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期中医复苏,很多人都想发表中医相关的论文,今天就为大家精选15篇关于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5000字范例进行参考,许多新颖的选题可以进行题目参考,对您写2000字的论文是不成问题的。
相关推荐: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篇
题目参考:探讨生态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关键词】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口爆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由宏观中医学和微观中医学两部份组成
摘要:本文主要是中医学的组成进行研究,提出中医学是由宏观中医学和微观中医学两部份组成这一新观点。为了使研究内容更有科学依据和说服力,通过引用大量中医典籍,证明了微观中医学一直与宏观中医学并存,有长久的历史存在。
关健词:中医学;宏观中医学与微观中医学;解剖学
宏观中医学主要来自对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藏象学说、经穴、九种体质、病因病机、治则、养生等。宏观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體系,其独特之处,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自然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类物质所组成,人亦为自然之一组成部份。阴阳二气互根互用,变化无穷,长期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使人处于正常状态。若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在治疗疾病时,强调恒动观念。特别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组织都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
微观中医学则是以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急救学等为基础,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解剖学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在解剖学研究中,研究大体器官常利用剖割的方法,组织、细胞、胞器的观察则会利用显微镜。
宏观中医学已深得中华民族认可,就不再细说,主要分析一下中医典籍记载的微观中医学中解剖学发展历程。
1899年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使许多专家学者认识到:甲骨文的创造,是中国远古时期对人体进行解剖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中医解剖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能为探索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根据甲骨文的研究与发现,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解剖的起源追溯到殷商时期。
在《内经》《灵枢·经水》中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皆有大数。”此篇提出了“解剖”的概念,这是解剖在中医经典中最早的出处。
《内经》认为,我们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有两种方法,对外是通过度量切循而得知,对内则是通过解剖来观察。其《灵枢·肠胃》中记载:“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这一条文完美地诠释了我国古代解剖技术以及对脏腑描述的准确程度。
在同时期,除了《内经》外,《难经》对解剖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弥补了《内经》的不足,对肝心脾肺肾以及咽喉、胆、膀胱、肛门的形态和重量进行了描述。在《难经·四十二难》中描述:“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心重十二两……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这一条文中对五脏重量的描述,对心脏各个心腔和主动脉口、肺动脉口、上下腔静脉口的描绘,以及提出肾是成对器官的论述,都与现代解剖学大致相符。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古代医者“割皮解肌”的手术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即先割皮解肌(剖开皮肤肌肉),然后诀脉结筋(结扎血管和处理韧带),最后则是揲荒爪幕(拉开胸腔膜和腹膜),与现代外科手术的程序基本吻合,说明在汉代以前中国的解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后汉书》中关于华佗的记载,有手术指征、也有术中变通及术后处理,并与现代手术过程基本一致,足以说明当时的解剖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诸病源候论》为隋·巢元方所著,其中首次记载了肠吻合术,文中对术后处理、预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都做了详细的交待,这样处理方法已经比较科学,显示了当时我国解剖技术的发展水平。
五代时期烟萝子所作的《内镜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人体解剖图,是现代解剖图谱的蓝本,其主要内容有《首部图》《朝真图》等六部分。其内容是根据《内经》的脏腑学说及道家的“内景学说”来绘制的,其所绘器官大多与现代解剖学内容相吻合,是第一个尝试将人体内脏解剖知识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的,开创了后世绘制解剖图的先河。
宋代庆历年间成书的《欧希范五脏图》,是当时宜州推官吴简组织画工宋景对被朝廷处死的欧希范等56具尸体进行解剖,并根据其所观察到的脏腑位置绘制成图的。其中记载有“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肾则有二,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在心之左。”这些脏器的解剖位置和形态与现代解剖知识大体一致。
崇宁年间,杨介根据泗州死囚的尸体解剖情况整理出《存真图》,在中国古代解剖学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他的心气图描绘了右侧胸、胸腔的主要血管关系等,无不显示出我国古代解剖的成就,可惜其与《欧希范五脏图》皆已亡佚。宋慈的《洗冤录》中亦有不少关于人体解剖方面的记载。
明朝医者李中梓所著的《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涵盖了《新改正内景脏腑图》和其他的脏腑解剖图。对肝的位置、心的外形及心外组织的描述,比《内经》、《难经》中的记载更加精确,说明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在不断进步。
明代赵献可所著《医贯·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中不但记载了咽喉、会厌、食道、呼吸道的具体位置以及结构,还指出咽喉与食管、呼吸道相通,食管与呼吸道二道并列而不相通,这是对前人理论成果的进一步补充。
明·张景岳的《周身骨部名目》详细计量了人体全身的骨度分寸,为我国中医理论及针灸推拿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度量资料。
清代对解剖学的研究首推王清任,其历时40年,通过观察死于瘟疫、战乱以及死囚的尸体而成的《医林改错》,对人体解剖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如通过观察证明肺为两叶,肺如麒麟菜等,与现代解剖十分接近。同时对肺脏、气管进行深入的解剖,从而发现了肺内支气管的解剖形态及走行,纠正了前人认识的一些错误,是中国古代解剖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深度研究,使我们明确知道,解剖学内容在数千年前就存在于中医典籍当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剖学的内容也不断完善。解剖学是微观中医学最主要的学科之一,通过对中医解剖学的详细分析,证明了微观中医学与宏观中医学一样,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个论点的诞生,将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之《灵枢·经水》篇,《灵枢·肠胃》篇
[2]《难经》之《难经·四十二难》篇,《难经·四十四难》篇
[3]明赵献可《医贯》之《医贯·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篇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参考:论中医学复兴的突破口
关键词:科学主义中医学西医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遭受到长期的自虐、自残。表现在中医上的自虐与自残,即中医学西医化。这是一百年来“文化对文化的误解,科学对科学的摧残”所造成的传统哲学贫困和近代科学主义泛滥的结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终止中医学西医化,实现中医学全面复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这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讨论。
1 复兴中医学要牢牢确立大科学观
当今,全社会时时处处都在讲“科学”二字,但许多人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却讲不清楚、理解模糊。人们头脑里的科学往往只是来自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而不是人类科学的全部。至于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哲学,更被人们不自觉地置身于科学的大门之外。虽然偶尔也会听到“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的说法,但是对于哲学这一概念的准确解释至今依然求之不得。最近一段时期,许多人喜欢用文化二字来定位中医,殊不知文化原本是一个内涵极大的概念。大到哲学、科学,小到民俗、风情、餐饮、衣着,举凡一切可以用文字、语言、符号表述的知识,皆在文化这一概念的囊括之中。从概念的逻辑意义上讲,要想准确说明中医学是谁,那就要首先从科学、哲学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说起。
科学这一概念,是日本学者在明治维新时期首先提出来的。面对由西方蜂拥而至的门类繁多的近代知识体系,日本学者将日文中故有的“科”与“学”两个汉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科学这一新词汇,作为表征诸多不同学科的新概念。显而易见,科学这一概念的本意即分科之学。其中的“科”字,即分门别类之谓;其中的“学”字,即系统化的知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面对着由欧洲传来的以近代物理学、化学为带头的种种自然科学或技术知识,科学这一词汇诚可谓应时而来,乃含义清晰的时代性新概念。
哲学这一概念,也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其中的“哲”字,取意于中国古代的“知人则哲”;其中的“学”字,当然是出自于智慧高深的哲人创造的知识。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称之为“爱智慧”。其中的“爱”,指的是学者强烈的求知欲;其中的“智慧”,指的是哲人所揭示的超越于一般知识的学问。可见这与中国早期的“知人则哲”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值得欣慰的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学者既没有将西方传来的近代科学与古希腊、罗马时期智慧高深的哲学相互混淆,也没有将中国历史上的哲学诬之为落后的、封建的而弃之于知识、学问、智慧之外。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科学与哲学这两个概念的翻译上,有一个至今值得中国人深思的现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把日本首创的科学这一概念翻译为“格致之学”。同一时期天主教会的大学者马相伯也将日本首创的哲学这一概念翻译为“格致之学”。当年我们的前辈为什么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两千年前的哲学统统翻译为“格致之学”呢?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推敲、深刻反思的。
《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即分门别类地研究事物而获取知识、学问的意思。《大学》那一时代,当然没有来自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所以“格致之学”无疑就是哲学。当年的康有为、梁启超、马相伯没有将哲学与近代的自然科学相互混淆,没有在哲学与近代的自然科学之间厚今薄古或者厚古薄今,或将中国历史上的哲学诬之为落后的、封建的而弃之于知识、学问、智慧之外。
从弗朗西斯·培根关于知识就是科学的意义上讲,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都是知识,所以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也都应当是科学。按照当代辞书、教科书上的普遍说法,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一般)规律的高度概括;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所以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上的普遍还是个别,在于知识层次上的高度还是具体。普遍当然大于个别,高度当然位居具体之上。正是因为哲学与科学在研究对象与知识层次上的上述区别,近代常将哲学称之为“科学之母”,或者“科学的科学”。所以笼统地讲,哲学、科学皆是科学;具体地讲,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的科学”。
从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各自的分类上讲:人类自古以来的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属于哲学体系的科学;人文学科的历史、文学、美学、法学、军事科学等具体学科当属哲学体系的具体学科。近代自然科学之首的物理学、化学,以及从属于物理学、化学的名目繁多分科之学则属于近代自然科学具体学科。此外这里还需要说明,近代自然科学里的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哲学的支配。倘若人们将近代物理学、化学基础上的近代自然科学视之为人类知识或科学的全部,那就错了。倘若因为近代物理学、化学基础上的近代自然科学为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所以忘记了哲学是“科学之母”“科学的科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其实是人类科学史上最早、最准确,至今依然是首创性、公理性的科学分类学第一标准。依据《周易》这一公理性标准,哲学是关于万事万物“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带头科学;近代物理学、化学是关于“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带头科学。哲学类的科学成熟于春秋秦汉之际,以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象、现象(包括中医学的证候)为研究对象;近代物理学、化学类的自然科学出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以物质实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西医学的人体结构与生理)为研究对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倘若没有近代物理学、化学为带头的“形而下”的自然科学,就不会有物质、经济的真正繁荣,也将会沦为受人施舍的对象,沦为经济上任人摆布的弱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倘若没有“形而上”的哲学,它不仅不会成为真正的精神文明大国,也不会孕育出思维能力缜密、健全的民族与国民,自然更不会成为近代物质繁荣的真正强国。
不论隶属于哲学还是近代物理学、化学为带头的自然科学体系,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种种原理,都应当是超时空而存在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时间的先后历来不是评定哲学、科学之是非的常规标准。倘若以时间的先后为借口把近代物理学、化学及其体系下的各门自然科学视为科学,并以此非议、排斥哲学中的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其哲学体系下的其它人文与自然学科,无疑是当代典型的文化对文化的误解,科学对科学的摧残。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学科门类的区分首先是以其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区分的。所以应当肯定:将“形而上”的以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和哲学体系下的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其它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与“形而下”的以物质实体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对象的近代物理学、化学及其体系下的其它自然科学加在一起,才是人类科学的全部。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周易》提出人类科学分类学上“形而上”的哲学、科学,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形而下”的近代自然科学,彼此之间是并存、并重的关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永远不会改变。
