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精选10篇)

导读:今天为推荐推荐关于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2000字-3000字左右,供大家选题使用,地理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地理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地理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外按自我的需求观看微课视频,透过网络与同伴及教师交流,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教师发挥着指导的作用,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对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进行反思。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地理教学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引领着教育教学前进的步伐,翻转课堂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回家或课外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学习微课视频及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心得,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资料和学习环境构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动探究者;信息技术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教学资料是基于微课学习和问题探索的导向。在各种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料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是学生。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遇到的难题留到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

二、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外和课中两个模块,课外部分是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阶段和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而课中部分为知识内化阶段和综合评价阶段。首先,教师课前根据课程资料明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创造教学微课视频;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透过对所学教材资料中的事物名称、规律、原理等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初步理解和应用;再次,在知识内化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等进行进一步理解、掌握,然后透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分析,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评价,构成一个知识框架,掌握学习资料,到达必须程度上内化知识的目的。下方以《气温和降水》一节为例进行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一)制作课前学习材料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

第一,明确本节资料的学习目标。一是透过课前学习,掌握气温和降水概念及测量方法;二是透过“翻转”让学生自我掌控学习,学会自我管理;三是透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第二,建立课前学习文本材料。课前,为了让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有个初步认识,遵循初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透过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观测方法、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在气温部分补充了有关等温线的进一步探究,以帮忙学生初步了解等温线知识,为学习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打好基础。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明显,掌握了学习方法。此外,学生还能够从练习当中发现自我对气温和降水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相对困惑的方面,此时,学生要做好标记,将问题留到课堂上与学生或老师共同探讨。第三,确定视频要表现的资料,即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并录制视频。我运用录屏软件录制了四个微视频,分别是等温线的识别、世界气温分布规律、降水类型及等降水量线的识别和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视频的时光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而且要目标明确,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前,教师能够将“

学习材料”和微视频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根据自我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对自我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控制,且能够透过多次暂停、回放方便地做笔记,这样,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课前练习。

(二)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

环节一,疑难解答。本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针对“课前学习疑难问题统计”的结果,教师要根据问题之间的知识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汇总,以便最终总结出疑难问题,如: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识别、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分析归纳气温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归纳降水分布规律等。关于解答,教师应先组织学生分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来分析解答,最后教师再分析归纳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环节二,小试牛刀。本环节目的是检验学生透过课前学习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够精选两道考查主干知识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光内完成。如考查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认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环节三,成果展示。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小组的成果集锦。透过对知识的应用分析和探索过程,学生得到不一样程度的收获。成果展示能够帮忙学生在个人、小组的不一样成果中间扩充自我的知识,使得地理课堂到达最佳的效果。环节四,问题研究:体验我们生活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的原因。本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气候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三)开展综合评价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反馈评价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透过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反馈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而后能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地理学习当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翻转课堂”实践感悟

翻转式教学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时光,使学生能自我调节学习,能满足不一样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体验学习乐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初中地理“翻转课堂”还只是处在尝试阶段,它究竟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帮忙和效益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不断的实践与反思,相信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必会为初中地理课程的顺利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国际教育背景下地理教育教学的思考

摘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相反,落后的教育理念则制约教育的发展。在国际教育背景下,本文重点思考了四个问题:中学地理应该教授什么内容?中学地理以什么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地理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中学地理教学应秉承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学 思考

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相反,落后的教育理念则制约教育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全球地位的提升,教育“面向世界”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国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传播,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学子也纷纷涌向中国,学习中国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地理教育教学如何发展?我们地理教育教学研究者必须面对和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学地理应该教授什么内容?中学地理以什么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地理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中学地理教学应该秉承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一、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思考

国际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学內容,应当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甚至是终身发展有用,还应是在全球范围内都能用得上的地理知识。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几个部分。其中,适用于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教学的地理内容大致有:自然地理中的关于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气象和气候的最基本的知识、水循环与水资源、岩石与地质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经济地理中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城市与城市化、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区域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基本知识,特别是在全球有较大影响的区域地理知识,大多数学生想去留学的国家,如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地理基本知识,这些内容是全球各个国家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地理知识,因而也是国际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应该选择的教学内容。但是每一部分具体的教学内容还要仔细斟酌,尤其是教学的难度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

