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很多人想找高中数学论文获奖范文和题目推荐大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15篇比较好的关于高中数学的论文范文。其中大约2000字-3000字之间,选题方向都是比较非常新颖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篇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它。现在我们已经步入高中,由于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产生这样的困惑:“我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可现在怎么了?”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你在进入高中后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会造成学得累死而成绩不好的后果。那么,究竟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我们在高中学习环境下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应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应灰心丧气,而要勇于正视自己,及时作出总结教训,改变学习方法。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进入高中以后,不能还像初中时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真正的听课,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我们在每学习一课内容时,要学会将知识有条理地分为若干类,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重点难点要突出。不要忙于记笔记,而对要点没有听清楚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摞,问题也有一大堆。如果还不能及时巩固、总结,而忙于套着题型赶作业,对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记硬背,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在我身边,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
(4)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学习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1)抓教材处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同时形成的。我们要通过老师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抓问题暴露。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而要对遗留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
(3)抓思维训练。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一个思维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培养出来的。
(4)抓45分钟课堂效率。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时间,而寄希望于课外去补,则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强平时的训练强度。因为有些知识只有在解题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平时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度,适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题目,弄懂吃透。
总之,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应用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长远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收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2篇
题目: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行业,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又重要的学科,数学素养的好坏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针对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高中数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为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可能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程任务比较繁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为学生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针对性地沟通,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为学生解答问题.这样一来,信息技术为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提供了可能.
2.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难度上了一个台阶.高中数学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用语言,函数语言,平面解析几何等,相较于初中学习的数学内容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很吃力.此外,高中数学的内容比初中数学多,尤其是为了迎合时代的需求,现阶段很多高中数学教材中会添加一些如计算机算法,向量等内容.这些困难直接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很多数学知识能可视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文字、符号、数据等信息形态之间轻松地转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提升数学素养.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通常添加了过多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课件的重心发生了偏离,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很多干扰.
其次是教师重视对课件的演示,希望通过课件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忽视了知识的揭示过程,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方式,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教师应用了信息技术,数学教学过程就算是完成了,而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得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的过程,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通常接触数学教师的时间是最多的,受数学教师的影响也是最多的,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过度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策略
1.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然后在导入之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寻求本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到数学概念的本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演示细胞分裂的情况.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分裂成8个,以此类推.教师在让学生观看演示视频之后,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之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让学生去思考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教师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去探索指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教师在几何坐标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绘制底数分别为-2、2、-5、5的函数图形,引导学生探求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师可以请同学上台演示自己想要看到的指数函数图象.
通过这种导入课题的方式,一方面学生观看导入视频,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注意;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2.拓展研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师进行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概念进行探索之后,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这种认识还不足以让学生完全内化知识,掌握数学概念.所以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扩展研究,让学生在拓展研究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教师在利用图象引导学生学习指数函数后,引入参变数a,引导学生去研究指数函数y=ax的图形和性质.这时候教师通过巡视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个问题,当a是具体数值的时候,学生很容易画出图象,但是当数值变成a之后,学生就不能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这时候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然后教师利用计算机软件拖动a点改变a的取值范围,学生可以通过图形直观地感受到指数函数y=a^x的函数图象变化,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发现的函数性质.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函数的性质,也可以师生通过交流总结出函数的性质.最后教师通过板书或者是计算机为学生展示指数函数的图形与性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往往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在观察中发现规律,在实践中总结规律.长此以往,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信息技术与新型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新课改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信息化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所以现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新型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一方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在探索中解决数学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就数学知识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不断地沟通影响学生,才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3篇
题目: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更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是平面的、线性的,但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两者的不一致,导致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重的心理负担.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可以变平面的、线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立体的、放射性的,使之与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一致起来,从而达到减轻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作用.
二、构建思维导图的意义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整合教材内容,可引导教师研读课标,深挖教材,帮助教师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对教材“全景式”的把握.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自行设计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加深对数学概念、定理的深度认识及知识间的融合.
再次,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开发章、节和相配套的重难点的思维导图,起到优化教学资源,对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三、构建数学课堂思维导图的方法及步骤
根据课程标准,构建数学思维导图,一是要确定主题;二是确定每个分支关键字(词),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核心知识点,方便学生进行检索和记忆;三是确定次主题,次主题应该是重要知识点的罗列,尽可能用“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梳理;四是层次性,主题、次主题之间要明确分层,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五是确定编码,用不同的线条、颜色、图形标记,强化分层和分类,还可以运用网址、资料来源与思维导图联系起来,提高思维导图的容量;六是知识点的联系用箭头连接,起到知识和思维的引导作用,可以是双向箭头、单向箭头、直线、虚线等;七是关键词都应该写在线条上,明确主题的指向性,字体、线条应多一些变化,以此从直观上分层;八是标注分支知识内容,内容要简明扼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九是检查修改,初步完成对思维导图的修改、完善.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教学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从教师层面看是图形导教法,从学生层面看是图形学习法.
1.图形导教法
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它以关键词和图画来模拟大脑的思维过程,使知识“可视化”.它的关键是一个“导”字,用图来引导思维.而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思维传授、思维碰撞、思维激发的过程.然而思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以往它只能通过语言来表达,现在有了知识导图,就使知识“可视化”了,这样就使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载体.运用这一载体,可以把教师的思维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其作用:一是利用思维导图,实现从知识点到单元知识间的转变,二是利用思维导图揭示学习方法,减轻心理负担.
2.图形学习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图形导教法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尝试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形成自己的图形学习法.具体来说,就是图形导记、图形导学、图形导练三个层面面.
五、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流程
针对不同课型,可设计不同的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流程如下:
1.新授课教学流程
展示框图——勾画教材——提出疑问——合作探究——教师答疑
具体做法:
(1)构建思维导图任务单
根据学生的现状,教师合理构建新课思维导图,分发给学生,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
(2)自主学习
学生以思维导图为脉络,围绕教学目标、要求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完成思维导图相关内容,对于有困难的问题用铅笔画出,便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
(3)课前检测
教师对框图预设的问题进行当堂检测,通过提问、板演,暴露问题,便于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进一步消化思维导图提出的问题,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
(4)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生生之间对导图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对学困生进行点拨,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展示,教师对共性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5)精讲点拨
教师依据重难点知识及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中存在的困惑、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透、掌握牢.
