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论文(精选10篇)

导读:今天给大家介绍关于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大全,大约2000字-3000字左右,人文地理学通过对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为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本研究将回顾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评价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

一、人文地理学的兴起与城镇化问题

人类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研究与探索,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在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就不乏许多关于古希腊地理的描写。而我国古代也有不少优秀的地理学文献,如《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但是单纯的“地理问题”与“地理学”还有非常大的区别。“地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大学中。

当人类不仅仅满足于记录山川景物,而是将经济发展、人类生活,政治事件等更多的与“人”密切相关的问题,注入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之中,人文地理学得以逐渐兴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学的兴起,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紧紧相连的,因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区间联系。人们认识到,地理学是社会和经济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不仅仅描述经济和社会的空间表现,它还解释空间是怎样被配置的,以及空间是如何塑造经济、社会和社会过程”[1]11。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文地理学将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人群消费、资源配置、地缘政治影响等,都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但是不管研究范围如何变化,在人文地理学中,始终存在一条研究的主线,即;区域和空间中人类活动的相关影响。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以及农业化,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传统的工业、农业问题相比,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突出。而在空间基础之上探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正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思路。需要指出的是,当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学,总的来说还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为主要出发点的,同时人文地理学本身内容也十分庞杂,故本研究中,主要选取人文地理学中的主要思想和相关观点来分析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二、人文地理学视域下中国城镇化所呈现的特点

(一)在人文地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表述更符合中国国情

在我国城镇化研究领域中,始终存在着概念表述上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学者对于英语“urbanization”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形成了“城市化”与“城镇化”两种概念表述。“城市化”是“urbanization”一词的传统表述,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学者又提出了将“urbanization”理解为“城镇化”。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的表述更为适宜,也更符合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思想。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地域辽阔,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与城市之外,还形成了数量十分庞大的小城小镇,这是以往西方国家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所以“城镇化”的表述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本身也有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变趋势,自工业革命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因为城市承担了发展的重要角色,但在二战之后,面对城市中日益严峻的问题,人们将研究的“空间”逐渐扩大到城市以外的地区,往往将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统筹研究,这样对于传统“城市化”的问题的研究,也更为深刻。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先驱李旭旦先生就主张将研究领域扩展,其在1984年的《聚落地理》中就谈到了研究农村人文地理的问题;“农村地理学,它不包括农业地理学范畴之内,而是探讨农村环境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与资源利用等许多问题的一门界限不很明确的学科。”[2]470

由此可见,虽然“城市化”与“城镇化”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研究理念与方法不同的体现。在“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下,更多的要素被置于其中,而只有将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才能进一步解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问题。故较之“城市化”,“城镇化”更为适宜。

(二)在人文地理学视域下,我国的城镇化是发展的复合载体

在人文地理学中,探寻地区的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是一个经典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正如前文所指,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加强了地域间的联系。而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影响,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论农业还是工业,其发展都是需要现实存在的空间作为依据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工业化是其重要的推手,可以说是其决定性的因素。而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虽然仍是重要的因素,但是工业化、农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发紧密,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泾渭分明”。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的重要特点所在。

国外研究者在研究全球城镇化的趋势时,也指出了后发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多因素交互的特点;后发国家“新型城市化的驱动力也有异于南加里福尼亚地区(即传统的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前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在延续;其规模更大,发展速度也超过以往的城市化”[1]319。

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也向来主张因地制宜,没有唯一的定式。因为没有一处地域其空间的条件是与其他地域相同的。以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主要是工业化的载体,即城镇化的“空间供给”主要是为优先实现工业化服务的。而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则是发展的“复合载体”,这是由我国后发国家的角色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这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点。

(三)在人文地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国情得以具体展现

我国发展城镇化,需要从现有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国情的高度概括,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依据,在各地区的具体发展中要不断细化,才能探索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道路。而人文地理学对于区域发展环境的研究,往往比其他学科要更为细致。对于我国的城镇化来说,可从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范畴出发,更为细致地勾勒出城镇化发展的国情。如,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口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迫切,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批流动人口进城,这实质上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人口地理分布,必然会进一步导致地区资源的紧张。

又如,在人文地理学中,对资源分布的研究,将其置于全球资源分布、能源生产分布、能源消耗分布3个相互影响的要素中考察。以我国来说,我国资源在全球资源的分布中占优,但是我国的能源生产分布主要集中于中西部,而能源消耗分布又主要集中于中东部沿海地区,故能否通过城镇化而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从国土空间的角度来考察,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在陆地国土空间中,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实际可大规模用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却只有约28万平方公里[3]40。所以,我国的城镇化,是在我国资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探寻低消耗的发展模式。

(四)人文地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政治影响日益凸显

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政治地理学是一个重要也是富有特色的分支。人文地理学中的“政治”一词,其内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只要是和人群所行使的权力所相关的问题,诸如:文化、经济变化、历史、日益改变的性别关系等问题,都是人文地理学所涉及的问题。由此城镇化的政治影响开始日益凸显。如,从较为微观的城市居民的角度而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的人口的居住密度加大,压缩了单个居民的活动空间,往往出现对公共空间使用问题的争论与冲突。以人文地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实质上就是城镇化所带来的一种政治影响。

又如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对个人空间的占用,也都可以看做是城镇化的一种政治影响。①如近几年在我国城市中,多处发生的“大妈广场舞”与居民“争地”的冲突,就是人文地理学中典型的政治影响问题。同时,在政治地理中,综合国力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城镇化既是现有综合国力体现,又是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在综合国力的考察中,“政府质量”是最为重要的要素。