国际教育背景下的班级多为小班,学生最多三十人,少一些的二十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只有几个人,无论学生数量的多少还是教学的组织形式都很难像传统的中国课堂那样,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全部或大部分在台下认真地听。对等的交流可能是基本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必要的素养?“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是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组织形式,还要配以新颖、新奇的情境创设,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思想、思维,在情境材料的解读中、问题的分析中、措施与对策的探索中,“悄悄”地输出教学思想,“悄悄”地靠近教学目标。课后的答疑与个别指导,肯定是少不了的,因为学生上课的时候可能并不想听、并不想学,而课后某些学生则是发自内心地想弄懂课堂上没有学的问题,这可能是个常态,这应该算是国际教育背景下的一个教学“特点”,教师要有思想准备,还要有时间上的准备,例如,课后休息时间、星期天、节假日可能会有学生请教你问题。在你上床准备入睡时,学生的微信过来了,请教你一个问题。因而作为一个国际学校的教师,在时间、精力、耐心等方面,付出的可能要更多一些。

三、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思考

中国的中学教学目标经历了“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的过程。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尤其是教育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基本都是使用核心素养目标,当然,核心素养目标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具体到高中地理上被确定为“人地和谐观”、“地理实践力”、“综合地理思维”、“区域认知”四大方面。这个宏观的目标体系,既适用于中国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也适用于国际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

四、中国的国际教育应当秉承的理念

1.思想教育方面

中国国际教育的政治思想教育、德育教育、遵章守纪教育不应有丝毫放松,反而更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很重要:我们的孩子出国留学,将来大部分可能是要回国发展的,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所以,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把优秀学子送出国门,目的是学习国外的长处或先进技术,将来是要回国报效祖国的。”因而,我们送出去的孩子必须是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学生的德育十分重要,并不因为这些孩子要出国就放松德育。遵章守纪教育很重要,因为遵章守纪是法制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法制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这一教育细化,而不是只注重违纪的惩罚和警示。

2.学业方面

学业上,坚持外语、中文“两条腿”走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怎样才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首先,抓会考即中文的标准化考试是重要措施,合格考是最简单的考试,必须人人过关,这也是未来中国每一个普通公民必须达到的标准,如果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何谈优秀人才?其次,增强学科教学内容选择的自主性,选取学科最核心的东西传授给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措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使学生终生不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三,增加游学内容。实践证明,地理游学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效果很好。游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3.综合素质培养方面

国际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应是多才多艺的:体育上,每位同学都要有一两个运动强项;在音乐、艺术上,每个学生都要能掌握一两种乐器的演奏,对美术、摄影、表演等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且要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信息技术方面,信息技术及能力要比同类中文学校的学生要求要高一些。

4.师资方面

要逐步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国际教育师资队伍:高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师资。国际教育的师资应是高端人才,应当享受高端人才的待遇,有了良好的工作与创新环境,才能打造出稳定的、高素质的国际教育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国际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x(6).

[2]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x(6).

[3]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x(9).

[4]龙泉.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特点与内涵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6(2).

[5]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6(3).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关于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探讨

学校大力推广“一师一优课”的活动,以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任初中八年级4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八年级使用2013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学校的教育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分析,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分析上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把自己在一期以来的教育教学得失进行一个回顾、归纳,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缺憾,避免老问题再次出现;把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发扬,形成具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对学生一期的学习进行分析,通过与原来所任教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们在一期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通过上期的县期末质量检测成绩,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从与同学们的交谈中,深入的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从各种了解、分析中,发现了同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整体也反映了各个班级间的差距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本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高低。“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老师,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我还自费制作了许多具有价值的幻灯片、图片。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五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