基于上述讨论,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以下两个基本观点。其一,不承认“形而上”哲学、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我们的科学观就是严重残缺不全的。不承认“形而上”哲学、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我们的国家、社会就不会实现真正的文明与富强。在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首先应当牢固地确立起大科学观。大科学观的具体表述是:把“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哲学、科学与“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近代自然科学,共同纳入人类科学体系整体范畴,纳入每一个人的科学视野的思想与观念。
其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孕育下产生的。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的形成比《黄帝内经》晚了近两千年,是近代物理学、化学的成熟所孕育的结果。中医与哲学一样,研究对象都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现象(或证候);西医与近代物理、化学一样,研究对象都是物质实体的结构与功能。中医与哲学的研究方法,皆是由综合到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西医与近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皆是由分析到归纳的实体实验方法。从《周易》的意义上讲,中医是“形而上”的医学,西医是“形而下”的医学。人们不可能用西医实体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医“形而上”的证候表现,也不可能用中医逻辑思维的方法研究西医“形而下”的结构与功能。这是由人类科学分类学的规律所决定的,与人们主观的意志或愿望无关。所以当今中医领域流行的中医学西医化,注定是行不通的。
2 不忘历史教训、振奋文化精神
清朝王权专制衰亡以来的一百年,是中国灾难不断和急剧变化的一百年。这一时代的确造就了层出不穷的近代文化精英和权威;这一时代的不少文化精英和权威在传统文化自残的潮流中,也不知不觉地自残了自己。灾难不断和急剧变化的时代,来不及为当时的文化精英和权威留下太多的沉思、历练和自我完善的机会。因此文化精英和权威的文化精神与人格的完善,也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不可弥补的遗憾。
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说:“权威,人类没有它就无法生存,可是它所带来的错误竟然跟它所带来的真理一样多。本来应该依次消失的事物,权威居然让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存在下来;对于应当保存的事物,权威却不去保存,而让其湮灭。人类之所以缺少进步,权威应当负主要责任。”
在三千年未有的传统文化大变局的一百多年里,有的精英和权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混同于王权专制的文化说教,长期非理性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自虐、自残。有的精英和权威借生物进化论而宣扬了社会进化论的邪说,加剧了近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卑症。有的精英和权威在推进西方民主、科学上功不可没,但也极力主张“全面反传统,砸烂孔家店”。以上种种,造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空前贫困,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意识形态化的近代科学主义思潮。随着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不断泛滥,传统哲学体系里的诸多学科饱受摧残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之灾。中医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说过:“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了历史教训。”当我们平心静气地反思传统文化自残的历史教训时,一百年来引领文化方向、潮流的权威们,首先应当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传统科学的摧残负起历史的责任。尤其重要的是,当今所有的人都应当从文化对文化的误解、科学对科学的摧残中认真吸取教训,并把这一历史教训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应当具有的文化精神。
笔者在《医医》一书中,对文化精神是这样表述的:“文化就是文化,只为文化负责,不为功利所使的那么一种彻底的治学态度和学究气。”这种不为功利所左右的“彻底的治学态度和学究气”,研究科学、哲学离不开它,处于兴衰存亡中的中医学更离不开它。
在文化精神中,最重要的是文化人的良心。这种良心就像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说的那样:“良心,就是我们自己意识到内心法庭的存在。”换一个角度讲,文化、科学工作者的“内心法庭”,就是荀子所说的时时监督和推动文化进步的“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在这种监督和推动文化进步的仁心、学心、公心,造就了每一位文化人的“只为文化负责,不为功利所使的那么一种彻底的治学态度和学究气”,养成了那么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格或习惯。也只有这样,才会展现出不为功利所使地全身心投入文化、科学事业的自觉行动。
笔者在谈到做一个合格的中医人时曾经说:“人乃生灵医因贵,道出岐黄德为基。”生命是天下人生最可贵的,务必敬畏,不得亵渎。医学是人类科学中唯一以济世活人、救死扶伤为宗旨的科学,每一位以敬畏生命为天职的中医人,每时每刻都必须葆有只为中医学负责、不为功利所使的“那么彻底的治学态度和学究气”。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的经济效益当然十分重要。但是,面对疾病折磨中的生命,医学工作者的仁心、学心、公心则丝毫不容动摇。在中国,质疑中医学西医化的呼声已达半个多世纪,而中医学西医化至今还存在。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得认真反思学术界文化精神。
3 医治传统哲学贫困、清除近代科学主义
近代文化对文化的误解、科学对科学的摧残,反映在当代中医学术与事业上,即传统哲学贫困和近代科学主义泛滥。这里的近代科学主义,即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作为评价一切科学之是非的至上信条或唯一标准的思想观念。当代中医学的西医化,同样是近代科学主义泛滥的结果。
中国的传统哲学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都是在人类第一次文化高峰时期成熟的。两者在文字表达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逻辑思维上,彼此都是相通的。就哲学的体系结构而言,伦理学是哲学的“用”,知识论(也称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哲学的“体”。在哲学的伦理学里,中国的《老子》主要揭示了自然伦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主要揭示了社会伦理,而融入中国哲学的佛学主要揭示了生命伦理。在哲学的知识论里,认识论是关于准确把握事物呈现的现象特征,以认识事物本质的逻辑原则;方法论是关于综合研究事物的现象,经过演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逻辑思维方法。
一百多年来科学对科学的误解、文化对文化的摧残中,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周易》以及道家、儒家、名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和佛家等学说,长期被诬为主观唯心主义及客观唯心主义及封建、落后的文化糟粕以致我们上下的三、四代人在哲学观念与伦理上、在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上至今所知甚微,逻辑思维能力甚差。直到今天,当代许多人依然对中国传统哲学停留在唯心、落后的偏见里。由此,在造成传统哲学贫困的同时,也进一步助长了近代科学主义的泛滥。
中医学与自然科学里物候学、生态学、植物学、农学等,与人文科学里的历史、文学、美学、法学、军事学等,都是从现象观察出发以认识其对象本质的学问;都是遵循由综合到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而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学问。所以这些学科,也都是从属于哲学体系之下的科学。而在传统哲学贫困的当代,中医教育长期以理科的标准招收学生,大学教育里除了少量的古文课程之外,至今没有把中国哲学列入必修的首要课程来安排。这是造成当代中医人知识结构不合理,造成中医学与传统哲学母体之间严重断裂的主要原因。
一百多年来,人们常将物理学、化学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称之为近代或者现代科学。与此同时,也将近代自然科学派生的诸多技术学科纳入现代科学之中,见怪不怪地统称为“现代科技”。而哲学奠基的人文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物候学、生态学、中医学等,却被人们普遍地矮化、忽视了。有的人甚至固执、武断地认为“中国自古有技术而无科学”。至今极少有人认识和承认《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的科学价值与地位。对于两千多年来中医学成功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事实,对于近代物理学、化学还未问世及近代西医学还未萌芽而中医早已走向成熟的事实,人们几乎无知到丧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念的地步。
当代的中医人最应当自责的是,一百年来为什么未能面对人类科学之林,不能遵照学科定义的逻辑原则为中医学作出定义呢?更令中医人难堪的是,为什么至今依然沉溺于以结晶、瑰宝、伟大宝库、特色、优势、独具、原创性等等自我溢美的形容词之中,来充当中医学的定义而向时代介绍、推销中医学呢?按照学科定义的逻辑原则,在学科定义的定义项里只能使用名词而不允许使用形容词——形容词是无法准确揭示一个学科的本质属性与特点的。如果大到中医的藏象理论、临床四诊、病机学说、治疗法则、方剂结构、中药原理,小到人们常说的一技之长、一条经验、一点体会、一方一药、一针一艾,都可以称之为结晶、特色、优势、独具、原创的瑰宝时,中医学的未来能以这些形容词为根据,制定出可操作的创新与发展战略吗?
中医学至今没有准确的学科定义,其实正是中医领域里文化对文化的误解、科学对科学的摧残的反映,正是中医领域传统哲学贫困和近代科学主义泛滥的结果。
4 总结
基于以上的讨论,在实现中医学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牢固确立起大科学观,振奋文化精神,医治传统哲学贫困,清除近代科学主义干扰,以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为依据,把告别中医学西医化作为实现中医学复兴的突破口。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民族屡仆屡起,只是这一个传统直到于今,还将赖这一个传统复兴于后。这是人类全体生命、命脉之所在。”他还强调说:“切不可为要学习别人而遗忘了自己,更不可为要学习别人而破灭了自己。”在近代科学主义泛滥的近百年里,钱穆先生颇有远见的宏论,并没有引起国内学术界及中医界的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沉痛的百年自虐、自残,终于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教师节到学校视察时,明确指出了语文教材中的“去中国化”问题。2015年在《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严肃批评了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问题,以及“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问题。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建学立论,建言建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他十分重视中医药学的发展,多次讲到“中医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8年的“两会”上进一步提出:“我们既要从精神领域层面去解决对中医药概念的认识问题,还要从制度层面去解决中医药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讨论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也正是“对中医药概念的认识”上首当其冲的学术问题。
在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面对广受质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医学西医化,亟待一场学术思想大讨论。在广开思路、广开言路、广开才路的前提下,动员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文、哲学、科学与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中医学西医化的总结、反思、讨论、争鸣中来。相信这一场总结、反思、讨论、争鸣,将成为我国告别中医学西医化的真正突破口,成为中医学进入复兴、创新、发展快车道的新起点。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成熟的可以与现代西医学相媲美的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全面复兴将会带来以中西医并重为特征的人类医学的真正革命。中医百年困惑的历史表明,两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健康事业做出卓著贡献的中医学,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告别西化歧途,迅速迈向复兴,造福世界人民。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传承的探析和思考
【摘 要】我国的中医学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是我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华,在现今时代中,著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学领域的杰出领袖,也是传统中医学实现发展的重要纽带。要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中医学并得到有效发扬,目前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充分的继承和发扬我国著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相关的经验。本文通过对中医学传承的形式,进而对中医学传承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学;传承;思考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科学延续至今的中华瑰宝,我国中医学的传承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且随着我国中医学日益强大,其传承和发展问题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们的关注,而其中我国中医学的传承现状也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医学的未来发展和传承情况,因此我们要对我国的中医学传承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我国中医学的传承效果以及发扬中医学在医学中的作用。
一、中医学传承形式
(一)中医传承
中医传承是我国中医学传承和发扬的传统模式,主要通过父子之间的教授和传承,也包括师父与徒弟之间的传授和传承这两种传统模式。也正是因为我国的中医学在师徒传授过程中得以发展,因此,中医学具有应用广泛且独树一帜的特征,我国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传统中医学传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特色,即口传心授,在传授过程中蕴含着诸多的隐性知识,而通过师父传授的方式来传播、转移其中的隐性知识是最佳的方案和模式。我国有很多的中医世家,这些子女在传承中有着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较比其他方式这些家传习医者自小就耳濡目染中医学,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临床病例,并通过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论证,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从而形成中医世家。在当今社会,这种中医师承方式仍然存在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方式是由著名的中医学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非常优秀的学生继承自己的衣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二)流派传承
