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毕业论文(精选15篇)

导读:许多学习美术的高校本科毕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需要写论文来进行毕业,今天668论文网李老师就为大家精选出15篇关于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大全供大家参考,大学2000字-3000字左右。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当代高校美术教育艺术价值分析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教育方面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也逐渐地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重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主要问题就是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使当代艺术在高校美术中发挥其最大价值。全面提升高校学生艺术水平,在当代的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元素,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当代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艺术;高校美术教育;艺术价值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且被各阶层的人所关注,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不仅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各大高校的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当代的艺术元素,使美术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美术教学的意义也越来越全面。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高校美术教学的当代艺术性分析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加入当代艺术元素,大部分学者都曾提过。当代的艺术元素可以为美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一来,自然会引起一些争论,中国的美术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40年代末期,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刚刚从欧洲传入中国,美术教育里大多沿用了国外的美术教学方法和内容,既没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和艺术体系,也没有形成属于中国独有的美术教学方案,所以,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体系还不是很成熟。(2)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当代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缓慢,不被重视,关注美术教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3)60年代末以后,中国开始试着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外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逐渐传入了中国,中国的美术爱好者逐渐吸取了外国的美术观点和美术文化,并且加入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美术文化,在这个特殊时期,美术文化刚刚走向成熟。(4)70年代初,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越来越成熟,逐渐加入了中国元素和中国艺术,虽然美术是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的,但在这个时期,美术文化已经基本成熟,不再单纯地借鉴外国的美术内容和美术知识,而是逐渐地加入心理学、哲学等中国艺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

二、当代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联系

从19世纪开始,国外的艺术就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化,并且在当时的高校里形成了一定的艺术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在当代基本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并且被人们所接受。19世纪后期,当代的艺术体系逐渐加入了心理学、哲学、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等艺术元素,艺术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高校的美术教育内容也逐渐走向成熟。在改革开放时期,印象派和写实派的出现完全地打破了当代美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当代的一些学者在艺术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这一改革,在当时的各大高校并没有被普遍接受,而是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高校美术教育创新和发展,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改革完全是荒诞之谈,不符合当代的美术艺术和美术教育,完全将美术教育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在这两种争论中,印象派还是冲破了传统的观念和束缚,没有被当时的言论所影响,这才使后来的后印象派得以发展。这些都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当代艺术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1.当代艺术开阔了高校大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逐渐地形成世界性,也就是说,世界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代艺术的内容较复杂,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也给当代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作空间,同时,对我国艺术的发展也发挥着积极向上的影响。艺术本身的范围就很广,不被内容、形式所局限,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本身就存在多元化和世界化,任何的艺术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都是值得被尊重和学习的,不应该因为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而被歧视。在近年来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以往所没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这也影响了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思维逐渐被改变,据调查显示,各大高校也在逐渐的引进当代艺术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各大高校的学生也在不断地了解和学习当代的艺术文化,各大高校教师也在美术教育中加入了艺术元素和艺术文化,使当代的美术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不再像传统的美术教育那样枯燥、乏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为高校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以新的方式培养高校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造力

在现阶段的美术创作过程中,不可以只对传统美术教育简单模仿,而是应该注重创新和改革,只有创新,美术教育才能得到发展,才会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只有这样,美术教育才不会被淘汰,美术文化才能被更好地传承下来。在以往的高校美术教育中,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是简单的教师在讲,学生在画,没有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死板,只是简单的色彩绘画教学和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高校学生在平时的美术学习中接触不到新鲜的教学方式,更学不到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长时间下来,学生也会疲劳,也会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并产生反感的情绪。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这并不难理解,美术学习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灵感,带给学生创作的激情,而不是死板地教学生绘画的方式方法,学生需要的并不是这些。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当代艺术,使美术教学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古至今,艺术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都在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任何形式的艺术都需要创新和发展,艺术也只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提到提高和升华,艺术只有经过不断地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才能为人们的创作提供灵感和想法。在我国传统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大多是以简单的素描和绘画的形式进行教学,高校的学生每天接触的也只是简单的色彩、颜料、书本、纸张这些基本的绘画工具,并没有接触到真正与艺术有关的美术教学。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没有办法从美术教学中得到快乐,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效率,对于高校学生的美术教学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当艺术紧跟时代的潮流时,会吸取一些当代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特征,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会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目光,也会使学生对于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较快速,高校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多媒体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教学的实际意义。比如高校教师可以采用投影技术、摄影技术、幻灯片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现代的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增加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使艺术在美术教学中更有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学习,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当代艺术具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紧跟时代的潮流,吸取了一些当代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特征,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当代艺术也在不断地被引入到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去,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斐.论当代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影响与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xx(16):96-97.

[2]张贺.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现当代艺术内容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xx(11):166.

[3]肖晓阳.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现当代艺术内容的意义[J].高教探索,20xx(03):66-67.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博物馆作为国家文物的收藏、保护、展示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也成为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功能,通过丰富多样的博物馆幼儿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趣味,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让幼儿从展示空间和展览内容中感受美和体验美,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表现美和创造美,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博物馆是全人类的宝库,它储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记忆、梦想和希望。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修订的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博物馆以人类及其环境有关的具体物证为素材,大致可分为:历史博物馆、科学与技术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综合博物馆等。教育功能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可以积极地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等资源转化成为公众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教育资源。

(一)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是提高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博物馆是真善美的殿堂,是与古今中外文化对话的圣殿。博物馆也是幼儿对话经典文化或艺术的重要基地和场所。博物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博雅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是一种素养教育和人文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现场参观1次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充分挖掘学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艺术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

博物馆中的经典美术作品,对于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实际上,儿童不只是能欣赏小猫小狗的图片,儿童有权利、也有能力与经典文化艺术对话。一些艺术大师曾向儿童学习,并从儿童文化或艺术中汲取营养和灵感。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并非是孤独地搁置在博物館中的“古董”,而应是被数以万计的后人不断诠释与解读的经典之作。在对话中,经典将不断被赋予新义,从而获得新生。不仅限于成人,儿童也应参与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重构——主动积极、自由愉悦的感受、体验、想象、探究与表现。儿童文化也可以对中华和世界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利用博物馆这个社会大课堂,可以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使儿童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伟大文明成果,对这些伟大成果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评论,有利于全面提高儿童的文化素质”[2]。

(二)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博物馆里成千上万的展品承载着自古至今的人物和事件,诉说着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展示着自然界的各种科学奥秘。博物馆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课堂的有效延伸,是课程的复合载体,是学习的理想场域。《指南》指出:“儿童是与生俱来的艺术家,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儿童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是通过早期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接触而形成的,如果儿童较早开始参观博物馆和画廊的活动,就容易养成一辈子的习惯,从中获得长久的快乐。”[3]当今的博物馆是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美术资源,正逐渐成为幼儿美术教育中独特、丰富、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二、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资源的实物直观性

和幼儿园美术教育实物资源数量、种类较少相比,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并通过陈列展示等方式向幼儿展示与传达文物独特的文化内涵。如青铜器、瓷器、瓦当等的色彩、大小、造型、纹饰、材料、肌理等特征,可以让幼儿在参观、欣赏过程中获得直观感受。再如书画名作真迹,可以真实呈现印刷品所缺乏的墨色浓淡、细节层次、笔触质感等。博物馆实物资源的直观性,可以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情感。在参观、欣赏过程中,幼儿仿佛在与古人与历史对话,还会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独特感受。

(二)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多样性

博物馆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部的美术课程或教材,而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注重幼儿审美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美术技能等多方面的提升。采取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形式,进行参观展览、精彩导赏、互动体验、探究学习等的博物馆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摆脱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在丰富、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美术学习和经验积累。

(三)教育模式的综合性

博物馆美术教育立足于社会公众建立多元教育模式,增强跨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例如美术与音乐、美术与自然环境、美术与科学、美术与历史、美术与地理等,使幼儿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种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可以扩大幼儿的文化视野,让幼儿对美术有广义的认知,并启发幼儿将审美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中。

(四)教育环境的开放性

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博物馆美术教育可以营造一种相对轻松、开放、自由的环境氛围,让教育者和幼儿的交流互动更加轻松、有效,有利于幼儿创造灵感和创新火花的产生。