2.复习课教学流程
提炼主题——构建联系——手绘导图——互相交流——补充导图
具体做法:把复习知识点主题提炼出来,形成中心词,用同样的方法把章节的主题提炼出来,形成关键词;构建关键词之间、中心词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明确章节目在单元中的地位;学生在此基础上绘制本单元的思维导图;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自己的导图补充完整,并加上细节.
3.练习课教学流程
审题——绘图——关联——试答——试评——交流
具体做法:用“三定一分解(定时间、定空间、定主题,对主题进行分解)”的审题方法审清题义,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将主题与关键词绘制成思维导图,揭示其中的内在联系;将主题、关键词及其内在联系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用精炼的语言作答;自己给自己评分或者相互评分;交流答题及试评情况,相互完善答案.
从教师层面看,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把握课程标准及课程目标的指向功能;依据课程目标,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系统化、通俗化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
从学生层面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数学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思维导图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4篇
题目: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材的整合研究
——湘、沪、苏三地高中新教材数学史整合特点和价值分析
数学是研究数量、变化、结构、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史是史学和数学科学的交叉学科,它是通过探索数学内容以及思想方法的变化、发展进程,以获得数学规律的科学.陈省身先生曾说“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可见数学史对于数学发展的意义重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教材应具备可读性,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应具有探索性.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可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与亲和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而将数学史合理地融入教材是达成上述要求的一个重要策略.数学史与数学教材的整合是通过呈现数学概念及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背景,加深对数学学科内容的理解.湘、沪、苏三地数学新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研究三版教材中数学史的整合特点和价值,有助于加强一线教师对数学史素材运用的重视,帮助一线教师理解编写意图,认识其教育价值,进而合理适切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一、数学史与三地高中数学教材整合特点
1.内容融合特点
新版数学必修教材的数学史内容的类型相当丰富且全面,具体可以分为:“数学概念史”、“数学家介绍”、“数学术语”、“数学应用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历史名题”、“数学历史典故”等[2].湖南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湘教版”)与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沪教版”)都关注数学概念形成的背景,发展完善的过程,丰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例如湘教版教材中有集合发展史、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系扩充简史等内容,沪教版教材中有对数简史、三角变换公式简史、三角学发展简史等数学概念形成史.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注重拓展与数学概念相关的应用史,强调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展现了教材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例如教材中有指数曲线与钢琴之间的联系,祖暅原理与空间图形体积的计算,三角函数与无线电波等数学应用史.总的来说,三版教材数学史内容各有侧重,湘教版与沪教版注重科学性,苏教版注重应用性,整体上内容丰富,兼顾中西,蕴含多元文化,赋含广阔的人文背景,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
2.呈现方式特点
数学史与新教材的呈现形式以纯文本和图文并茂两种呈现方式为主.三版教材在这两种呈现形式上各有特色,湘教版中图文并茂形式的数学史素材数量最多,苏教版纯文本以及图文并茂两种形式的素材数量大致相当.湘教版和苏教版都注重在知识点的介绍中添加相关数学家的人物头像.湘教版形式丰富,不仅包含历史著作图,还有相关实物图、问题情境图等.苏教版形式严谨,利用图表辅助学生理解以及在概念定理中加上对应的解释说明图.沪教版纯文本形式的数学史素材占据一定比例,图文并茂形式的数学史素材主要以相关数学家的人物头像为主.总体而言,数学史与高中教材的应用紧密联系了数学知识点,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适当拓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扩充知识储备,激发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美观的视觉效果不仅添加了形式美感,而且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编排形式特点
三版数学新必修教材中数学史的素材广泛地分布于教材的各个板块中.例如“页边标签”模块以及例习题模块.“页边标签”是以标签的形式添加对相关数学史素材的描述.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数学史内容编排简洁,编排方式主要以章节后的“数学文化”模块为主,部分内容穿插在教材的习题以及正文中.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数学史素材分布在章节后的阅读、问题与探究以及链接模块中,同时以旁注的形式穿插在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中.沪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以“课后阅读”模块为主,部分内容以章节前的标题导语形式穿插在教材内容中,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说明解释,极个别以注释的形式对数学家进行介绍.沪教版教材注重以引导的方式导入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与理解知识.总的来说,这三版的教材在数学史的编排上考虑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性,知识的可接受性,以及知识产生的逻辑与脉络.
二、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材的整合价值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与创造欲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首先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要求获得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需要.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学习兴趣、求知欲是认知内驱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学学科不是枯燥呆板的科学,数学是不断发展的具有趣味性的学科.数学历史不仅包含数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质疑、探索、创造,数学理论与现实的融合与创新,更有无数数学家在探究真理中展现的人格魅力,比如勇气与智慧等.这些作为数学史素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数学本身出发,了解有关数学知识背后的有趣故事,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从这些素材中感受数学与数学家的魅力与感召力,产生认知内驱力,增加学习动机.如,在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的学习中,介绍德·摩根和康托尔对逻辑与集合的研究,不仅详细地介绍了集合论的创立、发展、完善,帮助学生加深对本章节学习知识的理解,也体现了两位数学家德·摩根和康托尔面对数学不屈不饶的研究精神.再如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二第九章复数的学习中,由16世纪负数开平方的问题引入“虚数”的故事作为章前导语,既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复数产生的背景以及必要性,又吸引学生对复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究.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材的融合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发展认知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既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3].数学史与高中教材的整合通过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沟通了客观知识与主观认知的桥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理解,对数学的理解从浅层次到深层次;另一方面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例如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第三章中通过不等号的演变,直观体现符号新旧的变化,在不等号的变化中阐述不等关系,加深对不等式的本质理解.又如在沪教版中借助向量的概念介绍向量与代数、几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体系.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材的整合是对同一数学思想在不同时空研究的对比,体会不同背景文化下的数学思想,拓宽学生视野[4].如湘教版中展现各个国家的数学家们对三角学研究的发展与贡献,苏教版中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沪教版中三角变换公式简史,这些都提供了多元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领略思维的广泛性.
3.浸润学生心灵,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材的整合内容包含了不同文化,不同时空下的数学家们对数学的探索.中国不乏伟大的数学家对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励学生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让学生要有开放的眼界面对整个人类文化对数学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5].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发展的背后蕴含着数学家们前赴后继,孜孜不倦的研究历程,体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渗透着数学家们乐于思考,不断探索,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对数学研究的热爱.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严谨细致的学习观,包容、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苏教版中数学家欧拉的生平,沪教版中对数发展的曲折历史,湘教版中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对几何学发展提供的贡献.这些素材让学生体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增加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对数学文化的热爱.帮助学生培养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研究态度.
