入城市的方式探讨[J].高速铁路技术,2×015,6(6):39-44.
铁路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对铁路轨道铁路轨道轨枕定位技术的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铁路的发展也非常的迅猛。按照我国对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的总营业历程会达到十万公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七千多公里,高速铁路的最高运营速度接近400km/h。国家对于铁路建设的规划,对铁路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铁路轨道;铁路轨道轨枕定位;分析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出了相应的轨道数据采集车,这些新技术在轨道数据采集当中应用,能够确保轨道建设的测量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国家也研发出了SGJ-T2型轨道测量仪器,这种轨道测量仪器的结构非常精美。
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的意义
使用轨道检测相关仪器,能够保证轨道的精密度。假设轨道检测的仪器存在着百分之一的误差,那么当测量的距离每超过五公里的时候就会产生五米以上的误差。五米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差了,所以说,测量距离每超过五公里以上的轨枕就要进行一次定位,这无疑加大了轨道维护的成本,使得轨道维护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可以对检测仪器测量的范围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这样就有利于达到快速定位的目的,大大减少了人工调整误差的情况出现,提高了轨道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并且,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有利于轨道的定位和精准调整,帮助高速无砟铁路进行一次性定位。
轨枕直接检测。
通过某种仪器对轨枕进行直接的检测,以此来达到直接对轨枕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比较直接,也比较实用。
2.1激光技术定位
在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中,激光技术定位也是其中的一种。激光技术定位运用的是激光脉冲仪器,利用仪器记录并发射相关的激光脉冲,从激光脉冲发射的那一瞬间开始记录,再记录下激光脉冲返回的时间。记录好了激光脉冲行驶的时间之后,再乘以激光脉冲的速度,这样就能够确定激光脉冲仪器和被检测目标之间的距离。这种定位方式不太实用,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激光脉冲仪器的价格很高,为了铁路轨道轨枕定位去购买这样的仪器会增加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的成本;第二,激光脉冲机器的使用对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激光脉冲仪器要在非常干净的环境之下才能够使用,测量的数据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一般的铁路建设施工现场并不能够满足激光脉冲仪器的使用需求,并且激光脉冲仪器使用不当还会对人造成不小的伤害。以上这些原因就是激光技术定位在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当中运用的比较少的原因。
2.2红外线热图像定位
红外热图像定位轨枕的技术原理如下:在轨道建设的过程当中,轨枕和其他材料的材质不同,这就导致了在露天的环境之下,轨枕和其他材料的温度也不同。温度不同的话,轨枕和其他材料在红外线热分布场图像颜色就会不相同。所以说,红外热图像可以对轨枕进行良好的定位。
和激光脉冲定位一样,红外热图像定位也存在着相应的缺点。比如说,一旦轨枕和其他施工材料的温度差不多,那么在红外热图像的分布场上的对比度就会非常模糊,这加大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难度,没有办法对轨枕进行精确的定位;红外热图像定位主要是依靠温差来进行定位,在铁路建设的施工现场,一般来说条件比较恶劣,这就导致了红外成像仪器和设备在没有保护的状态下非常容易受到损坏。一旦红外成像仪器受到了损坏,这无疑又加大了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的成本和铁路建设的成本。
2.3超声波技术定位
超声波技术定位是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定位技术,它不会像激光脉冲定位和红外图像定位一样受到施工现场环境的制约。超声波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的作业原理是:依靠着内置的传感器像被检测的物体发射超声波,和激光脉冲发射仪器一样,要记录下超声波发出的时间和回来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超声波所花费的总时间,再利用时间、距离和速度的公式来进行对轨枕距离的测量,从而达到对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的目的。
超声波技术虽然不会受到铁路建设环境的约束,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使用,但是超声波定位技术存在着成本过高的缺点。
轨枕间接检测
3.1接触式检测
接触式检测能够检测轨枕扣件的位置,并且接触式检测能够保证轨枕扣件检测的可靠性,但是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在列车经过轨道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震动。这些震动就会导致这些扣件产生轻微的晃动,长此以往,轨枕扣件就会和原来的位置产生便宜,对于轨枕的测量来说,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并且,接触式的检测方法对检测仪器的损害程度较大。
3.2非接触式检测
非接触式检测和接触式检测相比来说,非接触式检测不会对铁轨造成损伤,甚至还可以消除由于列车经过产生的扣件位置的便宜。但是非接触式检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任何靠近它的金属都会产生开关动作。但是,可以利用软件补偿的方式,来实行对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系统的检测。
轨枕错误定位和漏定位的解决方案
4.1扣件脉冲识别
在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的过程当中,会存在错误定位和漏定位的问题。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当中,一般采用的都是无砟轨道的建设,这其中的扣件一般都是福斯罗扣件。福斯罗扣件的外形像一个英文字母“W”,所以也叫“W”型扣件。针对这种扣件结构上的特点,接近开关对于扣件产生的信号,和传统的传感器扫过金属的信号相比,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说,在第一次发现跳变信号的时候,就要计时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出现了三次跳变信号,那么就可以确定是轨枕,如果跳变信号出现次数没有达到三次,那么就是其他的信号,就可以确定这个信号不是轨枕发出的。从而起到对轨枕定位的作用。
4.2多传感器互补
多传感器互补的方案,就是利用很多个接近开关检测的扣件来进行铁路轨道轨枕定位技术的检测,这样的目的在于可以避免单一、独立的传感器在检测上存在的不足。
因为在铁路的建设过程当中,每一根轨枕都有着四个相应的轨枕扣件,所以说,在进行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的过程当中,不能只对其中一个轨枕进行测量和定位,可以同时检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轨枕扣件,以此达到定位和检测的准确性。
4.3软件补偿方案
软件补偿方案是根据轨枕扣件的特点来进行的一种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错误定位和漏定位对铁路轨道轨枕定位带来的影响。软件补偿方案的工作形式是:通过轨枕之间的信号,来进行铁路轨道轨枕定位。并且,还要结合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仪器和检测机械采样间隔125mm的特点,从而确定铁路轨道轨枕定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当其中一次捕捉到的轨枕信号和上一次捕捉到了有效信号之间的里程之差小于500mm的时候,就可以判定这个信号是属于干扰信号,从而认为这个地方没有轨枕。
