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导读:这是几篇比较完整的优秀的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范文2000字-3000字符的范文,主要论述的题目都在各个标识中可以看到,大家可以随意观看并参考。668论文网是一家免费论文范文参考的网站,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看再多资料也不如联系李老师(QQ/微信:请看本文顶部)进行人工论文发表服务!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一:

题目: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摘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我们 必须长期坚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 党的基本路线,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 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 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一场伟大革命,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 大动力和活力之源。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不断开拓创新, 坚持实践是 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断推进 理论和实践创新。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切实根据生产力发展的 需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改革开放, 努力实 现社会公平正义,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关系。

关键词:中国; 改革开放; 成功经验;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 ,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 政治勇气,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 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 不断扩大开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社会主义改革并非 起自中国。苏东各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但由于复杂 的内外原因, 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中国的改革, 历经艰难曲折, 取得 巨大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必 须长期坚持。”[1](p6)为此, 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改革开放的成功 经验。

 

一、始终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方向 正确, 改革开放才能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方向错误, 改革开放必然 到处碰壁、遭到失败, 甚至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和灾难。苏联改革 因方向错误, 而遭到失败, 由此导致亡党亡国。中国改革开放始终坚 持正确方向, 虽有困难和挫折但终能克服千难万险而取得成功和伟大成 就。其关键是:

 

第一,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社 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那么它首先是共产党思想、观念和理论的自我革新 .是共产党而不是其他什么力量, 自觉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紧迫 性和伟大意义, 并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

共产党为改革开 放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为改 革开放指明方向。共产党具有崇高的威望, 深受人民拥护。只有共产党 才能把握改革开放的大局, 掌控改革开放的方式、方法、步骤和举措, 保证改革开放富有成效、取得成功。

因此,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没有党的领导,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必须坚 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 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才能确保正确 的方向, 积极稳步推进, 取得实际成效。

 

第二,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 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改革开放必须 遵循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必须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那就是不论怎么 改革、怎么开放, 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p15)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坚持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 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 、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第三,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 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方 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 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始终坚持把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2](p14)封闭僵化的老路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 已被历史证明是走 不通的。改革开放是开拓创新, 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曲折。对 此, 中国的经验是努力克服困难, 积极探索前行之路, 坚定不移地沿 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决不走回头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 主义改革开放,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 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 , 其中包括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乃至有益 的政治文明成果, 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如果不顾 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 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仅不能解决 任何问题, 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2](p21)

 

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之所以取得成功, 首先在于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 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党充分 认识到,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活力之源。

 

第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历 史发展转折关头提出来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 临困境, 中国结束“文革”, 百废待兴, 也面临向何处去的挑战。邓 小平坚决反对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主张进行改革开放。他说, “如果 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 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 能重新出现。

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 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 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 我们的事业才 有无限的希望”.[3](p333)正是由于邓小平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 的历史性决策, 才有了改革开放事业;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开 放不动摇、不放弃, 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

邓小平不愧为中国改革 开放的总设计师, 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习近平总结 历史的经验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 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 招”.[2](p3)

 

第二,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 “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4](p81)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p113)他认为, 改革开放同革命一样, 对中国发展进步起到 根本性推动作用,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 改革 开放也同革命一样充满艰难险阻, 将要付出巨大代价。他激励我们党要 像干革命一样, 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极大干劲努力推进改革开放。

此后 , 我们党反复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 中国,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 社会的转型, 阶级阶层的变化, 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 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成为最大的 挑战和考验。

习近平坚定不移地指出:“解决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 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2](p3)“改革开放是 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2](p1)党的十八大 以来,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取得 新的伟大成就。

 

第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活力之源。

马克 思主义认为,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 相适应。这些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 义社会,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体适应, 但由于 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问题, 从而形成体制上、机制上的一些弊端, 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就是调整乃至废除那些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旧体 制、旧机制和旧具体制度, 破旧立新, 创建新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 , 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 习近平说, “改革开放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强大动力”.[2](p3)

 

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不断深化, 一个重要原因是中 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勇于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 提和基础, 思想不解放, 就不可能推进改革开放, 也不可能有真正的 改革开放。

如果说4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的起点, 那么正是由于这次会议本身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才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深化改革。

 

第一,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粉碎“四人帮”后, 百 废待兴, 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严峻考验。一些人主张继续贯彻执行 毛泽东生前所制定和实行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不能改变。他们甚至提出 “两个凡是”的主张。 (1) 显而易见, 如果这一主张占据指导地位 , “左”的错误及其严重后果就不可能纠正, 党和国家的工作将继续 沿着错误的道路进行。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敏锐地觉察到这个 问题的重要性, 以极大的政治勇气, 旗帜鲜明地指出, “‘两个凡是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3](p38)坚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牢固树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为从根本 上清除“两个凡是”错误, 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和国家的工作奠定了思 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 准问题的讨论, 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 端正思想路 线,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实践检验党和国家的 工作, 逐步统一思想, 真正认识到:文化大革命乱党乱国害民, 必须 予以否定, 永远引以为戒;“文革”前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极左路线完全错误, 危害极大, 不能再继续贯彻执行。与此相联系,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也是难以规避的。

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 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 强调“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 (p42)另一方面也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 解毛泽东思想”, [3](p42)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 更不能搞“ 句句是真理”那一套。

这就为纠正错误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确定正确的 路线和方针政策, 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之初, 中 国一方面要拨乱反正, 纠正极左错误, 另一方面更要开拓前行, 并为 此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 想就是正确面对中国的实际问题, 从解决问题中寻找前进的道路。中国 当时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极左错误造成的, 这比较容易解决;有些是传统 社会主义机制、体制和制度的问题, 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

只有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些问题, 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只有解 放思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 邓小平强调,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 我们才能 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解决 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p141)粉碎“四人帮”后, 我们党经过 反对“两个凡是”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逐渐在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方面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指出, 只有“解放思 想, 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

才能 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正确改革同 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5](p10-11)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积极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第三, 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 次伟大觉醒, 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2](p2)40年来, 我们党形成了三次比较集中的解放思想和理论实践创新。

 

一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极左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确定了经济体 制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方式方法。科学地把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土地的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全面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 逐步推广企业 责任制。容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

 

二是,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

如果说,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解决了正确看待传统社会主义的问题, 启动了社会主义改革, 那么邓小平南方谈话则解决了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 促进对资本主 义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他说:“社会主义要赢 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 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 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计划多一点还 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p373)这个精辟的论断从 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 束缚, 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 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 但由于其具体实现形式过分单一、僵化, 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邓小平主张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要容许“外资”、“三资”企业发展。他强调既要坚持共同富裕, 又 不能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 党的十四大 解放思想, 实现新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 补充的分配制度,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十四大后, 社会主义改革按 照这一新的理论和方针积极推进。

 

三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一系列重 大问题上实现了理论创新,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来重视制度创新和建设, 但把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1](p3)无疑是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改革 实践的重大发展。

《决定》高度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要求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 态文明。《决定》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 设,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 化发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加强反腐 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加强和改善党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在《决定》精神的指引下,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 化。

 

四、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看似简单的问题, 我们却 长期没有搞清楚。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此产生了一 系列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 就在于从 根本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促进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 切实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我国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不能脱离这个 最重要国情、最大实际。过分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脱离实际的公有 化程度, 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 积极性, 降低生产效率,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改革突破传统所 有制的束缚, 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调动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随着改革的深化, 我们进 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产权保护制度,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济,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城 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中国的 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 逐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加快形成企 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 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中国根据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 转变政府职能, 让政府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第二, 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 就是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反复强调, 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把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改革开放要着力于发展、促 进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经济发展了, 国家才能强大, 人民生 活水平才能提高, 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随着改革开放的 深化,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出口贸 易、外汇储备、工业制造、吸收外资和海外投资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

中国正在崛起, 而推动中国崛起的正是改革开放, 是我们始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快经济发展, 增强了 国家综合实力, 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 经济健康稳 定发展, 也为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文 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 验。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 重大战略判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推 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1](p5)

 

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中国改革之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突破一道又一道难关, 取得巨 大成功, 一个重要经验是, 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坚决 支持。而其根本原因, 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使广大 人民群众从中收益、受惠, 得到激励, 看到希望。

 