所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也是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体现。在政治地理中,对于国家的考察还体现于国家的地缘以及相互关系,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来说,这种国际关系则以更为微妙的方式影响着城镇化,这种影响并不是其他国家的直接影响,而往往是通过其他国家的文化与商业等对我国的城镇化产生重要影响。②这种微妙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国外的优秀企业,如全球知名的制造企业,对于区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外知名的服务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对于区域人群的吸引效应。这也属于人文地理学政治影响的范畴之中。

三、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一)科学认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态势

如前文所指,当前较为主流的人文地理学,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重要历史起点的。而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的后发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国家的城镇化相比,显示出相当大的差异性,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新”之所在。列宁非常经典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的“使命”,即“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4]39。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展开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点,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分工程度,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的后发城镇化战略态势,与基本国情都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必然是不同于西方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尽然完美。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在考察西方国家城市发展道路时,就言明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在后期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为政府的进一步治理,提出了相当严峻的考验。“城市大多数的内部功能作用和结构都必须彻底改变,重新铸造,以便有效地促进将为之服务的更大的目的,即:统一人的内部的和外界的生活,逐渐促进人类自身的大同团结。”[5]580科学认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态势,就要探索自己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能盲目地套用以往的发展经验与发展模式。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

纵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不管如何扩展,人文地理学始终以“人”为一个基本的研究核心。可以说,体现人文关怀,是人文地理学不同于传统地理学的最大特点所在。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才能使得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贴合现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城镇化,一直较为忽视对人的考察。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所有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列宁在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的问题上,已经察觉到了工业化对于人的巨大影响,他指出;“人口的流动,大工业中心的影响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生产者性格的深刻改变。”[6]42大的“工业中心”就是城镇化的一个典型发展结果。而以往资本主义国家的城镇化,则存在着“以工为城”“以城为城”的特点,忽略了人群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所在。而我国作为城镇化的后发国家,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城镇化的发展要主动适应人群生活的巨大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而不是将人群的生活固定于某一区域。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建规划,而是从人群的需求出发,科学制定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质。

(三)理清新型城镇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空间地理与经济发展的交叉学科,也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逐渐开始探寻国家的干预行为对于空间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德国著名的空间经济学者勒施在其名著《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阐述:“有意识的国家干预将作这样的经济安排,使它的经济机构一旦开始启动后就成为自动行动的组织,并作为一个整体就会继续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前进。”[7]252勒施的观点重在通过国家干预培养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这体现了人文地理学“有限政府”的特点。然而,对于市场机制的运行,勒施又受传统经济学的影响,认为市场机制的完美运行。这对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颇有借鉴,我国的城镇化也处于一个“政府向市场”的转变关键期。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基本形成,已经初步具备的主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所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但我国的发展起点较低,市场机制尚不完备,同时市场机制也不可能如勒施所言,完全完美运行。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应当“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8]18。

(四)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保障机制

在以往的城镇化研究中,新型城镇化的保障机制研究,往往是围绕着人群来展开的,如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研究、农民工的市民化等问题。而人文地理学,在探求人群活动的同时,对于区域内的地理资源研究也十分重要,即探寻人群活动对于区域内地理资源环境的各种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新型城镇化,也要有新的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在制定人群保障机制的同时,也要尽快完善资源环境的保障机制。

西方国家的城镇化,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对于资源环境的保障,这使得不少西方国家的城镇化在中后期都出现了“城市病”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而我国的城镇化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脆弱、资源枯竭等问题。当前我国还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只有完善的配套保障机制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

四、结束语

虽然当前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还是一种西方的视角,但通过人文地理学其分析问题的框架,来审视中国的城镇化,却能发现一些更为细微的问题。这些细节都有助于思考当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路径。同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也为充实发展我国本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

[1][英]彼得·丹尼尔斯.人文地理学导论:21世纪的议题[M].邹劲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户思社,刘越莲,李九全.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M].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主体功能区建设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徳]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王守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评述

摘要: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人为地理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着擅于不断地吸收新的科学、哲学思潮的优良传统。历代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论述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关键字: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人地关系

引言:一种学术的所有参与人员,都在由特定学科的某种哲学所提供的框架内从事研究。这样的哲学可以是确切的,参与者在工作开展前就已经建立了某些规则;这种哲学可以是含蓄的,存在一些规则,但并没有得到公认。在哲学明确的情况下,这一哲学也为其他参与人员所共享。但在哲学含蓄时风格则可能很不相同,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既和自然科学有关又和社会科学有关,所以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人为地理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着擅于不断地吸收新的科学、哲学思潮的优良传统。历代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论述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发展以来,有多种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其中很多只不过是哲学的变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四种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

1 经验主义方法论

经验主义一词原本意指古希腊医生的经验,拒绝一味接受当代的宗教教条,而是依照所观察到的现象为分析依据。先由感受而得到经验,然后经过适当归纳或演绎,才形成知识。在哲学发展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

人文地理学像绝大多数学科一样,都起源于经验主义的实践。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古典地理学发展到近代科学知识的分化发展,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想法设法获取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就是对地球的描述。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构成的地理环境系统非常复杂;地球表面和抽象的人地关系又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观察是重点,调查及实地研究紧随其后,然后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人文地理学家时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寻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2 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科学是建立在证实原理上的。人们认为事物是真实的,是因为人们认为建立起真实性的方法是合理的。根据实证主义的观点,一种科学理论由一特定的演绎系统构成,该系统包括两组因素:一组初始命题(或者假设),一组由系统内规律。