当其中一次捕捉到的轨枕信号和上一次捕捉到了有效信号之间的里程之差在500mm和750mm之间的时候,就可以判定这个信号是轨枕所发出来的信号,从而认为这个地方有轨枕。
当其中一次捕捉到的轨枕信号和上一次捕捉到了有效信号之间的里程之差大于750mm的时候,这个差值太大了,这就出现了漏定位的现象,所以要对漏定位现象进行补偿处理,要通过这个里程上的差距,分析在定位系统当中遗漏了多少轨枕,从而在软件商进行补偿。这就是铁路轨道轨枕定位当中出现了错误定位和漏定位时的软件补偿方案。
结语:
每一种铁路轨道轨枕定位技术都有它无可替代的地方,也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用最恰当的铁路轨道轨枕定位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较少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为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维护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兴启,廉栋.铁路轨道轨枕定位技术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2):37-38.
[2]刘广路. 铁路轨道轨枕定位技术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
铁路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铁路运行中运用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高铁行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了,同时也很好的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铁路的数量越来越多,列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铁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煤炭运输作为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随着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铁路运行中的应用,实现了对铁路进行全路段的实时监测,特别是在煤炭运输中的,一旦某路段出现异常,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内将危险信号反馈到工作人员,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对铁路进行维修和处理,这极大的提高了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铁路监测的难度,提高了铁路监测的效率,另外还大大的降低了铁路监测的成本,从而推动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铁路运行;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离不开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中,煤炭运输行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为了提高铁路煤炭运输的行车安全,铁路部门很早就开始采取措施对铁路运行进行监测,而所采用的监测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从最早的半连锁监测系统发展成为联锁系统,又在连锁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了近年来普遍应用的连锁模块化集中系统,这大大提高了微机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和效率,并大大提高了铁路煤炭运输的行车安全,现阶段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可以做到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有效的进行结合,实现了对列车在铁路中行驶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施的检测,同时还能够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这极大的提高了铁路信号监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进而推动了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
1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铁路运行中的功能
微机监测系统的建立是对铁路中的每一个铁路信号进行监测,并通过网络设备将数据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设备中,并对数据进行长期的存储,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能够以表格或图形的方式体现,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直观的对每一个铁路信号进行观测,同时还能够将分析结果实时的传递到其他的铁路信号监测站,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分析出故障地点及故障原因等相关信息,同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进行传递,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极大的提高了列车的行车安全。
2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铁路运行中的应用
2.1利用电压曲线分析故障
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监测方法,能够得到更可靠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数据的反馈,对铁路进行维修,以保证列车在铁路中的行车安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对采集的数据信息是通过电压曲线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的结果来判断整个铁路中是否存在异常,并且还能够得出异常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在列车到来之前及时的采取措施,将事故隐患排除掉,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这就需要事先在铁轨和铁路信号上建立起完善的电路连接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旦轨道上出现异常,无论是轨道自身的原因还是外来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得计算机接受到的电压信号出现波动,并通过信号波动的大小来判断故障的危险程度,一般来说,如果电压曲线反映出某段铁轨存在着短路或者是出现因电压值大幅度降低的现象,可就有可能是铁路轨道上存在着异物或者是轨道的焊接出现了虚焊的问题,那么就计算机控制中心就会及时的将该情况反映到该路段的工作人员,对铁路进行及时的检查并进行维修,以排除故障发生的可能。
2.2利用道岔电流来判断铁路故障