第一,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幸福,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长期以来, 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似乎都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为此, 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 也把改善民生, 特别是把解决温饱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邓小平从社 会主义本质和改革开放根本战略目标的高度, 强调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他说, 贫困不是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应当尽快使人民群众富裕起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改革 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 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也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 供应越来越丰富, 民生很快得到改善。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民心, 更加 顺利推进。

过去, 由于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片面、僵化理解, 分配中的平 均主义比较严重, 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 象。这就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效率。针对这 种情况, 我们改革分配制度, 使按劳分配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多劳多 得的原则。既坚持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方向和基本分配原则, 又容许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此, 我们确定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带动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同时, 我国社会基本保障体系逐步改善,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 人才培养水平显着提高, 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民覆盖, 住 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进一步下大力改善民生。习近平强调, 要 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相应得到改善, 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分 享改革开放成果, 有更多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大力推 进精准扶贫工作, 使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 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第二,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人们收入分配差距开始出现, 影响了一部分人生活改善和 积极性的发挥。因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 进一步深化改革, 调整相关 的方针政策, 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 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公平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 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着力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通过税收等 方法调节社会收入水平, 缩小收入差距, 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 配格局。从政策和投融资等方面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实现各地区共 同发展、共同富裕。

 

第三,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改革 开放始终根据人民的需要推进, 最终要落实到改善民生。改革开放是为 人民谋幸福, 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切身利益。每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 , 都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真正做到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 .人民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而且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和强大动力。 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 坚持党的领导, 有赖于党中央的顶层设计, 同时, 我们党又高度重视 群众的智慧, 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的实践经验。

第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 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尤为引人注目。但这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 一个方面的成就, 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 成就。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作为推 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始终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 向努力。中国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 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 人民群众拥护党和社会主义, 坚决支持、积极 参与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群众教 育水平、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社会道德水平都明显提升。这既是改革 开放的成果, 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

 

六、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各种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 处理不好就 会影响乃至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 甚至导致改革开放的失败。中国改革 开放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 就是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各种关系 .

 

第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加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出 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中国有了空前的大发展。从长远和全局来说 , 改革进程中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改革旧的体制机制, 精简机 构, 下放权力, 转变政府职能, 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有利于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在一些领域部门, 短时间内, 新旧制度过渡、新 老机构交替,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正常工作程序和发展速度。这样 , 就可能出现改革和发展相互矛盾的现象。

如何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 是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一大挑战, 而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相互关 系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强调, 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 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促进发展为出发 点, 以实现发展为落脚点, 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实事求 是研究和解决问题, 尽最大努力减少因新旧制度的过渡、新老机构的交 替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 我们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坚决反对 以发展经济、维持GDP增长为借口阻碍、打压改革。

改革、发展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也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 持。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以及各种社会群体之间, 在经济发 展水平、改革开放程度、面临的实际问题等方面难免存在差距。改革、 发展有时也难以满足所有地区的利益和要求。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受 益者, 但在一些具体改革措施的落实时、在一些具体发展项目推进时, 也难免触及他们的具体利益。这样, 一些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举措可能会 暂时遇到阻力, 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同时, 改革中老的矛盾 尚未完全解决, 新的矛盾又产生, 新老矛盾交汇会形成不稳定因素。 社会稳定出问题, 就会影响改革发展。要顺利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正 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始终强调稳定是改革开放根本保 障,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在积极推进 改革开放的同时, 注意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持各地区、各民族之间、 城乡之间均衡发展, 克服改革、发展带来的差距, 以及因此而产生的 不稳定。我们妥善安置下岗、转岗人员, 以及因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而 离开土地的农民, 积极创造就业机会、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努力使 退休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低收入人员生活有保障。

 

第二, 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 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 化体制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基础,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对其他领域的改革起“牵引作用”.[1](p7)这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在整 个改革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 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而经济体制改革则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 的好坏和经济社会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关键相适应, 经 济体制改革也必然处于各项改革的中心地位, 发挥关键作用。

经济体制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 也涉及政治体制 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要求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行使国家权力,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的成功经验是, 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化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不能脱离经济体制改革孤立地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脱离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就失去正确的方 向和准确尺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础产 生反作用。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变革, 对经济基础既可以发挥 积极作用, 也可能发挥反作用, 产生消极影响。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脱 离经济体制改革和具体国情孤立地进行, 不仅它本身难以推进, 而且 还会伤害到经济体制改革,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我们一直强调要积 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都与经济体制 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一是, 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其中包括推动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发挥它根本政治制度作 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这些制度的完善, 为经济体 制改革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 激发人民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是生产力的第一因素, 生产关系的调整 、经济体制改革,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营者 经营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除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还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 大力发 展基层民主。其中包括, 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 述职、问责等机制, 扩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开展形式多样 的基层协商;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 度, 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 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 利。

 

三是,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作用,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不断提高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坚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 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 充分 发扬党内民主,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保证政令畅通, 坚定不移实现中 央决策部署。

同时, 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其中包括, 健全宏观调 控体系,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创新行政管理 方式, 规范各级政府权限, 加快简政放权,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 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第三, 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 把握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发展的大局离不开深化改革, 国际大局 离不开对外开放。改革和开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 加快经济发展, 需要引进海外的资金、技术。中国的产 品、设备、技术和资金也需要走向世界。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积极深化改革, 需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又进一步引领国内改革。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改革开放 既是改革的进程, 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进程。“一带一路” 建设把中国对外开放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也为中国国内发展创造了前所 未有的机遇, 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 出版社, 2013.

[2]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5]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二: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成就与经验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的基本历程和基本成 就的基础上, 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 广州在科技创新的顶层制度设计 、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成 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 根据广州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广州科技创新 面临的挑战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组织结构, 从实施国际人才战略、突 出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优势转化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完善创新驱 动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广州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广州; 改革开放; 科技创新;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发 展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地位日益突显, 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当前 , 广州正围绕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目标, 通过实施国际人才战略、突 出企业创新主体、完善优势转化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完善创新驱 动制度, 积极探索推动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未来, 广州将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建设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为广州迈向引领型全球城市提供动力源泉, 为全 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支撑。

 

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的基本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已走过40年的历程, 大体上可划分为四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90年, 广州科技创新工作得以全面恢复 ;第二阶段是1991年到2004年, 广州确立了“科技兴市”目标;第三阶 段是2005年到2011年, 广州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第四阶段是2012 年以来,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 广州围绕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 国 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大幕就此拉开。

 

(一) 科技战线拨乱反正, 开启科技工作新局面 (1978-1990)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 开启了科技创新拨乱反正的新局 面。广州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探索, 1987年制定了《广州市科 技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广州市科学技术拨款管理暂行办法》, 1988年 形成了《广州市1988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意见》。“星期六工程师”名 闻遐迩, 建立了技术市场, 实施了“火炬”“星火”等科技计划, 开 启了科技工作新局面。

 

(二)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确立科技兴市目标 (1991-2004)

1991年中共广州市委五届八次会议通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 州市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正式把“科技兴 市”列入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2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广 州“科技兴市”规划 (1990年-2005年) 》, 提出要全面贯彻“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必须面 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阶段, 在“科技兴市”目标指引下 ,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 技术市场管理政策为重点, 广州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全面推进, 形成了 一个内容丰富、覆盖广泛的政策体系。

 

(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 (2005-2011)

2005年12月广州市召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 提出要坚定走 自主创新之路,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为加 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不断增添新的动力。自主创新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 展的战略核心, 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意味着拉开了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大幕。广州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 加大重点 支柱产业和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 拖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自主 创新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自2004年起, 广州已经迈进了 工业产值年增1000亿元, 年总量超过5700亿元的工业化新阶段, 按照 国际经验, 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推动阶段进入了创新推动阶段 , 技术创新也相应地从技术引进、改良创新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自主 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

 

(四) 坚持新发展理念,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2012-)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在国家、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 广州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加快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 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建设, 嵌入全球创新链条、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在当前阶段, 广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东经济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和十九大精神, 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 城市发展核心战略和总抓手, 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 市为总目标, 发挥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龙头作用, 努力把广 州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主引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排头兵、国 际创新人才基地、国际创新创业新高地, 推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2017年1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 推动沿广深轴线形成高度发达的创新经济带, 广州将在其中承担“创新 大脑”的重要角色, 并且发挥“主引擎”的带动引领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科技创新的基本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 广州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实现了从依靠技术引进到坚持自主创新的凤凰涅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 广州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创新型城市建 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市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创新文化环境不断优化。

 