人文地理学是最后广泛采纳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之一。实证主义方法论被引入人文地理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晚期的美国。从那个时候它就迅速的传播开来,到60年代末实证主义就已经支配着整个北美和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原因是,现在方法的并不合理,再一就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中实行的科学的社会学具有巨大引力。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其具有的数量化性质:以数学或者统计学的形式,以一种精确的、可重复性以及确定性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3 人本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他们关注于有思想的生命,关注的是人类,而不是关注以机械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非人类。人本主义目标是认识人类活动的真实性,这个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设想的手段就代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人本主义方法主要有三种:理念论、实用主义、现象学及其亲属。

人本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向人文地理学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只是从这这种哲学中引入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的重视这样的观点,并作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种忽悠人的地位的观点。

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内容大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领域,突出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做为人的心理构成,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 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但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纪本嵩认为注重结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是结构主义者具有的基本原则。这基本的原则展现为五个主要特征:整体、关系、消解主体、自调、转换。

整体:结构主义者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

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特征相比,关系的涵盖面更广,其内容更丰富。它不仅紧密相关某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而且统摄宇宙万物间的各种系统。

消解主体:其意是人失去了他是万物中心的位置;人不再是测量万物的主人,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

自调:自调是结构主义者在解释系统之所以存在时所认定的根本原因。

转换:结构主义者所提倡的转换,其性质则是强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变化的动态性。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最主要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性可以看出。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千差万别的人文地理现象是表层结构,而要真正解释则需要把握人地关系系统中的深层结构。

参考文献:

[1]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3]许然,于长立.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人文地理学哲学的发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1):113-116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基于GIS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构建

一、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及其教学中的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形成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GIS以其强大的空间可视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等,广泛应用于区域规划、土地管理、水利水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城市管理、交通、卫生、农业、军事等领域,成为目前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行业。GIS 技术的使用也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在整合和分析各种数据尤其是空间数据方面优势独特。

近年来,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地理学和一些应用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进展即是GIS方法在研究复杂的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应用。如美国加州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的社会科学空间综合研究中心(简称CSISS)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成立并发展起来,为促进GIS技术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简称CASA)也集聚GIS、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专家,集中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时空演变中的客观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手段。哈佛大学最近新成立地理分析研究中心,其宗旨是推动空间分析和GIS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属于长青藤联盟的布朗大学也在空间社会科学结构的旗帜下,致力于GIS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上述事例表明GIS作为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已经流行的技术及方法逐步融入到国际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内,在学科交叉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GIS技术不仅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蓬勃发展,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各种层次的相关教材相继出版(Goodchild & Janelle, 2004;Okabe,20×05;Greene & James B.Pick,20×05;F.Wang,20×07)。GIS手段在教学及学习中的应用日益普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人文地理学实现研究型、参与型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总体而言,我国人文地理学教学强调知识和理论学习、轻视获取知识和理论的方法传授,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研究能力及方法培养。开设的专业课程以知识和理论为主,虽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地图及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课程,但几乎未与人文地理学各分支课程进行关联教学,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与理论,却不知道如何获取,学习的新技术与手段,也未形成基本的专业研究能力,所对应的教学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积极探索,尤其是GIS技术对整个地理学教学影响重要性的探讨,或GIS技术在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实现和应用方面探索较多。但GIS技术与课程和教学体系如何整合,基于GIS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解决途径。因此,切实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将GIS技术应用于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 GIS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单一运动形态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综合研究,跨学科、多层次、广手段的研究趋势不可阻挡。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念和圈层作用,使现代地理学各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成为必然。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运用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已是大势所趋。

GIS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为改变传统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提供良好契机,可有效改变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效率低下、周期长、准确性差等缺陷,为人文地理学更加方便、快速、准确地进行教学改革提供良好信息载体。

(1)教学表现方式创新。GIS能同时将文字、图形、影像乃至声音有效进行处理,其它任何方法均无法比拟。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将教学所需的文件数据、地图数据、学生数据等属性信息与空间数据结合实行一体化管理,可为人文地理学教学更好使用地理图像、图表以及虚拟现实提供新的可视化方法,还可进一步为教学系统平台的二次开发奠定基础。

(2)空间认知及分析能力培养。GIS技术最重要也是最强大功能是能够进行包括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关系等方面的空间分析,能够将各种与空间有关数据和地理位置链接一起,进而从空间角度表达、分析各种数据,对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尤其是空间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发展。GIS操作性强,在教学中引入能强化人文地理学教学的实践性,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学生利用GIS研究方法可全面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于GIS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构建途径

由于GIS技术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具有独特优势,交互性、动态性很强的GIS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教学中信息表达单纯使用纸质图纸或静态显示计算机屏幕的方法。根据人文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和GIS技术自身特点,基于GIS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构建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GIS可视化功能与人文地理教学表现方法结合教学模式。空间始终是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关注的焦点。教学过程中利用GIS软件对地图操作,不仅可进行灵活缩放、漫游和定位,还可进行二维或三维可视化表达及虚拟现实模拟,直观易懂,对学生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传统纸质地图难以达到的效果。