在我国中医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以各地地方为特色的中医流派,如河间学派等,还有在后期出现的新安医派等,这些中医学相关流派的形成与其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表现为时代性、地域性,其形成原因包括其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相关的历史发展背景、文化背景等,进而形成了独特性质的中医学诊疗方法、治疗方法和独树一帜的用药方式和特点,同时相关的医学学术经验都非常丰富且十分宝贵。每个中医流派是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根基,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中医学观点和自己的核心医学内容,这些流派均为通过自身的实践总结相关理论进而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另外,中医学流派传承能够形成薪火相传的有效作用,并且能够形成相关的人才链,进而产生诸多专家,以形成对未来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二、中医学传承的几点思考
(一)中医学的传承中医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隐性知识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英国的科学家提出,所谓隐性知识更多的表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国的中医学发展具有经验积累性的特征,再者因为我国中医学的人文内涵,进而决定了我国的中医学明显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是通过我国几千年历史中的诸多医学专家对医术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得来,同时也是这些医学专家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认知,其具有主观性的直觉、灵感等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各个流派的中医学理论系统之中。在实际传承过程中,通过师承教学的方式来转移和传播相关的隐性知识是最为有效的传播手段,但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师承方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发展,也无法让其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跨越。
(二)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中医经典的反复研读
中医学的经典是我国更是世界的珍贵宝藏,其是构成中医学相关理论内容的重要内涵,从而才能够让我国的中医学得到更好的延续和更长久的发展。如果想要学好中医学,就要首先从我国的中医学经典入手,因为我国所有的中医学发展都基于我国的中医学经典,其是我国中医学的根本,也是我国诸多流派中医学观点形成的起点,因此,要对中医学经典深入研究并熟记、实践才能够将中医学好。中国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众所周知,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这些是我国中医学所有理论思想的发展基础和精髓,是历代中医学发展的源头,而后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从而在经典的理论支持下进行医学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术观点和系统,促使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水平的提高。
(三)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总结
在中医学实践过程中,临床实践拥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中国和诸多外国百姓都非常信赖中医,主要因为疗效非常肯定,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进而形成的临床实践经验,也是我国中医学的命脉,因此,如果离开了临床实践,中医就无法开展工作和学习。因此,中医学是学习中临床实践经验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实际学习实践过程中,应该尽早进入临床环节、增加临床次数,积极的向我国中医大师们进行学习,以促进我国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三、总结
中医学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结晶,是国际医学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医学手段,进而我国应该大力推广中医学并广收门徒从而让中医学能够高效率的发展和传承,进而能够在创新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医学的深层次内容,继而提高我国在中医学的传承效果,以及有效发展我国中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的知名度和总体地位,同时推动我国中医学的优化与升级,实现中医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解读当代中医传承困境[J]. 汤少梁,沈爱琴.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2]浅析隐性知识理论在中医学术传承中的重要意义[J]. 赵宇明,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3]从文化传承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探讨[J]. 王庆其. 浙江中医杂志. 2012(07)
[4]试从中医学本质属性思考中医学发展[J]. 谭维勇,孟令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04)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CBL教学方法的研究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这门课程,存在着学生不重视,接受理解困难,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等很多问题。示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途径,经大量实践证明,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课程示教中,应用CBL教学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而案例的选择对于CBL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案例保证教学能顺利进行。本文就中医学示教中采用CBL教学法的案例的选择及应用进行了探索,对病案的评价设计了量表,用量表评分让学生对每次示教的病案进行评价,评判使用案例的实用性,为后期建成病案库打下基础。
中医学;CBL教学;案例
目前,在教学方法上,各个学科都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探索,一改传统的填鸭式、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西医院校《中医学》这门课程,存在着学生不重视、接受理解困难、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等很多问题。为了探索适合《中医学》临床示教的授课方法,提高《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本中医教研室2015年申报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教改课题“中医学CBL教学方法的研究”,针对2014—2015学年的2012级儿科、临床医学二系本科及2012级儿科、临床医学二系七年制的学生在中医学临床示教部分使用了CBL教学方法,对该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012中医本科班共85名同学,2012级儿科、临床医学二系七年制共有41名同学。每次示教约20人,当次示教学生分成2个组,每组选定一个主汇报人。每次示教有一名指导老师。教师的作用是讨论时掌握主线、控制时间,必要时进行学生的思路引导、启发及归纳总结。实施CBL时,提前提供讨论病例,2个小组的同学针对确定的病例进行组内讨论,每组推举一名学生进行汇报,示教时,汇报同学汇报后两组展开组间讨论。课程结束后,参与的每个学生均填写量表。
量表问题设计有13项调查项目。前12项有五个选项可供选择:非常符合、大部分符合、中度符合、大部分不符、非常不符。最后一项为对本评价表设计的建议。最后统计时非常符合得4分,大部分符合得3分,中度符合得2分,大部分不符得1分,非常不符得0分。
2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和SA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
3 结果
从本科聚类结果看(见图1),总共分为两大类,一组是评分偏高组,一组是评分比较低组。评分偏低组人数占16.09%。在评分偏低组内(见表1):应用该案例授课我感觉收获很大,希望以后继续应用该种案例,中度符合占21.4%;提高了表达能力,中度符合占21.4%。提高了归纳总结的能力,中度符合占28.6%;案例有足够的深度,适合课堂讨论和分析,中度符合占28.6%;案例有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的内容,能够引导我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中度符合占14.3%。说明此次案例在本科示教使用中在多个方面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相关能力的要求,实用性偏低。
从研究生聚类结果看(见图2),总共分为两大类,一组是评分偏高组,一组是评分比较低组。评分偏低组只有一名同学,占总人数2.94%。其余同学都基本为满分评价。
本科生对案例评分总体偏低(各选项满分评价占总数90.6%~82%),分析原因为本科生由于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略薄弱,在示教时存在困难较多:存在讨论容易偏离主线,重点把握不好,讨论出现错误时不能发现等问题,导致讨论进行不很顺利。再结合当次示教学生对示教教师评分调查表,发现带教教师对示教效果影响也很大。对教师评价偏低的示教学生组对该次案例评分也偏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对示教节奏掌握不好,不能很好的引导及把控讨论进行,及最后总结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所致。所以学生最后对案例的评价不高。
七年制对案例评价很高(见表2),基本都是满分评价(各选项满分评价占总数>90.2%),因为七年制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理论实践应用能力更强,如果案例难度低、辨识度太高评价也会偏高一些。
4 讨论与总结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这门课程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1)缺乏学习中医的氛围。中医理论教学中术语众多,要想学好中医,必须有坚实的古文功底、缜密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学习者必须有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2)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教材内容多,课时安排少,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现有教材将中医学生四年所学的内容,集中在一本书内,50几个学时学完,存在着比较大的教学难度;(3)中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设施缺乏。中医学是一门重视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学科,而中医学课时本来就少,有限的课时中绝大部分又分配给了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少之又少[1]。临床示教能够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但是示教课时很短。示教过程中并不能接触很多的患者[2]。如何能够更好的让学西医的学生接受、理解及运用中医学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针对中医学的教学改革,能够以五脏六腑为纲目,以脏腑学说为核心,对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方药和治法进行一站式教学的方法,更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进行整合[3]。但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难以广泛开展[4]。
案例教学又称为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是指将案例作为教材的一种形式,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思考和分析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的一种教学过程。其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可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5]。而且具有花费时间少,学习目标明确,结合临床背景更能提高学生兴趣的优势[6]。显然CBL教学法非常符合一站式教学的目的。
案例的选择是CBL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案例教学法的支持系统是“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就需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案例保证教学能顺利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为建立案例库的入库标准。
表1 85名本科学生对本次案例的评价
表2 41名七年制学生对本次案例的评价
图1 本科生聚类分析
图2 七年制学生聚类分析
案例来源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如网络、期刊杂志、教科书以及临床实例等途径。而建立案例库则需要有一个可行、可靠的评价病案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合适的案例需要具有以下要素:(1)符合教学大纲,能够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典型性。(3)启发性。(4)实践性。(5)难度适中[5]。而且应具有规范性;明确目的性;案例多样性;案例系统综合性;中医特色性等特点[7]。对于案例的质量评价调查显示,案例的实用性和素材价值在案例教学中的重要性很高[8]。依据以上基本标准,参考大量同类量表对本次课题量表进行设计,让学生对每次示教使用该量表对所用案例进行评价,以决定该病案是否能够进入中医学示教案例库。经检验,该量表能够很好的反应学生对病案的使用价值的判断。
通过本次课题设计量表的统计结果分析总结,除了具备应有要素外,在每次示教病案难度的选择上,本科学生示教病案难度应选择更低一些的,不太复杂的,更加与教材靠近的标准病案。而七年制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理论实践应用能力更强,如果案例太过简单,辨识度太高,就存在不能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应当适当提高难度,降低辨识度。
另外,应该加入教师对该案例使用后的评价表及建议表。教师能从专业的角度在使用中发现案例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再一次对该病案进行评价。修改后病案才更趋实用性及完整性。经改进后才能入库。
[1]陈蓓,李艳.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39-41.
[2]程琳,李飞,王龙光,等.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142-143.
[3]郑瑾,刘强,史恒军,等.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898-899.
[4]冉素娟,李廷玉,李秋,等.”案例导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7):720-721.
[5]王元明.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3-34.
[6]谭利霞.PBL与CBL—两种小组讨论式学习的比较[J].西藏科技,2017,41(2):18-21.
[7]王晓妍,郭栋.构建中医课程教学案例库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4):3-5.
