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精选15篇)

摘要:很多人都在寻找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1500字-2000字,今天我就为大家精选15篇范例供大家参考,题目新颖,800字左右到1000字也有,非常适合大家共同学习,希望668论文网的分享对您写作选题和论文发表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课题,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拥有良好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而且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希望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调查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事件频有发生,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高校和各地教育部门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是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在开展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对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浏览中国知网上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研究的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②专家访谈法:走访长春市高校的教育专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讨论。③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学生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④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调查表

表1 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调查表 N=298

对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知较高,其中有45%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非常重要,有37.9%的学生认为重要,有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有9.4%学生认为非常不重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随着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对心理教育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二)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调查表

表2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调查表 N=298

从表2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其中有19.5%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非常满意,有21.8%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满意,有34.6%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不满意,有24.1%的学生非常不满意。虽然全国高校一直在提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是这一工作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情况并不均衡,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没能将这一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开展,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规律、重要性缺少研究,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并不顺利,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影响因素调查表

表3 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影响因素调查表 N=298

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25.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1.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完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4.5%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2.8%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方式落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心理教育的认知度较高,能够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对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开展情况并不满意,认为当前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因素主要有学校不重视、课程设置不完整、师资力量差、心理教育方式落后等。学校要提高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的将心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开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方式,设置必修课、选项课教学,举行讲座与研讨会,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将心理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中去。加强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选拔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进行授课,为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科学的辅导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保障。

注:此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4358

参考文献:

[1]李丹霞.浅谈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3(21)

[2]王春华.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J].科技资讯.2005(27)

[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5)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受到了关注。大学生不仅只是学生更是还肩负国家的重要任务。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分析,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相关心理教育工作,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新时代 心理教育 现状

引言

大学是帮助学生获得成长和知识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价值理念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心理疏导的重要课程。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本文主要根据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学者些许建议。

一、新时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在传统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上,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教学,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高校要重视心理教育,以学生为教学方向,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而努力。

2.专业教师队伍缺乏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发展需要专业的教师。但是很多高校都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心理课程是由兼职老师辅导,没有专业的心理知识和专业的教学经验,不能更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1]

3.大学生对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教育自觉性较差

随着国家不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自觉性是不足的。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了很多悲剧事情,如果高校加以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策略分析

1.高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件长期性且复杂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与大学生的重视,高校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首先,高校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展开分析与研究,从而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计划,探索适合本学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其次,高校要不断完善心理教育辅导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付出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抗压能力,以保证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

2.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

新时代下,高校与教师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构建完善的师资团队,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强大。完善师资队伍,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专业的心理教师首先要有专业的心理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心理教学经验,能够从容的面对当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积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加以重视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3.鼓勵当代大学生强化心理健康自我学习

大学生不仅是高校的教学的研究重点,还是社会的重要研究对象。只有高校做好心理健康教学,才能保证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心理健康的学习当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规划,鼓励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还要进行自我学习。高校可以多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抗压能力,更好的调节心理状态。高校和教师只有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更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从而保证社会的未来发展需求。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1.心理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负担,让大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由于当下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弱,所以心理素质也不完善,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而重视心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会较强,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会找心理老师倾诉,所以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将来步入社会都有自身的价值。[2]

2.有利于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代高校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不良思想也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的受到心理伤害。但是久而久之,不良思想的影响会让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发严重。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工作,让学生对心理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好自身的心理计划,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心理知识,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当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找心理老师辅导,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的有效性,加强大学生的心理防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会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理咨询机构,这样能够为大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多种心理问题,避免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大学生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不仅利于学生的发展,更加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重视心理健康的学习,从而改善更多高校对心理课程的重视程度。

结语

教师要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让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完善,才能更好地学好专业知识,保证身心发展。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心理专业知识,不断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了大学生的发展付出足够的耐心,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湘君.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华夏医学.2018(22):33.

[2]何宇鹏.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明日风尚.2018(19):14.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工作方法

【摘要】面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典型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开展以及师资力量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多途径、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根据当前现实情况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1 存在问题的人数较多

根据2014年在我校进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存在明显心理困扰需要进行干预的学生有4.5%,如果按照我校在校生近12000人来计算,则需要我们进行心理干预的群体就是540人,此外还有近0.7%的中度以上的问题者。

1.2 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

1.2.1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指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压力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丧失、厌学心理、自我评价不当、考试失常、情绪失控。情况严重的还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

1.2.2情感问题

亲情、友情、爱情是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三个重要方面,常见问题有亲情淡漠、友情尺度把握不准确、爱情观迷失等,如何处理情感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

1.2.3人际问题

人际问题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种多样的,有交往对象的不同,如同学交往、师生交往、同性朋友交往、异性朋友交往等,也有交往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日程中,常见的不良的心理有:自卑、害羞、嫉妒等,这些问题会带来人际关系不适应、人际状况不佳、社交困难、自我封闭等表现。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交际困难的大学生比交际良好者心理健康状况差,且存在着较多的精神症状。

1.2.4 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生活适应问题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弱,挫折承受力差。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2.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它的的重点应该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范围广但类型比较集中、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重但是条件艰难的现状,只有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并调动学生、教师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1 多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课堂、报纸、网络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面对一年级学生开设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全面系统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时应注意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②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③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学生的讨论、心理训练、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所学知识;④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要跟踪辅导。

编印心理健康教育报纸、刊物,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宣传栏,这些宣传形式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途径。报纸、刊物、网络、宣传栏具有时效性、趣味性、针对性、延续性等优势,可以作为课堂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

3.2 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大学生要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必修课增强广泛性,讲座、团体咨询具有针对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3 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少,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多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调动各院系领导、班主任、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形成层层参与、信息畅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3.3.1各院系、班主任是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的了解更为详尽、及时。经过培训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健康辅导,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重点问题、典型问题、普遍问题,便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

3.3.2大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们更加关注对外界及自我的思考,并能比较准确了解事物的本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增强他们培养健康心理的自觉性。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他们遇到的问题经常是相同的,只是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各自具有不同的观点。学生之间交流想法与实际经验可以开阔思路,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不断变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各种教育途径,努力探索不同形式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教育以及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摘要: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概述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是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的一种教育。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不仅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校培养身心健康、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学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妥善处理各项事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应实施素质教育,其中心理素质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时,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是每个人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基础。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理性应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处于高校的大学生,其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即生理基本成熟,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尤其是心理方面,常常会有各种矛盾或者冲突的发生,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智与情绪的冲突等。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冲突,使得大学生产生一种混乱、疑虑的心理状态,对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难以抉择。如果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没有得到有效地疏导,很可能会形成心理问题,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受家长过度保护、生活经历匮乏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在进入大学后,难以承受学习、交友等方面出现的小困难、小挫折,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出现退学的现象,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自杀。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疏导、正确抉择,从而能够愉快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要求

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一直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随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提升文化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自身的德育工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设心理教育课,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就大学的德育工作来说,其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部分。四种教育的任务分别为:政治教育是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是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道德教育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教育是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四种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心理教育最为重要,其他三种教育是在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而进行的,因为心理活动是人各种精神活动的基础。可见,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领域。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环境不适应、生活难自理

生活不适应的问题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调整适应新的学校环境、新的同学关系等。受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一般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开始都是不适应的,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需要还长的适应时间。

(二)教育背景不统一、学习方法和方式难适应

大学的教育方式与高中的教育方式不同,相应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改变。在大学学习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等。此外,由于大学学习内容具有范围广、内容多的特点,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学习专业的技能,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大学生焦虑的问题。

(三)交往能力欠缺、人际关系差

因高中教育是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比较封闭,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面临着如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如何结交新朋友,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等问题。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同,再加上心理上的封閉、敏感等,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常常面临很多困难和心理上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性格难调整、情绪难自控