(2)GIS空间分析功能与人文地理探究教学结合教学模式。利用GIS的空间定位、查询和分析功能可对研究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将研究和分析过程融合教学过程中,达到完美辅助教学之目的。

(3)GIS研究方法与研究性学习结合教学模式。GIS一方面是非常强大的信息载体,教学过程中可随时根据需要扩展信息量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激励思维发散及创新思维生成;

另一方面操作性强,无论是专题地图制作,还是空间查询、缓冲区、叠置、网络、三维等分析,都涉及到大量动手操作、问题设计及实现地图配色与美术审美、团队合作等知识与能力,是真正能体现研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大数据”热潮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摘要:大数据已经渗透至全球政治经济的各领域,提高了全球各部门、各行业的创造力、竞争力、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人文地理与城市学科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这一新的科学研究机遇期,这对于理论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人文地理学;研究

1“大数据”的定义与类型

总的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形成对“大数据”统一的定义。早在17世纪,哲学家们使用“数据”这一词汇,专指真实的、反映事实的相关信息。长期以来,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指的是依据某些传统调研方法(例如:问卷、访谈、日志等)收集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所抽象表达出来的意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信息的存储、交换与计算过程。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遗留下大量的数据“痕迹”,而且产生的速度也是日益增倍。据Hilbert等的研究表明,仅2007年人类大约存储了超过300 EB的数据,而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这一海量的数据被形象的称为“大数据”,这一定义突出体现了数据规模大的特征。

简单来看,“大数据”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观测型、自动获取型与自愿贡献型。

①直接观测型主要是指由各种电子监视器等(例如道路卡口摄像头)直接观测的数据,往往针对某一特定地方或人(群)。

②自动获取型数据是由于电子信息设备或相关网络应用程序的使用而自动留下的网络“痕迹”。例如网络中留下的搜索与浏览记录;网络购物留下的交易数据、快递包裹留下的转运记录;出租车GPS记录的时空出行路线、智能公交卡记录的上下车出行记录;手机基站检测得到的手机用户位置、手机用户间的通信记录等。

③自愿贡献型数据是人们自愿在网络上发布或分享的数据,主要是社交网站上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例如社交网站签到留下的时空数据、社交网站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络、社交网站用户的相关言论,以及Frickr等分享网站上游客上传的照片信息等。

2“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变革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

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Schaefer)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发布由国家权威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发布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

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

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3大数据应用于人文地理研究的总体框架

大数据已经渗透至国家、区域及城市经济社会与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文地理的研究应抓住大数据这一机遇,对城市居民活动、企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供给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总体来看,人文地理研究或应用的框架构建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或信息设备采集等手段获取主题网站、社交网站、智能手机及城市传感器等行为活动数据,利用传统人文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信息科学GIS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并结合部分传统数据对研究主题内部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把握,从而构建以居民个体或群体组织行为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基础上,城市地理学研究应重点关注居民行为、活动等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的变化;社会地理学研究则需要集中分析社会群体特征、网络、活动等及其影响的社会空间分异或融合;政治地理学研究则通过基于舆情分析的国家或地区间地缘政治关系判断政治现象发生和影响规律;

旅游地理学研究应强调旅游者行为分析在旅游出行方式、资源选择、旅游體验及设施应用等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交通地理学研究可以以基于电商大数据的物流组织分析为切入点来优化区域或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经济地理学研究应系统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迁移等行为活动及其对区域或城市生产力空间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研究则需要从大量居民活动或情感数据中分析城市文化特质或结构来探讨人类文化活动对区域或城市的影响;军事地理学研究可以侧重对大体量地理环境、政治因素、突发事件等信息进行安全评估来制定军事战略方针。

同时,还应借鉴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情报科学、心理学、数学及城乡规划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研究框架或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传钧.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M].学苑出版社,1998:28-33.

[2]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599-606.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人文地理学课程短途实习研究

人文地理学短途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实习内容应该和教材内容相匹配,同时体现人文地理学新的发展方向和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关注。基于此,在阐述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上,以淮阴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为例,初步探索了实习的内容和目标、实习路线设计、实习总结和成绩评定的办法。

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原则;实习设计

一、引言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认知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很长一段时间,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课程被纳入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内容中。受时间、设备、经费和实习线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很难达到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这样,课间短途野外实习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关注。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直接与课堂理论知识衔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经费条件下,对学校周围典型的人文地理景观进行参观和考察。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1],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2]。

实习一般安排在二年级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课间,为三年级的学年论文选题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奠定基础。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短途实习的教学环节

野外实践教学通常可以分为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3]。人文地理学短途实习具有认知和技能培养双重目标。因此,实习教学可以采取教师为主导的统一线路实习和学生为主导的小组专题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实习前阶段是实习目标能否圆满达成的关键。教师主导的统一实习主要由制订实习计划—确定实习专题内容和专题讲座—设计集体实习线路—实习线路预考察和修正—指导实习准备等五个环节构成。其中,关键环节是实习线路的预考察和修正。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提前走实习路线,做好与实习点相关部门的联系,测算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以确保完成全部的实习内容。如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修改。小组实习的主要环节由分组讨论制订实习计划—小组实习具体内容和实习线路的设计—小组答辩—实习内容和线路的优化—室内文献研究和问卷访谈设计等五个环节组成。

小组实习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因而,大多数工作由各小组独立完成。小组答辩是关键环节,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交换想法,并对小组实习内容和实习线路进行优化。