三、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做他们学习、生活的引导者。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善于处理自身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身份。对同学们,仅仅严师是不够的;一味地与他们知心交友,也是不可取的。在学习上,我做到严师的严教,经常找同学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学习中违纪的同学,我会严厉的批评;还具备有学友般的勤学勤问。不摆学术的权威,不搞“一言堂”,尊重同学们的发现及他们的创新火花,与他们讨论生活中的现象,听取他们的观点,生活中,我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的成长。现在大部分学生是是独生子女,不仅要做个学习的尖子,也要具备现代生活生存的能力。同时用一定的理念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四、深入教研教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提升为人民教育服务的能力。

1、全面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开展与运用。 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都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暑假的新教材培训学习,对通识教育学习的资料进行细致的研究,去认识理解新教材。网络的知识是最丰富的、也有许多具有先进的时代性。上网获取知识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也是在进行新教材学习的最佳场所。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运用平生所学,才物有所值。我大胆偿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在学校现有的基础条件上,我进行课件的开发,进行网页网站的制作,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轉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中。在学校的局域网中,我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网,投放大量资料、信息,建立具有一定处理能力的反馈处理数据库。为同学们的学习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3.组织进行多种形式的知识竞赛和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组织同学们对家乡的土地利用情况的,对农业开发现状的调查等等,组织大规模的初二学生填图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调查促进同学们对家乡的认识,培养立足家乡,报效祖国的胸怀。

4.地图训练抓能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高低。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教师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图源,在收集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筛选,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图的教学功能。

5.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假设和预见,尊重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初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地图为基础。学生对身边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不断的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结束语

教学质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贯穿始终。我觉得在我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引导学生认图、识图所耗费的时间太多。配发的作业数量过大,全部批阅造成一定的难度,今后应主要着力于改进各种教育教学方法,服务于当前课程改革工作。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地理素质教育教学四策略

当今的地理教育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进行地理教学,也要对学生个体潜在的能力和智慧进行积极的挖掘和发挥,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让他们学会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师的重要责任。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互助合作能力

我认为,地理素质教育教学的要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他们在自主互助学习过程中促进智力发展。教学中编写恰当和适量的分层练习,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及插图、自主完成练习、相互检查共同提高,是课堂教育教学达标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中地理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可以以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预习课文及插图。这种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一般性的知识学生能自己掌握,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显得轻松,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安排有许多活动,指导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完成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教会学生使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我认为,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和最突出的特点。新课改后的地理教材,地图的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知识的容量大。教会学生使用地图,可建立广阔的思维空间,获得多方面的地理知识,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地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其一,教学生读图,要注意地图技能的分层次培养。其步骤主要是:(1)看图例,识记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颜色及特点;(2)从地图观察明辩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并掌握其准确的地理方位;(3)快速指图,强化记忆,准确表达;(4)从识图寻求不同类别地图的认知规律。这是训练读图的基本功,是用图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提高地图教学水平的关键。

其二,通过读图、记图、用图,使地理知识空间化、形象化、具体化,把地图学习与地理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认知规律,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地理知识体系。例如世界地理“美国”一节有“美国位置和地形”、“美国农业带分布”、“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三幅地图。通过读第一幅图,学生可以观察美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联想美国所处的温度带及主要气候类型,知道美国的三个地形单元及主要特征;通过读第二幅图,学生可以知道美国主要农业带及农产品的分布,从而明确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农业生产特点;通过读第三幅图,学生可以知道美国各行政区、主要城市的名称及分布。从而使学生明确了要点知识,理解了美国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这就是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也可叫聚合思维),得出地图所反映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从而揭示地理知识认知规律。

其三,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联系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并注意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前面提到的美国三图,从第一幅图的位置、地形联系到前面学过的“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并进一步地理解这两种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使学生熟悉美国中部大平原和东部及东南沿海的自然环境。在熟悉这些区域的自然环境以后,就为读第二幅图做了知识准备,为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原因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样就很自然地由第一幅图迁移到第二幅图,从自然地理知识迁移到人文地理知识。在指导学生读第三幅图时,又把美国政区、工业及城市分布与美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联系,进行分析理解,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形成了前后知识的迁移衔接,从而自然形成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和发展,提高了学生充分运用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提出真问题并解答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被人为地轻视,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与其他学科一样,它的每一章节都有其重点和难点。进行地理教学,同样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就会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应把原来的注入式转变为教师引领指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互助式学习,把原来的面面俱到的主讲变为精讲多练,把质疑解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完成。