(一)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广州市委、市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将创新驱动战略作 为核心战略, 并提出打造国家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这是国家重要中心 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坚持市场导向,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下, 广 州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科技创新平台不 断提升、科技创新制度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国家创新中 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1.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6年全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经费达112.87亿元, 占本级财政 支出比例的5.81%, 提前完成在2013年基础上实现倍增的发展目标, 使 广州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6年广州市净增高新技术企2820家, 居全国第二, 是2015年净增数 263家的10倍多, 增速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 企业累计达到4740家。2017年全市预计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以上, 总数超过8700家, 已经连续两年实现高企数量的突破性增长。

 

二是创新 型企业不断涌现。广州入选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企业数量连续三年居 全国各大城市前三 (2014年、2015年分别为8家、13家, 均居全国第二 ;2016年9家, 居全国第三) .亿航智能、芬尼克兹、巨杉数据等一大 批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

 

三是专利申请量质齐升 .2016年全市专利受理量达99070件, 同比增长56.35%, 增速在全国19 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669件, 同 比增长15.8%.PTC国际专利申请量1642件, 同比增长163.6%, 为2012年 的5倍增速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二位。

 

2. 科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

随着枢纽型网络型城市的建设逐步深化, 广州的科技创新资源不断 集聚。

 

一是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中国创新 创业成果交易会、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小蛮腰科技大会等大型会议和 活动陆续举办, 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二是实施羊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 才支持计划。目前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两院”院士77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81人、“万人计划”专家95人。在全国率先实施 人才绿卡制度, 累计颁发人才绿卡3300张, 遴选珠江科技新星904人。

 

三是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创新带空间集聚效应初显, 广州高新区、中新 广州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 城、国际创新城、民营科技园、南沙明珠科技城和南沙湾科技创新集聚 区等创新板块紧密联系。

 

3.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

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建设, 标 志着广州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

 

一是广州拥有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已达44家 (截至2016年) , 占广东省总量的25.9%, 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拥有重点实验室357家, 国家级19家、省级191家、市级147家。

 

二是 科技企业孵化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在全国率先制定孵化器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列, 2016年新增孵化器73家, 累计192家, 孵化总面积840万平方米;新增 众创空间80家, 累计115家。

 

三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组建运作, 产学 研一体化机制不断完善。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 健康研究院、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 发展。

 

4.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构建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 形成了以《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为主体, 含金 量较高、处于国内前列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1+9”系列政策) .

 

二 是科技金融效益逐步显现。2016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3家, 其中高 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占比达80%, 新增挂牌企业净资产均值在4个一 线城市中居首位。截至2017年底, 全市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私募 基金机构达4500多家, 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098家, 包括为全国青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中国青创板”, 实现融资和 流转交易额近2000亿元。

 

三是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升。通过开展有效的 科普活动, 广州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明显提升。按中国科协发布的《中 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2015-2016) 》显示, 广州公民科学 素质达标率已达到25.59%, 排名全国第三, 仅次于北京 (30.69%) 、 上海 (28.8%) .

 

(二) 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支撑

科技创新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强大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是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 是引领广州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实 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同时, 科技创新在广州的城市建设、改善 民生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

广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 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强大支撑。根据201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64.55亿元 , 增长7.5%, 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 广州陆续引入了多个 IAB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NEM (新能源、新材 料) 产业领域的重大工程, 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提高 到64%,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6%, 全市六大战略性新 兴产业增长10%.按照《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 到2024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规模, 占GDP比重 超过15%, 形成5个超两千亿级产业集群等目标。

 

2. 科技创新服务城市建设。

广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 广州将打造三大战略枢纽, 国际科 技创新枢纽是其中之一, “创新”将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名片。2023年1 月市委第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目标。这些目标的 完成, 都是以创新驱动为基础的。一方面, 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城市建 设的各个领域, 另一方面, 依靠科技创新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 新体系, 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2016魅力中国–外 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 广州连续五年获评“外 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3. 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福祉。

广州的科技创新不仅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成绩, 而且 在民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一系列民生工程中应用科学技术, 人 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获得感得到提升。例如, 通过在环境领域推广 新型科学技术, 发展环保产业, 广州的环境质量得到提升。2017年广 州市PM2.5 (细颗粒物) 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 首次达到国家二 级标准。广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 万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PM2.5达标的城市, 全面完成了国家“大气十 条”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

 

(三) 科技枢纽作用逐步显现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要求广州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走在前列, 在服务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中担负更大责任。广州不负嘱托, 敢于 担当, 积极作为, 成为科技创新区域龙头。广州的科技创新枢纽功能 日益增强, 带动辐射区域经济发展, 并逐渐走向国际。

 

1. 广州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区域龙头。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规划的“1+1+7”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 广州市被赋予“创新发展的龙头”定位。在珠三角甚至粤港澳大湾区整 体空间布局中, 广州与周边城市产业互补性强, 能够为周边制造业城 市提供科技服务, 承担着向创新驱动转型和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重任。 素有“千年商都”之称的广州, 已然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发 展最先进、创业孵化最活跃的发展高地之一。从载体、平台的建设到产 业、项目的加速崛起, 广州正在担起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龙头的重任 , 全速发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

 

2.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初显成效。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重要的是强化枢纽功能, 推动开放式创新, 这 是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关键。经过几年的积累, 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 纽战略建设已初显成效。广州在美国硅谷、波士顿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办 事处均设立办事处, 与国际创新平台交流合作深化, 创新创业环境与 国际接轨。国际创新论坛在广州连续举办, 不仅成为科技信息交流的平 台, 更成为科技要素流动的窗口。此外, 随着广州城市环境改善、城 市实力提升, 不断集聚着国际科技创新人才资源。

 

三、改革开放40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

改革开放40年来, 广州在科技创新的顶层制度设计、科技管理体制 、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

 

(一) 全力构建科技创新制度

 

1. 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创新制度。

改革开放40年来, 广州的科技创新也是牢牢依托市场建立起配置科 技创新资源的机制, 取得了三点经验。一是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 体地位。二是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由国家独揽转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的机制。三是科技创新奖项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惠及民生, 科技成果 转化水平大幅提升。

 

2. 健全激发科技创新的人才制度。

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 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显得尤 为重要。为此, 广州市不断健全激励科技创新的人才体制。一是创新人 才流通机制, 构建人才吸引体制。二是创新广州市科技人才培育机制。 广州市在发挥人才培训中心、广州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等人才培训基地的 基础上, 发挥企业第三方人力资源企业的优势, 加强人才培训。同时 , 通过“订单教育”等多种形式, 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政府+企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国内高校+国际高效+政府+企业 ”等多种培养人才模式, 培育出一大批高尖端人才。

 

3. 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1978年广州组织成立市科技奖励办公室, 逐步形成广州科技奖励体 系的雏形, 设立奖项超过20多项。198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广州市 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并于1992进行修改。199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 又颁布《广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金鼎奖奖励办法》。2001年广州市人 民政府颁布《广州市科技奖励办法》, 设立突出贡献类、科技进步类。 同时, 此次改革将原有的大小奖20多项予以撤销, 只保留广州科学技 术奖, 每年评选一次。201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科技创新奖励项目 申报办法》《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奖励制度》等一批奖励规定, 逐步实 现奖励项目、奖励范围、奖励对象、奖励方式、奖励标准、奖励成果应 用的精准, 保障奖励政策能够发挥成效, 迅速落地。

 

4. 强化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制度。

广州始终探索科技创新与财税金融融合发展的路径, 积极推进财税 金融与科技合作, 围绕科技财税金融风险管理、科技担保体系建设、贷 款服务等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2014年广州市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品牌, 组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 不断联合金融机构和高校科研院 所, 为科技发展提供财税金融服务, 构建全市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成 立以来授信资金超过60亿元, 打造出科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新三板发 展促进会等服务。201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意 见》, 通过设立风投基金、科技信贷水平提升、科技信贷产品研发、信 贷专营试点、融资担保服务、证券市场融资等方式推进科技金融融合。 截止2017年6月底, 广州市科技金融授信稳居全国第一, 并设立了财政 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 财政资金投入50亿元, 带动社会资金 .