实习中阶段依据实习前准备,按步骤有序进行实习线路上的各项活动。教师主导的实习活动主要是学生按照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具体内容考察记录,听取专题报告和交流讨论。小组实习则是在具体的实习区域,各小组按照计划,完成问卷调查、访谈,学习如何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

实习后阶段也是实习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由实习成果总结汇报和实习成绩综合评定构成。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常常重视实习前和实习中阶段的教学活动,忽视实习后的学习结果评价,最终导致实习活动走马观花,流于表面[4]。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实习后阶段工作,把实习总结和评价作为学期最重要的教学大事来抓。一是要认真策划和组织学生的实习成果汇报,如照片展和实习汇报表演等。二是重视实习整个过程动态评价,反映实习各个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表现[4]。

三、实习内容和实习线路安排

(一)实习内容安排

课程实习主要内容和目标与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应保持一致。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含五个部分[5],第一和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论,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重要问题。课程实习的技能培养目标可以和这两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重视提高学生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思考问题能力,同时进行第一手数据获取的实训,最终通过专题论文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目标。第二、三、四部分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核心——人及其文化特征,工农业物质文明与城市景观,以及人类非物质文明的地理表现。课程实习认知培养目标可以和这三个部分内容吻合。

也就是通过参观考察来验证书本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各专题内容的设计要反映实习的主要内容。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的专题分为四项:城市(城镇)体系、工业、农业、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指导教师为每个专题设计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可以使目标更加明确,然后根据设定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实习区和实习点。

(二)实习线路安排

实习线路安排应该遵循点线面结合,动静态相结合原则,以达到耗时最少和内容覆盖最广的目的。“线”上空间变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生产类型景观差异的体会,进而引发对人地关系更深层次的思考。“面”上要有密集的典型性实习点,为探索与研究型实习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面”涉及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一般一个研究专题安排一个实习面。学生在较大范围内活动,并思考一类问题,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利于学习和掌握多种数据获取方法,如问卷、访谈等。下面以我校人文地理学课程短途野外实习线路安排为例说明:

1.线路1:淮阴师范学院北校区长江西路—淮海北路—淮海南路—漕运路—和平路—水渡口大道。统一实习和小组实习结合,总消耗时长6个小时。

主要交通方式为公交车和步行。从动态角度看,通过这条线路主要是了解下面的内容:(1)观察近郊农业景观—城市外围区—城市老核心区CBD—老城区RBD—城市新核心区CBD—城市新区RBD等景观变化。

(2)沿线经过盐河、淮河、里运河和运河,体会河流对城市空间划分的意义。

主要实习“面”包括:(1)淮安市清浦传统商业街区,主要实习点有东西大街、慈云寺、文庙、清真寺、淮安市城市规划馆、淮安市运河文化博物馆;(2)清河新区,实习点有淮安城市化历史博物馆和耶稣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主要内容:(1)了解淮安市城市(城镇)规划,深入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新理念;(2)淮安运河文化与传统商业文化街区的改造问题,深入思考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冲突和文化传承问题;(3)淮安历史文化与城市CBD和RBD规划与建设问题。

2.线路2:淮阴师范学院北校区长江西路—西安路—枚皋路—宁连路—迎宾大道。统一实习和小组实习结合,总消耗时长六个小时。

交通方式为集体包车。这条线路可以动态观察淮安生态新城建设,实习内容主要涉及淮安市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实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意义。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问题。

主要实习“面”安排:淮钢特钢产业园和中国淮安出口加工区。实习点有淮钢集团厂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在淮钢集团厂区考察淮安市钢铁工业发展状况和生产流程中环保节能工艺,深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工业发展问题;在开发区管委会听取开发区规划和建设报告,从制度和文化角度思考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考察富士康集团,思考新国际劳动分工特点,了解外资企业产品特点及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以及探究企业用工难问题。

四、实习总结和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总结汇报主要包含两大块内容:实习照片展和实习汇报表演。照片展在学校范围内开展。实习照片既体现实习中专业知识内容,也体现学生实习过程中团结协作精神。小组实习成果汇报表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小组对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制作PPT课件,内容要体现小组独特的关注点,同时用最生动有趣的表演方式向全院师生汇报。另外,各小组要完成小组实习报告和专题论文撰写任务。

实习成绩综合评定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教师评价、小组间互评和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强调教师对学生实习报告和专题论文中体现的科研能力的评价;小组间互评强调小组在实习汇报表演和实习照片展等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组内成员互评则重视小组实习活动中个人表现。实习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实验成绩记录,占学期平均成绩的20%。

五、总结

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直接获得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感性知识,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习内容既要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吻合,同时要体现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性和对学科前沿的关注。

为达成认知和技能培养的双重目标,人文地理学课程实习模式可以采取教师主导下统一实习和学生主导下的小组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习线路预考察和优化是关系到实习活动能否有序进行的关键性的环节。实习线路设计要点线面结合、动静态结合,以达到时间最省和内容覆盖最广的目的。

学生主导的小组实习侧重探索研究型学习,小组答辩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目的是修改和优化实习内容和线路,使之符合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要求。

另外,指导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重视实习后阶段的工作,避免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总结汇报可以在校、院较大的范围内开展,以扩大其影响力。实习综合评价最终结果应记入学期成绩中。

参考文献:

[1]蒋海兵,凌申.地方高师人文地理短途实习线路设计——以盐城市实验基地为例[J].高校实验室研究工作,20×07,(4):65 -70.