影响列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安全因素,除了铁路轨道的问题外,铁路道岔本分的正常与否,也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以往是通过工作人员定期的检查来对铁路道岔的监测的,这不仅仅使得监测工作存在巨大的难度,耗费着大量的人力,同时使得监测的效率非常低,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监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铁路数量了。而在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应用下,铁路道岔的运行情况就可以通过道岔的电流来进行监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铁路道岔出都事先安装有道岔电,流采集机,它能够对道岔的电流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系统传输到总控室的计算机系统中,并将该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这不仅仅能够得到道岔的机械强度信息,同时还能够反映出道岔内部的电路问题,一般情况下道岔在启动过程中,其设备的电流值会出现一定的电流值,这会一直持续到道岔动作结束,该电流值会在计算机软件上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一旦某个道岔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其所发出的电流值出现了偏移正常曲线的情况,那么就说明道岔或者其连接的设备出现了问题,通常表现为阻力变大,甚至出现卡阻的情况,这都将影响到道岔的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改善,那么就会在列车行驶到该路段时,因为道岔移动不及时而发生安全事故,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微机监测系统,就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及时的对道岔进行检修,排除安全隐患,增加铁路行车的安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铁路运行中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人力监测,这是适应铁路行业飞速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铁行业迅猛发展的阶段,铁路的数量与列车的行进速度都在不断的增加,通过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铁路信号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通过电压曲线来对铁路轨道进行实时的检测,同时还能够根据道岔电流的情况来反映铁路中各个道岔的实际运行情况,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危险信号反馈到工作人员。在铁路运行中,要完善和优化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加强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结构设计,扩大界面操作功能,并将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应用实际,通过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线监测道岔电流,通过道岔转化过程中的电气特征,绘制道岔电流曲线,查看微机监测数据,通过对比确定道岔电流转换中的异常现象,及时排除铁路运行中的故障,进而保证铁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褚君娜.微机监测系统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91-92.
[2]罗磊.关于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2):115-121.
[3]杜俊青.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报警分析与优化[J].中国新通信,201×9(05):159-160.
[4]章金兵.微机监测系统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铁道科技,20×12(27):246-246.
铁路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浅谈铁路货运组织改革
摘要:在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在迅速发展,对于各种各样的商务约束需求量增大,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铁路货运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我国的铁路运输比不上一些发达国家,但在这些年来已经逐渐完善,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运货时速率较低,运货时耗时较多,费用较高,准确率不高,还有组织在运输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阻碍着我国货物运输的效率,货物运输改革的完善,所以要在这些问题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我国运输业的机制完整,从而提高推进铁路货运输组织的改革。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结构;改革方式 ;
研究背景
随着现在的物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还有网络购物的发展,原有组织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个社会的需求,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与经营状况经营理念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步伐。本次讨论问题是组织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点是改革受力的方式,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增宽自己的渠道,为大众敞开受理,用户什么想时候办理业务,就能什么时候迅速办理。其次是要改革运输的组织方案,要根据用户的想法或需求制定相对应的运输方案。第三个问题是要清理规范货运收费,在货运方面,要实行到发展指定门到门的全程物流服务,实现迅速现代社会物流加速。目前现状是我国内需的稳定增长,这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潜在需求;二是,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国家政策为“智慧物流”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在“内需”+“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智慧物流”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照目前的物流行业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物流从最初的仓储运输模式,比较单一的方式,如今变成了我国全方位多功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铁路物流运作模式
铁路物流是依托铁路的点、线集合,发挥基础设施和生产运营两个层面的网络经济特征,联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根据铁路资源配置和优化条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目前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现状,我国铁路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初步的规范,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先后设立了不同的法律法规文件,对铁路物流中心设计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规范指导。同时为了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我们要通过强化手续有关渠道,敞开收货,要取消一些运货计划的申报请求,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的手续,这样可以有力地促进客户在铁路物流中心接受到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
铁路自营物流模式是生产企业自备仓库,车队都是物流设施在内部不同时设立部分的统一企业的物流的运作,目前我国铁路货运是自营物流,是指铁路上的物流部门自己完成相关物流活动,来满足客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内容,其中包括了能与客户的商签订物流方案的设计,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
通过改革,我国铁路运输门在强化经营意识做出来较大的改变,
第一、是通过不同的地域经济、作业量和运输方式来决定运输组织的经营方式,将开展以自主经营为主,其次派遣、承揽、租赁、联盟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装卸的问题,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都是要进行盈亏测算的,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自主经营模式中,都要采取自主经营全程班核算,要将员工工资、设备折旧和材料消耗的成本支出。