三、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立场和视角

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幼儿的认知和审美特点。坚持适宜性、游戏性、趣味性、生活性等教育原则。不同年龄段幼儿对展品的喜好、参与时间的长短、操作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均有差异。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者要注意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安全、自由、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或补充,在组织和设计活动时,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真善美,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人类本真的东西,同时兼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果能够考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甚至和幼儿园当前的学习主题相关联,会极大地引发幼儿的兴趣。在教育形式和态度上,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者要俯下身多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解读展品。此外,在活动方式、互动材料投放等方面,也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创造条件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创意。

(二)加强博物馆幼儿美术课程的合作研发

如果只是简单地组织幼儿去参观博物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必须要通过课程建设,将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中。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亟待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变。因此,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系统的博物馆幼儿美术课程,成为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博物馆幼儿美术课程的开发,需要跨界合作,有赖于博物馆人员、美术教育专家、幼儿课程专家等的通力协作。博物馆幼儿美术课程,应包括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策略、课程评价等。

例如,美国北加州的博物馆设置了与学前教育对接的教育部门,推动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和幼师利用博物馆资源共同开发、精心制订有针对性的长期、广泛、详细的项目计划,让博物馆资源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符合国家(或州)的核心教育标准,以实现幼儿在博物馆学习的持续性和系统性,有效补充幼儿园美术教育。因此,北加州的博物馆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博物馆教学活动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北加州各博物馆的儿童美术课程一般通过视觉艺术活动和语言艺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行为艺术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馆藏的原创艺术作品,涉及艺术欣赏、艺术史、美学、艺术技能等方面。各博物馆通常会根据藏品和幼儿学习特点,量身定制幼儿美术课程的教材。教材上有教学目标、需要幼儿掌握的美术词汇、创造步骤等内容,还配有插图、照片等,全部打印成册。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术教材都是由艺术家、学前教育专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4]。这些做法可以为我国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三)探索多元化的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方式

约翰·杜威认为:儿童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即交谈或交流的兴趣、探究的或发现的兴趣、制作或建造的兴趣和艺术表现的兴趣……它们是自然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儿童的积极生长仰赖于对它们的运用[5]。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可以包括欣赏与感受、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议等活動环节,以满足幼儿观赏、体验、探究、制作、表现和交流的兴趣和需要。本文尝试提出几种博物馆幼儿美术活动的方式或策略。

1. 生态对话式的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方式

“生态”是一个生态学术语,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存在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与动态平衡之意。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成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6]。对话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策略。其核心是一种开放、平等、尊重、欣赏的态度。教师和幼儿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圆桌会议式的平等和谐的新型师幼关系。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与欣赏者,不断激发幼儿艺术潜能与天赋智慧,并在此过程中共同成长。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对话,包括幼儿与博物馆建筑的对话、与博物馆文物的对话、与博物馆艺术品的对话、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同伴的对话、与父母或亲人的对话、与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者、形式设计者、博物馆传递的艺术体验和文化价值的对话等。

在博物馆中的艺术大师原作面前,把艺术鉴赏与幼儿创作表现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方法可谓是最佳途径。在开展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参考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思想和策略,将对话精神和对话教学融入活动过程,采用“感受与欣赏”“探索与发现”“创造与表现”和“反思与评议”四个教学活动环节。对幼儿而言,在“感受与欣赏”环节,可以设计感知自然、欣赏文化艺术作品、体验社会等,并运用对话的方式与幼儿展开互动交流;在“探索与发现”环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作品、积极探索其中的奥妙;在“创造与表现”环节,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与创意,并提供多种表现材料或媒介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表现;在“反思与评议”环节,可以设计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小故事和幼儿之间相互评价,或对艺术作品的背景、内涵的讨论或评价。

2. 多感官体验式的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方式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多通道感知的能力。多通道知觉主要是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英国博物馆学教授艾琳·胡珀-格林希尔指出,当我们在博物馆探索新的信息时,通过阅读可以吸收10%、通过听可以获得20%、通过观察可以掌握30%、通过参与互动讨论可以得到70%,而参与听说做等综合感官互动则可以获得90%[7]。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如果能以游戏为媒介,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全方位调动起来,开展多感官游戏互动,不仅可以使幼儿轻松理解美术作品内涵,还会产生新的发现,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例如在组织参观德加的《舞蹈教室》时,可以请幼儿欣赏大师美术作品、触摸芭蕾舞裙、听芭蕾舞曲《天鹅湖》、用肢体动作表达对作品理解等,最后请幼儿创作一幅以舞蹈为题材的美术作品。通过“五感互动体验”,幼儿仿佛融入画中,和画中人物对话,甚至和美术大师对话,体验美术大师当初创作的心境和情景。

3. 主题探究式的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方式

探究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结合博物馆中的展品,以某一个主题为核心,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美术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幼儿开展深度学习,提升幼儿学习品质。例如“荷花”主题,选择同一主题不同国家的艺术品进行对比欣赏,如莫奈的《睡莲》、宋人国画小品《荷花》、张大千的《荷花图》等,幼儿通过对比体会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相同题材艺术品的异同。此外,该活动还可以延伸到“桥”的主题,讨论著名桥梁(赵州桥、十七孔桥、伦敦桥等)以及周围生活中的桥,感受技术进步、见证历史发展。

例如,北京市水碓北里幼兒园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幼儿兴趣和美术教育特色,开展了“小脚丫走遍博物馆”系列教育实践活动。6年来,在幼儿园的组织下,927名家长和幼儿共进行了37次博物之旅,先后走进故宫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等18个博物馆。孩子们走进各类博物馆与展品“对话”,与环境互动,完成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制订的主题探索任务。幼儿发生了意识上的变化:许多幼儿钟爱的玩具从迪士尼公主变成了故宫文创娃娃,他们会挑选精美的古装服饰给娃娃穿,还会问问教师古代的故事。对幼儿而言,每个博物馆都是一个小世界,它是社会实践活动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通过博物馆教育活动,幼儿在感知体验和动手操作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增强家长在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参与度

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殿堂,它不应该是冰冷的、喧闹的、肤浅的,而应是一个有深厚底蕴、有文化对话、有情感互动、有快乐体验、有智慧启发的地方,它应成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一个疗愈身心的场所。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参加博物馆活动既是一个知识学习、美育熏养、文化陶冶的过程,也是一个休闲娱乐、促进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幼儿园也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家长参与到博物馆美术活动中来。家长与孩子一起在博物馆学习时,可以观察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情况,近距离了解孩子对美的感受和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文化艺术熏陶,实现亲子共同进步与成长。高质量的博物馆美术活动,可以让家长感受到陪伴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发带领孩子参加更多的博物馆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与“馆园合作”,吸引家长深度参与博物馆幼儿美术活动,提升家长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育儿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国民素养。

(五)重视信息技术与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的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教育以其特有的优势给幼儿美术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博物馆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博物馆教育的趣味性就越强。博物馆教育的多元化形式的展示与互动,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活动效果。高科技在博物馆教育中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博物馆内部的科技运用;二是“线上或云博物馆”活动的开展。

博物馆中历史悠久、收藏价值高的展品,通过声光电特技等,可以给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或极大的震撼。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情景带入,能让幼儿与古代文化产生更加有趣的互动,产生全新的视觉体验。博物馆教学借助高新技术将展品以立体形式展现出来,让幼儿与古代文明进行具体、直接的对话,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然而,线下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时会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因此,博物馆幼儿美术活动,可以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线上或云博物馆”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博物馆资源一旦插上教育信息技术的翅膀,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幼儿,就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云游”的方式遍览或观赏古今中外的优质博物馆资源。例如,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博物馆美育视频资源,中国的儿童可以观赏到珍藏在法国卢浮宫的凡·高《星空》;西藏的儿童可以观赏到《故宫里的大狮子》。博物馆幼儿美术活动也可以采取“预学”“研学”和“共学”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例如先进行“预学”——通过博物馆美育视频,观赏、了解国画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背景与绘画风格;再进行“研学”——实地观赏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最后进行“共学”——在幼儿园开展深入细致的讨论与创作表现活动。从而实现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线上线下结合,使幼儿获得相关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总之,博物馆幼儿美术教育是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课题,期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博物馆这一特殊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加强博物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深度交流、合作与研究,营造和创设良性、有效的幼儿美育生态环境,在提升幼儿人文、审美素养以及国民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莹.博物馆儿童美育——让儿童感知博物馆的“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0.

[2] 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 [美]芭巴拉·荷伯豪斯,李·汉森.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邓琪颖,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47.

[4] 顾欣.美国北加州博物馆的儿童美术教育活动[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5(Z1):16-17.

[5] [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忠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7.

[6] 边霞.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3.