4.促进跨科融合,让学生体悟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数学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他科技和人类知识领域渗透[6],数学语言作为共同语言联系了生物、语文、化学等学科.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与进步,同样,其他学科的进步也促进数学学科的不断前进,两者相辅相成.例如湘教版中介绍的统计知识将数学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联系,苏教版中对天文学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沪教版中呈现了平均值不等式对物理界的贡献.数学史展现了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数学是以实际问题为载体的思维活动的结晶,高中数学史的渗透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作用于现实生活[7].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背景.如湘教版中介绍了大数据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与影响,苏教版中利用周期函数理解无线电波的原理.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向学生展示了数学与社会实际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最终运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去,有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有利于学生重视数学的应用与价值,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史与三版新高中数学教材的整合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在具有美感的基础上呈现方式各有特色.数学史的分布不仅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而且体现了各版教材知识呈现的脉络.数学史与新高中数学教材的整合增加了教材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展学生的学习视界;数学史中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背景有助于发展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理解数学本质,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数学史中的人物事迹有助于学生从数学史料中培养百折不饶的精神,积极奋进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数学史中的跨科融合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发展意识.总之,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挖掘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诚然,对数学史“高评价,低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8],如何加强教师对数学史整合意识,提高其对数学史整合价值的认识,以及如何将数学史适切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与实证研究.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5篇
题目: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结构及其规律的掌握,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整体性活动过程.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以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为核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成为善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一、目标定向,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要达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表现,是在数学学习与应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以章建跃博士提出的“三个理解”的理论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和生成,才会有高效课堂的呈现.
1.在备深教材的过程中理解数学
要备好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探讨数学课程与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理清、吃透具体的教学内容.要以课程、内容的创造性使用为前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做好内容重组的工作,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知识传授与其他育人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
2.在备透学情的过程中理解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理解学生为前提,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学生差异,从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活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把握学习的鼓动点;认真分析学生学习需要的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为学生架好学习的桥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受得了,吃得进”,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3.在备活教法的过程中理解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及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要转换角色,始终扮演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欣赏者、互助者和指导者.因此,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设计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进行积极的活动体验、情感提升,达到自主、和谐发展的目的.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问题驱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问题驱动中的“问题”指的是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驱动”指的是驱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串,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想象、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通过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深度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1“函数的单调性”教学片段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较为抽象,形式化的定义让学生难以理解.为了促进学生理解,由观察函数图象得出递增、递减后,先提出一个初始问题: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接着提出如下的问题串.
问题1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自变量的增大?”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问题2在区间I内,取x1,x2,且x1
问题3如果取两个点不行,要取多少个才行?无限个点行吗?
通过探究,学生发现:对区间I上有限个或无限个自变量满足x1
问题4要取遍区间内所有点才行,能做到吗?我们用什么术语就能做到?
至此,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述:“函数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 “函数值随着自变量增大而增大”,即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问题5能否把“区间”去掉?
数学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活动.但问题的提出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又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使学生产生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在此案例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质疑、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研究问题,参与建构函数单调性符号化概念的全过程,体验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这其实就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研究问题,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鼓励探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索是知识创新的先导,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知识从哪里来?问题如何解决?依靠的是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极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心体验、思维活动、操作过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通过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数学思考的欲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建构起对新知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案例2“曲线的参数方程”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运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相互讨论?
师:为了确定游客的位置,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生:建立坐标系.
师:怎样建系呢?
生:以O为原点、直线OP0为x轴建系,设经过t秒,这个游客在点P(x,y)处,则
师:很好!我们建立了点P的坐标满足的关系式.由这个关系式,对不同的时间t,可以得到游客的不同位置.游客的不同位置,能否形成一个轨迹?这个轨迹是什么?
生:圆.
师:这个圆的方程是什么?
生:x2+y2=3 600.
师:上面的关系式能否作为圆的方程?为什么?
生:能,可以利用曲线方程的定义来说明.
师:很好.圆的方程我们以前学过,有标准式,有一般式.这个方程是哪一种形式呢?大家能不能给它一个名字?
生:时间t参与了变化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参数方程.
师:好.我们把表示x,y间的直接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下面我们就来对参数方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研究.
教师通过适时提问,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其开拓思路,鼓励其开展探索活动,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引领学生继续思考.教师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紧追不舍,不断地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思路越探越清,问题越探越明,知识越探越透.学生不仅从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且调动起发自内心的学习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流涌动.
四、技术运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多样而有趣,在引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是首选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大家比较熟知并经常使用的信息手段主要是PPT、几何画板、Flash动画的演示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技术手段进入课堂,助力数学教学,比如“茄子快传”.在学生课堂训练环节,传统的方法是上黑板板演,弊端是学生紧张且不善于使用粉笔,费时费力,而且板演同学的解题方法还不一定有代表性.有了实物展台,但学生本子拿上拿下,投影仪要反复切换,既不方便且费时,又影响学生继续做题.茄子快传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解题过程中,老师只要用手机拍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解法照片,直接就可以投影讲评.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更是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比如,我们在探究圆锥曲线中一类定值问题时,采用TI图形计算器作为实验工具.TI图形计算器最大的优势是“人手一台”与“手脑并用”,而且操作简单.学生只要输入方程即可作出图形,只要简单的几个操作就可以度量出角的大小和直线的斜率,可以快捷计算斜率的乘积,并观察这些几何量随点的运动变化而变化的状况,这为探究和思考问题铺平了道路,学生可以专注于问题的思考.有了想法就能立即用技术实现,而不是“看老师探究”,或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技术实现上.在学生探究问题时,教师通过无线导航系统,实时跟踪每一位学生的操作.发现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互动,指导探究的方向,控制上课的进程,使学生的探究不再盲目.
五、有效训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训练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具有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有效的课堂训练,教师必须注重对题目的选择,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做有效题.通过有效训练,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内容领悟、知识掌握、过程规范、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得到有效提高.
有效的数学课堂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训练要具有针对性,突出目标和重难点.习题的难度和数量要合适,要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不要搞题海战术.
二是要重视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等变式练习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情境变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方法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尤其是对课本上的习题加以深入的利用,更能体现课本的价值.