第二、改变了装卸人为割裂、单打独斗的整体功能的劣势,要把装卸的内容加入到核心业务之中,使装卸内容成为铁路物流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要加强服务效能,扩展产业的发展趋势。要加强装卸人才的提拔招聘与储存,努力培养一支本领过硬,技术高超的专业团队,提高装卸的服务质量,打造铁路装卸品牌,让装卸经营的力量延伸到我国社会物流体系中,形成人力、机械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打破固定的思想束缚,要勇于尝试,建立长远的市场服务意识,未来在市场竞争者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优化了铁路货运全城物流环节,例如某铁路公司落实了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等承诺,还有改革货运的受理方法、改革运输组织的方法和清理规范货运收费。
首先简化受理是要保持在办理业务中的顺畅,并且要按照实货进行计划的编制;还有取消公司的收费项目,改为“一口价”手得,对各种货票的杂费进行升级,有效地防止漏收和乱收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还要改善客户体验为主导,要重视安全的问题,设计不同的装载方案,不仅仅为客户节约成本的支出,还能稳定货源。为了完善客需求,要在根本上改善用户的体验,提高服务的效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问题,增加网上的自助收费服务、理赔、交付等服务。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每一位客户,让每一位客户在需要的时候都能方便的用到。并且,该公司正在努力完善信息系统内容搭建更加开放的信息平台,让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更好的结合。丰富其他服务,比如开辟网上交流的功能,目的是为了改进服务提供更强的依据。
货运改革后营销实践分析
建立了适应市场的全方位需求后,要将营销团队建设、网点布局乃至于核心品牌打造当做重点实施的三项任务。首先是营销团队的建设,将营销目标和责任做到具体落实,还要建立实施公司薪酬制度考核,只有有了薪酬制度考核,才能更好的激励员工从而将团队营销做到更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所要做到的是为营销人员的统一印制名片,做到走出去为客户服务,进行一对一的人员设计在物流方面为客户解决方案,提高各层次货运人员的营销知识。开展客户走访活动,由销售与客户进行对接,建立更加完善的客户服务体质,让客户感受到差异化的服务从而深入了解,同时还可以解决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和难点。
其次,直接面对终端可和,将受理窗口改变到物流园区、商贸中心和交易市场,这样又能挖掘客户,还能与公路物流企业合作,让客户感受到铁路物流的存在。要覆盖整个专业市场,在工作中既能出售火车票还能办理货物运输,创建更加完善的物流平台机制。这些还不是最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分析,虽然铁路局在基层站的改革中产生了一些效果,但这样并没有彻底的改变铁路运货的一些其他模式的经营思路,比如没有足够的创新产品,还没有达到现代物理所要求的一些水平,在营销思路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没有完全的摆脱原有的铁路运货模式,客户所需要更高的水准要求,但目前所做的并没有达到顾客的要求,所以还需要继续努力改革完善。经营思路方面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很少的物流服务环节进行了改变,但大多数还是从前的模式。在未来,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创新,去开发。
结论
本文通过对于我国某家公司进行了分析,了解了铁路运输的改革和不足,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改革货运的受理方式、装卸问题的改革以及对于客户定制特殊的运输计划实行一对一服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在未来,未来适应现代物流市场,铁路部门还是应该进行思路方法营销上的改革,设计优化基层站段货运的组织结构。要保证铁路改革成果,还要有相对于的措施,制定出基本的计划。未来还是有培养更多关于铁路运输的人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海鹰,蒋熙铁路实施集约化、规模化运输及客货分线后货运产品开发战略的研究[R].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2]操杰.基于第三方物流铁路货运经营模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4:233-234.
[3]刘海涛铁路编组站建设大型现代化物流中心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3,7:19-22.
[4]李莹.覃正,张长岭业务流程再造建模技术研究[J].工业工程,20×02, 12(5)24-29.
铁路论文题目有哪些?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2、铁路信号系统的优化与创新
3、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铁路车站运营效率的提升方法
5、铁路机车车辆的维护与保养
6、铁路货运组织的优化策略
7、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升的途径
8、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探讨
9、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趋势
10、铁路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与实践
11、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改进与完善
12、铁路道床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3、铁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4、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
15、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6、铁路编组站作业流程的优化
17、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8、铁路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9、铁路车辆检修工艺的改进
20、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的策略
21、铁路客站设计与功能布局的研究
22、铁路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23、铁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24、铁路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5、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26、铁路客票预订系统的优化
27、铁路运输市场竞争与营销策略
28、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难点与对策
29、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30、铁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最新题目推荐,比较新颖。
结束语:
艺术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铁路论文(完整10篇)所有内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铁路技术创新、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希望本研究能够引发更多对于铁路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铁路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铁路论文(完整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