一个人的性格好坏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性格障碍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该障碍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有关。就性格障碍来说,其主要表现为自卑、猜疑、孤僻、偏激、怯懦等等。比如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差,或者认为自己相貌不如别人等,因性格问题产生不好的情绪,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周围人带来了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的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在部分高校开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属于初级阶段,在心里健康体系、专业教师、专业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或者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其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即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健康辅导机构,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比如帮助新生缓解新环境适应方面的压力,帮助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等等。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增强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格

高校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为其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要想培养良好的人格,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即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况,正视自己的情况,积极地面对遇到的挫折,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困难,将挫折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动力;二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人生态度,与周围人友好相处,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其能够融入集体、适应社会。

(三)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高校周围的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高校应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

四、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自我心理锻炼法

1.自我强化法

自我心理教育的核心就是自我强化法,在不断强化自我心理目标的条件下,找到自身的努力方向。就自我目标而言,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我目标,同时还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实现目标;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为了实现自我目标,需要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例如对于心理素质不高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素质情况,制定阶段性的目标,通过不断地努力,分阶段地实现目标,最终完成自我目标。

2.自我调节法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所处的环境都是不熟悉的、新的,为了对新环境尽快适应,大学生应学会自我调节,即采取一些措施或手段来调节自身的情绪和调整自身的行为。比如大学生可以从参加社团活动、某项校园活动等来熟悉校园环境,适应与周围人的相处模式,从而调整自身的情绪,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而失去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信息。通过有效地自我调节,可以帮助大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和克服困难,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3.自我激励法

所谓的自我激励法,是指大学生应经常鼓励自己,使自身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自我激励法是肯定自我、增强动力的重要措施,通过自我激励法,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激发自身的激情,在自我认可的环境下,增强自己的动力和自信息,促進其努力去完成一项事情或者任务,最终获得良好的结果。

(二)加强自我心理意识训练

就自我心理意识训练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自我观察、自我思考、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等。自我心理意识训练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增强自身心理问题反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该训练方式的基础上,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心理调整,从而保障自身身心的健康。另外,通过自我心理意识训练,让学生能够较短时间内意识到自身的心理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自身心态的调整。

(三)自我积极暗示

人受神经系统的指挥来完成相关指令或行为,当神经系统给大脑发出积极的命令,人会按照积极的状态去执行相关的指令;如果发出消极的命令,人就会按照消极的状态来做出相关行为。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自我积极暗示,让自己长期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积极面对各种困难,激发自身的斗志,最终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心理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格,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昭雄.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93-96.

[2]洪元琪.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3(07):120-122.

[3]何昭红,覃卫国.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60-64.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所处社会和学习环境有着开放性强的特点,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课程思政的大格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挥思政教育的主动性,有效弥补心理疏导的被动性强的问题,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此,本文分析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对策,为更好的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

引言

教育领域针对高等人才培养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应发挥思政育人的功效,促进思政与各学科的融合,形成协同的效应。近年来,我国各大院校为落实这一工作目标,开展思政育人的研究和实践,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多元化特点下,心理健康被动引导的不足,可由更加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弥补。二者的融合发展,可全面优化育人工作的成效,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推动性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

(一)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被动性的弊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传递健康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疏导学生负面情绪为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单一,主要为理论讲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构成。但心理问题有着隐蔽性的特点,单纯依靠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效帮助到不愿意主动求助的心理问题学生,从而使心理健康工作陷入被动。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工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对各类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并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重视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可有效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被动性的弊端,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实现人才培养工作效果的显著提升。具体而言,思政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的思想教育内容,通过教学手段来传递这部分内容,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知的能力,以及形成独立自强的品格。可利用主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并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二)思政观念在心理教育的应用起到规范学生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学生有着更好的心理健康条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思政知识,其产生的学习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利于改善学生的心态,使学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实现心理承受力的提升。从这两方面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着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关系。面对新的育人目标,二者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理念的结合,可有效发挥育人的作用,达到规范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特别在发挥二者教育职能上,思政教育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通过坚持正面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行动者,有着改造自我的责任和能力。反映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的审查,找到心理健康问题所在,并通过课上课下的师生互动,完成对问题的处理,实现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

(一)构建基于思政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为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保障大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发展,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明确意识到大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将大学生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并围绕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发展趋势与目标,结合时政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与思政教学大纲,积极构建二者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有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整体创新,最终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目的。首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思政教育理念相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明确认识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是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而构建的。唯一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而思政教育则是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辨别社会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增强学生政治觉悟与文化自信。但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大致相同,都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努力的。在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过程中,可以将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不断推动二者融合创新。其次,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在内容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根据侧重点确定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两项内容交叉融合教学方式,注重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改善學生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比如,针对学生的年级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实习压力与就业升学压力,针对性选择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好适应教育、挫折教育、就业指导、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方面的引导,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育方法移动(?)二者深度融合,提高融合发展成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课相互借鉴经验,通过共享彼此教学资源与信息,共同分析与整合开辟出更多教学路径,一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二者融合发展成效。首先,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体制的完善和健全,包括教育指导、咨询求助等多个方面,确保两项教育工作课内外的深度融合,实现二者共同发展与进步。其次,应注重将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思想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运营多元化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心理健康知识、思政理论等转变为学生的情感共识。具体而言,可通过以科学理念为指导,秉承唯物辩证法原则,加强对大学生关怀、信任与尊重,明确大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然后,结合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尝试运用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专题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结合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与思想上的问题,建立真实场景,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展开分析、思考与交流,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宽二者融合发展渠道

发挥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教育作用,拓展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渠道,首先,可通过设立教育工作者官方微博帐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帐号等,利用网络媒介定期推送有关思政与心理方面的实时话题、时政要闻、舆论信息与科普文章。借助短视频APP定期发布有关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方面的微视频,包括公益视频,向大学生宣传与普及此方面的知识,增强大学生对此方面的重视,并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其次,积极开展线上大学生思想与心理健康咨询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私密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借助该平台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案例分享、心理书籍推荐等等。通过该平台将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保证大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工作,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二者的融合,能够发挥教育统一性的优势,对学生实施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的被动性,而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也有效弥补心理教育的不足。同时思政理念也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更加稳定的心态来参与学习活动,保障学生心理素养的可持续性提升。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引导和咨询服务,可进一步的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处理出现的心理障碍和问题,促进学生健康的成才与成长。

參考文献:

[1]李慧静,巴文娟.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模式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138-139.

[2]王安平,牟虹羽.高校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选择——基于隐性思想教育理论的视角[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1(04):99-104.

[3]彭亮.高职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融合[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21年创新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67-68.

[4]黄玫.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育人使命[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414-416.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

[摘要]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突引发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解决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干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 心理和谐 功能 途径

[作者简介]王祥(1978- ),男,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江苏南京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64-03

在社会转型期,文化冲突与思想碰撞愈加激烈,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是其典型特征。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冲突中,不少大学生出现迷茫、冲动、懒散、空虚、浮躁、偏激、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及相应的躯体症状,使他们偏离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危害校园和谐,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究其根源,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价值观问题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及教育不足所引起的。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正视多元价值观冲突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探索新形势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

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是对外界事物的平静适度、默契融洽、充满善爱的心理现象。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① 对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保持心理和谐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努力学习、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

大学生心理和谐包括:(1)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表现为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上的协调一致。(2)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大学生在处世上能有一定的理智思考,做事不冲动,在处理一些问题上,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时,沉稳、理智、耐心、不偏执,与人交往和谐,平等待人,易于交流。(3)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大学生只有摆正心态,踏实学习,认真生活,安心参加社会活动,自然交往,培养起社会的责任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4)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当出现心理矛盾、冲突的时候,能将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与尽可能小的范围内。(5)持续时间上的稳定性。总体意义上的心理平衡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地表现出来。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罗杰斯认为:“心理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摄入并内化了大量环境加给他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的经验,而逐渐放弃运用其本性支配的‘机体估价过程,结果使一些实际上有益于个体成长的具体经验被拒绝或被歪曲,从而产生失调。”②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价值信念实质是行为经验积累的产物,人们在习得社会行为时,也就形成了与这些行为相一致的价值观。理性情绪心理学学派认为,人天生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③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价值观对人的心理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心理和谐不能回避价值观,尤其是系统化了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定社会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它能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和主要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理论灌输、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其中,价值观念的理想信念培育是核心。