三是要实施分层训练,调控训练难度,促进差异发展.只有难度适中、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训练题,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当然教学策略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用激情感召课堂,用智慧统领课堂,用胸怀包容课堂,用生命成就课堂.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题目:“互联网+”时代高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初探
2020-03-16 16:08郑长喜
高中数学教与学订阅 2020年2期 收藏关键词:学情互联网+函数
郑长喜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572600)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新科技,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爆炸的新特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由知识型逐渐向具有强大思维能力的智慧型过渡.教育的目标已经由单一尊崇知识的获取向尊崇智慧的获取转变.获取智慧是教育与教学的终极目标和归宿.智慧课堂在培养智慧方面的新理念及课堂的新形态,切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旨.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以智慧生成为导向,对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思考与认识
IBM在2008年11月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基于智慧地球理念的一系列智慧行业方案相继产生了.针对教育行业,IBM编制了智慧教育方案,包括智慧校园、智慧学室、智慧宿舍等,以学生为中心,直击传统教学系统低下、固化、单一的问题.日本启动了“未来校园”项目,开发建设了一系列构建智慧课堂环境所需产品,并计划在2020年前在全国普及“未来校园”项目;新加坡颁布“智慧国2025”计划,计划建成世界首个智慧国,智慧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计划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智慧学校建设;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版》,强调利用技术变革教学模式,侧重高科技平台搭建的智慧课堂发展方向;欧盟出台世界最大官方的科技计划,促进科技带动学习,提高教育智慧化水平.
关于智慧课堂概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Nenad Gligoric认为,智慧课堂是可以即时感知学生学习状态,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可以达成培养学生先进思维能力目标的课堂;祝智庭认为,智慧课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智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慧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钟少春认为,智慧课堂是指主动、愉快、高效率、高质量地增强学生智慧的课堂.笔者将智慧课堂作如下定位:
智慧课堂是指教师应用教学智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巧妙融合,为学习者创建智能化、情境化、互动性的智慧环境,引导学习者发现、分析并创造性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习者智慧生成的课堂.
二、问题与对策
智慧课堂的智慧化学习环境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向.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目前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进一步改进的方面:第一,缺乏优质学习环境.高中数学学习依然停留于机械简单学习任务的解决层面,学习资源单一,欠缺上层设计,缺乏开放性与生成性.此外,在发达的互联网络中、在大量学习材料中很难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优异作品,给学生的健康学习制造了障碍.第二,高中生的很多数学素养的养成需要历经一个较长时间的体会、领悟和内化过程,要重视过程性目标.而目前的智慧课堂教学依然存在将学习任务与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然后逐一对号,并不考虑目标实现过程是否具备多样性、梯度性和可视性,并没有考虑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与活动来实现对应的学习目标.第三,评价方式和传统课堂相比并未产生较大转变.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依然处于主导地位.这样容易导致教师忽视数学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学习境遇,无法及时与之沟通,导致其降低数学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进而酿成学生差异愈加严重的局面.
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同样需要重视问题解决的对策.第一,教师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广阔且便捷的数学学习空间,为学生推送出色的数学拓展资料,让学生能够彼此分享优秀作品和学习体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和思维;第二,数学学习要围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保护学生好奇心.要依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将数学学习和学生生活各方面衔接,使学生懂得学习和怎样学习,重视学生思想情感生成;第三,智慧课堂应着重于将问题复原为一系列易于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这一系列学习任务的完成来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并最终获取智慧.重视对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高中数学学习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教师应运用大数据智能追踪学生学习路径,剖析学生学习能力.
三、案例“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1.课前
课程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函数的概念是数学的重要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函数定义是本堂课的重点.
(2)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基于运动变化观点的函数概念,具备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本节课要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到集合与对应的层面(在历史上此概念及认识的演变过程较长),学生感受并理解客观世界中的运动与数量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一定难度.
(3)学习工具需求分析
本节课所选用的学习环境是云课堂教学平台(例如AiSchool软件).教学前,教师制作微课,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在家中登录自己的账号即可观看微课视频,进而了解一些知识点,然后通过配套导学练习和云平台的即时反馈,生成前测的学情分析报告,教师据此在课前摸清楚学情,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课后,通过云平台的课堂学情反馈,师生还可以共同制定针对性补救措施.
(4)学习目标分析
(i)知识技能目标:① 理解用集合与对应语言表达的函数概念;② 掌握函数的三要素;③ 了解区间概念.
(ii)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实例感悟函数概念,养成抽象概括的方法和探索现实世界中运动和数量关系的习惯,“数学地”思考问题.
(iii)态度与情感目标: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领悟客观存在的一切事情和物体都是无间变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iv)思维及智慧目标:①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领悟问题解决的模式;② 可以迅速精准获取合理资源并正确应用;③ 能够批判性思考;④ 长于合作学习;⑤ 事后能够及时反思归纳,将实践作为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
课堂前测
教师活动:
(1)编写前置性导学练习.根据课标(2017版)、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制作有针对性的学案与练习.
(2)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并完成前置练习.
(3)指点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疑惑.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和自己拥有的学习资料进行前置学习.
(2)完成前置性练习题.
(3)及时总结、记录自己的疑惑.
课前反馈
教师活动:
教师根据云平台的学情分析报告,对学生自主预习的成果展开全面诊断.
2.课中(课堂教学过程)
(1)当堂达标,巩固提高
教师根据云平台的学情分析报告,引导学生针对性、科学、高效地去学习,既包括对前置性知识点(即第一环节知识)的点评和讲解,也包括对巩固及提高性知识点和典型题目(即第二环节知识)的启发与探索.
(2)归纳小结,提炼升华
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三要素,具备“数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区间是数集的又一种表示方法.
3.课后(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将课堂巩固提高的练习的学生作答情况借助云平台进行诊断,形成分析报告,打印之后向学生发放,指导学生针对自己薄弱环节进行补救.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学习诊断报告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补救.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7篇
题目:一种必要的学习行为──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笔记的做法与利用
数学课堂笔记是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重要载体.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起活动,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做数学笔记一旦成为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身具备的自学能力,从而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法宝.那么,如何做数学笔记并利用好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如何做数学笔记呢?
1. 记录题型
记录自己认为的那些好题、技巧题和常考但自己常出错的题.数学解题经验的积累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在笔记本上,对每种类型的题目,记下它的解题思路,并附上例题及解答过程.因为题型繁多、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都记,只对那些自认为容易忘掉的内容加以记录,它是测试前最好的复习资料.
2. 记录规律总结
课上注意记下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总结,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的一些特殊方法和技巧,或辅导资料中的答题技巧、解题策略等.这对于浓缩数学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规律,融会贯通整个内容都很有作用.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更熟练,解题速度自然就提高了.例如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是2n,2n-1,2n-1,2n-2.常记一些顺口溜便于利用,例如充分必要条件中记忆某些范围判断:“越大越必要,越小越充分”.椭圆离心率的大小与椭圆的扁圆程度判断:“像0一样圆,像1一样扁”.正余弦和差公式记忆:“正余余正正相同,余余正正余相反”等等.