 

(二) 着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1. 以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标准统领科技管理。

广州市在2015年出台了“1+9”创新政策, 涵盖企业创新主体、科 技成果转化、财政科技经费和科技孵化器双倍增计划、科技金融发展等 多方面, 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正形成创新 创业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出台《广州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三年行 动计划 (2016-2023) 》, 强化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 力争每年培育新增1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0家以上上市科技企业。到 2017年, 高新技术企业达2500家,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超过47%, 推动全市现有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 , 6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2. 建立容错补偿机制破除发展瓶颈。

容错机制对于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勇于创新, 宽容失败”的容错 机制是构建广州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城市的必要之举。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市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 促使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不会因为 创新失败而蒙受难以承受的损失或社会压力, 从而激发企业或个人的再 创新行为。一是广州市政府构建创新失败补偿的评估机制。二是创建广 州市科技创新失败补偿的运作机制。广州市政府是科技补偿的组织实施 者, 制定补偿标准和相关政策, 明确了补偿时序与方法。三是构建广 州市科技创新容错补偿的保障机制。广州市政府联合国家发展银行等政 策性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 建立了银行补偿机制。四是构建广州 市容错补偿监督机制。广州市按照系统、公平、分级监督、多元主体参 与等四大原则, 构建广州特色的科技补偿监督体系, 有效地抑制了欺 骗性创新行为的存在。

 

3. 创新运营管理方式促进科学管理。

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包括了科技创新观念、科技创新成 果、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科技再创新等环节, 其间设计政府、企业、科 研院所、科技开发人员、市场消费者等多元主体, 要想保障科技创新后 劲强, 必须创新运营管理方式, 促进科学管理。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 市做了如下努力: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明确角色定位, 发挥多元主体 积极性, 实现共治共赢。二是鼓励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实现 企业技术创新科学化,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改革科研管理体系, 完善科研管理方式, 激发科研队伍活力。

 

4. 健全中介服务组织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组织是技术研发与扩散、技术资源配置与成果转 化、技术创新评估与决策的专业组织。改革开放后, 于20世纪80年代末 进入广州, 为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市场秩序 维护做出巨大贡献。一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业人员超过1万, 还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服务。据统计, 全国80%的科技创 新服务机构在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二是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自助创新链 完备。科技创新孵化机构数量增加, 截至目前孵化器超过百家, 达到 全国先进水平;科技融资机构增加, 数量较90年代初期相比增长了80%. 三是积极加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组织, 加强科技人才培育, 科技经济 复合型人才数量急剧增长, 有力促进了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

 

(三) 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随着广州科技发展前沿地位越来越凸显, 广州市政府开始重视并完 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2015年12月, 广州市政府发布了最新的《广州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 规定:将科技成果转化初值、收益等权 力下放给科技创新单位或者个体, 鼓励高校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在广州就 地转化, 增大科技创新企业补助金额, 最高可补助500万, 科技转化 成果首先采购使用单位可获得最高200万元的补助。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 不断完善, 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促进了科技成果 应用到民生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2.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广州科技转化服务平台源于2002年, 与科技部通过“共建共享”形 式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2004年广州市贯彻落实《国家科学基础 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2005-2010) 》和国家“十一五”规划国家科技基 础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2006年广州科 技创新能力发展会议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为广州“十一五”要建设的 “三大平台”之一, 广州市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化科 技成果转化平台, 建立了广州科技网, 而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州市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01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实施办法》, 要求进一步利用现有平台,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平台 、高校科研院所平台, 构建广州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体系。

 

3.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于科技转化制度和科技转化平台, 还需要构建科 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

第一, 重大专项拉动成果转化。2009年印发《 广州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 (穗科函字[2009]256号) , 在2012 年又通过《广州市科技促进条例》, 2014年又印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 目管理办法 (试行) 》, 2015年进行了系统修改。

第二, 加强国外 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创新领域, 我国是后来者, 科技创新发展很多 属于“舶来品”, 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改革开放政策下, 我国必须在引进来的同时, 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先后引进了韩 国LG、美国思科等先进科技项目。

第三, 加强金融财税支撑成果转化。 2014年广州市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品牌, 组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 2015年印发《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意见》, 2017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金融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逐步形成科技创新金融财 税支撑平台。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四)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1. 打造区域创新文化系统。

区域创新文化体系是指一个地域内支撑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系统。

一是按照科技部《关于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 调动和组 织广州地区全社会的科技力量, 投入区域创新的文化支撑体系建设。

二 是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构建企业创新文化体 系。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截止2017 年, 广州中小企业突破700多万家, 企业增加值接近4万亿, 占GDP的 比重超过50%.目前, 广州企业文化发展呈现欣欣向荣发展态势。

四是构 建多元文化“大熔炉”的市民文化体系。广州市积极推进文化融合建设 , 构建开放、共建、共赢文化体系, 让各种文化互相促进, 优势互补 , 形成新的文化格局。

 

2. 完善科技基础设施系统。

完善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园区建设是科技创 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初期, 园区建设是广州的空白, 改 革开放后, 逐步建立农业、企业、工业、科技、软件产业园。广州科学 城的奠基、广州软件园 (包括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和南沙资讯园) 的成立, 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及其网络的建设, 国际生 物岛的启动, 广州数码港建设规划的实施, 广州市科技信息网市、区 两级子系统及科技资源库的建立等等, 这些都是广州市对科技基础建设 长期投入的结果。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项目、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 发展计划 (863) 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 支持广东省和广州 市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 对支撑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促进产业 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3. 疏通整体创新全产业链。

广州市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不断疏通创新全产业链, 促进 产学研相结合, 形成全产业链科技研发子系统、科技衔接子系统和科技 应用子系统, 实现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发展。

一是实现多元主体 大联合。制定《广州市政府职能改革方案》和《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相关制度。

二是建立科技推广队伍。广州市建 立了形成了层次分明、责任明确、自成系统的政府科技队伍;在广州市 科技协会的领导下, 形成了非政府组织的科技队伍推广体系;建立了以 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 乡镇企业、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推广体系。

三是完善科技转化对接系统。政府、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成果, 难以通 过自身直接投入生产并加以推广应用, 需要发挥企业作用, 实现“研 发-应用-推广”的有效对接。四是加强科技产业转移。

 

四、广州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展望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成为当 前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 在总结广州科技创新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的基础上, 根据21世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 明确广州科技 创新面临的挑战, 积极探索广州加快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特别是加快建 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具体路径, 对广州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供强大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一) 广州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和挑战

1. 广州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

从全球层面来看, 广州作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功能定位至少应包 括四个方面:

一是成为世界创新产品的生产源地。

集聚大量世界级的科 技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 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大量 新技术、新产品, 并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带动世界产业 变革。掌握一批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 涌现出一批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在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是成为新兴产业的世界战略高地。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培育形成并集 聚一批行业创新“引擎”企业和跨国公司, 科技创业活跃, 新的企业 、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成果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研发服务、科 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充分发展。

 

三是成为世界创新文化的传播中心。

全社会创新创业意识强烈、文化氛围浓郁, 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制度 健全;跨国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活动频繁, 经常举办全球性科技创新论坛 ;拥有国际一流的科技期刊;具有引领全球的科学理念、产业文化和商 业氛围, 成为全球新的生产理念、商业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发源地。

 

四是成为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中枢。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国内外高端研发 机构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集聚, 拥有国际一流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 平台;全球创新资本汇聚、科技金融有机融合。国际技术交易发达, 形 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格局, 具有利用全 球科技创新资源的综合能力和多元渠道载体。

 

2. 广州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经过40年的发展广州科技创新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是, 必须清醒 地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仍然是广州的“阿喀琉斯之踵”.