转型时期的中国既是一个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个人的价值追求各异、急需磨合的社会。正是在这个特殊发展阶段,大学生中出现了认同缺失、抉择失据、方向难定等问题,进而造成心理上的极度“失态”和失衡,心理问题急剧增加,而且在形式上表现出了空前的复杂和多样。一般来说,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相吻合的、健康向上的、积极进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具有使其思想观念与行为选择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原动力,成功避免任何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主体意识与纯粹用物质利益组建的功利满足,最大限度地实现心理和谐。针对转型期大学生因价值观碰撞冲突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应当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犹如航标灯,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可以让大学生从容面对人生的许多重大课题。相反,错误的消极的价值观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诸多身心问题,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诸多不适。在当前这样一个开放的、变化迅速的、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中,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进而受到消极价值观的误导,容易产生心理失调、病态心理,甚至形成相互冲突、矛盾的双重人格乃至多重人格。在许多心理失衡现象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价值导向错位的事实: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无私奉献或奉献与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索取而不愿奉献;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和感官的享受,崇尚自我价值取向是当今大学生的重要特征。⑤

价值导向的错位及核心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就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以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来引领大学生心理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价值问题,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阐明了最基本的价值规范。它深刻体现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鲜明价值导向,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时代精神;既指明了社会价值建设的重大是非问题,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衡量标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从根本上纠正大学生的价值偏差,克服大学生因价值导向错位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达成心理和谐。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源于历史和现实、服务于时代的正确价值导向。

2.认知协调功能。从“应试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大学生,在考上大学这个唯一的认知价值目标实现后,往往会出现学习动机上的“真空”,在心理症状上表现为懒散、没劲、无聊、无赖、空虚等。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认知问题是一个需要全体教育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意义上认识知识的价值,不仅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也会影响到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另外,在世界观认知问题上,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腐败现象痛心疾首而对社会丧失信心,由于社会诚信问题而导致怀疑一切,对搞关系、走后门非常看不惯而对正常的人际关系失去信心,对社会用人机制心存疑惑而对未来毫无把握或丧失信心等。⑥这些社会认知问题对一部分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和打击甚大,表现在心理症状上有诸如焦虑、偏激、愤懑、抑郁、狂躁(或抑郁与狂躁双相情感障碍)、逆反心理等症状,行为上表现为脱离集体、郁郁寡欢、消极自闭、怨天尤人、无法自控乃至发生自杀、违法乱纪行为等。

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在刺激作用下处于不平衡状态中的主体,会产生认知失调,造成主体的不快和压力,人们要力求消除这种失调,如果不成功,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行为准则,其包含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内涵和道德规范带有相当大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认知成分,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学习认知和社会认知等偏差所出现的心理失调问题,使大学生达到认知协调,保持心理愉悦,并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为心理和谐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各种问题的认知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条件。

3.元认知整合功能。元认知整合功能不同于认知协调功能,它侧重于对学生从身心症状入手进行“心理分析”,自然追因到思维方式的高层次上来达成整合。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再认知,对元认知策略的剖析能有效地发现主体思维方式存在的缺陷。⑦元认知分析可以引导大学生自我分析其思维方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而这一分析过程必然使当事人自动自然地牵涉到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这样就为价值观干预开辟了道路。传统的心理干预如一般心理咨询、医学心理学及临床心理学中经常出现的“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式,暂时解决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但由于没有在深层次上挖掘思维方式的内在缺陷和个体社会价值观冲突的根源,随着环境或条件的变化,心理问题往往会出现反复,无法形成自我心理整合调节能力,对外来心理干预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它追求思维方式的理智性和价值导向的一元性,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能够发挥传统心理干预手段无法起到的元认知整合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大学生为整合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一元导向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以建立大学生“价值轴心”为目标,以实现对内协调、对外适应为心理标准,是面向实际的、具有开放性与宽容性的价值引导指针。在元认知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理智地自我分析其思维方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自觉对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进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比较分析,缩短学校中的理念价值与在社会中的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学校倡导的主导价值的接纳力,提高学校和社会的整合程度。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认知整合功能可以使大学生基于内心发展出来的标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相一致,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一致,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一致,在实现心理和谐中从他控走向自控、从自发走向自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实施途径

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社会开放的客观结果,大学生个体无法改变,关键是在价值观的多元冲突中如何克服价值取向的模糊、价值评价的偏差、价值认同的失衡和价值观念的错位从而营造良好和谐的心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探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扩大主体的价值认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必须通过各科教学来完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向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要特别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所起的导向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强化大学生主体的价值认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理想信仰、政治态度,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意志品格,构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理论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

高校要切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以科研支撑教学、以活动丰富教学、以实践深化教学、以咨询辅导教学、以社区配合教学、以管理规范教学的教改新路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新的理论视野、新的理论框架、新的理论面貌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科学的理论、价值观念来武装学生、教育学生、指导实践,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排除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因素的干扰。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和谐校园文化价值的暗示作用,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社会心理氛围,为大学生心理和谐提供潜移默化的外在影响。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过程中,除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灌输”手段外,还必须充分重视校园文化价值“暗示”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将“灌输”和“暗示”结合起来,效果往往更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具有价值导向和协调整合功能,将它渗透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一方面,有利于校园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提高品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过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价值暗示作用,将抽象的价值认知转化为大学生可以和愿意接受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将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统一起来,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来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给学生心理以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氛围是大学生心理和谐得以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健康心理和谐环境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氛围的根本,建设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健康、愉快、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价值暗示作用是促进学生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理智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心理协调性和愉悦性,保持稳定的心态,充分发展个性,全面地发展。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认知整合功能,利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元认知发展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目标任务、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和调节为外在表现的认知活动过程。与一般认知活动相比较,元认知侧重于探讨一个人“如何能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强调人的各种心理过程的联系性,具有更高一级的整合性质。从元认知层面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将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包含对受教育者的价值理论灌输、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这一教育过程本身渗透着对元认知发展所包含的基本规律,是一个不断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监控到整体监控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激发人们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个人组成的整个民族不断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全体成员的道德价值标杆。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的确立,能达到心理调节的自控和自动化,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的作用,能实现心理调节的多维性、整体性和稳定性,而这种功能与大学生心理和谐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和持续时间上的稳定性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心理和谐的总体性和稳定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认知整合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元认知发展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

[注释]

①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N].北京:光明日报,2005-10-11.

②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90.

③蔺桂瑞.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研究,2001(12):34.

④曹和修.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J].党史文苑,2007(11):69.

⑤孙丽芳.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13.

⑥⑦丁立平.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干预[J].现代大学教育,2004(1):91,92.

⑧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07.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浅谈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数量日益增加,从而使对心理弱势大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逐步发展到对心理弱势群体的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特点,以心理弱势大学生为对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势,从而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智力,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群体中有心理弱势的学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作为一种受众广、效率高、易普及的教育方式,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教育方式。

大学生群体大多在18-23岁之间,他们经历着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心里容易受到干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习压力、经济困难、人生挫折、心理歧视、心理疾病或者人际交流障碍等。表现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同学关系冷漠;抗挫能力弱,缺少独立生活经验,人际交往存在障碍,自我封闭等特征。开展心理弱势群体教育,可以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正确看待外部环境,建立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困难和挫折,使他们不断完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虽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但是整个系统过于强调后事的危机处理,缺乏事前的预防与教育,即便有预防的功能在其中,形式和内容又少有变化,脱离实际。可以说,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工作存在很大难度。

(一)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重点

1.优化自我调试心理支持系统

心理弱势群体教育要激发他们自我调适心理,自我和谐心理的潜能和动力,引导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调节心理失衡,构建良好的心态。