例如世界地理“巴西”一节的“人口分布、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巴西迅速发展的经济”就是教学的重点。在指导学生读图、归纳总结时,都应作为重点分析和重点讲授。在分析讲授这几个重点时,首先应做到精讲,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是真问题),解决学生共同感到困难的问题;其次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把巴西的国情和我国的国情类比,把巴西开发内地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相联系,渗透国情教育,从而明确巴西迁都的目的。

四、诊断补偿

在地理教学中,只把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算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要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测,考察教学效果,效果差的还要进行矫正和补救,这就是诊断补偿。通常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检测读图:让学生说出需要识记的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简答表示的地理现象及地理现象存在的原因。

2.检测重点知识:把重点识记的地理事物,要点知识及基本原理等落实到地图中,应以选测题、提问简答、填图解图等形式进行测评。

3.检测和评价地理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练习和反馈,有利于学生个性优良品质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地理教育教学质量。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浅谈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地理学科与地区文化息息相关,同时文科知识之间不仅学科想通,学段之间也有很多联系,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还不成熟,对如何进行地理学习一时没有好的办法,这就导致了高中时期地理学习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利用地理模型,结合教学情境,利用地理地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知识网络,才能为高中地理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就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引起老师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教学;重要性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黄金时期,在一阶段的教学,需要老师教会学生了解基础的地理知识,掌握相关题目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模型运用的能力,以及在日常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地区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可以说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对于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部分老师对进行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仍然不够重视,对此本文就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帮助学生了解简单概念,借助相关问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地理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简单的概念,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日后的高中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平原,丘陵,盆地”等相关知识,借助信息技术展现当地的地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论述“平原,丘陵,盆地”的相应定义以及概念,使学生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老师还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平原,丘陵,盆地他们各自形成的条件有哪些?这些地区的地貌特征又是怎样的?”老师通过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相关资料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适当拓展,比如,老师可以适当向学生讲述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大陆漂移假说,询问学生:“板块漂移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不一,有说是地球自转导致,有说是软流层热对流。对于这些看法,老师均应该进行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信心,适当引入高中较为简单的知识,做好知识衔接,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结合教材运用相关模型,鼓励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运用和模型的能力,借助模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逐渐树立建模意识,为日后的高中地理教学营造便利。

例如,老师在讲述”经度,维度,本初子午线”的相关知识时,只是简单的口头论述,难免会使学生感觉枯燥,这时老师可以运用地球仪,借助相关模型讲述相关内容,老师还可以借助相关的视频进行播放,同时鼓励学生自行画出相应的经纬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就经纬度的划分进行讲述,老师可以告诉学生:“所谓经纬度是一个地理坐标系统,南北为纬,东西为经,赤道向南北延伸,各称南纬和北纬,同时老师在讲述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模型进行标注,培养学生直观想象,鼓励学生自主标注,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讲解重要的纬度线、经度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讲述经纬线发展史,以及线面角和时区的划分,老师可以借助相关问题询问学生,测验学生对市区划分以及经纬度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使用相关模型,提高学生建模能力,为高中阶段地理学习营造便利。

三、设计相关地理教学情境,利用地理地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

学生之所以觉得初中地理知识较难,主要是因为地理知识不易理解,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场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若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地图,则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日后的高中学习,提供便利。

例如,老师借助地图可以讲述图例的使用,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寒假大家出去旅游,打算去三亚,从本市到三亚地图上测量是5厘米,老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比例尺,供学生进行计算,通过简单的问题,使学生知晓地图的内容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地图营造相关的教学情境。比如,老师可以借助行政图、区域图,给相关的地图涂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相应的意义,学生通过线条、色彩等知晓相关的地区分布,例如,老师可以拿出中国版图,将不同的省份市区、自治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进行拼组,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适当游戏以及课堂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師在学生进行拼组时,还可以讲解其中的地理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结合地理地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地区文化政策,为高中地理学习营造便利。