 

(1) 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研发投入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根 本保障。多年来, 广州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2%左右。2015年和 2016年分别为2.1%和2.3%, 远低于2016年北京的5.94%、上海的3.80%、 深圳的4.10%、天津的3%.广州“十三五”时期拟定到2024年R&D经费投入 强度目标仅为3%, 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2015年的水平。

 

(2) 主体作用不够突出。

深圳企业是真正的创新主体, 出现“六 个90%”:90%以上创新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 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自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 出自企业;90%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自龙头企业。广州大部分企 业并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根据2014年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评价 结果, 广州高新区综合排名仅为第11位, 比2007年排名下降了3位。对 比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024年的目标要求, 广州高新区目前高新技术企 业占企业总数比例、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国家级研发机构数和从 业人员中硕博占比这4个指标均尚未达到目标值的一半。

 

(3) 高层人才资源缺乏。

广州的国际开放程度和对外科技合作水 平仍然需要提高。从国际人才集聚看, 外籍人口占广州常住人口比重约 为2.5%, 与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达5%以上的 标准有较大差距。广州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 领军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 才明显不足。2017年上半年, 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 吸引人才 .人才净流入率方面, 杭州、深圳、成都三个城市位列全国三甲, 恰 好分别位于中国的东部、南部和西部。杭州以11.21%的人才净流入率位 居榜首。深圳、成都人才净流入率依次为5.65%、5.53%.北京人才净流入 率为4.38%, 排名第五;广州人才净流入率为1.42%, 排名倒数第二。

 

(4) 创新产出质量不高。

发明专利最能够代表创新的质量和水平 .但根据2011年到2016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位排名, 深圳有 多家企业位列其中并且名列前茅, 而广州没有一家企业能晋级2011年- 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前十位。广州授权专利结构不合理, 呈现 应该多的发明专利实际授权量不多、应该少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际 授权量不少的状况。连续九年, 广州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量的比例没有 超过20%.从专利类型来看, 深圳主导产业专利申请的量和质在全国处于 领先水平, 绝大部分是发明专利, 较多涉及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广 州汽车企业的申请专利以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为主。

 

(5) 体制机制尚需完善。

资源配置制度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被严重扭曲, 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创新资源配置的环境和效率。核算制度需要完善,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 “GDP”论英雄的制度安排尚未得到彻底改观。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完善,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水平有限。对企业经营者和研发人员的激励约束机 制, 难以充分调动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需要不断完善。面对创新人才 的全球流动成为常态、人才流动将更加频繁的趋势, 人才流动机制不完 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影响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辐射能力。

 

(二) 广州加快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

1. 规划广州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

“十三五”时期,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面临突破, 国 际产业分工格局势在重塑, 一批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形成新的生产方 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国际科技创新呈现的新特征、 新趋势和新方向, 与我国确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 列的目标形成历史性交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核心战略。在新的历史 时代, 国家赋予广州新的发展定位和历史使命。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 城市, 必须着力增强创新实力和竞争力, 着力提升在国家科技创新体 系中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创新新格局中的影响力。

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 要位置, 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和总抓手, 发挥 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龙头作用, 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全面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 顺应科技创新区域集聚规律,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建设好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把广州建设成为 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主引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排头兵、国际创新人才 基地、国际创新创业新高地。

要坚持战略导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的科技需求为导向, 强化规划统筹, 发挥市场配 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要坚持 重点突破。聚焦科技创新重大目标, 在若干原始创新、重大基础研究和 前沿技术领域有所作为, 瞄准科技创新关键共性难题和重大短板, 整 合和统筹各方创新资源, 在创新驱动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 实现新突破。

 

2. 认清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主要功能。

其一是科学研究功能:科学研究是科研主体 (主要是大学和科研机 构) 利用特定科研手段和装备, 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 依据的过程。

其二是技术创新功能: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 (主要是企业 ) 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大量新技术, 并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 和管理创新带动产业变革的过程。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全球新技术、新 产品、新产业的创新增长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的新知识、新技 术能够催生新的产业部门。

其三是产业驱动功能:新技术、新工艺能够 改造传统产业, 驱动产业组织模式的升级转型。

其四是文化引领功能: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对世界文化的形成产生引领和塑造作用。科学技术不 断塑造人类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践的变革必然重构时代的主流 价值观, 引导人类价值观的嬗变和思想体系的演进。

其五是辐射引领功能:辐射引领功能是对全球创新网络产生和发挥的辐射引领作用。全球 创新网络节点城市的大小和能级取决于地域化和国际流两种力量的共同 作用。两种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创新要素的积聚和扩散。五大功能 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华的内在逻辑关系。

科学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 ,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辐射引领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科学研 究、技术创新和产业驱动是三大基本功能, 文化引领和辐射引领是两大 派生功能。产业驱动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展的目的, 文化引领和辐射 引领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 也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展的最高 境界。

 

3. 明确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组织结构。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本质上是多要素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 它是多个 因子共同作用、多层面相互叠置形成的结果, 具体可归纳为三个要素层次八种要素。核心要素是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 成的核心与关键。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人才呈现人才类型的科技化、人 才发展的国际化和人才队伍的年轻化等三大特征。科技化即科技创新人 才在人才类型中占主体地位, 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人才的最基本特征。

国际化包括人口构成的国际化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年轻化包括总 人口结构的年轻化和创业人才的年轻化。主体要素是企业、大学与政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 其中的“引擎”企业对整个城市的科技创 新活动发挥带动和组织作用。一流大学具有知识输出、人才培养和创新 实践等三大功能。如果说企业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成长的发动机, 大学 就是发动机燃料的供应者和城市创新氛围的塑造者。政府是“游戏规则 ”的制定者、创新环境的维护者,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 向。环境要素是文化、资本、设施及服务。

创新环境涉及保证创新顺利 运行的创新文化、创新资本市场、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专业服务等各个 方面。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是“鱼水关系”.健全的风险资 本市场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新基础设施包含一 切服务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设施。环境要素还包括规范的制度环境、 完善的法制环境、怡人的生活环境等。

 

4.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路径。

(1) 实施国际人才战略。

 

一是更新人才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 导, 必须树立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的理念。树立人才配置的全球理 念。树立人才发现的潜在理念。树立人才评价的类别理念。树立用当其 时的用才理念。树立不拘一格的选才理念。

 

二是全球人才配置战略。

必须从全球人才网络的视角来谋划发展, 从“集聚全球人才”向“配置全 球人才”的战略转变, 实现从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向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 战略跃迁。着眼于全球城市建设, 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不惟地 域引进人才, 不求所有开发人才,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建立具有国际 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和建构符合全球城市特点的现代人才治理体系。要 围绕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强化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 完善人 才考评机制。以广州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载体, 突出重 点培育人才竞争优势。

 

三是率先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制度。

在人才管理上, 应建立适应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制度。重点要建立两大“机制 ”:建立人才开发的“宏观调控”机制, 重点在党管人才的总格局下, 建立现代化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性作用, 加快建设“对接国际、衔接区域、贯通全国”的广州人才市场 体系, 在广州率先形成“市场化”的人才服务新机制。

 

四是大力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

结合广州教育改革试点, 率先推进教育培训的国际化。加大教育向全球开放的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拿出重点学科 、专业与国外高校同类强项学科、专业进行国际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 知名学校到上海来办学;师资队伍向国际化靠拢;学校管理向国际化接 轨。加大人才国际培训活动的参与度。继续选送优秀干部、人才出国进 行中长期培训,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2)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

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为止, 硅谷地区 经历了数次大的技术变革, 而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导致该地区新的创新 集群的形成, 在一次的变革过程中, 都会孕育新的“引擎”企业, 成 为新的产业和创新集群发展的引领者。广州的主要对策包括:一是培育 企业家精神。现代企业家精神,

首先表现为创新常态, 不做别人已经在做的事, 一定要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其次表现为对潜在的市场机会敏 感, 敏锐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新一代工业革命的趋势走向;其三表现为企业家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驾驭, 具有引领创造市场需求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企业家作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的驱动力的主要形式是对科技 创新价值链微笑曲线优态的贡献,

从技术研发端到市场品牌端, 构成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驱动力的可能要件, 能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价值 链曲线的现实形态, 摆脱向下 (过分依赖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的形态 , 避免平坡形态 (研发、制造、品牌没能突出的附加值) , 促使科技 创新价值链曲线的微笑向上形态 (品牌端向上或研发端向上, 或研发 与品牌同时向上。

企业家的本质是以市场的成功与否作为其事业成功评 判依据, 决不能是以行政级别的提升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要构建衡量企 业家对技术创新贡献、企业发展、企业品牌资产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本贡 献的科学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

二是完善企业创新 动力机制。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演化一般经历了技术创新、制度创 新、协同创新等三个过程以及变异、复制、选择等三个阶段。在技术创 新过程中, 外部创新动力驱动企业家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外部 创新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启动电源”, 保证企业自主 创新机制启动并运转。企业的技术创新倒逼企业在内部进行制度变革, 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作为一种动力潜能激发了企业内部创新动力, 企业内 部创新动力通过驱动企业完成制度创新行为。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是企业 自主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马达”, 为其提供稳定的推动力, 保证机制 持续运转。企业制度创新行为作为一种动力潜能激发了企业协同创新动 力, 驱动产学研合作共同体进行协同创新。企业协同创新动力是企业自 主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变速箱”, 控制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 节奏, 保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稳定、高效运行。