增强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能力,首先,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心理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心理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心理问题大都由现实问题引起,无论是经济困难、生活挫折或自身素质问题等,教育者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投入才力和人力关心弱势群体,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挖掘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合理方式为其排忧解难。其次,进行宣泄心理教育。要帮助他们建立宣泄情绪的途径,如家人、朋友、老师等,从而使他们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另外,要特别注意防范心理弱势群体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宣泄情绪,误入歧途。

2.建立“三级联动”教育机制

(1)学生保健网。采取党员和学生干部联系制度,关心弱势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向教育者汇报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协助教育者对弱势群体进行引导。特别要注意帮助心理弱势群体建立同辈群体心理支持系统。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弱势群体重要的心理支持者,特别是同学、老乡和室友是他们情绪不良时重要的倾诉对象。要引导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同辈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同辈群体称为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压抑心境,得到情感支持,获得尊重理解的对象。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健网。对所有与学生兼职密切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人员、辅导员进行专门培训,教授发现和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弱势群体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相应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优化家庭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与弱势学生的家庭兼职,充分利用血缘关系来化解弱势学生的心理障碍。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长,为培育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

(二)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教育的难点

1.如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辅导,把着力点放在对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干预上。在心里弱势的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个体,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人之间心理弱势的成因,症状及应采取的教育方式都有差别。如果一味地强调群体教育,则难以对他们各自的问题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工作者采取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区分个性特征,强化共性问题,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干预作用,建立一个学生一老师一学校一社会的网络干预体系。

2.如何提高发展型咨询辅导效果和障碍型辅导治疗

选择心理和谐教育的方法应该遵循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弱视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采用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由于咨询队伍的不稳定,先咨询对象的流动性心理弱势,患者的隐蔽性,封闭性和伪装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好多学校普遍存在有咨询,无治疗,有登记,无追踪的现象。对于心理弱势群体,学生进行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按照个体差异性进行辅导,是教育者面临的又一难点。为此,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高校应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灵活地将心理培训的技巧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深入细致地根据个体差异性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沟通。对于心理弱势群体,除了要及时发现其已经存在的问题外,还要留心该群体隐蔽的心理问题。对于弱势群体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防微杜渐,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持续的教育,辅导员要提前做好各项预备工作,尽量将各种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其次,提高障碍型辅导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实现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必须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和完善心理咨询队伍建设。为心理弱势群体开展追踪性的长期咨询活动,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弱势群体开展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引导弱势群体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的健康人格。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了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意见》明确了互联网对教育的重大作用。“互联网+”不仅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相应的消极影响。“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是目前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之一。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心理 互联网心理 心理影响

201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提出再一次确立了互联网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独特的网络世界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

一、“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互联网是一个交互式的大型数据库,它可以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最新的理论成果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示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世界。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也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络获取最新的时代信息和知识。互联网作为第四代媒体,承载的信息丰富多彩,它将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具有极大的信息储存量与传播量,成为大学生新的信息来源渠道。

(2)重塑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独创性、发散性等特点的思维方式。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不局限于已有的固定模式中,而是寻找与众不同的新道路。互联网的广阔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接触新鲜事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互联网+”时代就为了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重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增加情感交流,释放压力。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时期,他们的情感是丰富、直接的。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普遍喜欢与人交流,可是又容易缺乏安全感。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的培养和灌输,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虚拟的互联网世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正是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展现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将自己的压力彻底释放出来。因此,互联网世界也就成为了大学生情感交流和释放压力的首选场所。

(4)扩大交友范围。在生活中,大学生由于环境、性格、习俗等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和对象是有限的。网络的开放、自由打破了现实生活的局限,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爱好进行社交。互联网克服了日常交往存在的点对点的局限性。“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交际对象、交流范围得到了延伸。他们可以结识许多朋友,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了解自己。

(5)提供个性张扬的平台。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学生们应该增强自己的平等、民主的观念和意识。个性与自主的互联网平台能够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使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表达自我,发挥创造力。

2.消极影响

(1)麻痹感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下降,消耗大量时间。人们长时间使用网络,感知某一个事物,会造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这也会使得人们在同一事物上消耗更多的时间。过度使用互联网就会使降低大学生对一些事情的感知能力,他们会出现心理麻痹状态,觉得一些事情是稀松平常的。

(2)淡薄现实情感,迷失自我。“互联网+”时代,生活离不开智能设备。大学生沉迷于此,会使得他们忽略现实生活。大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互动是建立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基础上的。大学生如果长期使用网络,必然会引起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冷淡。他们可能会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正常的情感沟通,只能在互联网中迷失自我。

(3)现实人际关系出现障碍。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在空间上孤立了交流的双方。互联网缺乏人家交往中最直接的环境因素和最复杂的人情表述。长期沉迷于互联网的大学生,一旦失去了网络,置身在现实社会,他们面对现实直接的人际关系时,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4)性格扭曲和分化。虚拟性是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它尊重任一种语言、文化、观点,传统的道德观念很难约束网络行为。这样的过分的自由使一些网络参与者彻底释放自己内心的黑暗面。网络与现实中不同性格的切换,容易造成大学生性格扭曲和分化。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在我国,大多数家庭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包容性。在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选择原谅他们。轻易地原谅,使得学生们无法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的严重性。其次,面子问题。家长们给出外求学的大学生充足的生活费,配备先进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些智能移动设备给大多数学生提供了舒适的上网条件,为大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硬件基础。

2.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校园内度过的。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自我规划的能力。到了轻松的大学校园,上网成为了他们打发闲暇时间的活动。所以说,互联网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与当前的教育模式也有关联的。互联网的发展给学校建设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对学校的各种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自身人格发展因素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8~22岁的年轻人正处在“建立个人同一感(personalideniity)”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有些学生难免会出现统一性混乱的现象,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有着公开自我和私下自我的双重身份,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得到他人的认同,有些大学生往往压抑了真实的自我,虚拟的网络世界满足了展示真实自我的条件,使得自身的个性得到完全的释放,这种真实展现自我的网络吸引力使部分大学生甘愿沉溺其中。

三、“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1.增加大学生信息素养和道德教育

首先,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我们需要增加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律、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大学生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性格和思维。

2.传授相关的网络知识,引导其正确使用互联网

学校和老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跟着社会进步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将自己所学的先进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们。学校应该为全体学生开设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程,让他们正确认识互联网。引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分辨网络信息,如何判断网络是非。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性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校园是与时俱进的,大学课程和授课方式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时代,就要求大学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与互联网结合。辅导员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观察与了解。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普及心理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了解自身问题。

4.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互联网环境

如今,政府应该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建立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管理制度,通过强制的手段和方法改变互联网的环境。加强互联网管理,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同时,学校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互联网监控系统,在上一层面上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排查,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央政治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01).

[2]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5-03-17.

[3]邓林园,方晓义,万晶晶,张锦涛,夏翠翠.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其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2,(35).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的问题逐渐成为了被社会热议的话题。社会各界以及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使得高等院校学会说呢个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出现了变化,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出现了心理异常的情况。因此,高等院校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办法,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

引言

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大学辅导员来说,既有优势,又是挑战。优势的方面是:大学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较长,对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学生的情感状态、学业状态都有着较为清晰和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能够与学生进行良性交流并且建立相对亲密的关系。同时,大学辅导员对大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管理权,可以很好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挑战的方面是: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强的专业性,大学辅导员常常会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缺乏、对心理健康工作的认知不够明确等问题,并且大学学生的辅导员日常工作比较繁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辅导员的精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就业的岗位就业的模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时代对学生造成的巨大影响。面对巨大的信息,人们很容易树立良好的品质,也很容易失去很多信仰。有些学生沉迷于网恋以及不健康网站等等,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严重下降,甚至荒废学业,这些不仅仅会对自己的渗透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1]。因此,一定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结合在一起。利用有效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整体的治理。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当前全国学校因为精神疾病以及心理问题造成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情况每年都在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政治思想教育已经非常迫切的事情。教师也必须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心理的问题导致性格孤僻、与人沟通有障碍,那么也就失去了良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这种情况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也会危害整体社会的良好秩序[2]。