四、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拓展,结合思维导图,构建地理知识网络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针对地理学科知识繁杂,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等特点,老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为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例如,老师在在讲述“地区”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借助相关思维导图,讲述相应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相关国家、地区文化、资源。通过思维导图,使学生直观了解相关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提供的思维导图,对当地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相关国家、地区文化、资源、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知识归纳能力,为高中地理学习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对于学生高中阶段地理学习十分重要,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模型意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降低高中地理学习难度。

参考文献:

[1]曾国庆.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性[J].中国电化教育,201x,306(7):114-117.

[2]马秀麟.小议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J].远程教育杂志,201z(1):79-85.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探讨

摘要: 在温室效应作用下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强,同时人们对地球的索取日益加剧,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灾害频发,结合教育领域展开防灾减灾教学成为当下发展重点。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当下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展开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旨在实现灾害教育的教学渗透。

关键词: 初中教育;地理教学;防灾减灾

一、 引言

针对初中阶段展开防灾减灾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可增强学生灾害认知,了解基础性自我防护手段,面对自然灾害,学生可井然有序进行针对性措施,以此提高自然灾害下的学生安全指数。但结合现阶段初中地理来看,在教学目标驱动下,防灾减灾教育教学存在一定不足。为落实初中地理的防灾减灾教学,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展开教学调整,实现灾害知识教学的同时,兼顾教学创新。

二、 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来看,其中表明地理课程应切实教授地理技能与知识,并增强学生生存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实现防灾减灾的教学渗透具有较强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 树立灾害意识。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各类洪涝、干旱、台风的灾害频发,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纳入初中地理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灾害防护意识,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2. 培养灾害防护技巧。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便于学生提高灾害应对技巧,面对各类自然灾害时,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在灾害防护技巧支撑下可实现有效自救与互救;3. 健全可持續发展观念。地理教学是关于人与地球的自然科学,人的活动可改变环境,初中地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学生可了解生态环境对灾害的防护作用,结合灾害诱发因素,增强学生生态认知,以此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 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现存问题

结合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来看,面对中考、会考压力,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仍存在较大不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地理作为与防灾减灾教学最为契合的科目,其地理知识点中存在一定防灾知识,但受到教学进度与教学任务限制,导致教师防灾减灾教学并未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仅于特定章节学习相关知识,导致在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学效果不佳;第二,在传统讲授式课堂影响下,防灾减灾教学普遍以讲授为主,学生对于灾害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而防灾减灾教学应结合实践展开教学,纯理论性教育制约了实际教学质量;第三,自然灾害类型众多,基于初中地理展开防灾减灾教学时,无法借助初中地理知识解释全部灾害现象,而现阶段防灾减灾仅针对地震等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具有一定片面性,导致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理解存在偏差;第四,为强化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其生存能力,在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中,其内容主要以生存技巧、防灾减灾理论为主,人地协调、生态保护等知识占比不大,继而阻碍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五,现阶段初中学生并未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无法切实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导致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存在不重视问题,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大幅度降低。

四、 基于初中地理的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探讨

为切实缓解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可从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加强地理实践引导、跨学科深层次教学、人地协调观念培养、课程教学评价优化五个方面展开优化。

(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自然灾害可造成不同层次的财产损失、资源破坏及人员伤亡,主要包括以台风、洪涝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以灾害性海浪、赤潮为主的海洋灾害,以生态平衡紊乱的生物灾害。在实际初中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一课中,主要学习防震减灾、长江黄河治理等内容。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可实现防灾减灾教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自然灾害》一课,高质量的防灾减灾教学应实现初中地理的全方位渗透。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一课中,可结合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等普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知识,并结合地壳运动规律展开防灾减灾教学;《多变的天气》一课中要求学生看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天气图。在天气符号教学中,教师可对天气图中雷电、台风、暴雨、雾霾等可能造成灾害的符号重点讲解,并可根据蓝、黄、橙、红颜色区分气象灾害危害等级;学习《人文环境》时,需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措施教学;在《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一课中,可针对日本地震频发特点,进行地震防灾减灾教学,通过了解日本抗震措施,深化学生对地震防灾减灾的认知。