[7] 张琳.博物馆里的美术课[N].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9-03-25(11).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探索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多模式的毕业创作

摘要: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幼教及中小学美术老师。学生的毕业创作往年都是根据各自的所长或喜好选题,有的是人物水粉,有的是水彩静物,也有油画风景,在数量上多为2—4幅以绘画为主的作品。这些虽说对绘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离他们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有点远,为了满足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高职美术教育应在今后的毕业创作教学中从选题、形式、绘画技法、材料等方面作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职 美术教育专业 多模式 毕业创作

高职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幼教及中小学美术老师的,学生的毕业创作往年都是根据各自的所长或喜好选题,有的是人物水粉,有的是水彩静物,也有油画风景,在数量上多为2—4幅以绘画为主的作品。这些虽说对绘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离他们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有点偏。这里笔者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基础的要求及特点,尝试从选题、形式、绘画技法、材料等方面今年的毕业创作教学中做了综合性的探索。

一、以手工为主的毕业创作

因中小学美术教学多以欣赏和制作课为主,真正的绘画课是很少的。而过去的高职美教班毕业创作太过于强调绘画性、艺术性,所以,学生毕业上岗后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本职工作,有部分学生甚至于又返校找老师“补课”。原因是高职教学忽略了基础,尤其是没有帮助学生认识基础与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绘画只是小学美术教学基础中的一小部分,美术老师不一定是个画家,但又要对各画种有一定的了解,不一定的是个工艺美术师,但又要对各种手工制作,如:剪纸、拓印、贴、雕等了如指掌;美术老师,不一定是位设计师,但要学习目前流行的几款电脑美术设计软件,等等。这些中小学美术教学基础不是天天画画就能够掌握的。所以,笔者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及特点设计了以下几种制作类毕业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供同学们参考、选择。

仿青铜浮雕类创作:(1)材料准备,密度较高的厚泡沫板、废旧报纸、各种大小的雕刀和水粉笔、过稿用的60克白纸、8开的复写纸、水粉颜料,木工用的白胶、丙稀金色、铁丝、医用纱布等。(2)画草图及过稿,根据要制作的大小,用60克白纸按等比例画好草图,再把复写纸放在草图下面用铅笔把图样过到泡沫板上。(3)用各种大小雕刀把图形雕出来,尽量保持造型的完整性。(4)把废旧报纸裁剪成小块用白胶把雕成的浮雕全部糊一层,一些在雕的过程中断裂的,先用铁丝或者牙签连结好后再糊纸。(5)待胶干后用水粉颜料上底色(最好是深色),上色时不要刷得过于均匀,渗和些粉绿色,待干后在一些边角和突出的地方轻轻刷一层丙稀金色,效果就是仿青铜颜色。(6)待完全干透后用自喷清漆喷两次完成全部制作。

纸浆画类的创作:

(1)材料的准备,各种水粉颜料、卫生纸两卷、木工用的白胶、一次性塑料杯数个、牙签一盒、镊子两个、50X50的厚夹板一块、铅笔橡皮擦等。

(2)在准备好的厚夹板上设计画面的大小范围,并用铅笔画好要制作的图形。

(3)根据画面各颜色的面积大小,用一次性塑料杯做出相应的纸浆颜色,做法就是在白胶里面渗入少许水,再加颜料和卫生纸搅拌匀成糊状。

(4)用镊子当画笔,把用卫生纸搅拌好的颜色一点一点排放在适合的图形内按平,再用牙签轻轻地很密集地扎出一层肌理效果,使之干后有触感之美。

瓦楞纸类的创作:

(1)材料准备,目前用于手工制作的瓦楞纸或纸板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手工制作的彩色瓦楞纸,一般工艺纸品店有售,但都是小规格的;第二类就是工业用瓦楞纸或瓦楞纸板,可到附近的纸箱厂去买。这类瓦楞纸或纸板没有太多颜色,一般是黄灰色的本色,但有深浅之别;还有纯白色的,材质非常漂亮。

(2)瓦楞纸的制作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类。平面类就直接选择做纸箱用的三层的瓦楞纸板,利用平凹构思创作产生肌理,在侧光的照映下显得很有感觉。立体类的可做一些古建筑、现代高楼、树林或灯饰、壁饰、桥梁等,既实用又很有美感,如:(图1)李孟婷同学的作品《日月星辰》。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二、以书画为主的毕业创作

对于高职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不是不强调绘画,是不过于强调,如果学生在校两年内天天只画画,那是得不偿失的,毕业后也不能适应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因为,高职的专业课时很有限,而绘画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的,他们的当务之急首先是要有能力去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待工作稳定后,再利用教学之余慢慢去探究绘画奥秘。所以,我们在毕业创作中也安排了部分以书画为主的创作任务。

绘画作品类的创作:主题为重新解读世界名画,要求同学们以最熟悉的名画为题,进行重新理解,重新认识、以现代的观念重新画出每个同学心中的“名画”。材料不限,但在技法上,要求以三种以上的绘画形式综合而成,如有的同学结合水粉、油画棒、铅笔等,探索出了很特殊的效果和画面感。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如(图2)王莉同学把梵·高《星空》的天空画成了被污染的天空,在梵·高飘动、扭曲的丝柏树下画了满地的垃圾、堵塞的汽车、拥挤不堪的人群和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大厦,名为《心空》。何怡静同学利用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式样,为班上同学们画像,创作了现代版的《我的蒙娜丽莎同学们》。李孟婷同学解读了毕加索的《梦》中的少女现在在想什么,梦到了什么。郑茜同学创作了《达·芬奇的扑克牌》等优秀作品。刘诗峤创作了《毕加索笔下的中国名人》。通过这些有趣的绘画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又了解了美术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

书法与POP字体类的创作:会写两种字,这是我们对于现在的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要求。其一,是书法,因目前各小学都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很多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而部分学校还没有能力配置专业书法教师,这一教学任务就落到了大部分美术老师身上。所以,书法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毕业书法创作主要以临摹常用的古人名帖为主,如柳体、颜体、汉隶等,因为这些都是学习书法起步时必临的基础字体。要求是用四开宣纸临写,达不到要求的要重写,一般都要练上好几周时间,写几十张才基本合格。在POP字体的毕业创作上,要求学生以常用的校园海报、招贴、班标等进行设计书写,纸张为四开白板纸,要求是图文并茂,数量为两张。

三、以设计、布置、装饰为主的毕业创作

在中小学里,美术老师除了教学外,还有很多美化、装饰、宣传等任务,如学校要出一个宣传册,就会找到美术老师设;换一个宣传厨窗、文艺表演的舞台布置等都会要美术老师帮忙或参与。所以,我们的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在教学及毕业创作中为了强调这一快的练习,便增加了以设计、布置、装饰为主的毕业创作。

电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把大二学的电脑美术课程再温习一下,设计一个学校的宣传册和个人的自荐书封面,并通过写真彩喷制作出真实成品。同学们在这项创作中对自荐书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自己的形像图片放到了封面上。在内容上也对两年来的学习成果、作品、获奖、参与的各种活动等作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一次很好的毕业总结和创作。这项毕业设计包括了收集资料、整理、文案写作、拍照、图片处理、编排、美化、装钉成册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

布置与装饰的毕业设计:这是笔者为学生设计的最后一门毕业课程,也就是让同学们自己把这几个月来完成的所有作品在展厅进行布置展出,小到作品标签,大到广告条幅的设计与喷绘,作品的装裱等都要自己动手。在装裱上要求学生根据作品的内容自己买材料装裱,如有几位同学利用没有用完的瓦楞纸板为作品进行了很特别的装裱处理,这些都为今后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还培养了合作意识。

四、结 语

通过对高职美术教育专业本次毕业创作的大胆尝试,使学生认识到了做一名中小学美术老师的责任和不易。通过对电脑设计的学习与创作拓宽了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有的学生就应聘去了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有的自己开了儿童画室。通过一系列的手工制作与创作,有的学生当上幼儿园老师和幼儿活动中心的美术课专职教员。所以,在目前这个就业难的大趋势下,如何让美教专业的学生画得安心,做得高兴,就业开心,是值得我们所有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都要思考与探讨的课题,只有学生在毕业后都能开心就业,我们教师才能真正从教育中感受到一种愉悦,一种欣慰。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对策

摘 要:在高校艺术教育范畴中,美术教育的地位至关重要,也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些高校以此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高校美术教育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美术教育解决方案。改变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内容、方式和评价模式,积极开发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构建充满审美趣味的高校文化氛围和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此促进美术教育中审美情趣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对策;解决方案