[2]赵媛,沙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5 -17.

[3]史春云,等.高校区域地理的野外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99 -101.

[4]张争胜.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绩效评价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1):116 -118.

[5]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9-101.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基于对人文地理学课程在本科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及其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应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人文地理开放型教学系统,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的课程,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具有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特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它在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储备功能。

人文地理学承担着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任务。让学生掌握地理学各种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与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第二,人文素质的培养育化功能。

现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从综合性、空间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具体区域实例对上述问题的讲授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知、培养他们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伦理和对永续和谐发展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放型教学系统开发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来处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关系,并实践现代教育创新理念,在突出广度的同时兼顾深度,既要保证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热点,参与创新,并导向实践,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一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走向现代网络教学空间,并实现真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空间的延伸,可以相对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引导为主,对部分专题进行深入介绍,点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教学内容,由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层面学习导向更深层次。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知识。通过在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社会经济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等资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等供学生实时学习及讨论,实现有选择、自主灵活的学习;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和增长知识,把教学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层面等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学习。

3.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整合,优势互补,使得教学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化。

4.注重实践技能,导向社会实践。通过在虚拟空间平台上展示一些人文实例资料,如当前人类社会、世界或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些重大人文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将其展示到虚拟空间上,供学生进行讨论;在网站、APP上链接人文地理研究机构或规划管理机构、实习基地、生产企业、政府决策机构等网页,让学生参与或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实践真知。

三、开放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

1.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组成。体现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由教材扩展到了现实的社会;指导教师的开放性,虚拟空间教学可由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图1)。

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关系可概括为“精讲核心,适当拓展,完成于课堂;实时指导,开阔视野,导向实践,提高于课外。”把课堂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把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深化。

2.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分割。在课堂和虚拟(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按照人文地理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科教学要求、知识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分割,明确课堂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重点介绍人文地理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等专题。教学中精讲,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技能。

虚拟空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实例、人文地理课程资料等。以供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深化学习,并通过虚拟平台的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的互动。

3.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本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课外虚拟自学系统和课程资料库三个模块组成(图2)。课堂教学课件系统,在内容设计上重点突出、重在精讲、点拨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传统面对面、有组织教学的优点。课外虚拟自学系统,以人文地理教学网站和手机等通讯终端作为平台,远程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批阅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定时间、自定步调、自定内容进行学习,发挥远程虚拟空间教学的优点。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知识深化和应用能力。课程资料库则是人文地理课程资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事等集成,按专题组织数据,集成到网站或虚拟终端上,在教学中服务于以上两个模块,并用于学生资料文献的查阅与学习。

因此,本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自学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现代知识传播及教育的各种手段综合集成到教学中来。

四、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系统通过多年来在本科地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前的应用相比,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本课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刚,吴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3]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4]岳云华,冉青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文地理教学质量[J].绵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2):48-53.

[5]宦成林,余华平.“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教学变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4):71-73.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摘要: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五大研究主题之一,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后者,因此本文在分析文化景观概念、内涵及其与人地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以两个案例讲解了文化景观作为研究手段在反演历史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环境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用于实践。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文化景观 教学探讨

文化景观亦即人文景观(culture landscape),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所形成的综合体,[1]又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五大研究主题之一。

文化景观在人文地理学相关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通过某地的文化景观,可以获得关于该处人类集团的许多有用信息,[1]利用过去文化景观遗留下来的遗迹可以探索历史上某地自然景观或文化景观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景观具有二重性,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通常关于文化景观的教学注重其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放在概念内涵的解释,而忽视了其作为研究手段的教学和应用。因此本文在介绍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以文化景观反推历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例,探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文化景观作为研究手段的应用价值,并用于分析和解决人文地理实际问题。

1 文化景观反映人地关系

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内涵,类型、表现形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将文化景观用于分析解决人文地理问题实践应用的基础。教学设计如下:

[图片展示] 喜马拉雅山,尼亚加拉大瀑布,天坛,乐山大佛,大足石刻。

[提出问题] 哪些是文化景观?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文化景观内涵”部分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结:喜马拉雅山和尼亚加拉大瀑布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人类干预,因此应属于自然景观,不是人文景观。乐山也是自然状态形成的,属自然景观,但是乐山大佛是自然景观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是文化景观,大足石刻也属文化景观。大足石刻和乐山大佛是一种有形的文化景,称之为物质文化景观,但是以大足石刻作为载体反映出的佛教思想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景观,称之为非物质文化景观。

学生试着举例,进一步得出文化景观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聚落形式、土地利用类和建筑。其中聚落是好景观的典型、缩影和载体,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观。

[分组讨论] 我国地大物博,从北到南、从东向西有哪些不同的民居聚落形式?

总结: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如: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云南的竹楼、吊脚楼、福建的土楼等。

[分组讨论] 為什么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和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环境有何关系?