3. 记录自己归纳整理的内容
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课时最多的功课之一,因为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永远做不完.但高中数学题型就几十种,因此归纳整理各种典型习题的解题规律、相似题型的异同、题海中的精题好题等显得尤为重要.笔记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可以对老师课堂上讲解的解题精华、数学试卷的心得体会、考试中的错误源反馈信息等,在页边空白处用自己的语言记简短的笔记,自己看懂即可.因为自己的话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后这些话会成为这一页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也可利用笔记写一些鼓励自己的话:“勤勉是好运之母;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知识之于精神,一如健康之于肉体.”…为数学知识增添色彩.
4. 记录自己的错题和错误反思
建议让学生做错题集,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每隔一段时间,老师要抽出时间和学生一起来“错题反思”,变反思错题为弄懂错题,让学生能在错题反思中吃透知识,牢固掌握知识和解题技巧.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是由于什么原因,这是建立错题集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改掉学生不良做题习惯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在反思中成熟,在反思中提高.
二、如何利用好课堂笔记呢?
1. 及时看笔记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本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课堂笔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在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前都要认真再看笔记,并且把里面的内容前后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对提高学数学成绩很有帮助.
2. 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学习资料
做笔记时要留有余地,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会温故知新.随手写些解题评注,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用简短精炼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头记下来,用后面的新观点、新知识理解前面学过的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用错题笔记自主性复习
及时抽查:如每周从错题笔记中抽出5-10道来解,自己评价,若准确无误,可在边上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关题,打上记号,查看原来记录的做法巧妙之处何在,记上”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用这些自勉语句来激励自己.
及时筛选:错题本上的题目反复看过,确实已经彻底掌握了,可以做个标记,在题号前或者题号上画“叉”,再看的时候可以略过这些做了标记的题目,避免耽误时间.一次“筛选”之后,还可以进行二轮、三轮甚至多次的“筛选”,直至这些题目完全掌握.长此以往,就会感到进步明显,收获颇丰.
歌德曾经说过,“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实践证明,通过让学生设立错题本,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错题、分析错题、研究错题、善待错题的态度和习惯,从而确保同一类型的题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再出错,考试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课堂笔记应成为自己研究数学的心得,指引学习前进方向的路标.只要教师认识到记笔记的重要性,就应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严格要求,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记笔记,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8篇
题目:小微课 大能量——微课在高中数学不同教学情境下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微课因其“微、精、准、活”等特点,脱颖而出,起到“短平快”的良好教学效果,可谓“小微课,大能量.”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微课在高中数学不同教学情境以及教师招聘和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中的应用.
一、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在课堂教学的引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课后知识的巩固、章节单元的能力提升、考前自主复习等教学环节都可发挥不小的作用.
1.课前预习,微课先行
通过微课引入进而留下悬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地探究知识,可以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时,作为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公式,在学习该内容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由老师推导,学生记忆,而应该充分地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对学生而言,推导有一定难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上课时间及内容的安排,教师很难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公式的推导,大多数情况下是让学生寻找推导思路,然后再带着学生一起推导,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因此,若想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去探究公式推导,可以在上课之前,设计以下微课:已经知道了30°,45°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那么,能否求出cos 15°值呢?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探索cos(45°-30°)与30°,45°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那么, cos(α-β)=?通过微课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上课前先自主探究,充分思考,课上同学们才能更好地提出不同的推导方法,出现更多的思维碰撞,老师再进一步完善各种推导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突破难点,微课辅助
对于学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可以借助微课的辅助作用,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还可以将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汇编,整理形成高质量的微课,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利用微课对内容进行导学,使学生自主探究,更好地实现先学后教的翻转.
通过上述两个具体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定义域的求解本质是求函数中x的范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求解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征?函数的表达式是否可以省去?让同学自己去探索发现f(x),f(x+1),f(2x-1)三个函数中x,x+1,2x-1三个的取值范围是相同的,因此此题只需给出f(x)的定义域即可,不必需要f(x)的表达式.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抽象函数求定义域的实质.
3.课后拓展,微课巩固
在高中阶段,除了课上45分钟,学生课后花的时间可能比课上还要多,不能简单地使用题海战术,这样不仅浪费学生时间,效果也不好.对于学生已出现的错题,要引起重视,如果习题课只是一味地讲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整理错题,尤其是一章节内容结束,就让学生把同类题目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整理,最终以一个小组一个微课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教师给每个小组的微课予以点评和指导,并把一些较好的微课整理在习题课上进行播放,以供同学们学习交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课,通过自主整理,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能力,从会做题到会说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制作微课,教师应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提前做好指导示范工作;二是明确目标要求.例如在高一学习三角函数部分内容时,可要求学生练习下列问题:
题3 函数y=sinωx(ω>0)在(0,1]上至少出现两次最大值,则ω的最小值是______.
这几道题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在讲评之后效果还是不理想的情况下,把这几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已知y=Asin(ωx+φ)的性质,如何确定ω的范围”的微课,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类题的解题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己讲解的方式,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效果较好.
二、微课在教师应聘或教师基本功比赛中的应用
微课也常常作为选拔教师或者同行之间切磋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境下的微课,不能简单认为微课就是一节课的一个片段,它应该具备一节课的整体环节,能够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下面就笔者参加的一次微课比赛的一个微课案例,请同行指正.
微课案例求曲线的方程
1.设疑激趣,创设情境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解析几何主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平面曲线的方程(即几何问题代数化);(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研究几何图形).请看如下问题:
一架立在光滑地面上的梯子一端正在抵墙下滑,一只猫呆在梯子的正中间纹丝不动,问:在梯子下滑过程中这只猫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设计意图好的引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虽然微课时间短,但不能因此就忽略引入.恰恰相反,要在简短的时间内突出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基本功,吸引注意力,更应在教学引入上下功夫.如何自然有趣快速地引出主题显得更为重要.本节微课这样设计引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剥茧抽丝,提炼数学本质
将这个实际问题抽象为如下数学问题:已知一个直角,一条长度为a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两条直角边上滑动,求线段中点的轨迹.
3.问题引动,导入主题
问题1如何求轨迹?
通过问题1引出轨迹方程,引出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
问题2线段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变量以及不变量?
通过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运动过程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用代数方法来处理这些量.