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范畴中,美术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在高校教学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院校还紧跟时代潮流,以此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使得高校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从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实际状况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甚至高校管理人员对于美术教育活动的认识不到位,教育观念也比较滞后;对美术教育活动的认知也比较片面,高校没有合理地使用资源开展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高校美术教育容易被社会中的功利化文化影响。所以,当前高校美术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不断开展文化构建等工作。

1 构建正确的高校美术教育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无疑是所有人思想与活动的指示标准,价值取向上的模糊会导致事务活动的不确定性和效果大打折扣。指导事务活动的指导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与否是高等学校目前需要面对和破解的课题。事实上,教育主导者应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强化能力训练,且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愿望,愉悦地参与到所有与美术有关联的活动中,变被动参加为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美术视角来展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实践体验,并且将此作为学术和人情感表达的主要模式,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达到美术教育最真实、最原始的目的。

2 高校美术教育的解决方案

2.1 选择具有创造性的高校美术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不仅仅是教学部分的内容,还涵盖了课堂课外的方方面面。在对内容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时候,教育人员首先需要对高校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归纳,找到能够拓宽高校视野,强化高校实践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内容。然后要对美术题材的教育作用与意义作深入研究,弄清楚适合赏析的主题、题材是什么样的,可以进行面貌描绘与体现的又有哪些,有哪些题材能够以实践操作的形式出现等等。最后要对不同活动的内容和所要达成的目的进行周密的规划和细分,同时内容要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有引导触发作用,且要便于今后开展的各项高校教育活动。

2.2 构建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

我们知道,教育目标最终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达成的,教学活动层次的高低影响着教育的最终效果。第一,高校教师要根据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状况,采取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如常见的方式有意境想象法、探索法、主题联想法、色彩欣赏法等,这些方式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强化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保证美术教育的顺利实施与进行。第二,在開展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状况,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工具,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对有新意的创作积极响应。第三,教师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增加互动,在选择美术教学材料和内容的时候,可以设置相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逐步感受到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2.3 在其他教学活动和学生日常生活中融入美术教育

美术活动的模式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只是正式的或是专业的美术教育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美术的实际价值,有意义的美术教育需有机融合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还要在更宽泛的教学内容中和高校的日常生活中注入与之适用的美术教育元素。

第一,以课程为基础,在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和其他相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美术教育活动融入其中,并以此来拓展美术教学内容、充实课程的文化与美学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各课程中渗透相关的美术教育元素。并且在美术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方面要更加灵活多变。这样虽然与教师所承担课程的要求和规定有出入,但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

第二,高校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在学校还有很多自主支配时间。它包含了日常生活时间、自习时间以及团体组织的活动时间。例如,就餐娱乐的闲暇时间和各种社团活动等。一般来说,这些时间往往都被忽略了,实际上这些日常活动时间也可以融入相应的美术教育元素,这些举措的逐一落实能够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美术教育的相关内容,且能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

2.4 加强美术教育评价

高校美术教育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知识拓展与延伸,收获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且有效地调动美术教育中学生参与创新创意活动的主动意识。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评价首先不是简单孤立的创意本身的技术性判断与评价,而是在于思维观点和想象力的超前与胆量,精于表达且善于表达。然后是教师的主观经验与固有意识要淡化,要积极倡导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自我判断与相互评价,使学生间能够相互欣赏,并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教师对学生美术创意的评价不仅仅是在关注创意是否和实际评价标准以及教师个人主观愿望相吻合,而是要切合实际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感受,体会其中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3 构建积极健康的高校美术教育文化

3.1 创建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高校环境

高校硬件中的环境安排也可以是学生课程构建与参与的内容之一,构建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环境,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外界环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有效地增强高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构建美术教育环境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衡量课堂内外活动的比例和取得的实际效果,尽量减轻高校平时教育教学管理的压力。其次要提升学生构建环境的热情,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强化,还可以把学生的与美术相关的成果作为高校环境装饰的素材。最后还要强化环境意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环境的互动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美术作品中的美学因素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还可以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参与美化环境的积极性。

3.2 积极开发与美术和地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

建设校本课程,不仅可以避免国家课程开发存在的不足,还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教学活动具有地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现出来,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设出舞台,使其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使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更具灵活性。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地区、城市特色优势,在课程开发当中融入人文地域特点,也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展示场所参观、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学校的归属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本地的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鞍山地区为例,可研究设置玉雕文化、工业题材绘画等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鼓励和倡导学生步入社会,开展社会调研与调查等活动。这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活动的方式,还要学生增强自身活动技能。最终学生通过不断突破自我,将活动成果展现出来。

3.3 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赏析活动

目前,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虽然有相关的美术作品赏析环节,但基本上是小范围的,而且基本上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存在规模和频次上的诸多不足。所以,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定时在高校举办美术作品与创意展览,开展形式多样的赏析活动以及相关的讲座与论坛,以此营造轻松愉悦的赏析氛围,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与创意有更好的理解,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特别是学科之间关于美术知识的沟通交流,可以内化不同专业与艺术的贯通,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2] 曾维华.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对高校美术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瑞士期间,在爱因斯坦博物馆亲笔写下“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国教育界都普遍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我国更是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国策。高校美术教育作为研究和传播审美文化的阵地、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摇篮,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一些家长对学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增设美术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诸如部分院校在教育定位、目标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就如何对高校美术教育进行创新进行探讨。

一、教育观念创新

我国美术教育的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可见,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都应该是美术的具体实施者,美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审美文化的教育。当前,很多高校美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从“工具”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这使得大多数高等美术教育往往难以落实其具有审美文化教育特征的效能,而更具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我国不少高校确定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因此设置大量的美术课程,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导致学生学而不精。因此,高等美术教育在确立培养方案和目标的过程中应在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倡导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审美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之始终,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美术作品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理解美术文化,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育形式创新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多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从“共性”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即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具有艺术开发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我国的传统美术教育往往更多地要求学生对美术技法进行反复练习。长期以临摹为主,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在作品中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新教育形式,转变教学思维,把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的集体性教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个性培养、个性选择、个人参与和个人创造,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高等美术教育应以对学生有实际价值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美术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创造。课程设置上要重视美术史论、哲学和历史等理论素养的教学,适当增加社会和人文科学的课程设置,将美术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整体性、连贯性的知识体系,这些都是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灵感的源泉。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要通过大量的先进文化理论、审美理论、教育理论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达到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方法创新

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多以学生临摹、老师在旁指导为主,部分院校虽能应用多媒体手段于教学过程中,但只是简单地展示名家作品或以进行视频播放为主。这种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就业后很难立刻胜任美术创作。此外,大多数的院校都开展了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但是这些实践活动只停留在写生的层次上,写生的地点多数选择为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实践的目的除了通过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对社会现状与日常生活的深入了解,提高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领悟,并能够把这种领悟应用于创作之中,只有这样才算是成功的社会实践。因此,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需要高校及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改变封闭式美术教学体系,进行开放式美术实践教学,注重课外美术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实践锻炼机会。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多组织各种形式的美术比赛活动,美术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外各种美术比赛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四、教育环境创新

要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应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当前绝大多数的美术高等院校都在硬件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画室、多媒体教室、展览馆、校外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都各具规模,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为美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的“软环境”相对于学校教学设施之类的硬件而言,是学校教育活动所处的一种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美术教育的软环境建设实质是通过某种管理手段,在校园内营造出最佳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以求达到最高的教育效益。美术教育的硬环境建设可以通过“物”来体现,而“软环境”建设方面则要通过“人”来体现的。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师应该拥有不被现代商业社会所影响而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的宁静的心灵。因此,教育环境的创新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美术教育人才,通过教师自身的影响力营造出具有人文精神的集体氛围,创设和谐的教育关系、教学关系,创设师生有效交往的愉悦环境,从而达到心智相通。

五、评价体系创新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搜集信息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美术教育评价则应该是一种能够反映学生成长发展历程,对学生在动态教学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和及时调节,达到预期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在开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活动中,如何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是影响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具有“硬性”的规定,为了拿到好成绩很多学生宁愿去模仿名家大师的作品而放弃自我创作,同时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杨振宁在自传中曾经说过:“学术上有那么多的思想见解,纵然90%是错的,但能有10%是正确的,就非常了不起了!”因此,评价体系的创新就要求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能够用宽广的胸襟去包容和理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败,充分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突破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不良现象,采用多级、多维的评价方式,尤其要把“创新性”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通过积极的评价加以引导,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

[1]王宏恩.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1).