总结:四合院四周有封闭围墙、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多大风的气候特征;四合院结构分正房、厢房等,反映出中国古代长幼、尊卑地位的差异;陕北窑洞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少雨干燥的气候和黄土深厚且直立性强易挖掘的地理环境特征;蒙古包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动放牧的产物;竹楼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下部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反映了当地高温、多雨、潮湿、多虫兽的自然环境特点;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严重,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反映了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

[小结] 我国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聚落深深的打赏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折射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差异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当地居民改造和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体现,生动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文化景观与历史自然环境

以香港中文大学陈正祥[2]多年的研究成果“虫神庙分布与自然环境”作为教学案例,运用实证主义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历史遗留文化景观分析并反演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引导学生思考] 虫神庙属于什么文化景观,它与蝗灾之间有何联系?蝗灾反映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总结:虫神庙属精神文化景观,是人们祈求蝗神消除蝗灾的地方;蝗灾反映干旱的自然环境。一般来说,蝗灾发生频率高的地方,虫神庙分布较密。

[获取感知经验] 进一步凝练得到先验模型:虫神信仰与蝗灾有关,虫神庙越密集的地区蝗灾频率越高。

[定义度量指标] 为了研究虫神庙分布的密集程度与蝗灾频率的关系,选取虫神庙分布密度和蝗灾发生频率即相邻两次蝗灾之间的间隔年数两个指标进行计算。

[空间表达] 分别对两个指标的计算结果空间化,得到虫神庙分布图和蝗灾发生频率分布图,将二者进行叠加,进一步观察虫神庙密度和蝗灾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验证感知模型是否正确。

[观察虫神庙分布图] 虫神庙的分布有何规律?其分布界线南北气候的显著差异?

结论:虫神庙的分布反映了当时(明代)虫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以黄河下游为多,华中以南渐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省也有发生,分布的南界线大致与春季和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也与1200毫米的年降水线基本接近。

[观察蝗灾频率分布图] 该时期我国哪个地区蝗灾发生频率最高?空间分布规律?

总结:华北平原,向外围逐渐递减,与虫神庙的分布密度基本一致。

[分组讨论] 与蝗灾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总结:干旱条件对蝗虫的生存、繁殖最为有利。

[结论] 蝗灾发生频率和虫神庙的分别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推测当时华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偏少,河流径流量大幅度减少,农业缺少灌溉水源,出现旱灾。

3 文化景观与地方文化环境

文化景观不仅可以反演历史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推断地方历史文化环境,教学过程中以宁夏灵武市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历史遗留文化景观最为研究手段和方法,分析历史人文环境特征。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背景资料] 传统的宗教习俗是灵武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传入灵武市的宗教流派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中伊斯兰教和佛教、道教形成为当地三大宗教。灵武市的古建筑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各种各样的宗教寺庙。

[提出问题] 当地的宗教文化,如伊斯兰教、道教、佛教等什么时候开始传到这里,并被人们所信仰,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寺庙类型很多,反映了什么样的宗教文化信仰?

[获取感知经验] 在了解灵武市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得到经验模型即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即宗教建筑可以反映当时的宗教文化环境。

[分类表达] 查阅文献将灵武市宗教文化景观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和类型分类整理,例如清真寺属伊斯兰教景观,城隍庙属道教景观等。将整理的结果绘制在地图上,并进行野外考察,将整理结果与现有宗教文化景观进行一一核查。

[验证感知模型] 以某一历史时期为例,例如某时期古城地图中有高庙、城隍庙和文庙,但是没有清真寺,那么就可以判断,该时期的宗教文化环境不是伊斯兰教文化环境。换言之,伊斯兰教不是在该时期传入灵武市的。

[结论] 宗教寺庙景观可以反映历史时期宗教文化环境。

4 结语

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极其演變方面。因此,这一特殊的研究方法被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称为“文化史层”研究(sequent occupance)。但是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忽视了其作为研究手段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文化景观与历史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环境两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文化景观进行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对该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并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3.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高校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我国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开设较晚,人文地理学不仅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更是我国大学教育里面一支独特的学术代表。高校人文地理学开设的课程中,野外实践就是该专业学生必修活动。

对其开设的必要性研究也是国内有关学者较为关心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人文地理学专业特征、野外实践活动的环节以及野外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对高校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必要性

引言: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研究地球表面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低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高度交叉性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理学的重要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特征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主要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1]。作为研究人文地理学在地球表面的各种人文现象的社会学科,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独特性。加上受制于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其特征上表现为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

综合性表现为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具有地理学的综合性,也即是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地理事物,其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这也是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学科或分支的原因。

区域性体现在作为地球表面的人文现象不管在何种条件或是情况之下,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特定分布空间与分布范围。像是地理位置、空间结构亦或是区域之间的差异、特性乃至是区域规律,简言之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动态性主要是因为人文地理学着力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以及人地关系之间的动态的变化的这样一门学科所独有的特征。

二、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环节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主要涉及到对于实践区域、实践路径、实践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当然还包括野外实践前期的在校准备工作。这些都是确保实践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次成功的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主要有三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分别是实践前期准备、中期实践执行以及后期实践报告撰写。

前期实践准备是整个实践过程的铺垫。实践活动之前,需要确定实践周期、实践工具、实践路线以及实践方法等相关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实践完成度以及实践花费时间的长短,对整个实践流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且完整的实践准备工作可以让野外实践变得有序、科学,使得野外实践的可行性得到认可,会给师生带来实践信心以及向往。

中期实践执行是指师生离开学校之后一直到实践活动结束返回学校的整个在外实践周期。这一阶段,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课本知识并将其运用得当的过程。最为重的是学生的实践付诸能力以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学生是初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实践操作,具有恐懼、紧张等情绪是正常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专业素养,有条不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让学生克服胆怯或者是国语兴奋的心理,从而确保野外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后期实践报告撰写是整个野外实践的收尾部分,虽然居于最后却也十分重要。实践报告是学生返校之后需要进行系统汇总,将整个野外考察实践内容以及自己再实践中所学所得所思所想反映在文本上,继而反馈给学校教师的一种文本形式的手段。