(二)加强地理实践引导

防灾减灾教学仅依赖纯理论教导无法切实发挥其教育价值,应结合一定实践活动展开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教学。但在应试教育下,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仍以知识掌握为主,面对有限的地理课时,无法切实展开地理实践教学,但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2018年下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实践性防灾减灾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实现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防灾减灾教学的三者统一。例如,在教师带领下参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学生防灾减灾认知。除此之外,可深入社区,由学生自主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实现防灾减灾教育的同时,兼顾责任感培养;另外可基于教室展开地震避险等防灾技能演练,在真实模拟下提高学生灾害应对能力,为保障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学生需以实践报告形式进行记录,并借此契机回顾防灾减灾知识。

地理作为自然科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地理实验,在实现防灾减灾教学渗透过程中,可借助地理实验实现教学创新。例如,在世界地形图模型辅助下,由学生展开地形观测,通过观察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等深化地理知识理解。教师可借助世界地形图模型针对五种基本地形展开防灾减灾教学,讲解不同地形易发灾害与基础防护手段,并围绕易发灾害展开防灾减灾指导,引导学生形成防灾减灾意识,以此实现防灾减灾教学在初中地理中的全面渗透。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地理教育教学如何渗透“和谐”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地理;教育教学;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76-010

作为一名教师不求为国家做出轰轰烈烈丰功伟业,只求在平凡的教师岗位做出应有的奉献,那么要如何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渗透“和谐”呢?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一、把“和谐”理念贯穿于课堂的师生情感交流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以往“师授生受”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前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更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权威,常常缺乏对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这样师生间就树立了一块难以跨越的沟通障碍。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与平等。教师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再以高高在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多项信息的交流、传递。这样才可以树立起良性的师生和谐关系。

记得有一年,学校的另一名地理教师有事请假,会考在即,学校临时决定由我来兼任他的教学任务。我知道肩上的担子很重,为了更好地上好第一节课就特意地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当我进行自我介绍时,学生表情木然,好像对我没有任何感觉,甚至当课程上到一半时,竟然有很多学生打起了瞌睡,看到学生对我如此的“不敬”,我打算把课停下来好好的教训了他们,可一想训斥后该如何收场呢?想到这,我压住怒火,平静心态,语言更加缓和、亲切,勉强挨到这节内容上完,我给学生做这一节课的总结:“同学们,虽然老师一心想教好同学们,还特意准备了这节课,但是,我知道这是一节失败的课,老师真心诚意地向你们说一声抱歉,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以后会加以改进的。”这时很多学生纷纷说其实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只是大家一时不适应换老师。我极力的告诉他们学习需要兴趣,不用怕换老师,相信你们很快可以适应的。没想到到第二节地理课时大家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是创造和谐环境的效果。

二、把“和谐”思想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我校是以外地生源为主的学校,随着这几年的外地生源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已经占据了我校75%以上的比率,管理这些不同习俗、不同民族的学生对于学校来说是一大难事,要如何让这些学生“和谐”共处呢?作为一名地理老师要如何为学校尽一份责任呢?“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我通过讲解《中国的民族》这一节时,介绍了我国民族虽多,但民族之间团结、互相包容,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就是反应民族“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讲到“地震”内容时,我会结合汶川等地震再一次强调中国民族间的情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景。

通过地理课堂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了。我适时给学校进行建议,要经常性开展学生间的互助,比如爱心义卖获得资金捐给困难的学生,开展优秀学生帮助学习后进生促进学生间和谐等活动;开展民俗风情讲演,让学生接收吸收不同民族的文化;开展节日文化的宣讲,构筑民族和谐。近几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的严重扰乱学校管理的事件,学校里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