二、充分的认识到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含义,提高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教育改革之后的一个核心教育方向。大学生的为人处世、人生观、品德、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素养等等树立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大学生的生理早熟以及心理年龄不足的特点,造成大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平衡,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大学生的三观正确的树立,这就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人格品质,这才是一个院校最应该做到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3]。

再者,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衡量大学生的唯一标准。人才的竞争才是社会上紧缺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最根本上来说还是整体素养上的竞争。心理素养是一个人才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人才在智力上,和非智力因素上,协调的进行发展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4]。如果一个大学生有着特别优秀的智力因素,但是却没有一个较好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情况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年牛奶里面三聚氰胺超标事件,咸鸭蛋里加苏丹红,这些不是一个专业的人才都很难研发出来的技术,如果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他肯定这辈子都研究不出这些东西,但是就是因为一些高智商的人但是非智商因素方面却做得不够,缺少社会责任感。没有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时候及时你拥有一个超长的智力也是无用,真正的人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素养是需要教育的同步跟近,所以,学校在进行人才的建设时,一个强大的心理素养也是一个学校需要重点去关注的问题。

三、结语

总的来说,新的时期有新的改变,把心理健康建议有效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和院校的不断努力和完善,也是学校建设精神文明的核心。需要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提高对学生心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在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相同的在于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二者需要不断的进行交融努力改善大學生的心理素养,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所以,此篇文章就借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展开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调查,所言所写皆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以提供业内人士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丝帮助和灵感,也希望能够给我国相关的行业添砖加瓦,贡献一份自己薄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平.基于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J].才智,2019(15):14-16.

[2]何科英.试论自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9(18):256-257.

[3]效志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领导科学,2019(09):125.

[4]陈雪飞.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MOOC教学策略初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9(05):128-130.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导向教育探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为国家发展培养出更多需要的人才,所以国家对教育进行了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高职院校教师所开展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取得更好地德育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进行了心理导向引导,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导向教育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理导向教育 研究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等越来越好,但与此同时,因为学生的独立思想意识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心理引导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一、高职院校德育建设中的心理教育导向

1.认知疏导

教师在实际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都会遇到一些学生对此不屑一顾,严重的甚至有些学生会有逆反心理,老师越不让做什么他越什么,此种情况的存在对于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育中应用认知疏导。所谓认知疏导,就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实际心理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抵触德育学习的原因,并在有了深入地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讲道理,当教师将所有的道理都讲透彻之后,学生自然就会认识到学习德育知识的好处,这样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认知疏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枯燥的将道理,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厌烦,教师应该根据想要讲解的道理丰富内容,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或者是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讲给学生听,这样可以环节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抵触情绪。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急躁,应该理论联合实际,通过实例来加深道理的真实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到教师苦口婆心的意义,进而促使学生可以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

2.情感升华

在学生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情感又是通过不断认识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说,情感和认知之间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反作用于认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身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情感变化也比较快,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情感升华,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此同时,当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就会具有荣誉感、有理想有抱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升华,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并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付出努力[2]。

3.意志形成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要有学识、阅历、经验、运气,还需要有意志。每一个人的意志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若是想要让帮助学生树立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就应该在德育教学中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实际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只有这样当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才能不被各种利益所诱惑,坚守本心,从而成为新时代意志坚强的学生。

4.人格魅力

人格是心理的综合因素,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对学生人格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环境,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会经受多种诱惑,若是学生想要坚持自我,就必须完成这些磨炼,而这些磨炼就是构建人格的重要因素。当在进入社会之前,学校以及教师的行为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教师应该以自身为榜样,并在教学中通过列举一些道德模范人物的人格来让学生感受人格的魅力,进而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打造完美的人格。

二、高职院校德育建设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调整

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其本质不仅是教育,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对学生人格、道德素养等进行塑造的工程,此工程是庞大的,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取得更好地效果,就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时刻了解社会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教学做好,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品德的人才。

教师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而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中,两者是处于主动和被动关系中的,但此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地被淘汰,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和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还可以是密友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解,之后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调整自身的观念,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应该与之俱进,同时教师还关心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都应该了解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其帮助,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另外,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能够了解自身的使命,从而认真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以此来将德育建设工作做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知道,在当前社会中,只是学习好的学生是无法成为优秀的人才的,只有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还有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应充分应用心理导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蕾,安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色教育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210-210.

[2] 金欣.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 2014(4):50-53.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与开发

心理资本是指人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发自内心呈人格化的持续自觉的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的一种核心要素。“心理资本”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卢桑斯于2004年提出,后经学界研究将心理资本概念细化为希望、乐观、坚韧性、幸福感、自觉性等诸要素构成。心理资本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概念皆有不同内涵差异。但它们又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都是反映了一种价值范畴,具有预付性和回报性,经历投入——预付——汇报,并经过一定的活动产生价值的增值,是具有不断增值功能的要素。心理资本除了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人的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它是有机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感悟双重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积极心理要素系统,是别人拿不走夺不去固化在有机体内部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特殊优质的心理资源。

从个体心理能动机制看,心理资本是人在生活过程中不断经历环境适应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客观认知和感悟逐步构筑完善的社会适应和能动调节的心理发展系统。它能使人的积极思维习惯、乐观归因方式、理性认知能力、行为专注等一系列心理品质日益成熟完备,不断激励着人的发展,亦使人生的价值不断增值。

大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心理资本,不仅会促进其学业不断进取钻研,还会在生活的认知,人生困境和挫折的抵御,自我效能和幸福感知等诸方面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资本本质上就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大学生专业、身体或其他素养之上的重要核心竞争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开发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改革开放取得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碰撞,尤其是当青年人的理想和激情被“资本逐利”的生存逻辑所束缚,人生道路为市场的“丛林法则”所陷时,是否持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往往是他们坚持理想,坚持信念,冲破阻碍,摆脱困境,创新人生的决定性因素。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很早就强调: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心理发展”[1]。马卡连柯也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2]。

教育界有识之士也提出“要唤醒大学生持续奋斗的心理”。这些都直指“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3]。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充分认知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教育的重要性,科学能动地实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心理资本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支撑

心理资本学说认为一个人只有对未来充满希望,能勇敢面对挫折和压力,不断地自我激励和情绪自律,会使自身的人生价值不断增值,从而获得良好的人生发展。可是无论“希望”的建立,还是抵御挫折的“意志”,或是自我激励的自律能力,都离不开大学生对主客观的认知,并以“认知”在各种活动中产生的体验性质,形成相应的理想信念为基础。以“坚韧性”衍生的“复原力”为例,它强调个人从逆境失败中复原的能力,有复原力的人不仅不会被挫折击倒,还会在困境和挫折中茁壮成长,就像一位名人所言:“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即在复原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但是任何复原力和坚韧性一方面取决于性格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个体认知基础上产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唯有确立科学坚定的人生理想信念的人,方能有效抵御各种人生挫折,使有机体的伤口长出“翅膀”,重要的是由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在大脑皮层会形成一个高度专注稳定的“兴奋灶”,并对所有负面的人生干扰产生深刻的抑制和有力的抵御,从而激励其不断努力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增强人的意志力,还是人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方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并为实现人生目标持续不断地自我努力。这充分体现了心理资本学说与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致性。人的心理有认知、动力、调节三大心理系统,可以说以理想信念为支持的心理资本教育与人的三大心理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所以心理资本教育以理想信念价值为支撑的科学性不言而喻。