[2]陆正红.试析高校美术教育的瓶颈及其突破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

[3]宋阳.高校美术教育的弊端与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报,2010,(4).

[4]朱冬青.试论高校美术教育创新[J].济宁学院学报,2009,(4).

[5]潘鸿飞.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1).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大学美术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它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当今的美术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美术教育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当前大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间民族间的合作竞争日趋激烈,纵观各个国家间的竞争根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推动民族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国家间竞争的根本。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大学生教育工作落实的是否踏实,直接关乎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大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动美术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关键性因素。

一、大学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创新是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

新课改条件下的素质教育要求转变以往“以教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新世纪教育的重任,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更应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敢想敢画、大胆创新的学生。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動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创新日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之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大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相比其他学科,大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肯定美术教育的价值,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身于美术教育领域。相比其他学科,美术教育带有浓重的艺术气息,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倡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典型,并运用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现和升华现实。大学美术教育更是如此,相比小学和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大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思维的自由和个性的彰显,因此大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大学美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

(一)加强学生们的美术教育的认识

很多高校学生会认为,美术课与其他的专业课相比也许不是那么重要,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美术教育课程就不能起到它本应该有的效果。因此,在认识上,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大学美术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强调美术教育对未来发展的作用,切实发挥美术在教育中的优势,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采用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新方法,将创新的理念贯穿于美术教学中

高校美术课堂相对于小学和中学的美术课堂来说,在教学的方式上更有利于创新,更适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锻炼了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三大构成”的内容时,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手段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等三个教学阶段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三大构成”。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打开思维,列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现所学习的内容,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内容的印象,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一举多得良好效果,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一味地追求多样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美术教学本身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体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并对教育教学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形式上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增强了美术课堂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效果。从实质上来讲,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四)不断完善配套的激励、考核、评价机制是根本保证

考核和评价方式往往是接受美术教育的大学生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试想,如果大学美术教育最终的评价方式并不体现创新创造能力的考核,那么大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沦为一纸空文。因此,学校、教师必须从考核和评价方式上,肯定和确保大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查评估。如,在最终的考核形式上可以通过灵活度、想象空间较大,需要融入额外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题目,来评判学生成绩,进而特别强调和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可以通过创新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大学美术教育的相关考核和评价机制,这是促进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障。

随着我国现代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联系不断加强,逐渐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美术教学使得学生在进行思考时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自身的特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解放学生的思想,改进教育体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刘生.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2]孙菊如,陈春荣.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 龙.教学过程设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4]安静斌.大学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2).

[5]邵统平.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考试周刊文教论坛,2007(1).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育探索

[摘要]高校美术教学工作当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才能在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当中取得有效的发展机会,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培养,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 键 词]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025-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美术教学工作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便是要从精神上对学生进行塑造,让学生拥有良好美术技能和审美观念。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应当深入思考高效开展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在加强技能教学、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普及性的教学工作上,要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美术课程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完善。因此,在美术课程当中必须要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要拥有扎实的美术史和理论知识能力,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涉及。要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同时,教师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要用个人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积极性[1]。

二、逐步开设各种门类的美术选修课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学生能亲自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来,通过直观、实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让学生对美术有更多的感悟,进而深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各类美术选修课程内容的合理引入,能让学生对各个门类的美术有所认知,包括油画、版画、雕塑、中国画等内容。教师让学生尝试各种美术门类的学习,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进程中美术素养能得到较好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鉴于“素质教育”的目的和“非专业”的性质,教师不要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做太多的要求,也不要给学生设置难度系数过大的内容,另外也要适度地放宽创作形式,使得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容学习,进而能让学生从美术实践课程中受到教育。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更要在课堂外进行,在社团和各类活动中加入美术元素,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有积极影响。美术素质教育普及期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并在布置校园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美术元素,能让学生看到美术无处不在,进而能形成较好的艺术氛围,使得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另外,校园社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不容忽视,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设,能深化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譬如,举办绘画展览、书法展览和动漫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校园文化丰富的同时,也能让学生重新审视美术艺术,并接受“美”的熏陶。

四、探索、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首先,多媒体教学的利用对高校美术教學有积极意义。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直观地欣赏美术作品,教师可以将一些名家画作搬到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积极影响,更能在深化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能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内容,为学生精心准备教学课件,为学生引入视频内容,使得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美术内涵。

其次,增加范画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现场为学生展示画作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教学创造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领会到教师示范作品的内涵体现,通过观看教师的技法展示学生能强化自己的绘画技能,这是图片资料教学所无法达成的。

再者,合理地使用网络教学法,能强化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主动上网查阅资料。任课教师需要将自己上课使用的课件挂到网上供学生课后下载学习,也要组织学生开展网络讨论,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更好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在现代化教学中网络教学是符合大学生思维意识的新教学法,学生能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也能让学生的网络参与能力逐步强化,继而有助于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转为“主动参与式”教学中,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美术教育能在高校范围内深入开展。

高校美术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以育人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课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爱群.新时期高校艺术教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150-151.

[2]顾媚娟.新时期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路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8):93.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育研究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大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美术教育作为大学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而言十分有益。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育有效措施,希望能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育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工作、学习的习惯。在互联网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当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即时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咨询。大学的美术教学必须要结合大学美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然后对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一系列调查,从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制定优化的教学方案,这样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大学教师需要加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然后采取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大学美术教学的科技含量,为大学美术教育的与时俱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效提高大学美术教学水平。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为网络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不仅给大学美术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大学美术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当中,合理的利用信息化学手段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络能够快速的各种各样与美术相关的知识,不断的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美术知识体系。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加强对信息化环境下美术教学的重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操作水平,从而为信息化们大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通常好的条件。

2、全面創新大学美术教学模式。实际的大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大学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要注意在大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合理的利用巧妙的信息化的手段完成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为大学美术教学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大学美术教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从而为大学美术教学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科技社会与时俱进发展的当下,大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意识,树立全新的信息化美术教学的观念,还要要注意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大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改革。这样能够全面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为大学美术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1、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美术教育作为大学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而言十分有益。想要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当中更好地展开信息化美术教学,大学教师就必须对美术教学目标进行深的研究和分析,然后以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大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措施。并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其它方面的反馈信息,对信息化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地提升信息化美术教学方法的适应性。高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全面的支持大学美术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展开。例如,高校可以为大学美术教育设立专门的规划区域教学网络、多媒体网络教师等信息化教学场所,为大学美术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大学美术教师可以将不同教师的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也可以将本校的信息网络系统和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联系起来。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美术信息化教学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美术教学的资源共享。另外,通过互联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能通过互联网络交流平台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的解决学生美术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地增强大学美术教学的师资交流,同时还能够取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学美术教学成效

2、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大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大学美术教育的深入研究,及时掌握大学美术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紧密的结合社会实际做好大学美术教育安排,全面提升大学美术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在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大学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美术实践机会,通过不断实践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审美能力。在传统的大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想要更好的开展大学美术实践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而在信息化发展的当下,大学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网络媒介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有效地提升大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大学教师不仅能够很好的完成大学美术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不断的扩展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增强与美术教育有关的其他科目的教学,这样有利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绘画软件让学生进行绘画设计,这样不仅能够最大显著的提升大学生的实际规划能力,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大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经验。

三、结语

美术在大学教学过程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大学教学全面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大学美术教育。在信息化不断深入影响社会各行各业的情况下,大学展开的美术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大学教师可以引进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完成大学美术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大学教师的美术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推动大学美术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从而为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逯行,孙晋美,衷克定,李芒.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分析框架建构——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平台视频内容分析[J]. 数字教育,2016,(06):26-32.

