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形势下思想建党路径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

导读:这篇优质的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大概有2000-3000字符。论文主要给大家阐述的是关于:新形势下思想建党路径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这是由作者徐文萌撰写并发表在《知识-力量》上的一篇非常优质的马克思主义论文论文。

作者:徐文萌

[导读] 重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党的先进性,根本就在于指导思想先进;我们党有力量,也在于思想上的力量。

摘要:重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党的先进性,根本就在于指导思想先进;我们党有力量,也在于思想上的力量。面对新常态,新任务,贯彻“四个全面”、落实“三严三实”,必须继承优良传统,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

关键词:思想建党;路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努力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认识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总结90多年发展实践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党的一大特点和优良传统。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形势下思想建党路径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形势下思想建党路径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

 

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新旧价值观念、价值目标、多元文化思潮以及信仰的冲突与碰撞,从而使我们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当前从思想上建党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理论挑战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多种意识形态相互激荡,群体性事件、民族团结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许多矛盾、问题格外突出。

特别是在各种利益群体不同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中,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在思想上认识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当前所从事的事业信心不足,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产生疑虑。

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思想上建党,主要是解决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党员的思想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和革命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献声精神,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因而,确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也是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前提。

 

二、信仰的多重结构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

信仰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需求,她是人类永恒的本性,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独特的天赋和精神创造能力,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存在、发展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源自人之存在于有限而又企盼无限的自我超越性本质,源于人与自身及外部世界一系列生存性的矛盾冲突。

(一)人与自身的矛盾

自我感性存在的有限性于自我意识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起源上看,人是不完善的存在物,大自然没有为人安排特定的、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没有赋予人完善的先天本能,这使人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

人的这种“未完成性”,决定了人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就必须以不同于动物肢体活动的创造性活动来超越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就成为人与动物的一种本质性区别。正是这种自由意识又使得人类具有一种追求完美、在认识上追求全体性和完整性的本性,也即自我意识的无限性。

自我意识的无限性与感性存在有限性之间构成一对永恒的矛盾,造成了人的自我矛盾心理和自我分裂的精神重负。

(二)人与人的矛盾

这又表现为人与他人、周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矛盾。与个人有限的能力相比,社会的力量、人类的能力则十分强大,面对这种强大的力量,个人虽身处其中却又无法左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交往的普遍化,作为抽象的人类的能力越丰富、全面,潜能越大,人类社会的力量越强大,作为具体的个人就越感到无能和渺小,进而产生巨大的压抑感。孤独感和被裹挟感。

上述两类矛盾恰恰体现了人类终极关怀的两个层次或向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寄托理想于彼岸,对完美、无限性的追寻;发扬人生之道,对人类命运和人生意义的关怀;于此相应,人类的信仰也表现出多重结构形态。

按照信仰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基于科学知识和理性判断基础之上的理性信仰和基于感情、非理性基础之上的非理性信仰;信仰可以帮助信仰者超越低层次的精神境界,朝向高层次的目标执着地追求下去,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三、信仰形成的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

信仰的形成并非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靠外界强制接受,它是在众多信念的基础上,经过主体自觉的探索、总结和反省形成的。主体一旦形成某种信仰,这种信仰就会反映在主体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主体的众多信念联成一气、形成体系,从而具有一元性。

信仰的生成是对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而这种“内化”使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作为共产党人,自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自己能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持久的熏陶和信仰层次的逐步提高才能实现。

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当前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从思想上建党,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配合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互融

信仰为人提供一条与他人进行精神和心灵沟通的渠道,进而将具有相同信仰的人统一在同一群体之中,从而使个体体验到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对于科学信仰观的培育,良好的环境氛围十分重要。我们应转变观念,承认客观,适应现实,努力在组织活动上营造良好氛围,提升组织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方面可以把党员个人心灵修养作为党员每日必修课,在组织活动中作为一定的程序、仪式确定下来,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便于党员不断反思,修正心灵深处的错误思想和动机,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境界,使党员信念和信仰得以持久稳固。

另一方面从关注党员的需求、提升思想觉悟和抱负水平入手,将党员对自身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的理解,对终极关怀的追寻融入到组织发展之中,将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党员的人生价值追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并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

有效利用组织资源,在实践中将组织成员的愿望同组织发展地总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强组织地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着力解答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对社会思想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

现代传媒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甚至全社会和全体人民中的影响力。

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快捷和广泛的特点,及时解答党员群众迫切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让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创新成果尽快大众化和普及化。同时,广泛利用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开宣传普及马克是主义理论,切实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

 

参考文献

[1]荆学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3]周国平:《哲学与精神生活》,《方法》2014年第5期

作者简介:徐文萌(1980.07-),男,山东省东昌府区人,学历:本科,单位: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本文来源:http://www.668lw.com/1992.html

 

本站论文范文来源网络,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原文链接: » (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形势下思想建党路径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

赞 (1)

论文发表文章评论 0