二、心理资本教育应以心理资源开发为基础

凡是“资源”,通常具有原生态或天然性,人的心理资源某种意义上讲也具有天然性。可以说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心理资源,区别是有人未开发,如没有接受教育培训等。有人则得到有效开发,使原来的潜在心理资源不仅实现了价值,并不断得到增值,最终积累形成心理资本。心理资源开发是心理资本形成的前提。心理资本形成又是心理资源持续不断增值的保障。人的心理资源总价值是心理资源原价值与心理资源增加值两者相互作用的函数结果。其公式为:心理资源总价值=f(心理资源原价值×心理资源增加值)。如一个有歌唱天赋的人没有接受教育培训充其量是一位能歌唱的人,但是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后就可能成为音乐艺术家。这是因为心理资源有效开发后,远远大于原价值,出现心理资源价值的增值。这一心理资本的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随着职业生涯延长还会不断增值增大。所谓心理资源就是一个人与其专业(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同的职业、专业、岗位都有相适应的心理能力,从职业心理分析就是人——职、人——岗、人——机相匹配的心理适应性,具体到新时代大学生就是所学专业、学业方向、人生规划和就业创业目标与自身心理是否相适应相一致的问题。两者相一致相适应就会出现兴趣浓,动机强,效率高,能力增长快,使心理资本积累成为必然。反之,两者心理不适应则如坐针毡,内心不安,情绪抑郁,以致心理消沉怠惰,即使勉强支撑,纵然难免平庸一生。我国高校管理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业专业方向提供了极大选择空间,从志愿填报到入学后专业调整,以致专业研究方向和就业创业指导,乃至人生规划等诸方面都基本实现了宽松的规范化。但由于大学生自我认知以及种种外在因素干扰,出现心理资源特长与学业专业研究方向不适应,甚至严重不适应的心理矛盾。这一现实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和心理资本的生成,还引发了一些大学生的诸多心理健康矛盾。所以无论从高校管理机制或高校教师,尤其是专职学生教育工作方面,在大学生的学业、专业、研究、就业创业发展等指导过程,都应以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使其学业、专业、研究及就业创业方向与其心理相适应相一致。要将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和心理资本教育意识,贯彻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过程,增强大学生心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悉心指导激励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激励其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生成积累。

三、心理资本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资本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属于心理教育范畴,可谓密切相关。教育内容亦存在一定的相互包含相互重合。如敬业、自信是心理资本重要的内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两者都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但两者又有区别,心理资本教育强调个体心理资源的开发,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深刻认知,增强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相适应水平,激励其人身的发展,外在则指向其主观能动的社会价值贡献,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价值意义。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强调育心与育德相结合,达到学生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什么提出心理资本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因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已呈现制度化水平,“纲要”明确提出科学性与实效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导性与主体性,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四项原则”。同时要求建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以及师生比的配置等,这一系列“制度化”规定显然为心理资本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其次,根据“纲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性”“主导性”“特殊性”等原则恰恰是心理资本教育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其中“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等心理教育内容,亦十分接近心理资本学说中的“坚韧性”“复原力”概念。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触及“认知、动力、调节”三大心理系统,与心理资本积累存在相互优化相互促进作用。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实践活动一旦确立浓郁的心理资本教育意识,对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心理潜能激发、心理自我认知等一系列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必然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心理意识,并逐步被有机体所固化,最终必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积累,所以,心理资本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四、心理资本教育应面向现实,遵循心理发展规律

众所周知,高校早已不是神圣的绿洲,加之互联网影响,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的缩影,庸俗的人情人际关系和各种所谓“潜规则”理念,在评选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评选保送生,查实贫困生方面不同程度侵蚀着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导致部分学生争相走捷径,或心理趋于消沉,弱化了大学生的心理动力机制。从宏观社会看各种错误思潮亦在误导大学生心理趋向,如个别网络媒体将党史、军史虚无化,质疑主流,诋毁英烈,消解神圣,远离崇高,混淆是非,颠倒历史的错误逻辑,瓦解大学生心中“崇高”“神圣”“庄严”的认知意识,结果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虚无化,丧失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严重削弱了大学生的奋发进取的精神意志,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心理资源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3],应对挑战直面考验可谓是新时代的要求。心理资本教育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坚持正义,明辨是非,主持公正,使大学生原本脆弱的公平公正理念得到不断强化,为心理资本积累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资本教育还要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如情绪激励、自我管理、积极感知是心理资本学说的重要内容。“七情致病”亦是众人皆知的心理健康原理。但情绪相对于情感是出于被支配要素。因为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心理特征。情绪则具有短暂性、易变性和浓郁的生理性因素,情感支配情绪,情绪难以支配情感。一个人只要内心确立了崇高的情感,即使遭到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干扰,也能坚持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努力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大学生确立崇高正确的情感,既是战胜困难,抵御不良情绪,增强心理免疫机制,又是激励大学生持续奋斗的心理底蕴。这种心理动力机制,恰恰是心理资本要素的体现。所以心理资本教育应直面现实,遵循心理发展规律。

最后需要阐述的是高校各种教育教学是否持有心理资本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差异是极大的,突出表现在思想的深刻性和心理持续性方面,以校园生活的核心内容——“学习”为例,当下高校相当部分学生在为考分背讲义,为就业考证书,为论文查文献,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内心关注的是考试分数,追逐的是分数评价,利用现实教育评价机制,如何使自身学习利益最大化成了追求的终极目标。浓郁的功利化“学习”显然有违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更难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但心理资本教育理念要求的却是注重培养倡导大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通过学习热爱生活,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成就创造,学习成了大学生的内心需要。这种发自内心的主观能动性的持续的积极“学习”,正是心理资本的价值体现。这种深入骨髓的学习理念,无疑需要浓郁的心理资本教育意识支撑,在心理资本教育理念驱使下的教育行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价值,激励大学生持续的努力从而得到极大的增值。

总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教育与开发,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的重要命题,值得探究。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阻抗及应对方法探究

摘要:在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受一定的主观及客观因素影响,學生对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存在着一定的阻抗心理,这种阻抗心理让学生在思想上抵触教育内容,逐渐形成一种冷淡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及大学教育发展。为此,在认知阻抗及大学生阻抗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心理阻抗表现特征与其成因,提出大学生心理教育中针对阻抗问题的应对方法,以服务于大学生心理教育。

关键字:高校 大学生 心理教育 阻抗 应对方法

1 引言

在社会竞争激烈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增加,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在大学生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阻抗问题,即受主客观等因素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所表现出的一种消极心理态度的阻抗心理,在思想上抵触,形成一种冷淡的学习态度[1]。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充分认知阻抗心理及其表现形式,认知大学生阻抗心理特征与形成原因,提出多元化举措以应对阻抗心理问题,实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困境突破。

2 大学生阻抗心理及其表现形式认知

阻抗其本身属于一种物理名词,指电路中电阻、电感及电容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随着心理学发展,阻抗逐渐代表了一种个体对认知及记忆所存在的压抑反应,代表了一种消极对抗或逃避或排斥等心理行为。从其本质探究,心理阻抗是个体为保护身心维护自尊,受某些事件触发所产生的一种抵抗及逃避状态[2]。在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受学生个体主观想法及客观事实等因素影响,触发其对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产生一种阻抗心理。

大学生心理阻抗问题具备两个鲜明的表现形式,其一则是在心理情绪上呈现出十分强烈的逆反心理,其二则表现在行动上,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十分抵触,缺乏配合。如遇到问题时一味抱怨、学习态度十分消极、将问题原因归结于他人而不思考自身原因、对教师提出问题给与盲目质疑与反驳、课堂提问中答非所问或刻意转换话题、针对大学管理制度进行批评等。

3 高校大学生心理阻抗所表现出的现实特征与其成因浅析

3.1 性别视角下学生心理阻抗特征及成因

根据调查及现实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女学生其心理阻抗明显低于男学生。女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上与生活满意度上,均高于男学生,且女生其情感较为丰富,细腻心理较多,容易对积极情感产生较好的归属感,而男生则考虑担当更多的责任,当自身能力不能达到自身要求或社会要求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自我压抑感与心理压力[3],其压抑及心理压力会降低个体对生活满意度的体验并产生较强的心理阻抗。

3.2 性格视角下学生心理阻抗特征及成因

在大学生中,性格因素是影响其心理阻抗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性格外向学生其在心理教育中的心理阻抗低于性格内向学生。因性格外向学生多善于交际,在社会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多社会体验及正面信息,能够寻求帮助并积极去帮助别人,在行为过程中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并降低不良情绪的产生。内向学生在人际交流中敏感程度较高,容易产生一定的自负或自卑心理,负面情绪相对容易积累并产生一定的心理压抑,形成对大学教育的抵触与排斥感。