[8]王明亮,胡雪军,王亚东,等.基于扎根理论的卫生应急管理教学案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7):531-533.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参考:浅谈中医学与数学的关系
摘要: 论述在中医学中应用数学的必要性, 介绍数学模型在阴阳学说、机体阴精阳气变化、五脏功能上的应用和模糊数学在中医学中的用途。说明对中医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更加明确的阐述中医原理,解释中医现象。
关键词: 中医学; 模糊数学; 阴阳学说; 机体阴精阳气变化; 五脏功能; 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8.1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科学体系,其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药性归经等。中医学以独特的理论和令人信服的疗效生存并发展至今,保障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昌盛 [1]。
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为特点的学科。数学在其他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代随着大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学所渗透到的领域越来越多。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确切的说,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将它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应用数学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加以解决,这个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2]。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数学在中医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二、数学在中医学部分领域中应用。
1.在中医学中应用数学的必要性
当代中医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是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也就是说探索中医学领域中量与量之间的规律性,將中医学从狭隘经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其朝着定量、可计算、可预测和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因此当代派生出许多和数学、中医学相关的新兴边缘学科,例如生物中医学工程学、数量遗传学、计量诊断学、计量治疗学等,同时很多传统学科像临床中医学、基础中医学、预防中医学等也都在试图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因此,将中医学和数学相结合必会将中医学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数学在中医学部分领域中应用
① 中医学和数学中统计学相结合—中医药统计学。 中医药统计学是基于数学中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研究中医学领域中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学科[3]。例如在某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寻找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综合评定多种检查结果及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预测和控制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等。中医药统计学,尤其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一种重要方法。譬如人们通过研究导致某种传染病发生的病因,选择其中某些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然后建立数学模型。
② 数学在阴阳学说方面的应用。通过研究四季阴阳消长,发现阴阳之和为常数。根据数学中点集拓扑的“关系”概念,将这一事实表示成数学图形–阿基米德螺线,以便更加清晰的阐述“阴阳之和为常数”的含义[4]。1990年,张启明用熵的概念解释机体阴阳交感现象,建立关于机体阴阳交感现象的数学模型,用严格的数学语言论证了新陈代谢过程实际上是机体从外界输入负熵的过程。他建立的阴阳学说微分方程模型将机体的状态分为三个区:健康区、恶化区、代偿区。应用数学知识讨论机体处于每区的变化和治疗情况[5]。
③ 数学在机体阴精阳气变化中的应用。众所周知,阴精和阳气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阴精能生阳气,阳气的消耗又促使机体从外界摄取阴精。 阴精阳气变化的数学模型以更加简明的方式阐述两者相生相克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和一类非线性微分方程相对应。通过求解这类方程发现阴精阳气的任意波动周期均可分为四个阶段,且这四个阶段均有明确的数学区分界限。1995年,张启明针对实热症和虚热症、实寒症和虚寒症分别建立两个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从定量的角度更加明确的区分了实热症和虚热症、实寒症和虚寒症[6]。
④ 数学在五脏功能中的应用。健康成人的五脏精气变化,可用十个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表示。这个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揭示了人体的五脏和流过五脏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此方程组仅存在一个正平衡点。它解释了各脏器于各个季节都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通过数学上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算法求数值解,可知五脏阴精与阳气随四时四方的气候变化进行稳定波动,符合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的观点[7]。另外,通过研究五脏模型的Robust(鲁棒性),得到模型的最小波动周期与参与每天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成正向关系,并得到外在的周期变化几乎不影响模型固有的周期变化规律 [8]。
⑤ 模糊数学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模糊数学用确定的数据阐述不确定的现象,根据中医学中的现象,结合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再运用相应的运算法则就可得到精确的结论,然后用来解释中医学现象,这是模糊数学在中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基本原理[9]。模糊数学方法的优点在于不要求病情相互独立,因而其应用范围广,限制较少。这种模糊评价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事业管理和医疗事业评价等工作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数学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中医问题建立数学建模可以用数学这一工具阐述中医学原理,解释中医学现象,量化中医给药方案等,这将为中医学的发展开辟新的思路,同时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医学也为数学注入新的活力。这两门古老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它们都将会绽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 2006-2007中医学学科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 赵静, 但琦主编.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史周华, 张雪飞主编. 中医药统计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4] 周仁郁主编.中医药数学模型[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5] 张启明.机体阴阳交感现象的熵变分析[J]. 山东中医学报, 1990,14(5):2~8
[6] 张启明.寒热证阴阳变化的模拟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81~485
[7] 张启明,韩京清.健康成人五脏精气规律的数学模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 18(7):131~136
[8] 中医五脏供能物质和能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J].科技进展,2010,32(1): 26~32
[9] 王启栋, 刘荣甫, 王洁贞等.模糊数学在评价疾病治疗质量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 13(1): 73~74endprint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参考:论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
[提 要]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精神在淡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医疗体制变迁、技术导向和教育缺失所致,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患方健康、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医疗卫生制度的变革,提出扭转当前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途径。
[关键词]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
[作者简介]朱翠贞(1971—),女,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张卫平(197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江西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学融入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JC1438)
古今中外,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实现阶段性的跨越,医疗机构有着过去无法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但在人文关怀方面却饱受批评。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四字足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底蕴。近年来,中医学人文精神也在淡化。
一、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成因
中医学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仁爱救人”的崇高品格、“济世救人”的善行,“治未病”的养生术,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文精神在医学本身、医者素质与行为的具体表现。[1]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医学人文精神已“缺失”,我们认为是“淡化”,淡化的成因有下。
(一)社会转型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与当今的社会转型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过去相比,物质利益首位、功利主义至上、享樂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弱化。社会转型期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从事中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忽略人文关怀,淡化了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属性。同时,患者因社会变化观念随之改变,加上信息不对称,在技术上和道德上对医务人员有过高要求,医方为自保,会弱化人文关怀。
(二)医疗卫生体制变迁
按说,中医单凭“望闻问切”,就比较有人情味。然而,每次面对病人,既要检验医生的专业技术,还要考核医生的经济核算能力,尽可能使自己和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初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趋势是政府逐步减少对医疗卫生支出,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医疗服务,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医疗机构则按国企改革方式,采取科室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开单提成的做法,并对医护人员实施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对病人时,不再以病人为中心,把创收和效益放第一,必然淡化人文精神。
(三)技术导向
西医传进中国后,用西医的科学标准来注释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地位日渐衰落。然而,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包容性。西方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但中医渐渐接受了现代医学的技术,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之外,运用了多种技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医者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与病人交谈。[2]中医的医务人员大量运用技术,无形中会弱化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精神。
(四)教育缺失
“人文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环境的熏陶、实践,还需教育。首先,国学教育的缺失。国学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却因近代东西文化碰撞中衰落,国学教育一度在我国各级教育退出,包括与国学无法切割的中医学教育。其次,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的缺失。现在许多高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但开设的人文科课程比例太少。中医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也是如此。拿我们所在的院校为例,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占72%左右,通识课程占28%左右,人文科学课程又主要包含在通识课程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中。
二、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
探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是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一)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者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医者理性面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如何为人、做事、面对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是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并因医方的强势地位,不太关注医者自身的压力、矛盾、困惑。实际上,每位医疗工作者除了是医方的一员,面对患者,还要面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及其他。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医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中体验到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并从灵魂深处获得幸福。
(二)有益于患方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信奉“医乃仁术”信念,让患者在充满仁爱之心的医疗环境中,有益于病情的恢复,甚至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神,也是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有益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事中医的医者,除了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还需学习中医药文化,实践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张效霞先生曾指出:“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 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
(四)有益于推进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4]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指向医方,还是全社会的。每个人、每个群体是被现行制度塑造的,又可以塑造制度。当今中国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现代中国的健康事业需要中医药有新的运行模式,这就需要在推进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真正实现对人的关愛和尊重,构建和谐社会。
三、扭转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途径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倒逼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现状的改变。
(一)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西医进入中国后,才称之为“中医”。传统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如前所述,“医乃仁术”是其精髓,“以人为本”、“仁爱救人”、“济世救人”、“治未病”是其具体表现。进入21世纪,如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发展中医药事业,也要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理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融入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二)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2016年底,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鉴于中医药的实际弱势地位,还需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财政上的大力扶持,协同相关部门及行业支持中医药事业,不断优化发展中医药的环境。
(三)倡导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加强中医学各层次的国学教育。因国学教育在中国的断层,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众,也未能接受简单全面而系统的国学教育。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掌握国学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人文精神。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教师,医者及相关人员,都需接受一定的国学教育。其次,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相关课程。当前许多高校的通识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精神教育不完全等于思政教育,还要开设更多的人文类课程。再次,医者继续教育中要包含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者经常参加各种培训,但主要是技能层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人文精神的不同内容融入继续教育中。
(四)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对大众而言,往往只想到医者需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其实,对于曾经是医学生的医者来讲,大多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治病救人,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淡化了内心的信念。因而,要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医者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理念,医疗科研者在发明创造中也要倾注这一理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在医疗卫生制度的制定及规划过程中更要遵循这一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人文环境,医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于百姓的健康。[5]
[参考文献]
[1]薛婧,陈晓.近十年中医学人文精神研究述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6).
[2]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8).
[3]张效霞.论中医文化研究与中医理论发展的辩证关系[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5).
[4]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5]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3).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参考:儒学与中医学
中医学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影响。然而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代,且受西方自然科学、逻辑学的影响,现在许多人对中医学的理论、经典、观念、逻辑都抱一种怀疑的态度。医者也常常把中医学仅看成一种治病的技术,且常用现代医学的手段来证明中医学的疗效,所以很难将中医学思维运用到实践中去。笔者通过中医学与儒家思想的对比研究,旨在梳理中医学哲学观念的来源,有利于学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以及医生的品德观等中医学的人文精髓,从而将中医药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1 孕育中医学的文化背景
在历史的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盛世,自从周代礼崩乐坏之后,逐渐出现百家争鸣,百川汇流,形成以儒家为主的思想体系,而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仁爱之道、孝悌之道在中医学的医理、医术、医德等方面都有体现。
2 中医学与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乃是不偏不倚,无过之且无不及。《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表明太过和不及一样不好。《论语·雍也》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2]意思是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医学强调阴阳平和,任何一方过于亢盛,或者不足,都会带来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曰:“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3]阳主温煦,如果阳气过强就会发热;阴主凉润,如果偏胜则会血脉不通。所以,中正平和显得极其重要。
孔子将中庸视为君子应有之品德,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无忌惮者,无所顾忌,任意横行,放纵极端,这样最终会带来灾难。《中庸》中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就是“中庸”,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以期达到理想中的均衡态,所谓恰到好处。[4]“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只有达到“中和”的状态,万物才能欣欣向荣地生长发育。所以,君子安心地处在平易的地位,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顺应时机的发展。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就是行事肆无忌惮,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最终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强调身体的健康关键是阴阳一个“和”字。在生命生长的过程中,阴阳和则为“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而不病的表现就是气血平和,无过无不及,否则,就是病态。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失调,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因此,治病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5]《素问· 至真要大论》强调治疗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之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据此而确定了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因其衰而彰之”达到“平治于权衡”(《素问·汤醪醴论》)权就是古代的秤砣,衡就是古代的秤杆,形象地描述了阴阳平衡的相态。
3 儒学与医术
3.1 术精显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医生怀有救人之心,就必须先磨砺好自己的医术。《中庸》记载:“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人不能生而皆圣,所以在禀赋与能力方面不如圣人,并不重要,只要他的心“诚”,集中精力致力于某一方面,最终就能有所造诣,对人们有所帮助,照样能够做到赞化万物而和天地为三的道德境界。
医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以术济人,良好的医德必须以精湛的医术为载体。因此,中医学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把“精术”作为“立德”的根本和基础。王涛在《外台秘要序》曰:“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论,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大医精诚》记载:“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尔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所以,离开了精湛的医术,仁爱孝悌之心对于疾病也没有什么益处。
3.2 持之以恒,精勤不倦
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古人以为身为医者,必须有勤奋学习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行医经验和实践,才能在面对不同病证的情况下得心应手。晋代学者张湛曰:“精典的医方难以精通,已经很久了。”孙思邈曰:“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6]做一名医生,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丝毫不能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中医学博大精深,唯有精勤不倦,克服艰难困苦,树立终身学医的信念,方能成为“拯黎民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的苍生大医。
4 儒学与医德
4.1 孝文化的烙印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文化认为年青人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与人交往要严谨而守信用、爱护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并且觉得自己还有余力,那么你就可以去学文。这里的“文”是指诗书六艺之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儒家是将行孝放在一切事物之前。
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的道德基础。《外台秘要序》曰:“呜呼!齐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鲁、闵之行,宜其用心。”既然孝如此重要,那么关系父母健康的医术也就不得不去学习了。所以,五代齐梁的时候,不懂医术的人,不能称为孝子。因为不懂医药你就不知道如何更好的照顾父母。
诸多中医学大家如李东垣因母病逝而习医,捐千金以师从张元素;朱丹溪奉师许文懿命而习医。从而使得儒家“孝”理思想深深植入医德之中,但孝在医德中的更多表现则是将孝放大为仁。[7]
4.2 医乃仁术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泛爱众而亲仁”(《论语· 学而》)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宋代儒者张载在《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示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胞,万物都是我们的同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卫生,意思就是护卫生灵。尊重生命、心怀仁爱、普通一等是一名医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4.2.1 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表现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人文价值观。《论语·乡党》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孔子退朝赶回来问“可有人受伤?”却不问马的死伤情况。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医学医德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特征[8]。《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张景岳在《类经图翼·自序》中曰:“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误生灵。”在这里,大家都反复强调了做为医生就一定要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决不可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南朝皇帝萧纲《劝医论》中记载:“天地之中,惟人最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人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尤显尊贵,而“医乃生死所托,责任匪轻。至重惟人命,最难却是医”,只有懂得珍惜生命的医生,才会体验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4.2.2 心怀仁爱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是不愿意看到别人受苦,就是“仁”爱之心的开始。[9]《灵枢·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意思是说,看到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心中就觉得烦乱,然而自己对医术又不太懂,冒然去帮他,只会加重他的病情,又不能代替他受苦。这就是心存仁爱。
《物理论· 论医》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医门法律》亦指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医乃仁术”应该是医生思想道德的规范。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曰:“见彼烦恼,若己有之。”这是要求医者对患者的痛苦应感同身受。
4.2.3 四海之内,普同一等
孝,作为儒家的道德基础,而“仁”是孝的延伸。“子之道一言蔽之,忠恕而已”。什么叫做忠恕之道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当你做到孝顺父母的时候,就要做到推己及人。《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将这种孝慈,放大到普通人身上,这正是儒家所谓的“同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即对所有的人予以平等的关爱和尊重的思想。
孙思邈曰:“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老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果有患者来就诊,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人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要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中医学作为“生生之具”是帮助生命健康长寿的,呵护人类生生不息的工具和技术,应当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所以,中医学的最高道德理想就是普救世人的一切病痛,体现了儒家普同一等的人道主义精神。
5 小 结
总之,中医学是一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上的应用科学[10]。它充分吸收了儒家学说的优秀思想,并对儒家文化的发展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因为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儒家的思想哺育了中医学。反过来,中医学理论又集中体现和充分诠释了儒家文化的深层底蕴,于治病救人之中体会做人之道,践行君子之道,推己及人,普济天下。可见中医学是一份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继承与弘扬。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徐德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徐向农,徐赛虎.儒家伦理精神的基本内容探析[J]. 理论月刊,2007(8):41.