这一环节的落实,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只有完成高质量且真实的实践报告书撰写,才能准确检验以及衡量专业野外实践的效果,所以这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报告书撰写需要体现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方法和行动的结合、专业知识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方面的整体结合,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注意结构的把我,也就可以加上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分享。

三、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一)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必要性

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开设人文地理学专业需要进行必要的实践教学。这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要求也是新形式下社会经济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更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2]

(二)目的与意义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受教学条件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人文地理学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尚不够紧密,教学效果受到局限[3]。

人文地理学野外实践是高校地理专业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且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额外的课外知识扩展与补充,也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延展的必要的动力来源。

通过专业的野外实践学习可以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及人文地理学专业必备素养和技能,建立学生的空间性观念和分析处理的能力,达到以此提高自身地理能力的目标。最为直接的是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检验效果。

野外实习也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径。野外实习的性质是长途教学实习,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朝林,陈璐.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J].地理学报,200×4(S1):11-20.

[2]刘春霞.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196-197.

[3]郭欣欣.人文地理学教学实践平台构建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118-119.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高师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教改初探

摘要:长期以来,高师人文地理教育改革存在与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脱节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专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对高师人文地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高师人文地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83-02

一、引言

按照我国新的学科分类方案,一级学科地理科学是由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构成,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二级学科。我国人文地理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育部高校专业目录也明确了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地位,同时,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已成为教改研究的热点。作为主要培养高中地理教师的大学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循规韬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及教学的难度,挫伤了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将直接影响着专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素质教育实施。因此,为了实现高师地理与高中地理的无缝对接,对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势在必行。

二、高师人文地理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师人文地理专业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主阵地,高师人文地理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学人文地理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建构。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师地理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方面并未突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与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对未来中学地理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

1.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多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地理课堂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人文地理专业的教学仍以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存在课堂教学单一、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弊端。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目前,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ppt讲授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其中。

3.实践教学缺乏。实践课程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野外实习调研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能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职业训练,由于许多高师院校在实践教学中投入的经费少等原因,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摸索实践,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实践环节还是显得十分薄弱。

4.教学考评模式简单。和以往学习评价相比,“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开卷闭卷多种评价手段,理论实践多元评价目标;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专业教学评价的模式仍以传统的地理知识表征为主的笔试成绩来评价所有学生,教学考评模式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以期提高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高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已广泛引入我国高校课堂。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已有的案例作为个案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传授知识、组织学生参与讨论问题、撰写分析报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法。由于地理知识涉及的面广,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单纯的语言描述难以让学生理解,开展实践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实践性教学包括现场课、实验课、野外综合考察和教育实习等。教学实践既是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实地讲解专题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描述、测试、鉴别、访谈、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再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取得成果。同时,还可聘请专家作主题讲座,加深巩固理论知识,拓展视野。实践性教学既注重知识点的把握,也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更快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为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3)学术辩论。在课堂教学中,对争议很大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辩论,辩论双方在课后搜集相关材料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参与辩论过程中学生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较全面、深层次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教学手段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精确描述和学生难以充分理解的抽象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能予以较好解决。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网络与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人文地理学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较抽象,难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使抽象的区域环境转化为具体的区域景观,使其更加直观和具体,这样会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人文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还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把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好的资源引入课堂,如知名专家的讲座、专家访谈节目、优秀的纪录片、国内外学者的精彩授课等,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老师可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存疑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诠释。这些资源不仅能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题知识,而且能了解和把握前沿动态,拓展视野,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

3.教学评价改革。人文地理学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笔试量化评价的考核方式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这种能力,因此在量化成绩时应注重学习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即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法。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应以学生参加案例讨论、野外实习、交流、问题回答、出勤、课后作业等作为依据,其所占比例可达的30%。期末考试也应重点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既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指导性。同时也是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中学地理教育需要知识面广、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及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成为高师地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向中学输送具有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2]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5(5):54-57.

[3]张晓洪,邓成超.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15):44-45+59.

[4]郑金州.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9):172-173.

[6]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1,(5):1-3,12.

[7]李志民(2011).互联网与教育的未来[Z].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北京.

[8]陈刚,张娜.立足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28-29.

 

人文地理学论文题目有哪些?

最新选题方向

1、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2、地域文化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

3、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4、旅游地理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研究

5、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6、文化地理对区域文化传承的影响

7、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地理因素分析

8、历史地理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9、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文地理研究

10、地理环境对民俗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

11、人文地理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2、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地理变迁

13、地理空间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研究

14、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地理的关系

15、基于人文地理的城市形象塑造研究

16、文化遗产保护的地理因素分析

17、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

18、城市文化地理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19、地理因素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20、人文地理视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21、区域文化差异的地理根源探究

22、地理环境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23、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地理特征分析

24、人文地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5、地理空间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

26、城市群发展的人文地理基础分析

27、文化地理与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研究

28、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29、基于人文地理学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30、人文地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结束语:

本论文还将关注人文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在应对当代社会挑战中的作用。以上就是推荐的人文地理学论文(精选10篇)相关范文,怎么写论文,看完以后你就知道了。
通过对人文地理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希望本研究能为广大人文地理学研究者和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人文地理学论文(精选10篇)

赞 (0)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