3.3 生源地与年级视角下学生心理阻抗特征及成因

如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则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学生个体拓展能力及接新事物的能力及压力较低,容易获得较好生活满意度,其心理阻抗较低。而相对贫困的学生其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感,在体验中负面情绪较多,导致其心理阻抗相对较高。在年级上,其心理阻抗程度由低到高表现为:大二、大三、大四、大一[3]。大一心理阻抗最高,因其刚入学缺乏一定的角色及环境适应,心理认知缺乏有效调整,大四阶段学生所面临各种就业及考研问题,心理压力较大,大二及大三阶段则因适应与稳定阶段,其心理阻抗相对较低。

4 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阻抗问题的应对方法探究

4.1 剖析学生特征,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时,教师应充分调查学生特征,包括学生能力、性格、家庭背景、气质类型等。教师应具备足够的耐心,以真诚关怀进行心理教育,认真剖析学生思想特征与个性特征,采取针对性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以预防和消除学生心理阻抗问题。以学生气质类型为例,针对粘液气质学生,应重视道理讲述,以情感以主导,对多血质气质学生则应坦诚直接,而在面对抑郁质气质学生时则应婉转关怀。心理教育中应避免给学生造成二次心理压力,语言沟通应准确恰当,提高学生自信心与勇气。

4.2 正确诊断阻抗,调动学生应对阻抗勇气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时,教师应对学生产生不安、抵触、排斥及退缩等心理阻抗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诊断,调动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心理阻抗来源,选择合理时机引导学生认知阻抗产生原因并疏导,实现阻抗破解并提高心理教育效果。针对间接性阻抗则可以与移情处理相结合。教师应调动学生应对阻抗勇气,积极面对并消除阻抗。

4.3 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充分尊重与关怀学生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及氛围十分关键。教师在教学与管理中应充分尊重与关怀学生,坚持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强烈的责任感进行教育工作。教师本身应掌握较广泛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较为和谐的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大学产生一种归属感。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科学教育理念及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并积极维护学生自尊心及创造力,增加学生积极情感体验,降低阻抗。

4.4 加大心理教育宣传,丰富教育形式

综合应用多种宣传媒介,引导学生对心理阻抗与心理教育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认识,让其在遇到问题时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途径。在心理教育上可采取专题讲座、面对面讲述、团体辅导、网络或电话解惑等[4],以多种形式提高心理教育效果,降低学生心理阻抗。

5 结语

在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学生受环境、生活及个人认识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对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阻抗问题,对开展大学教育,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为此,在认知大学生阻抗心理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心理阻抗现实特征及原因,提出剖析学生特征,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正确诊断阻抗,调动学生应对阻抗勇气,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充分尊重与关怀学生,加大心理教育宣传,丰富教育形式等应对方法,以切实预防和消除大学生心理阻抗,提高心理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晓晔.解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阻抗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2,(30):278.

[2]郑敏燕.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构想[J].湖北社会科学,2011,(5):174-175.

[3]魏伟,程如冰.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J].赤子,2014,(8):170-170.

[4]曾永乐.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赤子,2012,(5):107.endprint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论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在“心理健康概述”内容中深植家国情怀,培养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自我意识”内容中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信、友善与合作精神;在“大学生的人格、情绪和人际关系”内容中培养基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生涯规划”内容中凸显价值引领,培养理想、信念;在“大学生的恋爱”相关内容中培养奉献、平等、尊重、文明的积极品质;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政教育 思政元素

当前,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要求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由于受到家庭及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存在自我价值感低、自尊水平低、喝酒抽烟、沉迷游戏等思想和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从表面看是心理健康问题,但实质上不能简单地归于心理问题范畴,而是与学生的思想层面问题有关,如态度不认真、缺乏目标等。这些问题如果单纯靠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来解决,可能会陷入滞后、缺位、未能全面解决问题的局面。对此,可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实现协同育人。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的总和。思想在广义上是心理的一部分,是被人意识到的各种心理活动和状态,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等;狭义上亦称观念,是指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反映。

浙江大学的马建青教授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具体目标上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心理的调适、矫正、发展,基本目标是解决来访者的心理困惑、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或使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适应社会,主要立足人的心理层面,立足人的微观世界。思政教育则重在思想政治品德的提高、塑造、改变,基本目标在于培养人的良好品行,使人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人,立足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而且以社会层面为主。同时,他也指出两者相互联系、互为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政教育的前提,是完成思政教育目标的保证,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塑造健全心理、健全人格的基础,任何一者的损害都会危及另一者。而从终极目标或根本目标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两者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时代新人。

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先挖掘课程核心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见表1),再在相关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思政元素的教育。

(一)“心理健康概述”:深植家国情怀,培养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现在的你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有什么心理特征?”引出“人的心理发展”内容的讲解,展示人的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0~1岁,乳儿期;2~3岁,婴儿期;4~5岁,幼儿期;6~11岁,学龄初期;12~15岁,少年期;16~17岁,青年初期;18~25岁,青年中期;26~35岁,青年晚期;36~60岁,中年期;61岁以上,老年期。同时告诉学生入学后已经跨入一个新的心理发展阶段,即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从此多了一个大学生的新身份,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份感和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阐明国家、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等的要求,使学生深植家国情怀,培养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激发潜能,培养自信、友善与合作精神。首先,通过课堂练习:写出20个“我是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我,认识到自身的特质,再植入“探索、创新、激发潜能”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探索的科学思维,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继续发扬自身优点,努力改正自身缺点,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在讲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些常见的意识偏差,如过度自卑与过度自负、过度依赖与过度逆反、自我中心与过度自恋等,进而对自身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融入“自信、友善与合作”等思政元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信与自谦、独立与合作、友善与自爱等正确自我意识。

(三)“大学生的人格、情绪和人际关系”:培养基本的法律意識、法制观念。教师在讲授常见人格障碍相关知识点时,引入“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事件”的案例开展讨论;讲授大学生情绪易波动、不稳定、冲动性强的特点以及情绪管理的方法时,引入“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案例进行分析;讲授人际关系中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知识点时,引入“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并剖析导致惨案发生的关键心理因素,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自我和谐、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展示犯人最后的自我反思,融入“法制、道德品行和友善”等思政元素的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意识,促使学生树立行为底线,即不能触犯法律;同时让学生明白道德、人性的底线,即有悲悯之心和珍视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伤害他人的生命作为情绪的宣泄口,懂得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与人为善。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生涯规划”:凸显价值引领,培养理想、信念。首先,教师在讲解“人际交往的意义之一:人维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相关内容时,可引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人的正常心理需求,阐明爱和归属的需要就是人对人际交往的需要,从而融入“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让学生明白只有树立自己的目标,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能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需要,并最终获得快乐和幸福感。其次,教师在教授“大学生生涯规划”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大学三年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发其思考和表达;通过课堂上开展“画画我的生命线”活动,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体会时间的珍贵。然后,结合学生对“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的思考开展思政教育,融入“目标、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大学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努力做到自觉、自律,从而专注于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非沉迷于手机游戏、娱乐视频等。

(五)“大学生的恋爱”:培养奉献、平等、尊重、文明的积极品质。首先,教师可通过讲授爱情的衡量指标(即是否发自内心愿意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所期待的所有事情)和爱情的不同类型,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爱情是利他的,而非自私功利的,只有相互为对方付出真诚的爱才可能长久和幸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杜绝一切虚假欺骗行为。同时,通过讲授男性和女性感情需求的差异,融入“平等、尊重”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学会在感情中尊重对方、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做到平等相待。其次,教师在讲授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时,可指出大学生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恋爱亲密动作与行为、一个人同时和两个以上的异性保持恋爱关系的行为等,都与大学生应具备的文明、素养背道而驰,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文明、感情专一的思想品质。

(六)“大学生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教师可通过“生命的由来、生命成长的艰辛、感恩和珍爱生命”等主题内容的讲授进行生命教育。课堂上通过“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事件”“史学天才林嘉文患抑郁症自杀事件”等案例的分析,向学生展示漠视生命的后果;通过展示汶川地震灾难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灾难面前人的求生欲望。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认识到任何伤害他人和自己生命的人都是不健康、不道德的,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鼓励学生珍惜生命,多做对自己、他人(包括亲人、朋友)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是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开始,也是一个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和精神人的人生关键阶段。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不断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敖祖辉,王瑶.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及其实践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

[2]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3).