[3]杨树达. 论语疏正:卷十六[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11.
[4]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苏春香,王琦,杨晓玮.《黄帝内经》情志护理初探[J].光明中医,2012,27(10):1956.
[6]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山西出版集团,整理.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7]曹正逵.中医学医德的内涵与精髓[N]. 中国中医学药报,2006 -3 -23(5).
[8]刘虹.论《黄帝内经》的医学哲学思想[J].医学与哲学,2005,26(3):49.
[9]吴新颖.儒家伦理思想与医德——现代社会加强医德建设的一个视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1):14.
[10]尹冬青.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9):61.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9篇
题目参考:系统学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药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在整体论治、防病健身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或少的功能。人民的需求、民族的感情,必然推动着它的现代化进程。不止中医界本身责无旁贷,我国的学术界也在为此从不同领域进行了交叉研究,这也会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中医药学理论的出发点和重要意义要从黄帝内经开始论述,其理论层次的内容经过数百年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整理,已经逐渐形成为一个内容广泛的体系。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新兴的系统科学发展和完善,为中医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基础。
中医药学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们观察客观世界手段的限制,除对于外观表象的精细观察外,还应用了司外揣内、比类取象等认识方法以求准确、精细认识生命现象;另外作为医学经验,常人均可积累,但是作为理论,则是由知识分子即儒者来完成的。所以中医学里流传下来的内容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大量的人文社会和文学艺术的影响,这些影响与作为一门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交缠互结、水乳混溶。这种古代自然哲学下科学和人文的融合,虽然在当时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发挥出来重要的积极意义,显示出前人对自然认识的卓越智慧并且可能蕴含着至今仍然值得发扬光大的宝贵知识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便不可避免的从形式到内涵留有时代的烙印。当前它与同为我国原创的系统学相结合,使中国优良传统融合当代中国发展而屹立于世界。这是我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钱学森在198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的著名论文,阐述了他在20世纪50年代就主张的多学科交叉的观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中医学的关切。1986年他发表了讲话,明确指出了中医要现代化必须靠系统科学、系统学。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出发,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等;技术科学层次的是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正在建立的基础理论层次是系统学。系统学是从系统工程的实践和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这些系统科学体系内的技术科学层次中去提炼、概括并且还需要从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发展中去提炼和升华的,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和数学科学发展,都为建立系统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学科虽然不是直接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却揭示了许多深刻地系统规律,如普里高金和哈肯的系统自组织理论等。系统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演化、协同和控制)一般规律的科学。系统学不但要以揭示的系统规律去认识系统并且还要在认识系统的基础上去控制系统,使系统具有我们希望的功能。这正是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作为系统学的中心是钱学森等199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和《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一系列学说,它既是系统理论的创新,又对以后怎么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问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作为中国原创的系统理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处理及解决有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问题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综合集成方法。这方法论强调了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要发挥人的心智和计算机的高性能,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既能够从宏观整体上看待要考虑的问题,又能够从微观上给以处理,应用计算机加以操作和实现。系统科学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它和复杂性科学互相渗透。系统复杂性成为研究重点,真正体现了21世纪科学的特色。
系统学的创建始终同步于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在1999年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组探讨复杂性问题的文章,采用了《复杂系统》一词作为标题,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要把复杂性和系统概念结合起来。但是在处理复杂性问题上,钱学森和外国科学家们不同,他不是从复杂性的抽象定义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方法论角度来区分复杂性和简单性问题。美国圣菲研究所(Santa Fei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在复杂性研究的领域有许多创新之处,如他们提出的遗传算法、开发的Swarm平台、以智能体(Agent)为基础的系统建模、应用数字技术论述的人工生命等。但是在方法论上,虽然他们意识到还原论的方法处理不了复杂性问题,可是仍然没有开辟出新的途径,因而感到困惑。方法论是关于研究问题遵循的途径和路线,在方法论指导下是具体的方法问题。如方法论不对,再好的具体方法也仅仅能够解决枝节问题,而解决不了复杂性的根本问题。系统学的精髓在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方法论“综合集成方法”和“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恰恰是从方法论上给出了研究和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复杂性问题的有效的途径。这是方法论上的创新。有了这套方法论再结合到具体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就可以开发出一套方法体系。不同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体系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方法论却是相同的。方法论的创新,将孕育着伟大的科学革命。培根创立的还原论方法,推动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科学的大发展。钱学森深谙西方科学哲学的精髓,又吸取中华民族古代哲学的营养,把还原论和整体论辨证统一起来,形成“系统论”,并且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创立了综合集成方法论,它必将推动21世纪系统科学的大发展,可以说系统学的建立是一次科学革命,其重要性不亚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是已经有的学科不断分化,越分越细,新学科、新领域不断产生,涌现出高度分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间互相交叉、结合与融合,向综合性、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多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而综合集成方法本身正是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基础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交叉。综合集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思维科学、方法基础是系统科学和数学科学、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和认识论。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和计算机都能够有效的处理信息,但是两者有极大差别。计算机体现的是逻辑思维,它是定量、微观处理信息的方法;大脑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也就是定性与定量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这是大脑创造性的泉源。信息、知识、智慧是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有了信息不一定有知识,有了信息和知识也不一定就有智慧。信息的综合集成可以获得知识,信息、知识的综合集成可以获得智慧。人有史以来,都是通过大脑获得知识和智慧的。现代因为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智慧,在人发展史上,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综合集成方法就是这种通过人—机结合获得知识和智慧的方法。
现代从西方兴起,在中国同样是研究重点的系统生物学是由美国科学家胡德(Hood)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来的学科,是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测定技术生物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它是现代西方医学面对基因复杂性疾病日益严峻、单个甚至几个学科作战也相形见绌的情况下出现的,即以系统的思维来组合各种学科来研究生物学,这种体现时代特点的学科自然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当然现今西方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脱离还原论,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意图是首先从最简单的系统或者单元(如单个细胞)着手研究,还原出它的完整地调控系统和生命活动。所以系统生物学是从搞清楚局部开始研究,应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整合多层次的研究结果直到人体这个最高层次。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于复杂系统具有“涌现”,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特性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叠加,这就凸现出系统生物学基础理论上的缺陷。国内专家提出了系统生物医学的设想,从系统和综合的观念出发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这种系统生物医学的概念,是受到了系统生物学的各种组学研究平台技术和计算整合技术的有力推动,在更加大意义上,它还吸取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和朴素的系统论的养分,获益于数千年中医深厚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人口众多,长期处于比较为稳定和统一的社会环境,创造的文明在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地持续发展下来。所以中国有足够的接触和认识世界和事物的系统特点和规律的实践,也有足够的理解和归结这种系统特点和规律的思考,中国的思维方式就很自然地走上系统思维的道路。中国传统系统思维的这种朴素性是和古代的整体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同样是整体的,具有整体的一般特征。中国传统系统思维是在整体思维中发展出来的,是在整体思维的基础上,认识和掌握了超出整体论思维而属于系统论思维的特点和规律,而这些特点和规律是属于系统科学的研究的特有内容。
这种中国系统思想,决定了中医理论同样是以功能分析为主、结构分析为辅。着眼于功能就可以不陷入原子论和逻辑的陷阱之中,因为功能是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以朴素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也正是中医的特点之一。例如,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脏腑论和经络学说、六淫、七情、中医讲求辨证论治,这些都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的整体观具有朴素系统学的色彩。
这里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中医从其萌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服务,从其理论到诊疗特征,无不贯穿着“系统”的精髓,所以在和“系统学”结合发展的今天,浓重的显示着“系统中医学”的鲜明特色。可以预期,具有现代科学与中医学交叉发展特色的“系统中医学”将要在中国大地上成长、壮大。
“系统中医学”研究,钱学森早已经有过精辟论述,他认为研究中医学的观点与方法应该是系统观与系统科学,中医药学现代化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原有的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从多学科攻关,将传统的中医药学真正变成现代科学”。三十年前,钱学森提出创建人体科学,用系统观与系统科学去研究中医学的对象——人体。这对于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今天进行“系统中医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学术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一、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人体除了是物质能量系统即形态结构系统(形)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信息控制系统即功能活动系统(气)和心理精神系统(神)。在中医学中,人体是“形、气、神”的统一体,而西医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体机构(形)是物质形态系统。
二、人类与环境构成一个更为复杂的开放巨系统
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超巨系统,人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一直相互作用。中医非常注意饮食起居和生活环境。
三、中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中医学是处理人体复杂巨系统的理论的学问,可以说中医学的方法是哲学、自然、社会、人文相互交叉的科学方法。西医学关于人体的理论是简单性系统理论,它的方法是简单性科学方法,主要是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法。中医学与西医学应该互相补充、互相融合,而不是互相排斥,特别需要强调的,在吸取西医学的成果时,必须坚持中医学的特色,发扬中医学的优势,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中,人体科学继承与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优势。人体科学的研究将会对社会发展、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预期,其中某些项目一旦突破,如系统经络学说、针刺组学,这些开创性成果将会给发展中的“系统中医学”带来巨大的进步。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题目参考: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本体和启发点,并不断地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三大流派思想从不同方面为中医学提供发展进步思想,不同历史时代文化也常常为中医学提供学科发展资源和源泉。反过来,中医学作为科学实践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实践基础,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载体,中医学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笔者将就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医学;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形象和作用
中医学是我国古老而文明的学科,里面包含着我国古代各个名医对中草药的深入探究理解,如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作的《伤寒杂病论》;明代的李时珍所著作的《本草纲目》,李时珍也被后人誉为“医圣”;《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皆是我国古代中医学家所作的名书,为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也促进了中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两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一、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中医学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下发展而来的医学。中医学也是最为贴近百姓的,与民生密不可分的、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古典民族医学。中医学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自然科学,一方面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思維和方法,从中汲取智慧和激情。中医学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佛儒道三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发生碰撞,各文化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独具东方特色的医药文化体系。古代三大流派思想佛儒道对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大作用,造就了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优秀的医学典范;不同的时代文化也对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大作用,为中医理论体系提供资源和动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源头,不断地为中医体系提供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流派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参天大树,道家文化乃是这棵参天大树的树根和树干,道家文化是涉及范围最广,包含知识文化最多的一种文化,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下,繁衍出佛家和儒家思想作为这颗参天大树的枝叶。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佛道儒三大思想长期融合而出的,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三大思想在古代历史文化的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当时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中医学也不例外。
各个医学家对人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三大流派思想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探究而逐渐形成了中医学。三大流派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道家思想为中医学提供方法论和本体论等基础问题,儒家思想构建中医理论体系和辩证理论,佛家思想对其进行补充。从医者区分来看,医者分为道医和儒医两种,从战国之初至汉初时代以道医为主,道家思想作为医者的主要思想,而后儒医兴起,医者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历代的著名医家,非儒即道,非道即佛,非佛、非儒、非道的几乎没有。