[2] 蔡琳.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J]. 亚太教育,2016,(05):46-47.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高校美术教育的继承与创新

高校美术教育中继承传统文化,不仅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表现形式,提高审美观,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将祖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为此,本文将分析高校美术教育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基因,并就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提出个人见解一二,以供参考。

高校美术;传统文化;现代艺术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起步较迟,从上世纪初,徐悲鸿任北平国立艺专开始,全盘接受法国美术教育模式,注重写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到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国立艺专改称中央美术学院,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全面接受苏联美术教育模式,强调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解剖学和透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广泛借鉴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对我国传统美术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较低。改革开放后,许多高等院校加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继承,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沉积相比较,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加强传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

一、高校美术教育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性

传统美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是中国人观察、思维、心理、习俗和爱好的体现,构成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面貌和艺术风格,沉淀于宫廷和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现实如何沧海桑田,但文化的基因是不变的,文化的积淀使得一个民族的历史变得厚重,进而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唯有给予传统文化以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借鉴和取舍,方能使传统美术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进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高校美术教育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感受和体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用中国人的观察和思维表现东方式的精神境界,再现中国人的气质风貌。

教育学生,首先应当要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悠久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利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提供完整、理性的文化价值取向。美术教育导引学生领悟美,由此产生的愉悦之情不仅可以唤起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探索,还能提升学生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

不过有必要引起高校美术教师注意的是,在美术教育中实现对传统文化因子的融入,这一举措并非意味着对域外文化的消极排斥,更非要将传统文化因子硬性强加于美术教育之中,而是能够在充分吸收、借鉴不同国家、地区先进文化因子的同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如此方能够确保美术教育实现对传统文化因子的有效传承。

二、推动传统文化因子向高校美术教育领域的融入方式

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在美术课堂中对传统文化因子的合理融入;通过鉴赏的方式获得传统文化因子的给养;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对传统艺术同现代艺术二者的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包容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1.注重在美术课堂中对传统文化因子的合理融入

高校美术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上教学环节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如通过为学生讲解书法知识与国画知识实现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充。

书法并非仅仅是一种运笔技艺,更在于能够通过笔端的纵横,使人获得感官的享受。笔者认为,假若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书法能力,则应当首先帮助学生遴选其所喜好的字体,并鼓励学生搜集购买相关的字帖进行临摹,由教师给予其必要的指点。

国画历来是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典范,其在运笔、构图以及意境的渲染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在学习中国画时,要求学生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蔬菜、瓜果、花鸟。指导学生时,让学生先欣赏大量名家名作,再讲解绘画技法技巧,逐步掌握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通过欣赏与指导,启发学生运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于画面中,在自由创作中体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保持很高的积极性。

2.通过鉴赏的方式获得传统文化因子的给养

以“中华博览”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当教材中各类精美的中华器物进入学生眼帘之时,相信在学生的内心中,是大受震撼的。不过单纯通过教材中的有限图片组织教学,则仅仅能够让学生产生一些浅显的认识,难以使学生领悟到这些精美器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有鉴于此,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善于在学生鉴赏的同时,加入对这些器物所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的讲解,方才能够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教材中的图片选取了毛公鼎、曾侯乙墓编钟等。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鉴赏活动加以细致入微、层层递进的引导,如教师应当先使学生从这些器物的造型艺术层面加以欣赏,感受到中华传统制作工艺的巧夺天工;其次,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精美器物背后所凝结的是制作者精湛制作工艺与智慧。它体现出古代艺术家与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就说这套编钟,共有65件之多,2500千克之重。在演奏中,总音域达5个八度,半音的标音位置可以靠组合而定,古今中外的曲目几乎都能演奏。让学生感受其中包含的智慧。三是文化之美。认识青铜器的历史地位与价值。青铜器的铸造是国家大事,它代表的是一种礼器,主要是祭祀鬼神和祖先的,以及象征了国家统治的秩序和贵族等级的尊贵等。如在语言中还保存的与“鼎”相关的词语“问鼎”“一言九鼎”等,这样从青铜器的造型上去感受它承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带着一种敬畏之心去鉴赏,就会产生一种景仰的神圣之感。

3.高校美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对传统艺术同现代艺术二者的结合

自上世纪至今,随着西学东渐大潮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受到纷至沓来的域外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有鉴于此,高校美术教师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所在。如教师要将能够承载传统文化要素的艺术品拍摄成照片,通过微信等媒介为学生进行分享,以便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

4.高校美术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包容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考虑到这一情形,高校美术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出足够的包容性,以便使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对不同文化的借鉴、对比与接纳的过程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还有就是,高校美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之中大胆创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之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介质,从而使传统文化因子能够以更为直观、更为震慑人心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艺术给养。

三、结束语

基于高校美术课自身的课程性质以及课程定位来看,其兼具了艺术性、知识性与技能性的三重课程特质,因此,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注重对自身教法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教学活动创新的前提下,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因子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

[1]勾振宇.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艺海,2013(12).

[2]杨晶,王孟,论高校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与能力的提升[J].现代交际,2013(10).

[3]王文权.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J].前沿,2010(04).

[4]梁方晓.论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程文化建构[J].艺术教育,2009(08).

[5]杨思杰.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5(04).

[6]张彦东.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大美精神——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学周刊,2014(15).

[7]王洪玲,董迎宏.美术教育应该重视民族艺术[J].艺术研究,2010(04).

[8]王世霞.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大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与繁荣的动力源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人才的要求迈入一个新的台阶,想要在众多高素质人才中脱颖而出,自身必须具备新颖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希望为大学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美术;创新能力

一、当今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以往我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古板,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改进,但由于教师受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推行素质教育步伐较为缓慢,这样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着眼当今大学教育模式,可以清晰看到,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是运用单一的授课模式面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体现的不够彻底,这样的授课模式较为单一简单,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美术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大部分是临摹别人的作品。但是,我们知道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思维,在美术教学课堂中,针对敢于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体验到自身个性创作的快感和认可,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创新。

二、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当今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当今社会缺少的就是具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源源不断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所以说,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必要任务。其他学科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但是大学美术自身学科性质决定,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别,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具有自身优势,美术教育被人们公认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优学科。教师要充分抓住美术学科的自身优势,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彰显自我,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大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学生对大学美术教育的认知程度

在众多学科之中,很多学生将本专业的专业课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认为美术教学可有可无,这样的态度就会导致美术教育不能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作用。所以说,要提升学生对大学美术教育的认知程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身意识到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大学美术教师更要起到示范性作用,以身作则,强调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将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美术这门学科优势,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学生切身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地位。

例如,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仅能够音频与视频并存,还能够运用图文并茂的生动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形象直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教师还可以为本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微博等,以及学校学习平台等,这样能够发挥学习的及时性,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评价从而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起到促进学生提升自身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考核和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考核的模式应该有所改進,将侧重点倾斜在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美术的学科优势。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视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展现出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更多的题型和答案,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将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础题型,将创造性思维的题设计成高分值的附加题,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要为美术教育这个学科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和时间支持,鼓励教师外出研修,参加培训等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题讲座,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从而提升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育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认识。学校可以成立这方面的社团,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的主要宗旨就是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提升自身创造力。还可以定期开展作品展等,举行美术作品创新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上不管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生活中,都渗透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和谐氛围,对教学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在当今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大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方面针对大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简单阐述,其中存在的不妥望相关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大学美术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让高校美术教育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大学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才智,2015(07):37.

[2]邢澄.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161+163.

[3].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研讨会暨美术作品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2.

[4]王贺成.试论当前大学美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03):158.

[5]张磊.大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183.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动,高校美术教育也需要改变,也就需要高校美术教育相关工作者能够从形式以及内容上对其进行调整与创新。而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作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新过程中却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文章结合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提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研究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区域性民族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SJGY20190640)研究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具有浓厚的历史美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气息,将其与高校美术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但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热情,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民间美术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此,高校美术教育相关工作者就需要结合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状况,对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进行研究,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质量。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作用

一是对高校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扩充。民族民間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其不但具有浓厚的艺术美感,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值得后人学习。因此,高校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不但可以丰富高校美术教育内容,同时也能够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大量教学素材,进而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推动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对目前我国各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不管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学经验以及师资力量,都无法与专业美术学院相提并论,进而导致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缺少教学优势。因此,我国各高校想要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就需要构建一套具有自己院校特色的高校美术教育体系,进而推动高校美术教育不断发展。而将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融入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不但能够弥补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缺失,还能够突出其独有的特色,进而促使高校美术教育形成属于自己的优势,这也就需要各高校能够对当地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入挖掘,结合自身院校情况构建独有的美术教学体系。

三是提升高校学生的美术能力。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美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不同民族的不同艺术形式,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另外,对高校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促使学生将这些美感融入到自身的美术创作中,使其所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更具艺术性。同时,民族民间美术中也蕴含一定的德育教育价值,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还能够使其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促使学生在感悟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的道德理念差异以及价值追求,进而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是丰富高校美术教师的民族民间美术相关知识以及技能。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与其他国家美术教育相比,不管是在教学观念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民间美术中的民俗文化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把握有所不同,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导致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基于此,各高校需要对美术专业教师关于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方面相关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提升,也就需要多鼓励美术专业的教师对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能够将研究内容作为教学基础,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探究与创新,进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将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和作用体现出来。