在三个阶段的层级 递进过程中, 伴随着企业外部创新动力要素、企业内部创新动力要素、 企业协同创新动力要素与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转换。三是实施 国有企业创新工程。要完善国有企业创新导向的经营者选拔任用与激励 考核机制。建议有关部门要把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绩效作为重 要内容纳入其经营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并把经营管理者和研发人员 对企业、行业、国家的自主创新贡献与其长远利益和荣誉相挂钩, 建立 奖优罚劣的长效机制。

要营造国有企业优胜劣汰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 体制。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另一方面要打破国有企业不合理、不必要的垄断地位, 引入竞争机 制, 让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有机会 展开充分的竞争, 使自主创新成为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四是实施民营 企业创新工程, 着力培育本土创新“引擎”企业。要完善科技中小企业 创新扶持政策。良好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扶持政策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的重要催化剂。要加快制定相关的配套实施政策, 明确落实责任主体,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 促进配套政策落到实处。

 

(3) 完善优势转化机制。

拥有较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广州创新 驱动发展的优势。通过一流大学的知识辐射带动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是国 际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

一是集聚全球顶尖科学家, 产生引领科技发展 方向的原创性成果。研究型大学是全球顶尖人才集聚的场所。广州要吸 引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广泛开展科技与学术交流, 协作开展科研攻关, 共享重大研究成果, 引领科技创新思潮, 不断提高面向世界的科技影 响力。

二是发挥大学优势, 对接新兴产业。《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 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 材料与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发展精准医疗、高端智能机器 人、可穿戴设备等前沿产业。建议建立广州与广州地区的研究型大学的 对接机制, 促进广州地区的研究型大学围绕广州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面向科技前沿和关键性技术问题, 建立世界级的研究中心。

三是完善科 技成果转化机制, 催生大批新兴高科技企业。建议广州地区研究型大学 应设置独立的、商业化运作的技术转移办公室, 连接企业需求和大学科 研产出, 设计科研成果市场化路径, 保障科研成果转化的信息畅通。

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输送高质量毕业生。世界一流大学为硅谷创新发 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要增强广州吸引本地大学生毕业后的留在广州 的能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有助于提高经济系统的产出, 而且有助 于催生高技术产业, 引导一般性资源流向高技术产业。同时要提高广州 知识产权的运营水平。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意识, 科学掌握知识产权的传 统运营模式, 灵活应用新兴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推动知识产权运营 的科学化、制度化发展。

 

(4)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知识产权 制度决定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质内容和性质, 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 要制定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建议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 在市委市政府 层面出台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将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作为广州加快建设国 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 产权战略是广州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基础和重点, 主要包括商标战略、 专利战略和商业秘密战略等。

二是建立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建议广州梳 理不同类型活动的知识产权评议需求、内容和方法, 形成具有操作性的 指引。围绕“十三五”时期广州重大产业规划、高技术领域重大投资项 目等开展知识产权评议, 防控重大知识产权风险。建议建立科技计划知 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开展重大科技活动评议试点, 围绕创新成果优化 知识产权布局。建立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评议报告发布制度, 推动知识产 权评议成果运用, 扩大评议的社会影响力。建议广州尽快制定相关文件 , 对评议主体、评议对象、评议内容和评议程序等给予规范。

三是建立 服务于创新驱动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 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是大势所趋。要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对接 , 完善发展评价体系, 将知识产权产品逐步纳入经济核算, 将知识产 权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 合考核评价时, 要注重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转化运用、 营造良好环境等情况和成效。要积极探索应用知识产权驱动广州产业发 展的路径。

四是探索建立自贸区南沙片区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自贸区知 识产权政策。抓紧研究相关知识产权政策, 尽快制定南沙片区知识产权 体制建设和工作计划方案, 发布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权责清单。完善综合 行政管理协调机制。借鉴上海经验, 成立集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 ”的自贸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部门, 履行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 行政管理和保护、进口产品知识产权纠纷和滥用行为的调查处理等职责 .

 

(5) 完善创新驱动制度。

一是完善科学的核算制度。2009年, 联 合国等机构联合发布了新的国民经济统计国际标准。广州应当先行先试 、积极探索新的GDP指标体系, 将知识产权、研发支出等纳入考核内容 , 并进一步引入能反映生产与能源消耗、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更具科学性 的评价指标, 引领科技创新。

二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制度。推进政府职 能改革, 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为市场竞争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规 则、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机制条件和法治环境上来。

三是完善协 同创新制度。广州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政产学研用互动。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任何一项科研成 果只要通过企业的运作, 才能最终实现产业化, 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 .建议完善广州科技创新决策机制, 增加企业家在科技创新决策中和话 语权;建议改革科技项目的生成机制和决策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科技项目, 主要由企业提出并牵头;促进企业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 究, 进行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

必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议依托 企业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更有效地组织 和配置联盟内各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 克服过去产学研合作存在的合作 短期化、任务单一化等问题, 因此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必 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 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新型研发机构是一种与传统的体制内科研院所不同 的研发组织。四是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机制。国际科技创新 枢纽的形成分为自发演进模式、政府规划模式、市场和政府相结合三种 模式。要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 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 , 完善体现地方特点与地方政策框架相糅合的机制。

 

(三) 广州科技创新的发展展望

1. 科技创新是城市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

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从城市发展的历史看, 不同的 历史时期城市的功能不同, 科技进步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城市发展成为世界城 市发展的普遍趋势。

尽管, 不同的权威机构认定的全球城市排名有所不 同, 但是, 在Ga WC (全称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美国杂志Foreign Policy以及日本森纪念财团等 机构发布的全球城市排名中, 伦敦和纽约都位于前两位。将Ga WC全球 城市排名和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排名对比发现, 综合实力靠前的城市一般都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因此, 科技创新 引领全球城市发展, 在全球城市体系中,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全球城市 的重要标志性功能。2023年1月, 广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 到本 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因此, 枢纽型网 络城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强大支撑, 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是广州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实质是代表国家参与 全球竞争。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人才驱动是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

人才是全球城市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或共同所有者, 知识产权和枢纽 城市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传导机制, 通过人 才掌握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其应用, 推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形成和发 展。要积极顺应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发展趋势。未来30年全球城市人才的 流动集聚将呈现四大趋势:

一是全球人才一体化趋势增强。全球人才流 动规模不断扩大。全球人才流动速度持续提高。全球人才流动范围不断 扩大。人才的跨国流动, 既有人员流动, 又有智力流动。

二是全球人 才双向化趋势明显。全球人才将持续流向发达国家城市。全球城市人才 向发展中国家城市回流的态势将不断增强。人才回流与国家崛起相辅相 成。全球城市人才从发达国家城市向发展中国家城市流动的趋势正在显 现。全球人才向中国流动以及中国海外人才回流态势将不断增强。

三是 人才引力多元化趋势演变。经济收入对人才的吸引效应递减, 经济收入 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四是全球人才虚拟化趋势显现。 人才的工作地与居住地发生分离, 人才虚拟流动将通过信息通讯网络来 解决。广州要真正实现人才驱动, 必须顺应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发展趋势 , 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既吸引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向广州流 动, 又促进技术人才从高校、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同时, 根据《劳 动合同法》的规定完善竞业限制制度。

3. 产业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近现代以来, 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形成了 科技创新中心, 究其首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抓住了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及 相应的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进而占据了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和 科技创新领先地位。广州必须牢牢扭住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个核心 定位不动摇。产业技术创新是广州提升全球城市创新地位的关键。产业 技术创新是广州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支撑,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市场导向。科技创新 中心建设要着力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 进一步完 善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围绕产业 链布局创新链。

二是产业技术创新要强化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集聚和 配置。全球城市产业体系的构建必然会带来产业发展所需人才、资金、 信息等要素的集聚, 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也必然会带来与之相 匹配的产业要素结构的变动。因而, 产业技术创新将保持城市产业的持 续更新升级, 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产业创新生态构建要营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产业创新生态要以产业科技创新 为突破口, 推进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创新制度环境建设, 破除制约产业 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平台支撑, 营造“鼓 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

四是产业创新价值链跨区域布局将增强科创中心的辐射力和服务力。全 球城市产业创新价值链布局往往突破全球城市市域, 向全球城市区域或 全球城市轴线布局。广州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价值链的跨区域布局, 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区域创新发展, 进一步增强广州 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力和服务力。