[4]邱柏生,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马建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30年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关键词:辅导绘画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全新的来自学业、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困惑、压力和挑战,而他们在这一过程当中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起来,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国内高校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学工系统进行“心理干预”的途径来实现。

广义的心理干预包括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两个方面,主要原理是是一种通过激发个体自身潜能,使个体在面对新环境时能迅速从心理失衡状态中脱离,达到一种新的心理平衡状态的技术,能帮助人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瓶。在高校中,心理干预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进行:(1)建立新生心理档案;(2)带领学生进行团体咨询;(3)鼓励学生参加团队辅导活动体验心理成长;(4)个体咨询;(5)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干预和处理。其中,前三项属于学生工作的常态管理,后两项处于个案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类管理方式往往需要互补互助,交叉运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当今国内高校普遍遵循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式。[1]

二、审美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今本科大学生群体有其普遍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1)专业素养高,人文素养普遍偏低,特别在音乐美术等審美素养方面严重偏科,缺乏鉴赏能力,易导致情绪低落,心理失衡;(2)思维严谨但刻板,缺乏发散性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亟待加强;(3)独生子女偏多,学生个体之间、宿舍之间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的案例时有发生,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较差,缺乏集体思维;(4)自杀等极端思想和行为时有发生。针对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对于大学生专业素养高而审美素养低的问题,我们尝试引入审美教育来进行解决。

审美教育最普遍的形式是以音乐、图画、文学作品等艺术品欣赏等为主。一般心理辅导多以语言为沟通的主要媒介,而文学艺术作品特色为鲜明,主要是以提供艺术素材、活动经验等作为辅导的方式。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以言语为媒介实施的心理治疗并不能解决一切心理问题,在处理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而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要方式的审美教育,能够灵活运用包括图画、音乐在内的各种具体而直观的技法,达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这种基于审美教育的艺术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尝试探讨心理辅导中的“审美疗法”,从心理健康建设层面出发,以个体辅导和团队辅导的方式,改变以往以约谈作为心理工作主要方式的做法,探索新的心理教育理论及实践方式。

三、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心理学界逐渐意识到艺术审美活动在完善心理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有一批心理学家开始尝试在心理辅导和治疗中引入审美活动,并从中研究出了利用音乐或绘画等艺术形式为媒介,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主要理论基础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上,其中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如象征、转移、投射等,都来自于精神分析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不少研究证明,艺术审美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处理情绪障碍、消除阻抗等方面存在突出作用。它不仅可以缓解人们情绪和心理的压力,而且可以使参与者提高自尊水平,提升社交技能。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审美教育,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鼓励学生的自我认同,刺激想象力,培养创新和创意精神;(2)发展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3)培养音乐美术鉴赏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4)宣泄情绪,化解心理冲突,从而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5)易于引发学生兴趣,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达到语言辅导达不到的效果。

四、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应用的方案探讨

本项研究以审美教育中最常使用的“绘画”和“音乐”为指导,根据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的不同特色,在团队辅导中主要使用绘画辅导,在个体辅导中主要使用音乐辅导,研究在理工科院校中推广审美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性。

主要研究方案:

1.适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绘画团辅课程设置。如设计为期5-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每次活动中使用集体性绘画游戏,并以绘画为基础,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换意见机会,从而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适合大学生心理调适的音乐个体辅导方案。通过单纯聆听型式(如超觉静坐法、音乐处方法、音乐冥想法、名曲情绪转换法等)或主动参与式(简单乐器训练,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等)使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人体分泌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质。[2]

3.审美教育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过绘画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绘画艺术能够促进留守儿童社交功能的好转,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审美教育和艺术化表达方式有利于青少年表露出平时不易外露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并易于与他人交流,获得共鸣,从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丽.关于“绘画心理疗法”独特作用的综述 [J].江苏社会科学,2006,(1).

[2]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于威.西南大学 2009.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大学生心理教育实现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阻碍了学生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的教学效果。讨论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出现问题原因的基础之上,讨论大学生心理教育实现途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理想;责任意识;文化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社会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新时期下,要想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完整的个体,就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挖掘他们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保证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和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理想信念缺失,心理危机事件突出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理想信念缺失,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出现。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压力,比如生存压力、学业压力等,这些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的心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另外,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在这个拜金为上的年代,他们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逐渐丧失了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开始追求个人的享乐和安逸,导致他们的理想信念荡然无存。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使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特别脆弱,心理危机事件屡次出现,在根本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责任意识淡薄,狭隘主义凸显

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狭隘主义凸显,是目前大学生凸显的重要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网络媒介的出现,各类文化信息开始在社会上广泛地流行,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动摇。他们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正确的人生观和责任观念,开始过多地强调个人的享乐和安逸,使个人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困境。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认真学习,降低了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丧失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让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窄。总之,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熟是极为不利的。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较差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较差是存在的重要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人格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较差,缺乏对学生心理正确的认识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正确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这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现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较差,降低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效率。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高校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目前,高校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适应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压力和择业就业压力等。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但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总之,高校作为学生在学校和社会过渡的桥梁,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进步。

(二)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及负面影响

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介的出现,文化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文化互相交融,西方的文化思潮也逐渐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狭隘自私的思潮正在逐步侵蚀了学生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这对于他们人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尚未成熟,他们对待事情处理的态度还不够全面,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负面信息的取舍还不够理性。因此,负面的文化思潮会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的心灵不安分,从而不加思辨地来接受外在的文化,严重冲击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高校心理教育目标和方式不合理

高校心理教育目标和方式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顺利实现。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有些领导和老师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但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心理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意义,只是一味将其当作一种知识对待,降低了心理教育的实效性。第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重咨询轻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那样只能处在被动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次,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是从情绪调节和行为改变的角度入手,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目标的不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是极为不利的,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实现途径研究

(一)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社会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眼光来看社会,不断地保持向上、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度。在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看到社会发展的积极面和主流。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目标和行为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作为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指导,让他们在巨大的心理压力的背后,能够发现生活中积极的一方面,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正视自己,清晰地认清自己,从根本上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二)掌握自我调适的最佳方法

掌握自我调适的最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的自我疏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提升他们对于人生的感悟和认识。自我调适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顺其自然法、积极暗示法、再定目标法、重新评价法等等,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能够因人而异来进行合理地选择。比如顺其自然法,这种调适法的核心是要在整个适应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然、宁静、平常的心态,从而练就坚强的内心;积极暗示法,是指暗示是对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通过积极暗示法,学生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再定目标法、重新评价法也是积极的自我调适的方法,意在帮助学生能够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从而不断地实现心理素质的强化,促进个人人格的完整性。

(三)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关键所在。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来说,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应该仅仅处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实践,更多地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的培育以及健全人生观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心理教育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指导的时候,应该重点教会他们心理教育的意义,对于人生的作用,从而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心理成长,以此来保证心理教育起到应有的效果,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四)积极组织各类心理教育活动

积极地在高校组织各类的心理教育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关键所在。首先,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锻炼心理,增强意志,丰富经验,发展才智,促进心理的健康与发展。其次,塑造有利的校园文化,积极组织心理教育月活动,通过主题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铸就健全的人格,让他们的人生观、思想观更加完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人生中去。

参考文献:

[1]戈化聪.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德育实现途径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

[2]夏雯雯.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D].青岛大学,2012.

[3]田仁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4]康新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

[5]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刘一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

[7]李焕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8]殷成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5: 176-178.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精选15篇)

赞 (1)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