二是开展多元化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活动。民族民间美术流传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不仅有造型艺术,还有工艺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其题材也十分广泛,不仅包含风俗文化,同时也含有生产生活场景以及宗教文化等。基于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时,应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比如蜡染以及刺绣等这些民族民间艺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该种艺术,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在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时应该对艺术的差异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相同艺术之间的细节差异,进而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民间美术的美感,同时还能够丰富高校美术教育的教育资源,在提升学生美术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是积极挖掘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我国很多民族民间美术已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并且不同的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其独特之处。现如今,我国大力实施传统文化振兴工程,对各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大力弘扬。而将种类繁多的民族民间美术融入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不但能够有效实现以上弘扬目标,同时还能深入推进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所在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推动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同时,高校也需要对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进行扩充,推动高校美术教育实现全方位发展;还需要深入挖掘我国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利用这些美术资源对高校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进而将其转化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作资源,推动高校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是加强民族民间美术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对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关键内容以及重要教育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感悟美术实践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各种美术创作技巧以及各种美术形式的特点的感悟以及理解能力,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美术创造的灵感,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基于此,高校应该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力度。例如,高校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的刺绣工坊或者是蜡染作坊等地进行参观,并且就地组织学生开展民族民间美术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刺绣以及蜡染的相关工艺流程,并且引导学生对本地刺绣、蜡染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刺绣以及蜡染工艺的认识。另外,高校也可以与其他区域的高校以及企业进行合作,还可以定期组织本院校师生一起去参加相关主题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进而开展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审美的融创设计制作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美术实践教学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民间美术,也能够提升我国各高校美术教育实效性。

三、结语

民族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基于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推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弥补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美术教师以及学生提供诸多美术资源,而且还能够丰富高校美术教育内容以及形式,促使高校美术形成其特有的优势,利于高校构建出一个具有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谢云中.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6).

[2]黄蔚宁.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向极鼎.赏石资源与美术教育:关于民族高校美术教育开发应用地方资源的思考[C]//邱刚强,徐勇民.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吴禾.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奠基工程: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体系的建构[C]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5]田晓菁.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J].美术向导,2009(2).

[6]马美萍.试论民间美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价值[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大学的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素质也对新时期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纵观各大学的美术教育现状,我们也能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 问题 因对策略

无论是专业性美术学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将艺术内化为学生的高尚品格和完美人格,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因此,要正确认识美术教育,采取措施解决美術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存在问题

1.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结构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很多学校通过组建、合并其他校区,建立了综合性大学。但这类大学所设置的美术教育院校的美术老师组成比较复杂,有外聘的美术老师,也有从公共美术教育等专业抽调的老师。这种教师队伍虽然数量可观,但是没有专业的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于美术院校以及该专业的学生来说会造成很大影响,无法培养出美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2.美术院校的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重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论性学科的教学评估往往可以通过对教师的理论考核得出评价,但是美术教育的教学评价重点应放在教学技能和技法上。目前,很多美术院校对教师的考评内容多限于论文模式,忽视了教师在绘画技能和教学手法上的考核。这种重“理论”轻“技法”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影响了美术教育的质量。

3.效仿专业美术院校,博而不专

专业的美术院校对学生的美术能力比较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技法,培养了专业的美术人才。但是这类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即重“技”轻“道”。很多综合性大学虽然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较专业院校丰富,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并没有认真对待。这就使现代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造成了“东施效颦”,博而不专的尴尬局面。

4.教育经费不足,教学硬件不“硬”、

众所周知,美术专业是个“烧钱”的专业,是一种“贵族”教育,这从美术专业学生的学费和其他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费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据调查,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学费每年大约需要5千到7千元,而美术专业的学生的学费则需要万元以上。但是,高价的学费并没有让美术教育的硬件“硬”起来,究其原因,是大学的扩招、扩建、开设美术专业时间短、美术专业没有得到校院领导的重视等影响了学校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资金投入,教学条件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应对策略

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事物的前进和发展。因此,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是促进大学美术教育事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

1.培养专业骨干、强大师资力量。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学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美的知识,更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不仅需要泼墨丹青,更需要多掌握阐释美术的技巧,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所以,各大美术院校应增强教师对美术专业的正确认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组建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大学美术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如可以聘用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教师或专家来校任教,还可以外派教师到其他专业院校或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做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从而解决师资短缺、力量薄弱等问题。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法,完善教师考试机制。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不仅适用其他学科,对美术教育专业同样适用。美术教师不应把课堂停留在画笔、画纸上,应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不仅能从画册、雕塑上看到美的创造,还能从世界各地的美术展览、世界名画或是电影、电视上感受美的存在。教育工作者只有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出既有美术爱好又有美术热情的专业人才。在考核机制方面,除了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不可或缺文化底蕴,更应把教育模式的创新性、教育方法的独特性等加入其中,成为考核一名合格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标准。

3.着力体现自身特色。专业性美术院校的特色不容置疑,即培养专项的美术人才。但是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在于“通”,在于同和性。所以,各类综合性大学的美术院校要逐步创立自己的教学特色。

4.学校领导多调研,为美术院系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美术专业学生的学费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已经很高了,因此,通过提高学费来增加经费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此,美术院校应让领导和相关部门多入院系调研,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白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寻求校外的资金帮助,如开展学生的画展、和某些企事业单位形成互帮互助关系等。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好的锻炼机会,也能为美术院校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源,从而完善专业硬件,吸引更多的美术考生报考、参考。

三、结束语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只有重视美术教育,认识和解决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大学美术教育发挥其培养高尚品格,塑造完美人性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格,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动手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当代艺术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启示

高校美术教育以美术的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个人素质为核心,拓宽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自由创新、创造思维,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整体艺术素养的创新型的美术工作者和从事美术事业的优秀人才。但是,目前我们的高校美术教育注重技术的传授,忽略学生创作创造水平的提升,培养出了的优秀学生也是拥有熟练技巧却缺乏创造思维的画匠,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

一、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艺术鉴赏内容有局限性。学生的艺术视野限制在《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对中外著名的、主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认识且以绘画作品为主,对摄影、雕塑、建筑、家居装饰、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介绍的深度、广度不够,对艺术作品的品评也是以教材现成的内容为主,缺少学生的自主参与与评价,不利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影响了美术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单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写实、写意、抽象、超写实、超现实等,形式不一,风格多样。但是,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大都局限在写实风格教学,绘画取材单一,强调架上绘画教学,追求形的再现,观察、表现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也有一定的程式,以技艺的传承为主,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反复练习、认真训练就可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要求,教学模式像流水线生产。

(三)创作脱离社会现实。因学习生活环境所限,学生基本与外界隔离,平时的教学也很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学生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大多是以照片为蓝本的图像制作,从现实社会到艺术作品只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复制,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与参与,创作只停留在对社会现实表象的肤浅表现,缺乏深入的感知、观察和思考。

(四)疏于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以传授专业技法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创作多是图像的简单复制,千篇一律的画面形式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的缺失、教学内容的相对封闭等原因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学生的创造思维水平与时代的全面素质教育不相符,与高校美术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二、当代艺术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启示

“当代艺术”在中国特指现代主义以来的观念艺术的各种表现形态,强调对“当下”的关注,对思想概念“创意”,观念先行,作品创作融入了心理学、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元素,艺术内容丰富,手法多样,具有前卫性和先锋意识。高校美术教育还坚守着与美术有关的绘雕技艺,以狭隘的艺术定义来从事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教给学生批判力、创造力和个性的自由表达。对于高校美术教育的一些弊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的当代艺术在艺术思想观念的开放性、创作手法、创新创造精神等方面可以给高校美术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一)启示之一: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当代艺术拓展了艺术的领域及其语言方式,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承认多种观点存在的价值,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多样性,有抽象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能够将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成果融入艺术,出现了装置艺术、观念摄影等新型的艺术形式,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门类日益增多,呈现出专业模糊、学科交叉的趋势。高校美术教育在坚守传统艺术的同时,应该打破教学内容的限制,以豁达是胸怀接受不同是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将多元化和包容性的艺术形态融入教育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激发学生运用新媒材进行艺术创作,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启示之二:当代艺术关注艺术思想观念的更新