2、时代文化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的时代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极大的推动作用。时代文化和中医学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不断征战谈和,诸子百家纷纷兴起,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磨合,直至秦汉统一,各个文化思想进入大统一,使得各个文化进入中国古代的第一次最高峰。而在这次文化大统一中,中医学也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接受各种医学思想,进而成就了以《黄帝内经》为本的中医理论体系。这次文化大统一既成就了中医学的原始理论体系,也成为了中医学的第一次高峰。
两晋时期至隋唐时期之间,佛家思想从西域进入中原,并在南北朝进入鼎盛。到了隋唐时期,统治阶级大力支持佛教发展,修建寺庙,雕刻佛像,使得佛家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从西域来的国外医药学理论流入中原,使得中西方医学思想进入融合阶段,道家思想在当时依旧未曾衰减,丹药的出现也使得中医学得以发展进步。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学流派出现了理学思想争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句话蕴含着理学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儒家的新儒学思想成为各代君王所推崇的思想,各个理学家对当时哲学界争论的理、气、性、命、心等基本问题进行研讨争辩,分出各个流派,使得理学思想争鸣,将中医学的发展再一次推至高峰。理学思想使得中医学从医药理论进入医药实践阶段,达到鼎盛时期。
从金元时期至明清年间,医学领域中各个流派纷纷涌动迭起,金元时期,以刘完素的河间学派为代表,以张元素的易水学派为代表,以李杲的补土派为代表,以张从正的攻邪派为代表等学术流派,而刘,张,李,张这四人也被誉为金元四大家。金元医家的创新,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使中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和新形势。直至明清,这种学术争鸣的风气仍然延续不衰。继金元各派之后,明清又出现了温补派,新安医学派等。
3、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之魂。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是中医学进行完备的基础。从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来看,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很大,不仅仅为中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中医学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初期,各大医学家将天地阴阳与人的身体机能结合一起作为初期理论基础。将人的器官与五行联系在一起,注重阴阳平衡进行医治和调理。“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宇宙论整体观,阐明了宇宙和人体的同构性和全息性。气又分阴阳,唯有阴阳调和才能预防疾病的侵入。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主导思想,中医学理论体系才能得以完备,一旦离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那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就会遭到破坏。
三、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1、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大潮中不断地被熏陶,不断地吸收来自各个方面的知识,诸如哲学、文学、数学、军事、天文、地理等多门知识,中医学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中医药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形式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认识方法,思维方式等。中医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学将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2、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基础
中国古代人们提倡养性,养生,保健等,而这些恰恰是中药学的范畴,养性、养生、保健等对应着佛道儒的作为,佛家讲不食荤腥、不饮酒等戒律,道家则讲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之道。《周易》中的阴阳有些空洞,但在中医学中切实存在着阴阳,调理身体讲究阴阳调和,阴阳合,则身康。中醫的医风医德为传播和实践传统的伦理道德做出了表率。中医学的各大典籍为古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医学的实践理论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广大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传统思维模式做出了贡献。中医学不知不觉的已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中医学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首先,中医学理论已经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次,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启发。中医学理论在阴阳五行方面尤为突出,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体系构筑的基础,中医学中的“气”不再只是“道”或者是“太极”,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以衍生;“五行”也不仅仅只是五种物质,五种属性,而是衍生成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阴阳”也不再只代表天地、阴晴、寒暑、水火、夫妻等概念,而是演变成了相互抵消,相互转换的含义。道家的一些道士炼制丹药,通过服用炼制的丹药去解决人长生不老的问题,从而致使当时的炼丹文化受到大力支持,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且中医学中的一些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
总结:
本文首先就中医学中的一些名书圣典进行引入,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总述,说明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为双向的互动关系。其次,将中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进行概述,中医学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医学,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古典民族医学。中医学造就了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优秀的医学典范。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与各个领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从三个方面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分别从流派思想、时代文化、传统哲学三个层面进行论述,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佛道儒三大流派思想密不可分,三大流派的思想促进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不同时代的文化也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推向一步步成熟的道路上,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尤为重要,起到了引路者的作用。最后,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起着密不可分的作用,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实践基础,从养性、养生、保健等方面突出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实践基础。中医学中的一些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以进一步衍生,可见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印证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06):1931-1933.
[2]殷忠勇.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郑言,张培富.《吴医汇讲》统计分析——兼论清中期苏州中医学的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03):43-47.
[4]兰雪花.中国传统医德视阈下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06):1777-1781.
[5]李可涵,阳阳,焦义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11(Z1):6-9.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八年制实验中医学教学体会与思考
为深化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我校于2014年率先在全国医科院校中开办本硕博贯通的中医学专业八年制,其目标是培养掌握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临床能力、基本科研能力、良好职业素养、较大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中医学专门人才。为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中医学专业八年制人才培养目标,在本校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中,实验中医学被列为中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必备课程,也是我校在教学改革中为中医学八年制专业学生所增设的特色课程之一。实验中医学是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学科[1],它是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实验科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临床药效与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在过去几年中,笔者一直承担本校实验中医学的教学任务,现将教学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1 教学目标
中医学八年制实验中医学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使之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科研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及实验基本技术。
2 教学内容
根据目前比较权威、使用广泛的3本《实验中医学》教材(主编分别为:方肇勤、马超英、郑小野)中的内容,结合目前中医药科研的研究方向、课题思路与实验方法,初步拟定本校中医八年制专业教学内容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内容:绪论、常用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常用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第三部分为中医科研:证的动物模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研究、中药药性研究、中药复方研究。根据以上理论教学内容,自编教材,进行理论授课,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并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规划实验课程,丰富学生科研经验,提高学生实验技术水平。
3 课程设置
课程时间为大四学年秋季学期,方式为小班次独立教学,共60学时,每次3学时,一共20次课,理论课9次(含考试1次),实验课11次,其课程顺序及内容为:(1)理论课——绪论;(2)理论课——实验中医学基本方法;(3)理论课——细胞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4)实验课——实验室安全及规则宣讲、常用仪器使用方法;(5)实验课——细胞冻存、复苏、传代与计数;(6)实验课——MTT实验;(7)实验课——细胞凋亡检测;(8)理论课——实验动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中药药理研究;(9)实验课——大鼠、小鼠的动物实验基本操作;(10)理论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中药复方研究进展;(11)理论课——证的动物模型及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12~15)实验课——寒热证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建立;(16)理论课——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17~18)实验课——PCR;(19)理论课——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20)考试。
4 师资力量
为保障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选用4名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其中副教授2名、讲师2名,博士3名、硕士1名,具有海外留学经验者2名,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上海市及学校课题共十余项(国家自然基金6项),总经费四百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中文论文二十余篇。
5 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讲解相关章节的概念、特点、方法、原则等基本内容,再重点介绍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如讲解中药药理研究时,介绍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药理研究的概念,中药药理研究的特点和分类,中药药理研究的研究思路与原则,中药药理研究举例。在授课方法上,借助多媒体幻灯片,采用传统讲授法,灵活运用案例法培养学生对中医科研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理论知识。例如,引用沈自尹教授的“肾本质”系列研究成果、天花粉蛋白抑制核糖体发挥抗肿瘤作用、携带有天花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抗肝癌、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鉴别西红花这4个典型科研案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2-5],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阐释中医基础理论、揭示中药机理、创新中药研发、保障中药品质方面应用,并加深学生对重组DNA、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作用的理解。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实验技术的原理,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强调操作注意事项,接着让学生自行练习,教员根据学生实施情况进行指导调整,最后针对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对于实验操作,将其步骤简化为口诀,便于学生熟悉操作流程。如将小鼠抓取的步骤总结为:1放(放小鼠)2手(准备手势)3抓(抓取耳后皮肤)4查(检查是否抓得过紧过松);把PCR实验过程总结为:1写(写下反应体系的试剂及体积)2准备(准备相应试剂)3加样(逐一加样)4混匀(涡旋或离心混匀)5程序(设定PCR反应循环及参数)6反应(反应进行)。由于学生都是这些实验基本技术的初学者,且后期学生开展科研课题会经常使用,因此在实验基本技术操作的教学过程中,狠抓细节管理。例如,对于小鼠腹腔注射而言,必须高度重视的实验小细节为:(1)将小鼠头朝下,减少针刺时损伤腹腔脏器的可能性;(2)45°进针,避免角度过小或过大;(3)选用比常规注射器针尖细短、刻度精准的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保障安全,准确注射。
6 考试方案
考试成绩分为3个部分,总分为100分,分别为:(1)理论考试占50%,闭卷,题型有是非题、不定性选择、简答、实验设计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2)实验成绩占40%,形式为实验报告;(3)平时成绩占10%,教员根据学生平时上课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估。其中,在闭卷考试中,为评估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创新能力,设立论述题。此外,实验成绩为学生多次实验报告的平均值,且重点评阅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及分析等内容,评价学生的科研能力。
7 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广泛,但重点不够突出,部分内容实用性不强。实验中医学课程理论体系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多门学科,可有效地拓宽学生视野,但重点不够突出,部分研究实用性不强。例如,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中药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之一,其内容包含四气、五味、归经等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知识庞杂,信息量很大,但在授课的过程中,仅仅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堆砌与罗列,教学效果一般。因此,今后可将课程重点放在实验中医学基本方法、中药药理研究。(2)实验课总时间配置充分,但部分实验课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例如,学生在细胞培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课中,需要连续每天进行操作,但在学生课表安排中因其他课程时间冲突,未能实现实验中医学的连续每天排课,导致学生需要利用自己休息时间来进行课题实验,故在今后的授课中,需要及早规划实验内容、协调课程时间安排。(3)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的联系不够紧密。例如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程中安排的内容为PCR,对质粒DNA的部分基因进行扩增后,然后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显色、鉴定。虽然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PCR技术,但是与细胞生物学、中药药理学等相关课程的联系不够密切,可调整为中药对细胞干预后,抽提RNA,进行RT-PCR反应,判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中医药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离不开中医科研的助推,提升中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目前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验中医学以培养中医人才科研素养与能力为目标,是我校为中医学八年制学生所增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我们在前期课程准备中,从商定教学内容到编写教材,从上课实施到成绩分析讨论,克服了不少困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与人工智能
0 前言
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1].为了使中医数学化,笔者曾经进行了多年努力,包括学习高等数学、模糊数学、老三论、新三论、泛系理论、复杂性科学、非线性数学、混沌理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形成过一个热潮,当时称作多学科研究中医,笔者为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在1984年撰写了 《中医现代化研究》专著,并把此著作寄给了钱学森教授.钱学森教授肯定了笔者的研究方向并予以回信.著名学者戴汝为院士在 《系统学与中医学创新发展》这本书中是这样记录这段历史的,“经历了在20世纪80年代中医药现代化蹒跚的过程,钱学森以一个科学大师的坚定再次指明了中医现代化的科学观点和方法,1990年6月4日致张士舜的信中说:必须现代化而现代化又必须引用现代科学的前沿——系统科学.因此我赞成 《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但我认为所用方法论是不够的,因为人体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是开放的简单系统,这中间有本质上的区别.老方法不行,要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2]综合集成法是思维科学的应用技术,既会用到思维科学成果,又会促进思维科学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综合集成工程的发展.应用综合集成工程,能够找到中医学与数学结合的切入点.