4. 无形资产运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

科技创新是无形资产的重要来源。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中心环节。

一方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密切。作为 反映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诸多因素的综合变量, 产业结构优化是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需求因素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供给因 素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物质基础;体制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必要保障; 技术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核心动力。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产业 结构不断优化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反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也会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影响上述四大因素, 最终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另一方面, 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始动力。一个产业能在现有相 对稳定的产业结构系统中异军突起并迅速成长, 关键在于创新发挥着重 要作用, 创新从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生产要素和新生产组织等 五个方面直接推动和影响产业的升级。无形资产是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 标志。无形资产是衡量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当代, 衡量城市的 经济实力, 既要看其他经济指标, 更主要的是考量经济主体拥有无形 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结构。无形资产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 标志。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依赖不同的经济资源。

不同的经济时代, 经 济发展方式不同, 依赖不同的经济资源。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预测 与前提》中预示的那样:农业经济最重要的财产是土地;工业经济时代 最重要的财产是机器;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是知识和信息。农 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均以开发稀缺资源为主旨, 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 要素是无形资产。

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中的 比重不断提高、作用日趋重要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是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5. 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广州引领型全球城市经 济的持续增长源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创新激励功能的发挥, 促进城市技术创新活动, 提升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 制度是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产权安排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 响资源配置的调节, 通过定义和保护产权, 降低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 , 对资源配置产生根本性影响。

知识产权制度中独占使用、授权使用、 法定许可、合理使用等制度, 协调创造者、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 关系, 并通过权利交易、权利限制等形式, 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优化 配置。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辐射的重要支撑。全球城市不仅自身具备较 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还拥有较强的科技要素及产品的对外输出能力。通 过辐射、渗透和扩散, 全球城市将其自身开发和研制的专利技术等向其 他地区推广和扩散, 使整个区域在科技协作、生产配套等方面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只有通过成果转化, 融入市场, 才能得到体现 和实现增值。

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它同样关注创新技术的应用 和传播, 鼓励和促进权利人和其他社会公众, 在法定范围内使用和传 播创新成果, 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如果不对创新技术采取任 何保护措施, 将会损害创新主体的经济利益, 影响它们继续创新的积 极性。这就需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延缓技术 扩散的时间。

但是, 知识产权法不仅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而且还要兼顾 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实行专利公开并规定合理的使用方式。通过专 利公开和合理使用逐步实现技术扩散。知识产权制度是规范秩序的重要 支撑。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有利于形成公开、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市场 经济秩序。知识产权市场规范功能是保障知识产权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 , 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打击知识产 权侵权和滥用行为, 发挥市场竞争秩序规制功能, 促进全球城市核心 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现在:制定实施知识产 权发展规划;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营造良好的环境;知识产 权行政执法等。所有这些, 都为规范知识产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Freeman, Christopher and Luc Soete.Develop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Research Policy, 2008, 38 (4 ) .

[2]National Science&Technology Commission, KISTEP.Surve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Korea[M].Seoul:National Science&Technology Commission, 2011.

[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4][美]阿伦·拉奥, 皮埃罗·斯加鲁菲, 闫景立等译。硅谷百年 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6]高维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现状、经验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15.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三:

 

题目: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摘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我们 必须长期坚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 党的基本路线,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 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 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一场伟大革命,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 大动力和活力之源。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不断开拓创新, 坚持实践是 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断推进 理论和实践创新。

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切实根据生产力发展的 需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改革开放, 努力实 现社会公平正义,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关系。

关键词:中国; 改革开放; 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 ,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 政治勇气,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 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 不断扩大开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改革并非 起自中国。苏东各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但由于复杂 的内外原因, 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中国的改革, 历经艰难曲折, 取得 巨大成功。“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必 须长期坚持。”[1](p6)为此, 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改革开放的成功 经验。

 

一、始终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方向 正确, 改革开放才能顺利进行、取得成功。方向错误, 改革开放必然 到处碰壁、遭到失败, 甚至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和灾难。苏联改革 因方向错误, 而遭到失败, 由此导致亡党亡国。中国改革开放始终坚 持正确方向, 虽有困难和挫折但终能克服千难万险而取得成功和伟大成 就。其关键是:

 

第一,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社 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那么它首先是共产党思想、观念和理论的自我革新 .是共产党而不是其他什么力量, 自觉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紧迫 性和伟大意义, 并以极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共产党为改革开 放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为改 革开放指明方向。

共产党具有崇高的威望, 深受人民拥护。只有共产党 才能把握改革开放的大局, 掌控改革开放的方式、方法、步骤和举措, 保证改革开放富有成效、取得成功。因此,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没有党的领导,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必须坚 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 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才能确保正确 的方向, 积极稳步推进, 取得实际成效。

 

第二,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 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改革开放必须 遵循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必须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那就是不论怎么 改革、怎么开放, 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p15)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坚持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 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 、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第三,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 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方 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 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始终坚持把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p14)封闭僵化的老路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 已被历史证明是走 不通的。

改革开放是开拓创新, 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曲折。对 此, 中国的经验是努力克服困难, 积极探索前行之路, 坚定不移地沿 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决不走回头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 主义改革开放,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 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改革开放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 , 其中包括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乃至有益 的政治文明成果, 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如果不顾 国情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 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仅不能解决 任何问题, 而且还会因水土不服造成严重后果。”[2](p21)

 

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之所以取得成功, 首先在于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 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党充分 认识到,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活力之源。

 

第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历 史发展转折关头提出来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 临困境, 中国结束“文革”, 百废待兴, 也面临向何处去的挑战。邓 小平坚决反对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主张进行改革开放。他说, “如果 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 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 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 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 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 我们的事业才 有无限的希望”.

[3](p333)正是由于邓小平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 的历史性决策, 才有了改革开放事业;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开 放不动摇、不放弃, 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邓小平不愧为中国改革 开放的总设计师, 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习近平总结 历史的经验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 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 招”.[2](p3)

 

第二,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 “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4](p81)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p113)他认为, 改革开放同革命一样, 对中国发展进步起到 根本性推动作用,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 改革 开放也同革命一样充满艰难险阻, 将要付出巨大代价。他激励我们党要 像干革命一样, 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极大干劲努力推进改革开放。此后 , 我们党反复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 中国,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 社会的转型, 阶级阶层的变化, 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 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成为最大的 挑战和考验。习近平坚定不移地指出:“解决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一 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2](p3)“改革开放是 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2](p1)党的十八大 以来,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我们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取得 新的伟大成就。

 

第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活力之源。

马克 思主义认为,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 相适应。这些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 义社会,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体适应, 但由于 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问题, 从而形成体制上、机制上的一些弊端, 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就是调整乃至废除那些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旧体 制、旧机制和旧具体制度, 破旧立新, 创建新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 , 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 习近平说, “改革开放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强大动力”.[2](p3)

 

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并不断深化, 一个重要原因是中 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勇于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 提和基础, 思想不解放, 就不可能推进改革开放, 也不可能有真正的 改革开放。如果说4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的起点, 那么正是由于这次会议本身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才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深化改革。

 

第一,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粉碎“四人帮”后, 百 废待兴, 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严峻考验。一些人主张继续贯彻执行 毛泽东生前所制定和实行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不能改变。他们甚至提出 “两个凡是”的主张。 (1) 显而易见, 如果这一主张占据指导地位 , “左”的错误及其严重后果就不可能纠正, 党和国家的工作将继续 沿着错误的道路进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敏锐地觉察到这个 问题的重要性, 以极大的政治勇气, 旗帜鲜明地指出, “‘两个凡是 ’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3](p38)坚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牢固树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为从根本 上清除“两个凡是”错误, 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和国家的工作奠定了思 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 准问题的讨论, 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 端正思想路 线,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实践检验党和国家的 工作, 逐步统一思想, 真正认识到:文化大革命乱党乱国害民, 必须 予以否定, 永远引以为戒;“文革”前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极左路线完全错误, 危害极大, 不能再继续贯彻执行。与此相联系,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也是难以规避的。

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 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 强调“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 (p42)另一方面也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 解毛泽东思想”, [3](p42)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 更不能搞“ 句句是真理”那一套。这就为纠正错误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确定正确的 路线和方针政策, 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之初, 中 国一方面要拨乱反正, 纠正极左错误, 另一方面更要开拓前行, 并为 此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 想就是正确面对中国的实际问题, 从解决问题中寻找前进的道路。中国 当时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极左错误造成的, 这比较容易解决;有些是传统 社会主义机制、体制和制度的问题, 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只有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些问题, 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只有解 放思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因此, 邓小平强调,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 我们才能 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解决 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3](p141)粉碎“四人帮”后, 我们党经过 反对“两个凡是”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逐渐在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方面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