问题3回忆之前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能否类比这些圆锥曲线的方程推导出猫的运动轨迹?
4.类比探究,导出方程
(1)建系:以OA,O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设点:设M(x,y);
5.归纳小结,留置悬念
归纳小结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略).同时,留置悬念,设问:若猫呆在距梯子下方的三分之一处时,猫的运动轨迹又是什么?
“小微课,大能量”.微课虽小,但作用不小,情境不同,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微课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亦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9篇
浅析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教学是将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知识,提出质疑、解决质疑的过程.互动教学对学生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让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创新和综合素质形成等多方面形成优势.本文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只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更很好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互动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互动教学通过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数学教学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是要通过活动过程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将知识转为能力.互动教学可以很好地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有助于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互动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生活化,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提升.
二、互动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实施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开展,一定要遵循互动教学的基本原则.首先,互动教学要有清晰的目标,教学过程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避免与教材内容发生脱节;其次,互动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在教学中要保证教学的民主性,通过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再次,互动教学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对学生的心态、认知特点、年龄特点进行充分的把握,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最后要发挥互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中数学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规范的教学行为,以亲切、友善的教学情感,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课堂互动.另外教师还要明确互动教学的主题,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发挥空间,让学生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自由地进行思考.只有学生全程参与互动、讨论、思考、实践、总结等教学环节,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师在互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提升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互动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对知识的掌握.虽然学生死板地记住了知识点,但是却无法将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做好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动教学.教师应该以一个平等的身份融入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与学生形成一种朋友和伙伴的关系.
2.营造学习氛围,促进互动教学
一个和谐、民主的互动教学课堂氛围,可以极大地促进互动教学的成效性.首先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自信、得体的外在仪表,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幽默、认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实现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注重和学生的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功.对于学生的成就,教师应该及时积极鼓励和赞扬,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促进互动教学的达成.
3.合理设计内容,提升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由于高中生特殊的身心特点,学生往往有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等情况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对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保证教学内容有吸引力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在互动教学中的参与度,避免学生因为外在事物的干扰,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的发生,提升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4.采用多种模式,落实互动教学
为了提高互动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落实互动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还要通过科学、先进、多层次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提高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摸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课堂互动教学体验,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教师还可以选取教材上的内容,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将所选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数学竞赛、数学演示、数学猜想等活动,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和成就感,将好胜心和成就感转化为源源不断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促进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学生的发展,通过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实质性的提升.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着力单元教学设计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渐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提升高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推动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人的核心素养是在后天的培养中形成的,它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等等.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面对疑难问题的态度,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端正和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高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建模的能力、数学逻辑推理的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对问题的直观想象的能力以及数学抽象思维的能力等六方面.PISA认为,具备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在学习数学之后,使学生具备独立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慢慢积累,不断促进核心素养的完善.
二、单元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对知识进行串联
单元教学将数学知识点分布于具体的问题当中,使学生能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到大量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将零散的、不连贯的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单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学习更加具有逻辑性,使数学知识更加层次分明,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简单方便,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升.单元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拥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与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掌握对某一道题目的解决办法,而是要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分析.具体的解题能力只是综合分析能力的一部分,单元教学将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单元教学设计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在对教学内容本质的深刻把握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明确教材中内容的本质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高中数学“统计”这一章节的教学时,首先应当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随机抽样,第二部分是系统抽样,第三部分是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在总体中按照要求抽取合适的样本展开调查,培养学生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对于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运算,了解样本估计的方法所适用的情景,有效促进学生对于内容本质的了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三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使学生明白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还需要使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确定的,但有更多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是不确定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通过对“统计”这一章节的知识结构的划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内容的本质,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的教学安排往往是在高一、高二时就结束所有的新课教学内容,高三阶段以复习课为主.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方法也主要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并不高,仍然无法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而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在课堂提问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提问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直线”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想要确定一条直线,至少需要什么条件呢?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这类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明白,如果已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x1,y1)和(x2,y2),或者已知一条直线上的一点(x,y)和这条直线的斜率就可以确定这条直线.
学生在对上述这类问题的思考中,能够加深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促进自身的思考能力的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方面,而是应当将关注点放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只有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价值.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1篇
题目:浅谈抽象函数竞赛题的求解策略
抽象函数由于其外在形式高度抽象与内在性质隐而不露的特征,因而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成为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素材.求解此类问题需要将抽象化与具体化结合起来,以化解函数抽象性带来的认知障碍.下面介绍求解的若干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聚焦函数的基本性质
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例1(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辽宁省预赛题)设函数f(x)是(0,+∞)内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x∈(0,+∞)都有f[f(x)-log2x]=6.若x0是方程f(x)-f′(x)=4的一个解,且x0∈(a-1,a)(a∈N*),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解由f(x)单调性和f[f(x)-log2x]=6知,存在唯一的实数c,使得f(x)-log2x=c,此式中再令x=c,得f(c)-log2c=c,结合f(c)=6,得log2c=6-c, 故c=4.
评注利用f(x)的单调性得到f(x)-log2x=c(常数)是求解本题的一个切入点.
例2(201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湖南省预赛题)设f(x) 是定义在(-∞,0)内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f′(x), 2f(x)+xf′(x)>x2, 则不等式(x+2 017)2f(x+2 017)-f(-1)>0 的解集为______.
解取函数F(x)=x2f(x),则F′ (x)=2xf(x)+x2f′(x)=x[2f(x)+xf′(x)](-1)2f(-1),即F(x+2 017)>F(-1), 于是x+2 017<-1, 得不等式的解集为(-∞,-2 018).
评注由条件不等式构造函数F(x)=x2f(x),再结合构造函数的结构形式,将所求不等式合适变形是求解的关键点.
2.运用函数的奇偶性
例3(201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赛题)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单调减奇函数,若m、n满足
则5m-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于是5m-n=2(m+n)+3(m-n)≥7,即5m-n的取值范围是[7,+∞).
3.挖掘函数的周期性
解取x=n,y=1, 得f(n)=f(n+1)+f(n-1);同理,有f(n+1)=f(n+2)+f(n),联立得f(n+2)=-f(n-1), 故f(n+3)=-f(n), 得f(n+6)=-f(n+3)=f(n),所以函数f(x)以6为周期.从而有f(2 019)=f(336×6+3)=f(3).
评注要求f(2 019)的值,在f(x)的解析式不易获得的前提下,通常利用函数f(x)的周期性解题.