三、把“和谐”行动体现在自然生态之中

当今社会,一小部分人为了奢华的享受,促使个别猎人猎杀大象取象牙;捕杀猎豹、狐狸造狐皮大衣、豹皮大衣;还有的人大量砍伐树木,既在破坏大自然,又在残忍的改变动物的栖息环境。据了解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这都深刻反应出人性——善在一点点的灭失,长期以往对青少年思想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发出内心的疾呼——“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我认为“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还要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寶,它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的生衍死灭与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一直关注动物保护事业的爱心人士认为,动物的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会造成生态严重不平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而非伤害它。

我无法成为惩戒屠杀濒危动物的法律武器,但我可以成为保护动物的传播者。每次课堂上讲到生态环境时,我会向学生传递爱护动物的信息,尽我的能力来保护动物仅剩的一丝空间和生命,尽量从年轻一代思想抓起,让他们树立“和谐”观念,树立与动物友好相处的信念。

总之,“和谐”是一切之本,“和谐”是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是让人与群体、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处于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尊重、信任、帮助,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良性互动的状态。假如人类没有了和谐,生活中就充满了戾气,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华夏的广泛传播下,在每一个公民的脑子里生根发芽,让社会呈现出祥和的景象。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课堂

摘要: 根据新课改政策的不断实施,现阶段初中地理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理是初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以及区域认知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初中地理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成為了当前教育界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同时地理学习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如何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就要学课堂是初中地理教师们需要积极思考和不断创新的。本文就是针对如何构建高效初中地理生本课堂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对于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以生为本

引言:

初中是学生们学习地理的起点,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此时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之后的地理学习生涯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们应该积极地将生本理念融入地理教学课堂中,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对学生们的个性化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构建生本课堂的目标。

1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指示,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与小学生不同,之前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于学生的初中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此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想要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并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为一项单独的参考数据。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弱项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和学习的欲望,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初中的地理教学其实并不抽象,其中有很多与生活有关的元素。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发现这些元素,并将自身实际生活体验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学生们有了相同的生活体验,也会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有所感应,因此就会更有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常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们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还有利于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贯彻“以生为本”这一重要教学理念。

例如,在进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说的语言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宗教类型举例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发言,举例说明身边常见的其他语种以及宗教类型和宗教理念,这对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普及几种学生们不知道,但在世界范围内运用还较为广泛的语言,以及各种宗教类型及其所对应的不同宗旨,让学生们正确的看待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这对于增加学生常识积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价值观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们从没有学习过这样的课程。因此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具体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同时为了营造更加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图片等文件,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这一学科的魅力,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对于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海陆的变迁》这节课的教学過程中,教师单凭语言给学生讲述板块的运动,学生很难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地球板块运动变化的视频,通过立体板块运动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们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是初中生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地理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重要。“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又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要产物,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秉承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促进初中地理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沈金.构建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课堂的途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x(24):30+32.

[2]任松霞.构建生本课堂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x,16(11):99.

[3]谭莉.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高效生本课堂的途径[J].才智,201x(05):154.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初中生识别地理地图的教育教学之我见

摘要:走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 都认识到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笔者借取他人之长,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与同行共话初中地理地图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地图;挂图;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03-01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怎样阅读地图呢?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耐心细致、有步骤地都会学生阅读地图。

一是,先让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二是,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常常出现将海洋名称填注在陆地上,把国界线当成了河流等张冠李戴的笑话。

三是,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

然后,教师再归纳 总结 ,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范围,并回答我提出问题。

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游水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以前看到彩色地图只当是为了好看,而今天看来,它变成雄伟壮观的画面。

二、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

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河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有时合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刚回归不久。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置,京九铁路刚通车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京九铁路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

在讲地图时我注意先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地图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

三、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 自然 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人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

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张扬个性、独立发展。

愿我们能够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 教育 为已任,不断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他们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通过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中阶段地理地图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探讨

摘要: “地理”一直都是一门重要性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更是关系到整个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及教育事业发展,所以必须不断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及效率。落实地理实践力是打造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举措,被很多老师纳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措施及方法,由此可见落实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理应得到相关教育者的重视及关注。对此,本文作者基于相关文献及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措施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2.213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在初中教育体系甚至整个教育领域的地位都越来越高,相应的教育教学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育对于初中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很多文献及资料都显示,有效落实地理实践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素养,还能够完善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并提高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性,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更打造出高效地理课堂,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故必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