在此基础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指出, 只有“解放思 想, 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 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正确改革同 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5](p10-11)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积极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第三, 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 次伟大觉醒, 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2](p2)40年来, 我们党形成了三次比较集中的解放思想和理论 实践创新。

 

一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极左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确定了经济体 制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方式方法。科学地把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土地的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全面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 逐步推广企业 责任制。容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

 

二是,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

如果说,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解决了正确看待传统社会主义的问题, 启动了社会主义改革, 那么邓小平南方谈话则解决了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 促进对资本主 义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他说:“社会主义要赢 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 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 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计划多一点还 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p373)这个精辟的论断从 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 束缚, 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 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 但由于其具体实现形式过分单一、僵化, 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邓小平主张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要容许“外资”、“三资”企业发展。他强调既要坚持共同富裕, 又 不能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 党的十四大 解放思想, 实现新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 补充的分配制度,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十四大后, 社会主义改革按 照这一新的理论和方针积极推进。

 

三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解放思想, 在一系列重 大问题上实现了理论创新,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来重视制度创新和建设, 但把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1](p3)无疑是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改革 实践的重大发展。

《决定》高度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要求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 态文明。《决定》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 设,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 化发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加强反腐 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加强和改善党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在《决定》精神的指引下,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 化。

 

四、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看似简单的问题, 我们却 长期没有搞清楚。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此产生了一 系列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 就在于从 根本上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促进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 切实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我国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不能脱离这个 最重要国情、最大实际。过分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脱离实际的公有 化程度, 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 积极性, 降低生产效率,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改革突破传统所 有制的束缚, 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调动了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随着改革的深化, 我们进 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产权保护制度,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济,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城 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国的 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 逐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加快形成企 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 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中国根据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 转变政府职能, 让政府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第二, 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 就是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反复强调, 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必须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把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改革开放要着力于发展、促 进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经济发展了, 国家才能强大, 人民生 活水平才能提高, 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随着改革开放的 深化,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出口贸 易、外汇储备、工业制造、吸收外资和海外投资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中国正在崛起, 而推动中国崛起的正是改革开放, 是我们始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快经济发展, 增强了 国家综合实力, 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 经济健康稳 定发展, 也为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文 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 验。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 重大战略判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推 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1](p5)

 

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中国改革之所以能够克服千难万险、突破一道又一道难关, 取得巨 大成功, 一个重要经验是, 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坚决 支持。而其根本原因, 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使广大 人民群众从中收益、受惠, 得到激励, 看到希望。

 

第一,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幸福,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长期以来, 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似乎都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为此, 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 也把改善民生, 特别是把解决温饱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邓小平从社 会主义本质和改革开放根本战略目标的高度, 强调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他说, 贫困不是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应当尽快使人民群众富裕起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中国改革 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 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也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 供应越来越丰富, 民生很快得到改善。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民心, 更加 顺利推进。

过去, 由于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片面、僵化理解, 分配中的平 均主义比较严重, 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 象。这就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效率。针对这 种情况, 我们改革分配制度, 使按劳分配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多劳多 得的原则。

既坚持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方向和基本分配原则, 又容许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此, 我们确定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带动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同时, 我国社会基本保障体系逐步改善,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 人才培养水平显着提高, 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民覆盖, 住 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进一步下大力改善民生。习近平强调, 要 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相应得到改善, 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分 享改革开放成果, 有更多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大力推 进精准扶贫工作, 使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 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第二,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人们收入分配差距开始出现, 影响了一部分人生活改善和 积极性的发挥。因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 进一步深化改革, 调整相关 的方针政策, 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 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公平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 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

着力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通过税收等 方法调节社会收入水平, 缩小收入差距, 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 配格局。从政策和投融资等方面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实现各地区共 同发展、共同富裕。

 

第三,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改革 开放始终根据人民的需要推进, 最终要落实到改善民生。改革开放是为 人民谋幸福, 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切身利益。每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 , 都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真正做到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 .人民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而且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和强大动力。

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 坚持党的领导, 有赖于党中央的顶层设计, 同时, 我们党又高度重视 群众的智慧, 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的实践经验。

 

第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 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尤为引人注目。但这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 一个方面的成就, 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 成就。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作为推 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始终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 向努力。

中国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 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 人民群众拥护党和社会主义, 坚决支持、积极 参与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群众教 育水平、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社会道德水平都明显提升。这既是改革 开放的成果, 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

 

六、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各种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 处理不好就 会影响乃至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 甚至导致改革开放的失败。中国改革 开放的一个重要成功经验, 就是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各种关系 .

第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加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出 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中国有了空前的大发展。从长远和全局来说 , 改革进程中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改革旧的体制机制, 精简机 构, 下放权力, 转变政府职能, 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有利于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但在一些领域部门, 短时间内, 新旧制度过渡、新 老机构交替,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正常工作程序和发展速度。这样 , 就可能出现改革和发展相互矛盾的现象。如何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 是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一大挑战, 而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相互关 系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中国强调, 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 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促进发展为出发 点, 以实现发展为落脚点, 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实事求 是研究和解决问题, 尽最大努力减少因新旧制度的过渡、新老机构的交 替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 我们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坚决反对 以发展经济、维持GDP增长为借口阻碍、打压改革。

改革、发展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也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 持。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以及各种社会群体之间, 在经济发 展水平、改革开放程度、面临的实际问题等方面难免存在差距。改革、 发展有时也难以满足所有地区的利益和要求。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受 益者, 但在一些具体改革措施的落实时、在一些具体发展项目推进时, 也难免触及他们的具体利益。

这样, 一些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举措可能会 暂时遇到阻力, 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同时, 改革中老的矛盾 尚未完全解决, 新的矛盾又产生, 新老矛盾交汇会形成不稳定因素。 社会稳定出问题, 就会影响改革发展。要顺利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正 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始终强调稳定是改革开放根本保 障,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在积极推进 改革开放的同时, 注意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持各地区、各民族之间、 城乡之间均衡发展, 克服改革、发展带来的差距, 以及因此而产生的 不稳定。我们妥善安置下岗、转岗人员, 以及因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而 离开土地的农民, 积极创造就业机会、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努力使 退休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低收入人员生活有保障。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第二, 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 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 化体制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基础,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对其他领域的改革起“牵引作用”.[1](p7)这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在整 个改革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 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而经济体制改革则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 的好坏和经济社会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关键相适应, 经 济体制改革也必然处于各项改革的中心地位, 发挥关键作用。

经济体制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 也涉及政治体制 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要求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行使国家权力,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的成功经验是, 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化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不能脱离经济体制改革孤立地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脱离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就失去正确的方 向和准确尺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础产 生反作用。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变革, 对经济基础既可以发挥 积极作用, 也可能发挥反作用, 产生消极影响。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脱 离经济体制改革和具体国情孤立地进行, 不仅它本身难以推进, 而且 还会伤害到经济体制改革,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我们一直强调要积 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都与经济体制 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一是, 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其中包括推动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发挥它根本政治制度作 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这些制度的完善, 为经济体 制改革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 激发人民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是生产力的第一因素, 生产关系的调整 、经济体制改革,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营者 经营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除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还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 大力发 展基层民主。

其中包括, 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 述职、问责等机制, 扩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开展形式多样 的基层协商;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 度, 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 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 利。

 

三是,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们坚持加强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 作用,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不断提高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坚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 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 充分 发扬党内民主,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保证政令畅通, 坚定不移实现中 央决策部署。

同时, 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其中包括, 健全宏观调 控体系,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创新行政管理 方式, 规范各级政府权限, 加快简政放权,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 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第三, 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 把握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发展的大局离不开深化改革, 国际大局 离不开对外开放。改革和开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 加快经济发展, 需要引进海外的资金、技术。中国的产 品、设备、技术和资金也需要走向世界。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积极深化改革, 需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又进一步引领国内改革。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改革开放 既是改革的进程, 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进程。“一带一路” 建设把中国对外开放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也为中国国内发展创造了前所 未有的机遇, 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 出版社, 2013.

[2]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5]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本文链接:http://www.668lw.com/3124.html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000字-3000字(范文)

赞 (263)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