二、妙用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例5(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甘肃省预赛试题)已知函数f(x)=x3+sinx(x∈R),函数g(x)满足g(x)+g(2-x)=0(x∈R),若函数h(x)=f(x-1)-g(x)恰有2 019个零点,则所有这些零点之和为______.
解显然f(x)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从而f(x-1)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又由g(x)+g(2-x)=0可知g(x)的图象也关于点(1,0)对称,于是函数h(x)=f(x-1)-g(x)的图象也关于点(1,0)对称,可得题设中的2019个零点关于点(1,0)对称.
由h(1)=f(0)-g(1)=0,得x=1是函数h(x)的一个零点;其余2 018个零点首尾依次结合,两两关于点(1,0)对称,从而这2 018个零点之和为2 018, 故所有这些零点之和为2 019.
评注由f(x-1)和g(x)图象均是关于点(1,0)成中心对称,得函数h(x)图象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又观察易知h(x)有一个特殊零点x=1,看清了这一点,问题轻松获解.
三、赋值法
解令x=y=0,易得f(0)=0.
令x=-1,y=1,得f(1)+f(-1)=6;又f(-1)f(1)≥9,故[6-f(1)]f(1)≥9,即[f(1)-3]2≤0,得f(1)=3.
例7(201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甘肃省预赛试题)设f(x)是定义在整数集上的函数,满足条件:①f(1)=1,f(2)=0;②f(x+y)=f(x)f(1-y)+f(1-x)f(y)对任意的x、y恒成立, 则f(2 015)=______.
解 令x=y=0,得f(0)=2f(0)f(1), 又f(1)=1, 则f(0)=0.再令y=1,得f(x+1)=f(1-x),得f(x)的图象关于x=1对称.
令y=-x,得f(0)=f(x)f(1+x)+f(1-x)f(-x), 即f(-x)=-f(x), 故f(x)为奇函数.结合f(x+1)=f(1-x),得f(x+1)=-f(x-1),即f(x+2)=-f(x),所以f(x+4)=f(x), 即f(x)以4为周期.
综上,f(2 015)=f(3)=-f(3)=-1.
四、借用函数模型
评注本题的函数方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指数函数模型,由于本题是填空题,用特殊法可使问题巧妙获解.
五、采用递推关系求解
评注在与整数、数列有关的问题或求值问题中,通过赋值得到递推关系式常常能够突破求解瓶颈.
总之,在求解抽象函数问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题目的结构特征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 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分析问题与条件的关系,就可以拨开迷雾.本文给出的几种方法,仅仅是高中数学竞赛中求解抽象函数问题的冰山一角,这里略作介绍,以求抛砖引玉.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2篇
题目: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既是对前面数学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大学的学习做铺垫.高中数学相较于小学初中来说,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学好所有科目的基础,高中数学与小学初中不同,它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奥,因此,教师要注重同学们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会有更高更加持久地热情,并且愿意主动积极地探索数学的奥秘.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多方面的培养,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对新内容进行预习,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且按时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咨询老师,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归纳等等,都可以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这些,拖延症是绝大多数学生保持高效学习道路上的阻碍,造成无法及时完成作业.有的人因为玩手机不写作业,有的人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不写作业,还有的是因为实在是能力有限而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以上的任何一个情况,日积月累下来都只会使作业堆积得越来越多的,永远都无法解决问题.因此,要想高效地完成数学任务,提高解题效率,首要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任何知识的学习绝非一日之功,任何学习成果的取得都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就要一步一步扎实地学习,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如鱼得水.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同学,首要的就是学习课本的知识,将课本的知识理解消化透彻之后再去进行拓展.按照课本的章节设计,一步一步地学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在基础不好的情况下还追求速度,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记公式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首先按照课本的推导过程理解,结合书上给出的例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然后合上书,依据自己的记忆以及思考再将公式的原理及推导过程列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应用能够更加熟练.例如:在学习集合关系与映射关系时,研究这一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集合的关系引导出函数的概念.从这一点来看,数学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通过简单的知识点去引出重点和难点,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数学基础的奠定.
三、找到最优的解题方式
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发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力,以及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想通过解大量数学题来提升数学能力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题海战术,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也就是说,学生只做题不看课本是不行的,但仅仅只看课本不做题更是不行的,因此,他们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高中数学题目往往都是一个题目对应多种解题方法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先理清问题的思路,然后选择最优的解题方法.
四、细心做题,耐心分析
通常来说,数学题目的设置难度不会过高,因此,高中生在解题过程中要细心,多多注意数字的正确应用以及计算过程是否出错.另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维,同学们在读完题目之后,在脑海中要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并且按照规定的格式规范解题.每一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特殊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学生只有在平时注重这些细节问题,才不会在解题过程中犯错.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检查反思的习惯,完成解题后要进行认真的反复检查,并且耐心地研究题目中还有没有未被发掘的隐藏条件.这样一来,学生在做一道题之后,就能够举一反三,相当于解决了一系列数学题.
高中数学问题量多面广,从表面上看,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其解决过程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仔细分析探究就发现,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并不是独立的,存在一些必然的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正确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联系,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综上所述,高中生具备高效的解题能力,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知识基础的奠定,解题思维的养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3篇
题目:研读新教材 体会新理念——一道零点区间问题的探讨
2019年秋季学期起,海南省实施新课程.高中数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数学》(必修一)新教材.新教材习题配置增加了很多与实际相关的问题,注重了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的培养;注重了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更加关注了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及分类与整合思想的渗透.下面以《数学》(必修一)中一道零点区间问题为例来加以剖析说明.
一、题源
高中数学人教2019年新版《数学》(必修一),第156页第13题:
题目有一道题“若函数f(x)=24ax2+4x-1在区间(-1,1)内恰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某同学给出了如下解答:
上述解答正确吗?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此题从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与思维的严密性入手,题型新颖并给学生以探讨空间.
二、解法研讨
高中数学人教2019年新版教材相应教师教学用书第200页上的解答为:
不正确.因为该同学只考虑了函数在区间(-1,1)内存在零点,而没有考虑只有一个零点.正确解法如下.
函数f(x)=24ax2+4x-1在区间(-1,1)内恰有一个零点,即该函数图象在(-1,1)内与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包括函数为一次函数(a=0)和二次函数(a≠0)两种情况.
2.当a≠0时,包括函数f(x)的图象在x轴两侧和在x轴同侧两种情况:
此题把各种数学素养与能力整合考查得很好,但笔者认为教师用书答案有误.下面我们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重新整合这道题.
教师用书第200页答案考虑的a=0情形没问题.