1 中医学与数学的关系
中医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们国家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孙子等优秀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当时称作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同时也出现了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哲学和数学等学科.当时的数学称为大数法则,这些先进的综合的宏观的科学知识与中国当时的医疗实践相结合,出现了绵延至今的中医学.所以说中医学是古代宏观科学,是中国古代数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21世纪的今天,当代数学的最新成就必将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医学同数学的不断结合,正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之一.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量及量的关系的科学.一门学科同数学相结合或者说一门学科的数学化,首先意味着从定性研究进入到定量分析,即意味着数量化.数量化又意味着符号化,还意味着抽象化.数学的抽象程度比其他科学的抽象程度要高.因此,有一句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科学产生于用数学解释自然这一信念.科学的本质是数学.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很多新的科学都是伴随着那些不能变成数学的事物变成数学而得到发展.新的科学的创造与数学的发展是并行的.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数学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2 人工智能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整体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医学也应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从而推动中医学产生飞跃式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高、算法研究的突破以及大量数据的积累,这三个要素的具备为人工智能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计算机日益强大的分析处理能力,使人工智能如虎添翼,异军突起,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仅仅是起步.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医疗服务对象又是个性化的,疾病产生的原因又是多因素的,因果关系复杂.2016年8月,IBM宣称: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WATSON在日本东京仅用了10 min,便为一名60多岁患罕见白血病的女性患者作出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当前,人工智能在中医学上的应用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有挑战就有机遇,就有发展空间.
2.1 早期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学者对中医辨证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了初探[3、4].此后的三十余年里,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辨证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陆志平等认为,中医专家系统输出的信息必须依赖于输入信息,但是由于中医 “四诊客观化”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即输入信息的客观化问题没有被解决,因此系统的输出信息能否代表原专家的结果就成为问题了,这导致研发中医专家系统的工作逐渐进入低谷[5].吴芸根据中医临床辨证特点,利用软计算方法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医智能辨证处理系统[6].褚娜以中医辨证和相关智能算法为基础,提出适用于中医智能辨证的理论方法,研发了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系统原型[7].在滕文龙设计的医疗诊断系统中,中医诊断子系统能够实现较为完整的中医诊断功能[8].
如何将四诊信息进行快捷、准确的客观化,是中医辨证智能化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目前,有关脉诊[9]和舌诊[10]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11].此外,王忆勤等在中医智能问诊方面进行了尝试[12],基于多标记学习建立中医问诊模型,对实现问诊信息的客观化具有一定的意义.除智能辨证领域外,诸多学者依托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方式,亦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探索组方规律、建立中医诊疗标准及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展[13~15].
笔者1984年曾经参与了电脑中医的研究,用当时的微机和BASIC、TIOBE、LISP模拟当时一位老中医的经验,结果通过了省级鉴定.当时请来一个病人,老中医望闻问切开出处方,然后又到电脑中医那开出一个处方,结果这两个处方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当时的电脑中医达到了模拟老中医思维的程度.后来,在全国很多中医研究机构都研发了某某老中医临床软件.但这些软件在市场应用时出现了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当这个老中医的处方变化时,电脑中医不能跟随变化.所以,电脑中医的疗效赶不上这个老中医的疗效.故此,电脑中医风行了一时后夭折.现在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1)老中医的知识库存量不够大;(2)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式存在不足.当时,和笔者合作进行电脑中医研究的数学家粟载福先生告诉笔者,目前电脑的技术模拟中医的思维还不成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等人工智能技术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时,再与中医思维相结合,就会产生一个跃升.
2.2 成熟期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可以处理海量的信息,也就是进行云计算,并且进行推理,模拟富有逻辑推理功能的人类思维,中医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机遇到来了.在2017年2月27日开幕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 (MWC)上,日本软银CEO孙正义表示,2018年人工智能爆发的 “奇点”就会到来,我们应该加快研发中国西医和中医的人工智能自动诊断系统.这两个系统将会对中国140万乡村医生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为缓解看病难做贡献.
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2017年人工智能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AAI中笔者发现,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完美结合是中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而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成为人工智能的三个基本问题.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工智能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应用领域,能让人工智能突破理论研究而得到实际应用.专家系统指的是由人类专家编制出的一个具有大量知识和经验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模拟人类专家思维来解决复杂问题,并进行推理和判断.专家系统通常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人机交互界面、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综合数据库和知识获取,其中以知识库和推理机相互分离最具特色[16].知识库就是储存海量的信息.推理机能够利用医学知识库,按照推理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专家系统的特点是启发性、透明性、灵活性[17].
一位著名数学家在讨论笔者的理论和海量信息的处理时说:“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你的思维可以完全达到,但是不能超越你的思维.”当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一直试图将望闻问切机器化、符号化、数学化、形象化 (人脸识别),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望、闻、问都行,但是脉诊的自动化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一门科学要想引入计算机系统,首要的条件是符号化.因此中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必须另辟新径.另外,辨证论治本身可变参数太多,也不能直接进入计算机系统.所以,中医学理论的抽象化是不能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个障碍.另外,单纯辨证论治理论基本进入平台期,一直未有巨大突破,以癌症治疗为例,单纯辨证论治治疗只能是一种辅助治疗.
笔者于2000年提出了三辨治癌的理论框架,即辨证论治、辨病理论治、辨病位论治相结合.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而西医学是辨病论治,中西医结合是辨证论治加上辨病论治,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辨病指的是西医的病名.对于如何辨病论治,三辨论治理论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案,尤其在癌症治疗中实施了辨病论治的治疗体系.它突出了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比较灵活、具有个体化治疗的特性,副反应小,尤其容易被年高体弱、广泛转移,不能进行手术、放疗、化疗者,或放、化疗后反应严重等中晚期患者接受,不仅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延长生存期,长期带瘤生存,还可以配合其他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毒副反应[18].辨证论治加辨病论治在肿瘤的治疗上已初步获得了成功,可将这个理论框架拓展到所有疾病的治疗中来.在目前临床基础上,中医学要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必须进行理论框架的修正,即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治疗肿瘤,称为三辨治癌,治疗其他疾病称为三辨论治.我们将这个理论框架付诸于实践15年 (2000年~2015年).2016年8月6日,《三辨论治治疗晚期肺癌临床应用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20],初步证明了这个理论框架的先进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患者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佳疗效,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在巨大的搜索空间中,迅速找到满意解的能力.三辨论治理论框架完全适合于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它的优点为:(1)把西医对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是西医近数十年来对中药药理、药效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进中医的临床治疗中来;(2)由于辨证论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将中医学两千年来的各种学派,以及目前中医学的各种流派的经验融入到专家库中来;(3)将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即能将中西医理论有机融合.
笔者根据55年临床中医治疗癌症经验,结合三辨治癌的临床应用病例,研究参西衷中三辨论治人工智能开方专家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分治法、回溯法、深度算法等,形成 “三辨会诊”模块.把前台提交的患者信息作为一个命题提交后台数据系统,系统自动把命题分解成一个或是多个小命题,模拟笔者三辨论治理论,结合病人具体病情,比如病位、病理、年龄、是否有放化疗、舌苔脉象等,同时考虑到中药药材特性等因素,先针对某一症状开药,然后结合临床及药典用量,给出中药处方的较优解.经过多次测试后,此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开出的处方80%~90%和笔者处方思路一致,系统正逐渐修补一些BUG,力争做到处方符合率达到95%以上.这个专家系统暂时命名为 “张士舜三辨论治人工智能疑难病临床会诊系统”,它虽不能代替医生,但却是医生的有力助手,可以有效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咨询、经验、研究成果和各种最新信息,并最终提出供医生参考的处方组合的最优解.这一系统将不断更新、吸收最新信息,因此它又是动态的,初步体现了钱学森教授所指出的中医学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积累、自记忆的功能.
3 结语
当然,中医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只是开始切入,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于中医学的前进来说,可能是一大步,因为中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前景肯定是广阔的.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中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中医学是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感到建立在传统的哲学思想上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对这些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医学理论体系应重新定位。
中医;哲学;辨证论治;阴阳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基石[1]。它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西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历史局限性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中医学中相关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及历史局限性作简要
探讨:
1 气一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存变化、消亡的根源。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 气的特点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运动变化自如,犹如生命的原动力。
1.2 气与人体关系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人的呼吸运动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气体进入体内,呼是气体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此外,人是一个运动着的机体,除了整体运动外内脏也在运动。
正因为气的特点与人的生命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把人的生理活动增强与减弱的特性归究于气的变化、运动的结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变化归究于气逆、气滞、气脱、气泄、气乱等所致。在治疗上则采用补气、降气、行气、固脱等治疗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分别归属于补气、行气药物等。
在气的理论引入中医后,能比较生动地解释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这对当时的医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引入与发展,相比之下这些解释确实显得过于简单化,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气。现代西医学已精确地认识到气体在肺及组织的交换过程;气与能量的代谢过程;局部与整体的调节过程等。
根据现有的西医研究资料显示:人体的肌肉运动、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及细菌、病毒感染等与中医学中的气所阐述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些西医成果引入到中医的气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进一步延伸气的范围,使气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如:甲减、贫血、肌炎、重症肌无力、肿瘤放化疗后等都有可能表现为相同的气虚症状。对此,我们是否都要相同的补气药?若根据西医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几味补气的中药及相关组合对哪种病更有疗,这样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及促进中西医接轨可能会更有意义。
2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阴阳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 阴阳学说特点
阴阳本指物体对日光的背、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它与自然界的寒、热,光明、阴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阴阳与人体关系
阴阳学说重点是阐述温热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人体是个相对恒温体,当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人的体温会产生上下波动,体温的上下波动又会使某些器官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正因为阴阳的特点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阴阳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我们应当承认它的历史意义。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后,能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通过归纳推理使相关的治疗方法能够合理归类,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第二、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及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的过程,显得过于简单、粗略,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相对于现代医学已不能同日而语。如:现代研究证实热能的产生与神经、体液、肝、肌肉及酶化学反应等密切相关。发热与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感染及肿瘤、免疫、体温调节异常等有着密切相关,其治疗方法针对性也更强。
目前中医阴阳学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医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衔接,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严重地限制着中学的发展,使中医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能把现有的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是指导临床寒热病用药的标杆。那么中医学的阴阳与西医学的人体生理、病理到底存在着那些内在联系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若能把这些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
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3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五行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贤们通过五行学说类比归纳,用五种物质将人体划分成五大系统,通过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同时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另外,还以此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病变的传变,指导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复杂的人体仅以此五类物质来进行类比归纳、演绎,在当时可能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它明显带有勉强与不完善性。
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认识得都比较清楚,五行学说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与现代医学无法接轨、无法同步发展。
4 辨证论治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证论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它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些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处理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化。中医学主要运用辨证的思想来阐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在实验医学出现之前,中医学实质即是症状诊治医学。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如肿瘤、乙肝[2]、结石[3]、艾滋病等疾病的无症状期,这时是无证可辨的,但此时若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如红斑狼疮、类风关、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疾病在稳定期也是无任何症状,无证可辨的。但其实验指标仍然异常,此时若加用中医学治疗对稳定病情,控制复发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现复杂,难以归类,无法辨证。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现有的辨证论治去选药治疗其疗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无效,而根据经验去治疗其疗效会更好。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起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证论治去用药。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辨证论治当着绝对真理,只能做临床参考。
5 总结与展望
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运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对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到在传统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以至于今天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矛盾与困惑中行医。针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中,使传统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科学体系,可能对中医学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主要的作用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及解决方法。机体的温凉寒热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器官、相关酶炎症介质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就能使阴阳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以上观点只是抛砖引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希望大家能对此进行深入地探讨。
[1]郭霞珍,王键, 王承平, 等.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
[2]陈紫榕. 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15.