“当代艺术”一词本身具有批判、挑战、反叛、先锋、前卫、激进的含义,艺术家大多把突出思想和观念放在作品创新的首位 ,冲破了常规的、僵化的艺术创作思维模式,能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能够接受、运用最前沿的艺术观念和思潮并进行创作,内容和形式上极大地丰富了传统艺术,装置、行为、影像、声音、多感空间等艺术形式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所以当代艺术作品总能表现出实验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高校美术教育在保留对传统艺术技法、技巧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学习、接受最前沿的艺术思潮和观念,不再依赖旧有的创作思路而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实践,尝试不同艺术创作方法,给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

(三)启示之三:当代艺术贴近现实、关注人文的创作手法

当代艺术创作关注时代,重视从现实社会语境中寻求艺术创作的思想内容和动力,很多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如王广义的《大批判》、方力钧的《光头系列》、徐冰的《天书》等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土壤表现社会文化变迁、演绎当代中国的故事,还将艺术探索伸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以此来关注中国自己的文化、社会与意识,关注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艺术作品体现出人文关怀,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内涵。高校美术教育应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多参与艺术实践,关注现实社会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取素材、资讯并进行研究、反思和创作,以更广阔的艺术文化视野思考现实社会。将现实生活与美术教育关联起来,从美术的角度认识现实,关注人文。

(四)启示之四:当代艺术的创造创新精神

当代艺术追求艺术关注人的思想意志的表达,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和独特表达,追求艺术材料、艺术语言的研究,突出艺术家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个体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可能。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参考当代优秀艺术家及其作品所呈现出的创新创造精神,突破旧有的、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思维定式,通过教育教学,以学生个体的感知、情感和认知代替现成的、被规定的认知逻辑,通过思维转换,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的能力。

三、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有必要借鉴、吸纳当代艺术的有益成分,取长补短,从“美学至上”的学院教学体系向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美术教学的系统转换,走出固化的美术教育框架和结构,拓宽美术教育的内容,丰富艺术表现的样式,充实美术教育的内涵,扩大美术教育的功能,教给学生“当代”的思维观念和判断能力,以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美术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高校美术教育来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系既纷繁复杂又各成体系,高校文化的教育究其根源是对各类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中国的美术教育自古至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以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魅力影响着千百代中华儿女,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可见一斑。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艺术之林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到我国历代的古代文物、名人字画,小到传统的民间艺术,如皮影、刺绣、窗花等,无疑不体现着我国艺术文化的美好和芬芳,无疑不诉说着我国上下五千年中艺术文化的影响之深远。而美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着千万般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美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面是多方面的,其价值的体现也是多方面的。

一、美术教育的技术价值体系

利用美术手段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是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美术技术手段的主旨是利用美术所特有的造型语言对客观事物以及对内心情感进行自我表达。美术技术体现在表达和表现两个方面,这种表达和表达的途径是美术的技巧、技法等方面。而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手段的实施,当代学生能够了解,甚至充分掌握美术语言以及美术语言的逻辑构成,并因此而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表现技术手段。

(一)再现是美术教育的基础

再现是指通过美术造型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再现造型,通过美术技术手段实现对周边的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表达。再现技术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同时也是最为实用和基础的。再现性美术艺术是最为具象的美术造型手段,更是掌握美术艺术语言最为基础的方法和手段。

(二)表现艺术是美术教育造型语言中的抽象表现形式

表现性造型艺术的核心是领悟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主张自我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表达。美术教育中,表现性造型的基础是再现性技术,更加注重造型语言和造型形式的自我表达,并能够与现代艺术和现代语言的接轨,通过运用现代的造型材料进行主观的表情达意。

二、美术教育的创新创造价值体系

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重创新、创造,重视自我个性表达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教育中的这种创新创造和自我表达的特性,恰恰与高校其他的教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和认知上的本质区别,这就使高校教育形成良好的互补依存关系。高校教育中过多强调思维逻辑绝对性、结果的唯一正确性,而美术教育的价值能够真正改善这种教育片面的弊端,提高学生创新创造意识的行为,实现指导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的需求。

(一)认识事物的过程需要多维性的思维

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严肃缜密的逻辑性认知思维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应意识到非逻辑性思维的重要性。美术教育中包含对事物的多维认识,包括形象、形状、色彩、材质、技术等,为培养多维性的认识观奠定了基础。

(二)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作能力

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这就需要从美术教育的构思、设计、实践、创新这样一个完整的美术创作过程中实现。在美术创作中,学生需要对表现客观事物主题的材料选择、制作激发、造型语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完善和改进,这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从美术技法的训练中形成创新、创作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三、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校美术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教育

当下中国高校的学生教育普遍属于大众教育,对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教育有所缺失,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美术教育的途径是最为容易实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当代学生普遍面临着较为严苛的就业生存环境和个性化自我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竞争更多体现的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具备综合竞争的能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表现在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多位认知能力等方面,这就更加能够体现出美术教育在个性教育方面的特殊价值。

(二)美术教育应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美术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行为的教育形式,高校应在美术教育中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等第二课堂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特长的发挥、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价值意识。

(三)创造隐性美术教育对学生美术教育的影响

就这一点而言,更多的是体现大学的隐性教育形式,隐性教育是区别于美术教育课堂这一显性教育行为而言的。大学的隐性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大学整体艺术氛围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例如,在大学校园中悬挂的艺术品、装饰品、园林小景,手绘墙等,通过设置这些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品,高校结合自身的文化氛围,从视觉上的审美体验影响學生的美术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四、结语

在高等院校开展系统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非凡,无论是对学生自身个性化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对社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美术教育在高校的开展,需要全社会对美术教育本身的认知和认可,美术教育价值和作用的认可是一条艰辛和漫长的道路,需要全社会、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力量,高校美术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教改模式探究

摘要:素描基础课是大学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也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教学过程存在问题,不仅影响了素描基础课的落实效果,更影响了学生绘画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美术;美术教育;教改模式;素描基础课

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升华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普遍存在问题,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质量也因此一直未能“尽如人意”。

一、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模式过于呆板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至今仍然束缚着我国教育者的教学思维,很多教育者习惯于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正因为此,大学美术素描教育的重点被落在了观察能力培养、表现物体形象两方面。虽然此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夯实绘画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重要技法,但是此种教学手段非常的呆板,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所涉及的面也非常的狭窄,因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的练习很难全面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安排缺乏灵活性

对于美术专业学生而言,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方面会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安排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从整体角度看,这种课程安排有着较为清晰的目标,有益于教学工作按部就班落实,然而,这种课程安排也局限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教育者无法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加之很多课程内容相对较多,然而学校方面安排的课时可能根本无法保证教学所需时间,这就使得美术素描基础课程的安排严重缺乏灵活性,难以帮助学生领悟素描教育的内涵。

(三)个性教育需求被忽略

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教育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然而传统教育以模板式教学手段落实教育工作,学生被当作模板雕刻,完全没有依照自身意愿发展的平台和途径,很多大学美术素描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过深或是过浅,不仅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容易扼杀学生的艺术天分。此外,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大的差异,美术教学需要目标,但并不是说完成了某一个目标就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创作需要灵感和激情,而这恰好是现阶段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所难以提供给学生的。

二、改革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

素描基础课程教育一直在发展,然而很多教育者一直沿用着“写实画法”的教学模式,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地打破这种千篇 一律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外国艺术学院的相关教育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例如,可以将素描基础课程教育分割成三部分,从明暗素描、结构素描、人体素描三个角度出发,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帮助学生感悟不同的绘画手法,进而形成自身特有的创作风格。

(二)灵活化课程安排

首先,教育者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方面的课程安排工作,将教学需求与课程安排相结合,尽可能地妥善安排课时。其次,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例如,可以基于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组,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讲授基础性知识,对于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将教学内容前置,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落实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教师教学工作的个性化,另一方面指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师教学工作的个性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打造具备自身属性、自身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如以素描工具为载体的素描基础课教育模板、以风景素描为对象的素描基础课教育模板。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贯彻落实“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育理念,不制约学生的发展,而是能够鼓励学生在不断的比较、思考中发挥自身的天赋,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绘画创作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关系密切,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之予以重视。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教育者应深入研究自身的教学,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发展自身的教学,优化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质量,为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虹菲.浅析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的教改新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xx(10):124.

[2]范军.大学美术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教改思考[J].美与时代(中),20xx(8):83-84.

[3]钟俊韬.对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以素描教学为例[J].大舞台,20xx,No.306(11):143-144.

[4]李婧.浅谈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教改的新模式[J].通俗歌曲,20xx(8):154.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精选15篇)

赞 (1)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