三、启示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大都是前人已经发现和创造的知识和经验,不是他们亲自得来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学生必须经历一个“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问题解决以后,要引导学生回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反思与探究,这是教学必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有意义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通性通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将它用到新的问题中去会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是新教材编写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宗旨,也是我们新教材使用者在教学中必须关注的理念.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4篇
丰富高中数学课堂,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改善了基本的教学方式,为实现教学课改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动力。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学科学习当中,更应该坚持创新的原则,来为学生化解学习压力,让学生面对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能够更加积极,高中知识与学科素养的充分融合,让学生改善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看法,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知识的研究效率,确保在符合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学科效率提升,保持高中课堂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但在丰富高中数学课堂的同时,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集中化解其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空间。本文主要就丰富高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的意义、保障课堂丰富性创新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分析;创新方法;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今天,教育领域更加注重高素质的人才,为了有效地促进数学素养的推进,在高中数学课堂当中创新教学方式,始终保持课堂的丰富性,转变题海战术的高中课堂,让学生在紧张的冲刺阶段拥有良好的心态,进而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才能全面实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目标,秉承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的创新。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学习难度非常之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都在严重的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保持课堂的丰富性。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充分提升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在素质教育下的基本需求,全面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高中数学学习课堂现状
一些高中为了追赶课堂进度,在数学教学当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进行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数学学习对逻辑性思维要求比较强,如果缺少创新内容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非常沉闷,难以保障数学学习的整体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其次老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讲课的内容过于依赖教学课本缺少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学生缺少创新京山,在教学当中成绩依旧是判断学生好坏的筹码,为了追赶课堂任务盲目地进行作业数学,学习质量不达标使学生缺少创新意识,降低了整体数学学习的成本。
二、丰富高中课堂、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激发兴趣、高效研究数学知识
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研究数学知识提供有利的环境。教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这也是教学课改背景下的基本学习目标。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知识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渗透提供着重要的帮助,因此更应该促进学生综合的能力发展。数学学习的学科针对性比较强,使学生逻辑能加严谨保持着更加丰富的学习态度。全面提升意志力提升对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老师对课堂的要求有待提升,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丰富性,才能深入其中化解数学学习的奥秘。高中阶段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养成了习惯,想让学生改正十分困难,因此老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才能保障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意念,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的融合。比如在学习集合内容的时候,在课前可以形成探究小组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自由结组的学习模式,并小组共同配合共建一个属于小组特色的几何模型,并在下一节课的时候为同学进行讲解,充分鼓励学生对几何内部的了解,在做题当中培育学生的空间思想,化解了数学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高效率地完成了数学知识探究。
(二)转换数学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转化数学教学的思维,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喜爱数学。课堂虽然学生是主体,但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提升知识的联系性,保障数学知识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学生才更愿意在知识学习当中发挥自我的优势。学生的地位无可撼动更应该尊重老师在课堂中的存在。但在以往的数学课堂当中学生的地位无法被充分地发挥,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整体学习效果。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师生之间应构建平等和谐的学习关系,学生要倾听老师的内心,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比如在随机事件的相关内容学习当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对一个月内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制作成课件,并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同学展示。在学生的普遍认知里上课睡觉是大忌,老师会非常愤怒甚至会责罚学生,但当老师大大方方地将课堂睡觉当做教学案例,学生就会指导老师并不在意这件事情,反而是老师正在关心学生,改变了对老师以往的态度在日后的课堂学习当中会更加投入,不仅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提升了学生的听课效率,间接了反映出老师了解高中生活的紧张,侧面关心学生的状况,有助于缓和师生关系,学生也会更愿意投入到数学学科的研究当中。
结束语:
在教学课改的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十分重要。高中数学学习本身对学生的能力而言就是一种考验,而学生在考验当中占据不利的地位,为了更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需要参与其中共同与学生化解其中的苦难。因此在数学教学当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保障高中数学课堂的丰富性,全面提升学生对复杂知识刻苦研究的欲望,真正地做到高效学习课堂的体现,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目标,构建良好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岳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88):67-69.
[2]陈志恩.丰富高中数学课堂,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黑河教育,2021(06):32-33.
[3]刘香芹.浅议高中数学和谐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85-186.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第15篇
题目:丰富高中数学课堂,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学方法的创新备受关注。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有效利用,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以学科教学重难点的提炼为依据,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其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将丰富化、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及肯定,保障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本文以高中数学为分析对象,进一步了解如何丰富高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提供的具体内容及形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依据,教师采取简单讲授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能够被动倾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难度偏大,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是单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枯燥、无趣,而且数学知识不好理解,有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很难,就会渐渐地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会逃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呈放弃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高中数学课堂高效完成。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重新调整教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教育教学环节的践行要求。在渗透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保证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及手段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改善现有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及形式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了解各类细节要素,明确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内容、新方向和新要求,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让学生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策略及方法,提升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也在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致力于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学习行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依据,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期望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个人的发展。数学的学科风格较为明显,数学知识存在极为严密的逻辑联系,为了尽量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以及乏味性,教师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着眼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以及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以及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对学生的科学引导非常关键,教师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及学习的机会。只有使学生拥有持续不断的探索兴趣和欲望,才能够坚持不懈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主动调动个人的学习方向,培养顽强的学习意志。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时利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个人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既能体现教学的实践性要求,又能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2.构建师生互动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通过重难点的提炼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非常被动和消极。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创新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实现数学课堂的丰富化发展,教师需要以学生的个性为依据,注重营造课堂氛围,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应与学生做朋友,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帮助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主动信任教师并寻求教师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回答。这样做,既能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不单要做教学的引导者,还要做教学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解答,学生也可以积极向教师询问。这样,能更好地展开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变多了,教师对学生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有新的认识,这也是教师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条件,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3.开展多样课堂教学
高中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注意力也较差,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实现自主学习。对此,教师要用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精华所在。其中前期的备课尤为关键,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比较枯燥,教学效率也无法有效提升,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也更加突出。当今的学生思维也在跟着时代发展的潮流有所创新,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认识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对数学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也是比较多的。例如,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鼓励和认同。其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最为关键,教师需要注重重难点的提炼,明确前期预习、课堂教学以及后期巩固三大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注重课件制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产生更多主动学习的意愿。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及认知有所区别,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及理解。
作为高中教育教学阶段之中的重点学科,数学的学习难度偏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思路,改进目前的教育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创设高效课堂为依据,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此外,高中数学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新教学方式,创新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姜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践高中数学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5,(12).
[2]刘艳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
[3]刘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践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2016,(13).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