1 地理实践力的简单概述

“地理实践力”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地理学科素养,属于地理核心素养重要内容,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产生重大影响力,更对学生地理学习质量、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起到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因此,地理实践力的贯彻和落实成为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重要途径,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由此可见地理实践力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还能够促使老师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摆脱应试教育中过分强调分数的地理教学思想,使老师提高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从而针对性制定地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1]。

2 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的措施及方法

2.1 激发学习兴趣

这要求老师在教学任何地理知识时都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法,以保证地理知识学习及应用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积极性。另外,还增加地理生活课,让学生在生活课中强化地理实践能力,如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周边地区内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关于地理地貌方面的事件,诸如地址、海啸和泥石流等,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提升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及实践力[2]。

2.2 挖掘地理要素

首先,老师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等,以尽可能挖掘多的地理要素,让初中地理课堂更具有可操作性及针对性,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地理实践力,并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最后,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地理应用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如生活中学生看到一条河流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理知识分析河流的起源、流向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以强化学生地理综合能力[3]。

例如,在对《中国的气候》进行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将“人地协调观”相关知识引入《中国的气候》章节知识体系中,以完善学生地理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更让学生在气候、气温等地理知识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3 增加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将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由理论教学层面上转变到实践教学层面上,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及关注度;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及地理教学需要,适当增加地理实践课程,并创新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以强化地理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最后,要尽可能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将生活案例融入到地理课堂,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从而强化学生地理实践能力[4]。此外,在教学结束后,还需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设计课后或者课外实践活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后完成实践任务,以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华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对《中国的河流》进行教学时,除了在课堂上例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河流实例以外,还需要布置与“河流”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延伸地理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当地河流分布情况、河流起源、河流污染情况等,并引导学生在父母帮助下对河流污染、废水处理等提出建议。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河流”的了解,又间接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

2.4 重视绘图,强化空间能力

首先,老师要深刻了解到初中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不仅涉及到地理地貌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人文知识、社会经济知识、历史学知识、物理学知识及数学知识等,所以老师要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联想各种知识,这间接性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能力;其次,要根据地理具有可见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绘图去学习、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和形象化,还能够将地理知识具体化和直观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质量及效率,并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最后,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让学生通过绘画去了解地理知识[5]。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旅游学习和验证地理知识,如在旅游过程中绘制相关地形图、风景图、气象图等。

例如,在对《气温和降水》进行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绘图方法将等温线画出来,并涂上不同的颜色,以区分不同温度,然后准确地判断气温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特点,既加强了学生对气温及降水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结语:总之,将地理实践力落实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增加了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更强化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素养,使得整体的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上文先简单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必要性及问题,然后在该基础上从重视地理生活课、挖掘地理要素、增加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地理实践力落实措施及方法,希望对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勇.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探讨[J].读与写,202x,17(27):218.

[2] 杨力.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探讨[J].读与写,202x,17(13):228.

[3] 黄智梅.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实践探讨[J].科学咨询,202x,(8):167.

[4] 吳树生.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实践探讨[J].成才之路,202x,(3):48-49.

[5] 顾金兰.如何将地理实践力培养融入初中地理课堂[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x,(6):73-74.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题目有哪些?

1、地理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关系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4、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5、初中地理教育与高中地理教育的衔接问题探讨

6、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7、地理实践活动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

8、探究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9、地理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与效果分析

11、地理教育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12、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与实践

13、地理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14、地理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15、地理教育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16、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7、地理教育与学生职业规划的关系探讨

18、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19、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20、地理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1、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与提升策略

22、地理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与实践

23、基于问题解决的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24、地理教育与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

25、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26、地理教育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研究

27、地理教学中地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28、地理教育与学生全球视野的培养

29、地理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0、地理教育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精选10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怎么写好论文有所帮助!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地理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精选10篇)

赞 (0)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