[3]莫剑忠, 江石湖, 萧树东. 江绍基胃肠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731.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4篇
题目参考:中医学人文精神概述
本文通过论述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列举历代名医、名著、典型事例,探究中医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强调中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 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
中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命运的关切,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中医学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它不仅包含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和方法,其精深广博的文、史、哲、伦理、社会等人文学知识,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医学人文精神。这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历代医家医疗实践活动中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中医学人文精神内涵
价值观念的人文性
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人本身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黄帝内经》中记载:“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即万物莫贵于人,从而形成了以“人”为核心、以“仁”为主旨的价值观念,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济世救人”“仁爱救人”已成为一种精神、价值追求。“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一个代称,《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 “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伤寒论》《瘟疫论》等中医学经典问世,都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都体现了当时医家同疾病作斗争,治病救人的远大抱负。这种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观和以生命为本的医学哲学观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精神1。
思维方式的人文性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中医对物质认知源于“元气论”,“气”是所有物质的组成元素,因而人的思维、功能活动,致病因素、疾病发生转归的过程,乃至药物寒、热、温、凉“四气”,都与“气”密不可分。阴阳学说是中医对事物性质辨别的基础,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性,“人生有行,不离阴阳”“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审其阴阳,以别刚柔”分别从人的生理、机能、病理、治则等方面体现了阴阳关系。中医对五脏六腑相互关系的辨识采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反映了生理上的相互关联、病理上的相互影响。除了脏腑五行关系,还有五官、五志、五液、五体、五脉等,更是对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季、五化、五味、五色、五音相互关系有了基本认识。
除此之外,中医学中还有反映脏腑关系的十二官,例如“心者,君主之官也;肺者,相傅之官也……”根据药物功能和毒副作用的不同,划分上、中、下品,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七情合和的药物配伍等从人文社会中来,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的思维方式。
技术手段的人文性
中医学有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六经辨证、阴阳辨证、八纲辨证等理论基础,而在临床实践中,则有“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等方法,“釜底抽薪”“提壶揭盖”等手段。总的来说要遵循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治已病,治未病”,以“合”为中心思想,遵循天、地、人的共同法则。
中医学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
中医学的起源、发展与我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有强烈的人文属性。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伦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乃至现代有志青年修习之道。中医学深受强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医学、医者行为都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以人为本”“仁爱救人”“济世救人”“治未病”等皆是中医学人文精神受到传统文化巨大影响的例子。
儒家文化对中医学人文精神影响
汉唐之后,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中医学的许多治则与医德观点均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以协调脏腑为目的的治法与儒家“中庸”观;在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体现中医爱“人”、治“人”的人文精神。当时“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成为许多医者的价值取向,并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着儒家“仁”的意义2。此外,《内经》认为七情和社会人事因素皆可致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疏五过论》说:“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屡壁为挛。”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复杂的社会因素亦可致病。
道家文化对中医学人文精神影响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众所周知,《易经》不仅是道家思想的根基,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道家对中医学人文精神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②道家“自然无为”与中医“少欲、怡神”相关。③道家的“冲气以为和”是中医“以平为期”的基础之一,万物从本质上说都具备“平和”特点。④《道德经》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即治未乱,这是治未病的基础。⑤《道德经》认为“德”是“道”的品质,特别强调德对于医家的重要性3,4。
“贵身”是道家文化重要的价值理念,例如:“自然无为、淡泊名利、柔弱谦下、齐同万物”等。且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与儒家文化不同,道家文化属一种“出世”文化,许多道医虽然精通医药,却向往远离世俗的生活,多隐身于山林,不利于医者履行社会责任。
著名医家的人文精神
经典名著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黄帝内经》称医学为“圣人之术”。《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认为医学需以生命为本;《灵枢•师传》记载:“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认为医生要关爱患者生命;《素问•方盛衰论》曰:“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阐明了医生应有的行为举止。此外,《素问•方盛衰论》对医生的责任感作了明确要求,《素问•至真要大论》批评了不良医德医风。
《千金要方》为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书中《大医精诚》篇专论医德,富含人文精神,强调“精诚合一”的医德观,至今仍适用。“精、诚”对医技与医德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含:医乃仁术,人命至重;贱利贵义,不计名利;作风正派,谨慎认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避风险,敢于创新5。
典型事例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叶天士临终告诫子孙:“慎无轻言医,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意识;《东垣老人传》中记载,东垣问前来拜师的罗天益:“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罗天益回答:“亦传道耳。”东垣临终前,将所著医书分类置于桌前,嘱咐罗天益说:“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表明出书的目的是为了济世救人的医道得以传扬,体现了为救天下百姓奋勉的精神。《宋史•庞安时传》记庞安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粥药物,必愈而后遣。”“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体现了不贪财的优秀品格6。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对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现代医学以理性的方式向前发展。随着医学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文精神一步步淡化,“技术主义、利益主义”等驱动医疗实践中医疗人文环境、医患关系恶化,整个诊疗过程不是以人为中心,因此迫切需要中医学包含的丰富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文精神在当代医疗实践中成为共识。若中医学人文精神能得到进一步诠释和发扬,对目前医学模式改变、医患沟通、医疗改革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医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其学习,不仅可以促使我们对人文精神本身的学习,还能促进我们研究中医理论、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价值取向、名家风范等等,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廖宪方,马烈光.中医学的科学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内涵及其继承创新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3):94-96.
2.陈燕妮,虞坚尔.儒学思想对当今中医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4,34(8):761-762+785.
3.薛婧,陈晓.近十年中医学人文精神研究述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6):543-546.
4.李小青.中医思维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医药文化,2013,8(1):8-12.
5.李可歆,梁晓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J].北京中医药,2017,36(2):102-104.
6.谭素娟,王蕊芳,王睿.中国古代医家人文精神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68-71.
中医学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参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中医学在形成与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儒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中医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发展
1 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
中医学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古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昌盛时期。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成为科学文化界的主导思想,中医学毫无例外地接受了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使当时的医学达到了新水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和阳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规律是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中医学借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阴阳平衡对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性。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体现了事物间的整体联系和协调关系。中医学借以说明五脏的属性及自控调节的整体观念,补充了阴阳学说在解释病理方面的不足。《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气有余,则制其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论点,揭示了脏腑病变传变规律,对预测疾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一切有形物质的基本元素,是产生万物的本源,中医借以说明人体生命现象、疾病原因等,使之成为中医学特有的气学理论。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息则气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2 儒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融入
成为中医学核心内容的阴阳五行学说自形成之日起就和儒学密切相关,作为儒家方法论的象数学说中所包含的阴阳学说、运动观点,推类比附等内容对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重大影响。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医理论中有充分的体现并有所发展,中医把经络、脉象、五官等均与天地相比附,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的生克理论是由儒家所创后又与阴阳学说结合运用,进而被中医学家用以解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现象,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中医学有较深影响,《阴证略例·序》说“《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况医乎!”。《内经》很重视中庸之“和”这一思想,强调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认为疾病是气血不和所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主张治疗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儒家的仁义道德观被许多医家所尊崇,孙思邀认为医生应“先发大慈侧隐之心”、“志存救济”,张仲景“精究方术”,则是为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医,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如陶弘景不但精于医药,还长于天文、地理、历算。苏东坡、沈括不仅是大诗人和科学家,也博知医药,他们的儒家思想自然被溶人到医学理论之中。
3 宗教与中医学的关系
历史上有许多医家是当时著名的宗教学者,这使中医理论溶入了不少宗教色彩。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援引印度四大学说(“四大”是佛教名词,指地、水、火、风,世界万物和人的身体都由四大组成)来阐明病源。孙思邀在《千金方》中不但采用了四大学说,还吸收了大量印度药物和医疗方法,《千金要方》有关于按摩及坐禅、养生法等瑜伽术的内容,《千金翼方》中认为国药、针灸、禁咒、符印和导引是医疗五法,可以说佛教中的“四大”促进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佛学中修身养性、无欲无求的思想是中医养生的主导思想之一,中医历来主张保持健康应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少欲”、“心安”。
道教与中医学亦密切相关,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抱守真一,《内经》有“恬淡虚无”的养生观。《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内经》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阴阳观。《千金方》中有道家的导引吐纳法,《外台秘要》中有道家的养性服食法和炼丹术。晋代葛洪不但是名医也是有影响的道士,他系统总结了神仙炼丹学说,成为世界上最早研制使用化学药物的人物。
4 文学艺术对中医学的影响
古代的一些著名文人作品中有不少是论述本草和养生的,如张衡的论生物本草与心理别志。也有一些入朝为官的文人研究医学,如中书令王氓著有《伤寒身验方》一卷、《本草经》三卷、《药方》一卷。著名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医学内容。许多中药命名中
也溶入了文学色彩,如王不留行、五味子、玄明粉、刘寄奴等。
《内经》时代中医就已把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与五行、五脏、五志、五声有机联系在一起,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去忧莫若乐”(《内业》),“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乐记》),“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北史·崔光传》),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琴赋》),有节制地选听乐曲,有利于精神舒畅、疾病康复。《金峨山房医话》将五音疗疾的作用归纳为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音乐可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史记·乐书》),其旋律的阴阳升降可以协调人体阴阳升降的平衡。此外,习书作画,可使人心旷神怡,气血和调,是养生的好方法。《欧北医话》谈到“学书用于养心愈疾”、“舒胸中气,散胸中郁”。
5 铁的应用促进了中医学发展
由于铁的出现,使医疗器械、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战国以后,大多数医药器具都是用铁和铁金属制成,《灵枢·四时气》篇记载的腹腔穿刺术是世界上最早的穿刺记录,其中用的是金属针、刀、套管等。《内经》中记载的圆针、锋针、毫针等九针是在铁的应用后出现的,为后世的针灸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秦汉时期外科手术所用的医疗器械就是金属铁制成。铁的出现促进了制药工具的发展,人们用铁制器代替了石器等,这为当时的中药采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古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用铁和含铁物质治病,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铁、铁精、磁石、代赭石等药物。如“铁落,味辛平,主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铁,主坚肌耐痛”等,铁的出现与应用对中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是炼丹术的发明国家,中国的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广泛使用了铁制器,铁的出现和冶铁术的发展促进了炼丹术的发展和炼丹工具的改进。中国的丹药中,绝大多数都含有铁的成分,其主要功效有解毒清血、去腐生肌、拔毒提脓、祛风活络,可见铁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学几千年来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而中医学以它独有的特色,在保证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中医学论文(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